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分享:聊聊历史上的三次牛市
上周四,我收到了读者毛远的来信。他和他的伙伴一起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回顾了历史上的几次大牛市是如何开始和消失的。
虽然每次牛市都不太一样,但它们有很多共性。我想,当下这个时点,这篇文章也许会对你有一点启发。所以经过毛远本人同意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
以下内容由毛远叙述
1
上个世纪的美国
美国的第一次非常有名的牛市,发生在 1929 年。这一年,格雷厄姆 35 岁,芒格刚 6 岁。这段历史里没有巴菲特,因为他还没出生。格雷厄姆是证券之父,也是价值投资的引路人。现在还活跃在投资圈的价值投资者,多多少少都基本都受到他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格雷厄姆,已经非常有名了,他拥有自己的私人基金公司,并且把基金公司运作得非常好,投资回报率超过 100%,是当时的「股神」。
另一位「股神」,是当时全世界最牛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费雪,他写出了经典的《利息理论》。1929 年 1 月,格雷厄姆的管理的资金规模,拥有 250 万美金。费雪持有的股票,最多的时候,价值 1000 万美金。但这两位拥有当时最好的投资理念和扎实金融功底的专家,没有在这次牛市里安全退出,而是几乎输得精光。格雷厄姆管理的 250 万资金,到了 1932 年,亏得只剩下了 55 万。费雪不仅亏光了 1000 万,还欠了不少钱。只能继续教书赚钱还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比专家更厉害的,是疯狂的市场。把时间拨回到 2 年前,也就是 1927 年,来看看这一轮牛市之前,美国都发生了什么。1、 有经济基础,整个国家都在消费升级
1927 年的美国,是当时全球最富裕的国家。这一年的美国人民非常幸福,因为他们正在消费升级。现代社会里的伟大发明,开始走进每一个美国家庭。电冰箱、收音机、电话、电风扇、电动剃须刀越来越普及。福特已经有了汽车流水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而汽车的量产和普及,又推动了美国开始修建高速公路。2、 好公司陆续出现,提供了强大的基本盘
美国有很多基业长青的公司,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陆续出现了。传媒:迪士尼,时代周刊,华纳兄弟;汽车:福特,雪弗兰,通用;
化工:3M,卡特彼勒;
个人消费品:吉列,舒洁。
现在这些公司依然存在,而且每一家公司的历史,都接近 100 年。
好公司陆续出现,为后来美国 90 多年的消费、娱乐、文化输出,提供了强大的基本盘。
3、不要低估一场天灾的影响这一年,美国还发生了一场天灾,密西西比河大洪灾。这场洪灾带来的持久影响,超出很多人的认知。因为洪水泛滥,100 多万的黑人为了寻求生存和更高的收入,离开了南方。美国人口结构、经济、政治版图,由此开始改变。现在再来看美国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冲突,其实都和那时候的人口迁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多,人民消费欲旺盛,大公司开始萌芽,一切的指标,都在滋养着股市,入市资金慢慢变多,公司的股价,慢慢变贵,财富效应又让更多的人带着钱进入股市。4、股市的疯狂
接着就来到了 1929 年,市场起飞两年后到了最火热的时刻。看看这一轮牛市里,受到美国股民追捧的股票有哪几支。涨得最凶狠的是通用汽车公司。行情好的时候,股价每天都会涨 2 美金。现在的特斯拉,也有内味儿了。美国钢铁公司,美国收音机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也非常受欢迎。汽车和无线电,是一战后 10 年内出现的新鲜事物,都是效率工具,一个加速了人类移动,一个加速了信息传播。是那个年代赤手可热的「科技股」。你看,不管什么年代,人们对新事物的狂热追逐,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谈论股票。但不像现在这样理性。说实话,虽然现在不管是美股还是 A 股,还是有很多投机者,但至少已经理性多了,还会判断一下价格有多贵,有多少上涨空间,什么时候该跑。1929 年的股市,美国股民谈论的主题只有一个:明天能涨多少。那时美国人民的财商教育做得也不太好,没有人会认真思考,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动力是什么?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公司的盈利撑得起那么高估值吗?人们只是相信股市是新神,华尔街精英们无所不能,拥有神奇魔法,他们挥舞一下魔法棒,股票就能再涨一点。所谓「点石成金」,也不过如此。人们对于交易股票有多痴迷呢?那个时候的股市,因为机制不完善,其实是每天都可以交易,不像现在,工作日才可以交易。人们为了赶上这趟奔向暴富的列车,四处借钱,也找金融机构借钱,频繁的买卖股票。这累坏了纽交所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被巨额的交易单据压得喘不过气,交易系统一度崩溃,导致纽交所不得不强制在周六停盘,让股票经纪人休息一下。这样的情况,美联储是感觉非常不好的,因为这明显违背了经济学原理。他们用的手段也非常粗暴,就是加息加息再加息,但这并没有用。每一次加息,只会让股市下跌一段时间,然后又继续疯狂上涨。最疯狂的时候,房贷机构的贷款利息已经调高到 8%-10%,但是人们根本不在乎,依旧疯狂借钱投入股市。他们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加仓,都能赚回来的。美联储当时加息,一共加到了多高呢,活期利率最高到了 20%。这在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只要你储蓄,就相当于给银行放高利贷。但是这还是没有用,因为银行家坐不住了。当时的银行家,是和股民深度绑定在一起的,因为股民的钱,都是从银行借的。美联储这么一搞,市场资金短缺,股民借不到新钱,就没有钱还钱,最后倒霉的还是银行。然后花旗银行先跳出来,释放资金,降息,继续借钱给股民。当银行和股民都开始抱团取暖的时候,连美联储也没有办法来给市场降温了。也许只有一次大灾难,才能让这疯狂停止下来。5、黑色星期四
大灾难日,就是 1929 年 10 月 22 日,黑色星期四。应该怎么形容这一天股市的暴跌速度呢?当时华尔街有个笑话:一个股民在一家华尔街上的餐厅,点了一份牡蛎、一道汤、一份牛排、面包和咖啡。在等待厨师撬开牡蛎的这段时间里,他回到交易所看了一眼股价。
“牡蛎不要了。”他回来后喊道。
然后他又回去看股价。
“汤也不要了!”
然后他又去看股价。
“牛排也不要了!”
最后他连咖啡也不喝了。
一无所有的他,最后请求服务员给他一杯水和一片阿司匹林。
当天,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挤满了华尔街。
10 月 22 日-24 日,股市连续暴跌 3 天。并在接下来不长的时间里抹去了之前的所有涨幅。由此带来的后遗症,美国用了很多年才修复。10 多万曾经开着凯迪拉克的富人,卖车求生,一夜返贫。股市崩盘,带来了一段漫长的经济萧条期,很多股价上百美金的公司,跌到了个位数、十位数。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是罗斯福。他整顿了金融行业,出台了振兴经济的政策,也扶持很多关门的银行,重新开始。这些新政里,有一条非常有名,美国开始禁止黄金出口,并逐渐放弃金本位。
黄金从此退出货币的舞台,专心当一个普通的贵金属。
2
日本的 80 年代接下来聊我们的亚洲邻居,日本。整个金光闪闪的 80 年代都是日本的世纪大牛。每个国家,在经济起飞后,都会喜提一个大牛市,日本也不例外。在 1970-1990 年之间,日本是亚洲最靓的仔。当时名义 GDP 每 5 年就会翻一倍。1960 年的 GDP 是 1955 年的 1.9 倍,1965 年的 GDP 是 1960 年的 2 倍,1970 年的 GDP 是 1965 年的 2.2 倍。1955 年至 1970 年期间,日本 GDP 的年平均增长率是 15.6%。如果说 GDP 的翻倍,对百姓没什么影响。那么收入的增加,日本老百姓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当年日本有一个「收入翻倍计划」,说要让国民的收入在 10 年里翻一倍。老百姓纷纷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这一次日本牛市来之前,日本和美国很像,也有一段基建和高速增长的股市。日本的汽车销量增长率,变成了负值。公寓销量减少了 41%。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少了,消费萎靡不振。膨胀过后的日本,开始反省,终于变得沉稳了,开始稳健发展经济。最终花了接近 30 年,来消化当年的高估值。
3
台湾的 1990 年宝岛台湾 1990 年代也有一段牛市,这段历史,就非常值得说一说了。台湾的资本市场,其实成熟得特别晚。1962 年的时候,在美国的指导下,台湾才有了正式的证券交易所,股票的买卖变得合法合规。当时台湾的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了,但因为缺少经验,群众也不成熟,所以也没有很多人参与到证券交易里。那个时候,如果有人说「我要炒股」,和现在人说「我要去做传销」,收获的效果是差不多了,大家会用看傻子的同情眼神看着那个人。一直到 1985 年,台币升值了。外资开始入场。为什么外资会先行动起来呢?因为在这之前的 30 多年,台湾这块宝地,一直在闷声干大事,GDP 发展得飞快,平均每年 10%。这惊人的增长率,代表的是宝岛的繁荣,台湾值得拥有一次牛市。经济繁荣的台湾,企业员工收入非常之高,年终奖也发得多多的,一些效益好的行业,开出了 100 个月的年终奖。这就是在给员工撒钱啊!员工领了这么多薪水,一开始,都是存起来的。所以 1980-1985 年之间,台湾存款余额年增长率是 22%。和美国人们不一样,台湾人民是有储蓄的好习惯的,结果默默就存了这么多钱在银行。台湾这一次牛市,先是 5 年暴涨 25 倍,然后又用了 8 个月的时间,跌掉了 80%。这惊心动魄的过山车里,有多少家庭财富的幻灭。
4
结语
聊完了三场激情飞扬的牛市和接下来惊心动魄的股灾,我们会发现,剧本几乎是一样的。1、大家都有一段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铺垫。2、一开始,其实大部分人们是理性的,但是架不住「财富效应」的诱惑,一轮带一轮,最后变成了全民参与,一起把股价炒到了天上去。3、政府的调控抵不过市场的疯狂。**最后回馈人性贪婪的,一定是一场灾难级别的毁灭。**那么,在这些疯狂的资本游戏里,有谁真的赚到钱了么?肯定有,只是太少了。因为在那样的氛围里,贪婪和欲望驱动着人们一直交易,不愿意退出。当时即使有安全退出的人,看看后来的残局,也是心有余悸的。现在已经是全民财商都在提高的年代,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看待投资这件事情。而各个资本市场,在被股灾教育以后,也会慢慢变得成熟稳重,这一切,都是好现象。因为暴涨暴跌,不仅损害的是散户的财富,对市场和好公司也没有好处。所以这一次,如果是传统的「牛市」,我们已经安稳上车,等待时间的收获即可;如果还需要继续等待,就淡定从容,在可能的机会里面继续买一些好筹码,陪伴手里的好公司继续走下去。**无论「牛市」是否到来,都不影响我们该做的动作,才是好的投资。**参考资料:美国部分:《光荣与梦想》、《繁荣与衰退》、《逃离不平等》、《聪明的投资者》日本部分:《战后日本经济史》、《创造日本 1853-1964》台湾部分:《岁月台湾》、《台湾往事》
你那么爱他招2020-07-15 20:13:59
来和孟大合照留念,感谢孟大认可
作者
[强]
冰月痕爱灬2020-07-15 20:18:34
感谢孟岩认可[害羞] 期待新项目早日和大家见面~
小沫晾2020-07-15 20:04:28
二狗老师
小沫晾
毛老师也一样????
我怀片冰心断2020-07-15 20:47:58
在20世纪20年代美股的大牛市中,还可以补充一个佛罗里达地产泡沫的因素,这一场泡沫破灭之后,原来在搞区域地产投机的热钱加速往股市涌入。史无前例的大牛市来临,格雷厄姆尽管控制了投资杠杆(当时保证金交易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依旧在财富效应面前飘飘然。 在自传中,格雷厄姆写道:“那时(1926年)我才31岁……自以为在华尔街可以运筹帷幄,并且自认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必定会实现,自己的前途光明无限;我还认为自己必定会非常富裕,可以用财富买到一切物质享受。我希望有一艘大游艇,一幢在新港的别墅,有一群赛马——甚至有时还想有些情人……”[旺柴] 牛市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每一次牛市都是财富的转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浮生渲染情剂2020-07-15 20:14:07
看完了我去吃个阿斯匹林
未曾遇见披2020-07-15 20:46:51
公元2020年中国第五次牛市刚刚起步(大盘指数不超过20%)我们就已经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了。慢牛才能长牛,才能持久。我们不需要暴发户,我需要陪伴好公司和我们的祖国一起“慢慢变富”
弦瀑匚岩2020-07-15 20:07:32
自踏上投资的道路,越来越觉得看书、学习、更重要了[捂脸][捂脸] 现在的我还谈不上投资二字、踏踏实实感受一下而已[旺柴][旺柴]
祁梦瑶姬2020-07-15 20:06:06
需要二狗老师签名的可以联系我,需要毛远老师合照的请转帐,不客气
旧城失殇纬2020-07-15 20:50:35
写得真好。[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进入市场,最重要第一步的是“去妄”,心怀一颗敬畏之心。
燃泪取暖源2020-07-15 22:12:15
这篇好详实也好及时,给作者送上一朵小红花[玫瑰]。 现买现卖一个刚了解的概念[捂脸]:“噪音交易者(Noise Trader)理论”,意思是缺乏对真正、完整信息了解、缺乏基本金融知识的交易者,他们的交易行为会不断给市场错误反馈,从而深刻影响到市场对资产的定价,导致系统性估值偏差。 这时,基金经理如果为了获得超出同行的收益、留住投资者和自己的奖金>.<,就反而会在泡沫时加码。于是:“我觉得是不是有泡沫不要紧,要紧的是我觉得别人会不会离场。” 类似于,选出我认为大家认为最漂亮的姑娘当选美冠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股价的波动会远远大于盈利水平的波动。 那篇文章的结论是,价值投资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在做个体金融决策时,要将噪音交易考虑进去,做出当时当刻的最佳决策。 我呢,还是会觉得不忍。(此刻很多电影中的惊心动魄灰飞烟灭镜头闪过…)更喜欢本文结尾的话:“各个资本市场,在被股灾教育以后,也会慢慢变得成熟稳重,暴涨暴跌,不仅损害的是散户的财富,对市场和好公司也没有好处。” 嗯,希望这一天早日来临,一起伴随好企业的价值成长分享回报就好~
果嘟嘟挽2020-07-15 20:11:42
所以这次的“牛市”也会这样吗?感觉上好像没有这么疯狂,这几天也有回调收一收
恋上屁股处女座2020-07-15 20:14:54
没有e大我是不敢玩的,所以老老实实的跟车
都叫我寳寳限2020-07-15 22:27:19
最近在看乔布斯传,感觉孟总和他有相似的经历,是个能改变世界的人!期待新产品!
蘑菇不开花娅2020-07-15 20:30:48
二狗老师和毛老师 高能!
go俄的黑色天空2020-07-15 23:12:05
发个言,不过这次与那几次都不同,感觉这次真的是因为疫情原因,资金没地方走,还有就是中国经济确实别其他国家恢复快一点,综合获得的小牛,所以只是保持筹码。
找女开房AA制2020-07-15 21:37:46
股市跌的时候医药股抗跌是真的,阿司匹林家业绩增长[旺柴]
A创世纪金融522020-07-15 20:20:22
没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牛市高潮的时候必须要卖[微笑]
四叶草浅殇而2020-07-15 20:14:35
壮哉i我大毛老!!!
白顏夕仿2020-07-15 21:48:13
无论「牛市」是否到来,都不影响我们该做的动作,才是好的投资。 今天大盘调整被绿了,但是内心很平静!期待中场休息后的慢牛……
相互缘起爽2020-07-15 21:24:52
“ 买一些好筹码,陪伴手里的好公司继续走下去。” 每次都干货满满,希望自己能好好消化,拒绝焦虑,慢慢变富;且慢,且珍惜。
year倪筱涛2020-07-15 20:25:54
在「人生是滚雪球」,一起慢慢变富
醉生梦死丶Jngo2020-07-15 20:11:35
以史为鉴,如果你不知道在你之前资本市场发生过什么,那想要做好投资就缺了用过去参考未来的导航。
不正经沉2020-07-15 20:08:18
若非死别供2020-07-15 21:42:36
写的挺风趣的~
你好瞎伦2020-07-15 20:27:50
永远要让自己意识到最坏的情况,保持理智,拒绝贪婪
go独为伊人醉厚2020-07-15 20:14:40
想退市休息一下了,呵呵
大众偶像艺2020-07-16 18:53:39
感觉好及时的文章。我感觉我退的慢了。还是老老实实的跟车最好了。。。历史都教育过我们了。。。
空色南猫晋2020-07-16 16:05:37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识,让我警醒,感谢孟老师的分享。
泡影乾坤惨2020-07-16 07:26:31
敬畏市场 敬畏认知
泡影乾坤惨2020-07-15 23:31:27
强大的经济基础才有大牛市的话,A股现阶段应该没有哦。
小小小浩子君2020-07-15 22:41:57
无止尽的贪婪终将会反噬自身
鱼蛋晚2020-07-15 21:33:36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雨的郁望淌2020-07-15 21:16:57
玩呗 不过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玩和被玩的关系而已
小小小浩子君2020-07-15 20:26:34
今天开智学堂阳老师的答疑提到了孟大,有种破次元壁的赶脚
丨崽灬崽不2020-07-18 12:12:23
健康牛很重要,经济潮水疯起,又急流退去。不过跟随孟大,e大,疯牛感觉更有趣,哈哈。
总会往情深字2020-07-18 08:53:05
有了前车可鉴,但仍然挡不住人们的疯狂,因为我们每个投资者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自己是股神,在这种情绪下,手中资产在缩水,慢慢的消失。
佐Z鼬Y1X双鱼2020-07-17 13:51:37
历史让人明智[强][强]。贪婪是人的本性,几人能逃过,读书让精神世界更丰富,减少物质的欲望。
依旧沫儿叛2020-07-16 15:26:25
这样的文章读完就一个感觉:酣畅淋漓!
素尕韬河2020-07-16 09:36:10
这篇文章是段子手写的吗,太搞笑了吧,哈哈 。 到处都是笑点。喜欢这样大格局的文章。
q钳糟Hw2020-07-16 09:13:07
在「人生是滚雪球」,一起慢慢变富
尕小笔2020-07-16 08:55:00
牛市的最终都是泡沫破灭嘛
幻听幻觉币2020-07-16 08:36:10
认真学习,理性对待。
绘绘绘纸人宫2020-08-06 15:31:24
很受用,这篇文章,正视历史
始终放不下爱你2020-07-16 07:18:47
以史为鉴
_七爷威武双鱼2020-07-15 22:38:46
任性的疯狂,刚入市的新手只能靠想象处在那个位置,自己能否全身而退
钰昏2020-07-15 21:31:04
谢谢分享[强][强][强]
费洛格丝zu2020-07-15 21:17:07
这次依然不理性,否则不会存在那么高pepb的魔幻公司,历史的剧本每次都差不多。
小小小青年虎2020-07-15 21:03:49
以史为鉴,努力保持清醒头脑[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