《万物的古怪秩序》-一本为感性正名的书
《万物的古怪秩序》这是一本有些抽象,纯理论的书。读过作者达马西奥前几本相对简单的书的读者,会觉得这本书讲的还是感性在人类认知中的关键作用,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内稳态”似乎是什么都能解释的万灵药。然而这本书读下来有什么用?即使不能让你升职加薪,也至少应该能让你面对未解之谜时,多一分别样的视角。本文会从三个角度,来说说明白内稳态这个概念后,会有什么用。
1)开放的机警是内稳态的表现
万维刚讲的新书《你当我好骗吗》中提到,大众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选择那些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去相信的。正如《万物的古怪秩序》所写的:“内稳态实现了个体的生存和兴旺,并帮助个体创造了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也就是说,生物体在其主观指导的选项中做出选择。”
具体来说,如果大众是好骗的,那么被骗者必须保证其在被骗后,还能够让其处在合乎其生存和兴旺的胜利参数范围中,而这需要一个动态的,精准的调节过程。否则受骗者就会陷入疾病而死亡。因此,但凡能够成功矫正失调的内稳态的文化,都能传承下来。而这正是《你当我好骗吗》论证中反复用到的“进化思维”。
如此,面对懂王的奇葩言论时,你就可以多一个视角,看其言论,是否帮助了了那些因为禁足令失去更多的底层白人名字,就可以明白其实很多都是周瑜打黄盖的自说自唱。
2)内稳态与费米悖论
最近读了自三体之后,最让我感动的长篇硬科幻,“深空之流浪舰队”,虽然这是一本爽文性的网络文学。但书中对费米悖论给出了独到的回答-小过滤器,即宇宙中充满了大量沉沦者文明,这些文明在智能和自我意识形成后,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没有动力去仰望星空,而只是陷入缸中之脑,始终不愿走出自己的母星。
按照科幻的设定,自然是向往星辰大海的文明值得推崇。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质疑,解释安慰,调整,发现和发明这些活动的产生都需要动机,虽然感觉和受到感觉所触发的智力,让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动物,从基因的绝对统治中解放出来,不过依然让我们的行为受控于内稳态的命令。这意味着所有进化的产物,首先要保证其内部是稳定的,其首要关注点是生物个体自身范围内的生命过程。天生就不会关心很大的群体,不会渴望星辰大海。
针对人类在如今面临的文化危机,例如最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不加选择的以奶头乐式的态度,扭曲地对待新闻和公共事务,例如从时代的非凡科技进步中获益最多的国家,其幸福水平要么稳定要么衰退。理解人类文化心智的生物学基础,能够如何帮助应对这一问题了?
书中给出的回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可能是强迫的文化同质化,而唯有在情感与理性之间进行大规模和开放的协调,才能取得成功。诸如伤心,悲痛,恐惧,害怕以及恶心等情绪,是内稳态的守护者,任何文化方案及其制度的实施,都不能独立于它们的生物起源,否则哪怕是最美好和最高尚的意图也会不可避免的受挫。
然而人类除了由自然赋予的生命调节法则构成,由内稳态牵引的个体世界,还可以通过地发现我们内部和周围的世界,从而扩充我们在内部和外部累积的知识,通过控制对自我利益的无休止追求,从而使范围更广的内稳态成为可能。这是一种以感受为前提,同时不接受未经知识和理性过滤就完全认可情绪的建议。《万物的古怪秩序》中这样写道:“一个未被感受的生命是无须治疗的,一个·被感受但未经审核的生命将不可能被治愈”
3)内稳态,合作与职场副业
前面讲述的内容,还有些不接地气,下面的例子关于职场人该不该做个斜杠青年,多做一份副业。所谓职场,就是许多人合作一起去服务于一项更大的事业,即让一个更大的组织,维持内稳态,其中个人的行动,都要遵照这一命令的指示。
就像大脑和身体浸泡在熬制心智的同一锅汤中。成功的主业和副业,也不应该是分离的,而应该是持续互动的合作伙伴,其源头都来自感受到的不足。例如通过做网课扩大所在公司的影响力,搞直播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即兴反应,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主业。
该书的译者序中,指出书名的古怪秩序,指出人类文化的某些模式,早在几十亿年前的单细胞中,就展现出相符合的行为图示,这个书名还意味着,认识到情感生活具有的如此魔力,会增加我们对人性的好奇和敬畏。
ps 关于情绪,推荐下面这本书,书中的核心观点情绪建构论,和《万物的古怪秩序》中的内稳态,一脉相承。
更多阅读
群体智慧与网络中的情绪传播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吸引子2020-05-31 07:49:37
其实用元胞自动机就可以解释内稳态这一现象,生命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涌现,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被外部打破,只要长时间不被袭扰,还是会恢复,如果放到更大尺度看问题,内稳态不过是熵增过程的很罕见的特殊形式,熵增是永恒。
王逸勐2020-05-30 19:22:33
对于宏观问题的思考,“人类的情绪与情感”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往往被忽视的维度。
仲 志 飞2020-05-30 16:03:48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