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命还剩30年,手里有1100万,要不要提前退休?

MarketWatch 的退休频道有个栏目我平时经常看——退休计划问答 Help Me Retire。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神奇退休思路和提问,比如类似「我有 XXX 万,想找个有海滩的小镇退休,去哪比较好」这类。

最近就看到一篇直击灵魂的提问,前半段都挺正常的(单位折算到人民币):

我 19 岁开始工作,一直存一半花一半。现状我 52 岁,已经攒下了 1110 万,还有一套房子,没有任何负债,备用金也非常充足。平时生活预算一般一年 42 万就绰绰有余了,经常还花不了这么多……

看起来就是个正常不过的提问,但是后半段我就被惊到了。

我的所有亲属中,从没有一个人活过 80 岁(所以自己大概率也会这样,可能生命还剩不到 30 年)。而且我对工作感到非常疲惫,我到底是应该提前退休呢?还是应该再撑 10 年多攒一点家底?

还没考虑怎么做选择,先是被这个反向思考的感觉震惊了一下。以前我考虑年龄和选择问题都是习惯性地往上做加法,25 岁、30 岁、35 岁。现在突然被拉到另一边,开始用倒计时的方式看生活,变成了「还剩 XX 年,我应该怎么选?」。

假如问题只是「50 岁,有 1000 万,要不要提前退休?」看起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理财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可能还是怎么工作、怎么赚钱。

但如果反过来问,「生命还剩 30 年,有 1000 万,应该怎么办?」感觉一下就不一样的了。不知道你们怎么感觉,我会先想着,得做点什么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儿,好像真过一天少一天了。

PS:发现反向思维是个好东西,我之前给大伙分享过一篇怎么提前感受下有钱大佬的消费体验,也是利用这种反向思维。不再假想自己变有钱,而是假想所有东西都变得巨便宜,画面感就特别强,可以去体验下。

……

回到这个问题,我开始有点纳闷一件事儿,这老哥的财务明明够得上自由的标准了,直接退休呗。但是仔细代入想了一下,发现好像还没这么简单。毕竟财务自由的重点不是财务,而是自由的心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的。我自己和很多朋友聊过,两种情况,一、通过财务自由计划不断思考和努力,二、随性储蓄刚好到同一个财务状况,对未来的预期和心态上的感觉很可能是大不一样的。

**在很多问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仔细考虑清楚以前,就算有很稳健的财务,还是会觉得特别没底。**这位老哥刚好属于第二种情况,要不然也不会纠结这个问题,所以不管选 A 还是选 B 都有各自的焦虑。

A:要钱,再工作 10 年,多攒家底,财务上更有安全感。可是想着自己生命过一天少一天觉得好亏。

B:要命,提前退休,生命变相多出 50%。虽然足够自由的标准,但是心态上没准备好,还是难免焦虑,急于退休也不见得就会更好过。

这个选择题就变成了一种拷问,你愿不愿意花 1/3 的生命,继续工作攒钱“购买”财务上的安全感。如果一定要靠不断地赚钱、攒钱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这个安全感也太贵了吧。

……

那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自己也纠结了好久,最后发现好像还有个 C 选项——为啥不能凭借财务的底气改变工作呢?

很多问题的根源其实不仅仅在于财务,**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那份有牺牲感的工作,这才是焦虑的根源。**提问的原话是「我对工作感到非常疲惫」,感觉像在牺牲生命。

这个情况就特别像之前给大伙分享的 Sam Dogen 退休的例子,他最后悔的一件事儿——因为对职位感到厌倦急于退休,却忘记考虑让他反感的只是当前的职位而不是工作本身。

那如果同样的工作,变成一份股神口中“踩着踢踏舞去上班”的体验,要钱还是要命其实是能够兼顾的,安全感和享受生活并不矛盾。只不过平时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依赖于工作的收入,不敢轻易做出改变。

但当财务足够稳健的前提下,不管心态上自由与否,更换工作总是比直接退休容易接受得多。这其实早已不再困扰我们,但我们常常还是习惯性地站在原来的思维模式中思考问题。既然工作有牺牲感,那就直接改变工作,不用这么弯弯绕绕。退休只是一个选项,真正有价值的是背后的选择权,这个选择权也完全可以用在其他领域上。

有些问题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我们把一些可以改变但相对困难的条件预设成了固定的前提,然后就在这个小圈圈里面兜兜转转。但当我们有足够的财务底气,跳出原来的思考模式,很多改变已经比以前容易得多,我们能选择的还有很多。

夏之錦年淡漠流年2020-08-20 12:55:36

假如还有50年,手里只有20w,要怎么办

作者

仔细想想,好像还是你这个问题更要紧一些,要不赶紧把时间兑成钱吧……

德鲁依2020-08-20 13:12:53

不算投资收益,一年35w够干嘛的!

作者

不是针对你,但是大部分会这么说的人从来没有真正赚过一年 35 万。 别的可能不够,如果不再考虑储蓄全都用来消费,搬去二三线,一房两车、舒服地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花钱认真一点,别墅+保时捷也不是做不到。

Reid2020-08-20 12:58:46

膨胀了,1000万的烦恼竟然也敢点进来看

作者

哈哈哈,先准备着,万一到时候成真了呢。

空灵2020-08-20 14:11:17

看到评论有说一年35万够干啥的,简直惊呆,有这钱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可以直接退休了,也不知道他怎么个消费水平,也许已经是亿万富翁财务自由了

薛定谔的喵2020-08-20 12:53:14

先去玩玩刺激项目,反正30年之内死不了[得意]

作者

?? 还剩 30 年,和 30 年内死不了,差别还是挺大的吧……

薛定谔的喵

奥,30年足够了。没啥意思了就提前下车[悠闲]

作者

看你这么自信,是真打算这么干,还是打算这么对待父母呢?[捂脸]

Figod2020-08-20 13:46:02

在想也大每天看的这些资讯会不会让自己焦虑。。。

作者

当你纠结一件事要不要做的时候,信息越多越难抉择越焦虑。但是当你决定必须把一件事儿做成的时候,信息越多计划才越完善,查缺补漏反而更有信心,刚好是反着的。

ROSE2020-08-20 13:21:24

还有40年,手里只有100万,已经想要提前退休了。

小宇2020-08-20 13:05:46

有一千万还纠结,到底财务自由与生命质量谁更重要? 那挣钱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吗?

作者

很多人是绕不过这个坎的,所以有财务没自由的人,远远多于最终财务自由的人。

Evian2020-08-20 13:19:14

可以理解。当你有100万的时候,觉得有1000万就自由了,等你达到了,你发现你身边出现层次更高的人,你可能因此又焦虑,不安全感是比较出来的。

人生如梦2020-08-20 12:58:57

距离七十岁还有四十八年,先工作30年然后退居乡镇买个二手乡村带院子的房子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嘿哈],目前努力搬砖储蓄中

唐梓原2020-08-20 13:17:55

肯定退休,留100万,1000万买十几套小户型公寓用来出租,留下一点应急的钱,其余的买基金和股票,租金用来生活,妥妥的

追寻。2020-08-20 13:25:58

哈哈哈,看留言,还真有相同志向的,还真的是想找点刺激的项目,做一做,大不了提前下车,感觉那样的人生体验要好过平平淡淡。可能是自己还年轻吧,不能体验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感觉

顾宇2020-08-20 14:00:54

没打算退休,做有价值的事到死…任何时间死都不遗憾。明天和无常谁先来不可能知道。

Zx2020-08-20 13:21:33

感觉尽完自己的责任,才会有自由,出来工作后老爸就60岁以上还有糖尿病,赶紧给他上了防癌险,不听医生的话,每天打针也多次因为血糖过高而住院,全家都在为他担心健康。也不知道是压力大想fire还是因为想fire而压力大了

珈琲因子2020-08-20 13:39:18

未满30岁,估计可以活65岁。我感觉手头也有点紧张了…

黑夜漫漫2020-08-20 13:26:20

财务自由的基础上(试错机会多). 生活与工作上的时间安排更像是为自己设计个舒适的心态.

Running2020-08-20 14:03:54

两个遗憾:人活着,钱没了;人死了,钱没花了。本山大叔已经看穿了一切

王大胖2020-08-20 13:30:15

二线城市,二房二车,感觉也不知道够不够不上班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本不知道多钱够买一个安全感。可能工作本身除了赚钱生活,还有一个价值就是给自己一个踏实感觉。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