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等自由以后我准备这么花钱

话说上上个月我做过一回调查,问大伙对于财务自由最担心的问题是啥。排名榜首——怕钱花完了

诶…… 好现实。

细想想,钱意外花光的原因还挺多,比如跑不赢通胀、遇到熊市下跌、意外开支之类等等。就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发现其实还是挺乐观的,想得越多反而越有信心了。

钱真能永远花不完吗?

能。

《投资者的未来》有个统计,全球主流股票市场扣除通胀后的收益率是 6.5%~7%。这是钱能永远花不完的底层逻辑,所以通胀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安心了

财务自由领域还有个经验公式——4% 法则,意思是投资股票市场并每年从中提取不超过 4% 的资金,这笔钱可以永远花不完。

不过需要说明一下,这只是个经验公式,一般是用来估算自己的财务自由目标,并不是 100% 可靠。你要是真这么花钱的话…… 如果运气不够好,钱还是会花完的。之前分享过一个回测按照 4% 法则提取资金,30 年以后钱花光破产的概率大约是 6.2%,不算高。怎么样,要不要挑战一下?/pic/1_u2U3DnbibLWiaxbbos8zuMzOickUIQ.png(顺便一提,钱没花完,人没了的概率是 12.7%)

我胆子比较小,就算是 6.2% 的概率也不敢这么赌。所以我琢磨了一个财务自由开支策略,花了一张图,这就是我以后的花钱流程了。

/pic/2_FkwqTzFm1sG96iaAq0KjbywRQA6fDA.jpg1. 每年年初统计一下去年的股息收入和收益情况,确定当年的开支预算,保持开支灵活性,能屈能伸。 2. 如果当年没有收益,就支取部分备用金补充;如果当年收益有富余,就补充回备用金。 3. 如果还有工作收入,工作收入用来投资,不能用来消费。 4. 开始花钱 ✌️

给大伙画 2 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熊市想要稳赚,股息很重要。

/pic/**。就算今年疫情全球经济直接被打残,预期的股息也只是比往年低了大约 20% 左右。(结果谁曾想,还赶上了牛市。牛市第一定律,你不知道牛市什么时候就来了。)

但股息也不完美,股息率整体是偏低的,主要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就算是低估时期股息率也就大概能到 3%,高估时期可能低于 1%(现在是大约 1.9%)。股息收入最理想的应用场景,支付那些必需开支,比如房贷、房租、水电费、基本餐饮。

光有股息还不够,依然需要投资收益来做补充。像购物消费、出门腐败这些相对灵活的开支。牛市简单,收益直接变现;熊市时就需要动用备用金来补充收入了。

第二个重点,自由以后如果依旧工作,工作收入只用来投资,不用做开支

/pic/4_jfnvnKs8OUudKy5KreVYdbicnPM1hw.jpg很多前辈在自由以后都依然在工作,我之前也和大伙讨论过,不打算辞职的还蛮多的,观点比较一致——自由的心态比自由的状态更重要

如果我们自由为的就是可以不再依赖工作维系生活,想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获得生活的选择权,那么我强烈建议大家把消费和工作收入分开。即使本金积累够了,如果依然用工作收入支付生活,心理上还是会依赖,说「不」会更难。

总结一下思路,关于财务自由以后花钱策略的两个点:

把来自投资的被动收入划分成两部分,股息和收益,股息用来支付必需开支,收益用来支付享受开支。中间再放上备用金作为蓄水池,基本就可以旱涝保收了。

自由以后继续工作,也尽量不要用工作收入来支付生活,开支从投资里出,工作收入则用来投资。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来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里面有句被转述过很多次的话,「让资产给你支付生活」,当时一眼带过,现在好像才真的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思,看来又得安排再读一遍了。

……

上次文章里大家问起的医疗险,我整理更新了一下观点和推荐,放在后台菜单了,或者直接回复「医疗险」也能收到,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看一下。

/pic/5_sY0bLtZJtaJSK51v5r06nibuCv8gug.jpg重疾险和定寿还没更新完,估计得下个星期了这一周,A 股的情况大伙都知道我就不说了。今天港股打新也爆发了,几只大肉一起上市,小伙伴们有晒日入 10 万的,更有甚者在晒日入百万。我在打新花的功夫不多,心态相对佛系,今天收益也是五位数以上了。

还是当初那个观点,港股打新今年的年景特别好,而且不用像 A 股纠结上车问题,把策略坚持好基本可以稳赚。担心 A 股太高不敢下手,或者已经定投跳车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途径,再放大一波收益。这个我也有整理,后台回复「港股打新」即可。

2020 年第 28 周,值得纪念一下,A 股、港股打新两面开花,可以愉快地迎接周末了~

swensun2020-07-10 13:19:41

阅读量这么少不科学啊

作者

说明行情来了,大伙都想赚钱,谁也不想花钱了呗。 昨天看 e 大微博还说,现在连情感私信都没有了,有钱了,情感也不是问题了……

长江2020-07-10 13:37:25

今天梳理了下自己的财富自由计划,家里四口消费较高,教育投资很大、旅行投入也不少,发现要每年实现15%的收益率才能在5年后稳妥退休。这个难度大不大…

作者

5 年时间,15% 年化的话,看入市起点了。 如果起点是 2018 年钻石坑,那可能性就很大。如果从现在往后算,我觉得稍微有点难度,现在这个位置预期收益要稍微降一降了。

凤儿2020-07-10 13:21:48

心态相对佛系,完了收益五位数,有种欠打的感觉[捂脸]

作者

基本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做到位了,佛系不是撒手不管哈 [捂脸]。 有些比较用心的朋友,今年就全力港股打新,能用的途径全用了,今年就靠这个作为主要生活收入。我是拿不出这么多精力了。

吕梦一2020-07-10 13:19:40

打新没中,收益是0,还亏了融资手续费[流泪]

作者

一样的心路历程,打新有一定中签率,刚入门开始打新不中的时候确实比较磨心态,好多读者都反映过。但是等中签吃肉那天以后一下就真香了,后面就是越来越香,搞不好最后就像我一样脑残粉一枚 [打脸]

Maverick2020-07-10 15:25:43

乾坤大挪移! 快把也大的钱移到我的账户里来! 妈咪妈咪哄~

作者

按照左侧交易的习惯,我是不是应该提前报警…… [衰]

ROSE2020-07-10 13:17:50

我中了两个肉签,康基和思摩尔

作者

这一批欧康涨幅最好,昨晚暗盘奔着 200% 去了,但是中签率太低才 5%。 思摩尔真的是意外惊喜了,上市就翻倍,而且中签率不低,好多读者都吃到大肉了。

蔡水新(视觉设计)2020-07-10 16:57:33

也大,我有个疑问,昨天看了你的资产配置,大多是以基金为主,只有少量个股,今天你说用股息支付必要支出, 买基金也有股息吗? 还是以后会换个股

作者

基金的底层资产不就是股票嘛

screw2020-07-10 15:02:28

我特别好奇也大一家每个月花2000多欧元,如果再算当地的消费成本,相当于国内每个月花多少钱呀[撇嘴][撇嘴]我和我爱人,现在每个月3500左右,包括所有,二线城市

作者

你这个很低了,我觉得我可能做不到。我估计着我的开支大概相当于国内八九千的水平吧。

Linsiyin2020-07-10 14:11:40

小白进入,今年刚接触,也为了持稳赚了一丁点就收手了,对于以后如何购买却是一脸懵逼。

作者

虽然不想你们卖,但是既然已经卖出了,那就得注意调整心态吧。 牛市容易出现赚钱效应,卖出以后看别人还在大赚心态上会受影响。提防一种冲动就是最后行情老高,心态绷不住进去满仓,想把之前错过的都赚回来,就很容易亏。

Stanley2020-07-10 14:06:51

感谢也大,之前一直因为出金选券商选新股的种种问题没有打新,是因为也大把整个流程都梳理好了才开始了自己的港股打新之旅。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接近50%的收益率。真的非常感谢

作者

打新的通用心路历程,貌似适合每个人呢 [奸笑] 开始,“打新不错,很赚钱啊”。 后来,“原来这么多问题,还有费用,还要选新股,还能破发,还有中签率、出入金,一大堆问题。” 最后…… “真香,快来打新呀~”

Penny2020-07-10 13:21:01

请问您是怎么计算股息的?

作者

看原文对应部分,我有插个链接,以前科普过。

Penny

谢谢,看到了。但是我每年花销靠股息,假设一年4%,我一年花36万,就需要本金900万。我算的对么?然后我还有准备备用金,用于万一某年股息不够4%,是这样么?

作者

可以这么算。 PS:我给自己的估算用的是 10% [捂脸],因为比较年轻所以激进了一些,觉得心态比状态重要。

张锡贤2020-07-12 14:39:05

一个账户打了 5 只各 1 手,就只中了概率最低的 欧康[旺柴][旺柴] 暗盘 盯了一下 45 出了,感觉首日上不了这么高了,都 180 倍有多了

作者

欧康中签率 5%,其他都是 20% 左右,这个运气可以了

流云2020-07-10 15:01:26

4%都会取完,那我们按10%的本金花销不是很危险[捂脸]

作者

看链接当时的原文吧,我有解释,只要保持动态的开支消费,熊市能够适当降低开支,是没事儿的。

没心没肺快乐加倍2020-07-10 18:44:43

两个账号打6只中了5只,谢谢也大带我打新

作者

能六中五说明绝对花不少心思了 [偷笑]

蔡某2020-07-11 14:20:55

e大?etf救世界关注者⊙ω⊙

作者

嗯嗯

All Izz Well2020-07-22 15:18:51

应届毕业生,有理财意识,但是一脸懵逼,我感觉你们说的我都听不懂了,怎么办,怎么入门?

作者

看后台菜单,投资-入门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