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致富的低调职业
上个星期我给大家转过一篇访谈,采访一位财务自由近 30 年的老前辈 Billy 的心得感悟。当时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主动选择地理位置、降低生活成本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文末有附链接)。
今天补上另外一个感悟——哪些职业更有助财富积累。
当初访谈中 Billy 被问到,遇到经济危机时是否考虑回去工作补贴收入。Billy 说,08 年次贷危机那会儿他和老婆很慎重地权衡过,做了个非常详细的计算,计算了回去工作所附带的各种隐含成本(服装、通勤等等费用)。最后得出了结论,回去工作个大半年可能还赚不回付出的成本,不但没能补贴家用,到头来还是净亏,从那以后他们就再没考虑过工作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考虑工作总是先想到收入的高低,却忽略了每份工作背后成本的差异。
……
记得当初上学时和朋友们吹水,聊到以后选什么职业,我的回答就是「管他什么职业,哪个工资高就选哪个」,特别理直气壮,别人就笑我…… 现在想想,可能当时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工作背后的成本(不过所幸最后还是进了工作成本很低的行业)。
单纯的收入高低其实没太大意义,更重要的还是对于个人财富积累的贡献,毕竟能存下的钱才是你的。
有时候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职位才是典型的闷声致富。上周给大家推荐的《邻家的百万富翁》里面有一个统计,百万富翁比例最高的职业,不是医生、律师这些光鲜的高收入行业,而是工程师、教师、程序员这些相对低调质朴的。
平均而言,工程师们 1 美元实际收入创造的财富比百万富翁多 22%。在同层收入/年龄群体中,他们会更倾向于财富积累。
——《财富自由》Thomas Stanley(同个作者)
画个重点,是比百万富翁群体高出 22%,而不是社会平均值。
从“收入”这个衡量指标切换到“积累财富”,世界观一下变了好多。
前几年我家四线小县城一个供职于事业单位的小伙伴就给我讲,他们单位来了个北京考过来的,之前的工作月收入 10000 多(12 年那会儿),但是工作好几年也没存下啥钱。到后来考到我们这个县城,每个月几千块收入每天可乐呵了,生活成本贼低,各种福利补贴还各种多。现在终于想明白了。
我最近还学了新词,lifestyle inflation(品味通胀),说的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变相通胀,也是这个道理。收入越高的行业,「品味通胀」越厉害,身边所有人都在消费升级,克制着不受影响真挺难的。
货币通胀不可怕,躺赚投资跑赢通胀不是啥难事,难的是控制自己生活品味的通胀。
……
有时候选职业还真不能只看收入,毕竟钱和钱之间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还得考虑每份工作背后的隐性成本。
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还踩过一个大坑,叫做「我买这个东西是为了工作,以后都能赚回来」,回头看看,好像从来就没赚回来过…… 而且事后反思才发现,就算没这个东西也完全不影响工作,妥妥净亏。
最后我又开了个脑洞,考虑到公众号那么多单身读者,你们说,去这些低调行业找另一半算不算得另一种的低估价值投资呢?
PS:上面提到文章的链接,离自由又近了一步。
stella2020-06-16 12:35:49
单身不是更好吗[捂脸]
作者
《财富自由》有个统计,认为家庭对自己积累财富至关重要的,和认为不重要的,比例是 13:1,所以还是有点需要的。 自己的感觉是,两个人做决策犯错的可能性更低,一个人犯错的时候自己不自知,有另一个人提醒就会好很多。而且价值观统一的话,储蓄速度确实会更高。
叶义馨2020-06-16 12:36:50
在国内,扣除住房,四五线城市生活成本比一线高,你可以去对比下超市物价
作者
看你这话说的,就和房子不要钱似的 [抠鼻] 超市购物的价格确实没便宜多少,这是供应来源决定的。但重点是人力便宜了,各种服务餐饮、娱乐都要便宜不少,同样的资金幸福感还要高很多的。我回国去北上广花钱都得悠着点,也就回家能感觉自己好像稍微有点钱。
凡尘2020-06-16 12:36:04
选择城市也是这个原理。深圳工资高,绝大部分贡献给政府(房价)和高消费了。
作者
所以如果能当数字游民,申请到远程办公,再搬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财富就是瞬间增值。
光影_青空2020-06-16 12:45:11
97年孤寡老人消防员在线求偶[捂脸]
作者
来我帮你挂上~
清欢2020-06-16 14:29:20
87年在京从事it工作小姐姐,在线求低估值男友
李睿2020-06-16 12:45:00
在大城市工作和学习多年的我,感觉回到小地方去找对象是麻烦事:遇不到聊得来的人,媳妇也得在大城市待过、见过世面才好
作者
也没让你回去小城市找对象呀,价值观有时候不太合确实是个问题,地域之间区别感觉还是挺大的。但是找好对象一起去小城市就是另一回事儿了(非建议,就是个思路)。
张老师2020-06-16 15:28:35
第一次接触到品味通胀这个词,想想真是这么回事。
作者
感觉这个词有点毒
刘刘2020-06-16 12:48:32
两个人存钱比较快,可以起相互监督的作用。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真有想买的东西是一定能说服自己买的,有时候甚至连说服的过程都省掉了,一冲动就花钱了。 但两个人就会有一个过程:“我想买这个。”“我上次想买那个你不让,这个你也别买。”于是省下了两笔钱[捂脸]
仓佑嘉措2020-06-16 13:55:17
不是有这么个段子么 , 要嫁就嫁程序员,钱多话少死的早 。不会出轨的火车司机和只想着改BUG的程序员
作者
为什么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流泪]
Lister2020-06-16 12:43:29
“我买这个东西是为了工作,以后都能赚回来”——之前把自己的Mac从旧款(2013款,13寸)换到最新款(2019款,15寸)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也并没好多少,白白多花了1万多块[捂脸]
作者
买东西的时候一直下单一直爽,等到开始卖东西的时候,心态一下就崩了,一直亏钱一直崩……
小黑2020-06-16 13:28:04
看到也大回复评论说<日常开销北上广悠着点,老家感觉稍微有点钱>,作为内蒙五线城市在北京搬砖的我说下自己的感受。 衣食住行,穿衣方面,同样的牌子,老家比北京贵上太多,阿迪耐克在老家常年没折扣,女儿有个满100减20。反观北京,各大商场奥莱折扣常年不断。 再说吃饭,下个馆子的费用没比北京便宜多少。但是,吃个牛羊肉相关确实北京便宜。另外,超市买的吃喝日常用品,跟北京不相上下。 住,那就很便宜了。1500可以租一个带院子的一楼两居室。北京的话,能在沙河顺义租个卧室吧。酒店的话,跟租房情况类似,经济酒店一百二三,环境稍微好点的一百五六。星级酒店没住过,实在没啥需求,不知道啥价格,应该也不算太贵。 行,这个得看怎么出行,公交车价格相差无几。地铁不做对比,因为没有。出租车确实便宜,6块起步。一般10块搞定。还没北京起步价高。自己开车话,最大的区别就是停车收费。北京价格略高,车辆养护方面没啥区别。但是大部分人电动自行车搞定全部,唯一缺点就是冬天比较冻。 综合算下来,主要差在住上。年轻人没父母帮衬买个房子也费劲,均价6千左右吧。可是很多人工资也就三四千(参考的我几个发小),而且购房贷款,少有能贷满30年的。一般15年左右。一句话描述,日常消费没啥问题,看着欣欣向荣,家庭出现变故,其实手里没啥存款。这应该是普遍家庭情况。
EN2020-06-16 13:17:45
曾经当过兵刚出来也算低调行业吧……过年拼车同行的男生,当兵五六年以上可能……赚来的补贴一点没花,都在呢……
作者
当兵绝对算,我之前还在星球里和大伙提来着 [偷笑]
小阿冠Leo2020-06-16 19:00:08
之前去新东方上课,老师说她当年刚毕业的时候觉得王府井卖臭豆腐的特别赚钱,她就想着要不要自己也辞职去卖烤冷面。结果回家思索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因为她觉得如果自己去卖烤冷面的话以后自己老公应该就是旁边卖臭豆腐的[捂脸]
壹月、2020-06-16 14:47:56
低调行业的工程师怀着兴奋的心情来相亲来啦
请叫我小锅2020-06-16 12:45:40
也大看的这些访谈啊,文章啊,啥的都是从哪些渠道来的,有没有准备来个 list[吃瓜]
作者
上篇文章末尾有附这个文档的笔记链接,里面可以找到原文来源,就是美国那几个主流财经媒体,巴伦、福布斯、MarketWatch、cnbc。关键还是得花时间找,因为最终值得分享能变成文章的,比例可能 5% 都没有。
关力杰2020-06-16 12:51:48
两个人一起生活,有两份收入,但成本不会比单身高很多,这个边际效应特别明显[捂脸]
linda2020-06-16 12:48:25
严重同意也大的观点,我现在退休返聘,上班单位发400元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单位有宿舍住,平时自己的工资就很少用到的,生活成本很低,可以投资和购买大件物品,还有就是旅游了!
羽化、2020-06-16 14:04:01
哈哈哈 我也是名工程师,和也大相反的是,我从事于硬件开发 消费升级造成的lifestyle inflation,有很深体会。 自从今年来关注了也大,也开始重点理财了,现在的感觉,很棒
可乐豆腐2020-06-17 14:58:39
程序员现在不低调了
作者
额,P8 哥们实在太嚣张了,活该……
帅2020-06-16 14:09:50
90年青岛民航狗求偶
阳光2020-06-16 13:21:47
我觉得做技术的工作成本比较低,尤其不限制衣着的,天天加班也没空去消费。想省的话,还是能很快节省下来的
天静2020-06-16 13:08:41
孩子的教育资源怎么算?
作者
看我昨天的干货,有写。
李木木. Silence2020-06-16 12:28:08
也大醒早了?
作者
因为等会儿还有点事儿,今天文章早一点发。
zxm2020-06-20 22:07:34
隔层楼上,同意常常加班没太多时间消费是真的。工程师算低估的,我们建筑师也算了吧。90年单身女生也发个帖。[皱眉]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