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速递:网络恢复力百页综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是复杂系统具有的resilience,今年8月的arxiv综述“Network resilience”,系统的讲述了该领域的研究问题,成果及待解决的问题。恢复能力或弹性让人想到“反脆弱”的性质,该文讲述了恢复能力的三种定义,四大应用场景及五个待解决的问题。
/pic/1_wYP5FwKP2MRsHtVHn5aOKIjTlicecQ.jpg澳洲山火后重新发芽的灌木

1) 何为网络弹性

从冲击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内部结构的扰动与外部环境的改变;从结果来看,可以分为系统保持原状,或系统进入了另外的稳定态。由此通过一个2×2的矩阵,可以将网络弹性分为四类。如果系统进入了其他的稳定态,称其为发生了相变(phase shift)。
/pic/2_lBnKKaKfKb5LFGS4iaHfzPpbYEj5KA.jpg
衡量网络弹性,可以根据系统能够抵御多么强烈的冲击,系统能够在越强的冲击下保持稳定,而不进入其它的稳定态,其网络弹性就越强。如上图中,系统从最初所在的位置与阀值的距离越大,系统能够抵抗的冲击越强,弹性也越大

/pic/3_HlJKSRXC67GnBia3JS180735Pa8A3g.jpg
另一种衡量网络弹性的方式,是看系统恢复到原有功能的时间。上图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系统的功能,红线和绿线分别代表系统从最初状态回复到冲击到来所需的时间,由于红线代表的系统恢复原有功能所需的时间更短,因此其网络弹性越好。
第三种衡量网络弹性的方式,是考察在系统受到扰动后,如无法回复到原有的状态,那么其进入的其他稳态,在功能上,与原有的系统差距多少。新的稳定态相比之前差距越大,其网络弹性越差。

以上三种定义网络弹性的方式,可以加以组合,从而给出在特定的应用场景,最适合的定义网络弹性的指标。
2)网络弹性的四种应用场景

本文的重点,是介绍如何将网络弹性这个概念应用,来解决诸如提前预测即将到来的相变临界点,找出对保持网络弹性影响最大的节点和连接,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例如网络的异质性,连接的密度及对称性如何影响网络弹性。下面是常见的四种应用场景:
1,生态网络的弹性,面对特定物种的灭绝,或者外界环境的改变(全球变暖,海水酸化)探讨整个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生物内调控网络的弹性,很多生物体内部的基因及蛋白质调控网络,会由于微小改变而出现剧变,从而造成疾病,如能够提前发现网络结构改变造成的弹性降低,就能够及早预防疾病的发生3,社交网络的弹性,由人类或动物组成的网络,往往会出现临界点现象。考察文化与制度如何影响社交网络的弹性,可以对人类集体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
4,工程网络的弹性,电网,物流网这样的基础设施,如何提升其弹性,让其在面对冲击时更加稳定。
除此之外,通过复杂网络建模,来研究网络弹性,还可以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心理弹性,即个人如何在面对逆境时,保持情感上的稳定;二是经济和商业网络的弹性,即什么样的企业或经济体能够在不确定性的冲击中生存下来。
3)弹性和鲁棒性及稳定性的关系
网络的鲁棒性(robustness)和稳定性(stability)是两个常常和弹性混淆的概念。鲁棒性指的是当网络中部分节点被去除之后,网络中连接节点最多的部分依然存在。例如下图所示:

/pic/4_D7PptVHjuCmPxDJfv5AibHQibSXGrA.jpg
图中最左边,如果随机去掉10%的节点,网络的连接特征不变,而当去掉的节点达到阀值c时,最大连接的节点数会显著降低,而当其为0.8时,网络中基本就没有相互连接的节点了。c值越大,网络的鲁棒性越强。因此鲁棒性只是考察了网络在面对外界冲击时,特定的功能(最大连接组件大小)的性质,只能算是一种网络弹性的一种特例。
/pic/5_l8WFlO7Ur8hc4whJPM0bl5H8VGyWXg.jpg
而稳定性和弹性,同样是一个具有多种表现的多层面概念。稳定性考察的是不管有没有外界干扰,网络的特定属性保持不变,或能恢复到原始状态。这和网络弹性的定义有些重复。但两者之间存在不同,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经常发生变化(低稳定性),但面对冲击,不会轻易发生相变(高弹性);另一方面,一个能持续保持稳定的系统,可能会在微小的冲击下立刻发生相变(低弹性),因此这两个概念间,既有相似,也存在不同。
4)网络弹性的五个研究方向

该综述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复杂网络弹性研究面临待解决问题,分别是:

1,从系统演化的数据中了解网络动力学对弹性的影响
2,研究真实环境中的网络弹性,而不是模拟数据中的3,研究高阶网络,例如由网络组成的网络呈现出怎样的弹性
4,在不完全的数据下,预测网络弹性的变化
5,找到调控网络弹性的方法

本文开篇,提到了反脆弱,这个概念与网络弹性,也不尽相同。弹性只要求系统恢复到原水平,或保持原状态。而反脆弱则更进一步,要求系统在面对外界冲击时,通过过度补偿,能够进入到比之前功能更强大的一个状态。虽然具有反脆弱的系统,其要求不止限于具有弹性,但关于具有反脆弱性质的系统,必须具有弹性。

前文提到,网络拓扑中,节点异质性,连接密度及对称性对网络的弹性有关。一般来看,节点异质性越高,连接密度越大,节点间连接模式间的对称性越小,网络的弹性越大。由此,对读者的启发是让自己多掌握一些看似无关的技能,让技能之间有所联系,才能够在这个黑天鹅不断出现的时代提升弹性。
更多阅读
群体智慧与网络中的情绪传播
《广场与高塔》-用网络科学分析历史
疫病期间的反思II - 网络效应的威力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该综述原文
阅读原文

G2020-08-24 08:36:37

一直很喜欢Peter东分享的文章资源,前沿有深度,而您的导读也非常有自己见解,精炼直白[ThumbsUp](顺便提醒下本文“弹性”的英文正确英文应该是resilience)

miso2020-08-24 11:39:44

如上图中,系统从最初所在的位置与阀值的距离越大,系统能够抵抗的冲击越强,弹性也越大 是阈值,不是shit阀值,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作者

是的

plan_b2020-08-24 10:05:50

不如用韧性的概念来解释: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最后提到的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