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出人意外的大脑秘密,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本文授权摘自《人体简史》,作者 比尔·布莱森 ,畅销书《万物简史》作者,文末有赠书福利。

/pic/1_f9BmQTBRMegFkvjecnbcKULBbEictQ.jpg

1 你的大脑80%都是水

作为一项纯粹的奇迹,人类的大脑长得毫不起眼。首先,它有75%~80%都是水,其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令人惊讶的是,这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凝聚起来竟然带来了思考、记忆、视觉、审美,等等。如果你把大脑从颅骨里拿起来,你肯定会对它是多么柔软感到诧异。大脑的稠度有着不同的比喻:豆腐、软黄油、稍微煮得过了头的牛奶冻。

大脑的一大悖论是,你对世界所知的一切,都来自一个从未亲眼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大脑存在于静寂与黑暗当中,就像关在地牢里的囚犯。它没有疼痛感受器,不折不扣地没有感觉。它从未感受过温暖的阳光,或温柔的微风。对你的大脑来说,世界只是一股电脉冲,就像一连串的摩尔斯电码敲击。从这赤裸裸的中立信息中,大脑为你创造(不折不扣地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三维立体、在感官上引人入胜的宇宙。你的大脑就是你。其他一切都只是管道和支架。

光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做,你的大脑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就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一块1立方毫米见方的皮层(就跟一粒沙差不多)可以容纳2000TB的信息,足以存储历年来拍摄的电影”。如果这还不是宇宙中最非同凡响的东西,那就肯定是还有人类没发现的奇迹。

人们通常把大脑形容成一个饥饿的器官。它只占我们体重的2%,但却用去了我们20%的能量。对新生儿来说,大脑的能耗不低于65%。这就是婴儿总是在睡觉(因为不断发育的大脑把他们累坏了)以及婴儿有着大量的身体脂肪的原因(脂肪将在需要时充当能量储备)。你的肌肉所用的能量其实更多(约占1/4),但你拥有大量的肌肉;按每单位物质来算,大脑是我们所有器官里最为昂贵的。但它也非常高效。你的大脑每天只需要大约400卡路里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你吃掉一块蓝莓松饼。试着用一块松饼的能量让你的笔记本电脑运行24小时,看看它会怎么样。

与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同,不管你做什么,大脑都以稳定的速度燃烧400卡路里。艰难的思考没法让你变得更苗条。事实上,它似乎并不带来任何好处。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一位名叫理查德·海尔的学者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发现,最辛苦运转模式下的大脑,效率往往最低。他发现,大脑最高效的工作方式,是快速解决任务,接着就进入待机模式。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最奇怪又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它基本算不上是必需品。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你不必拥有创作音乐或探讨哲学的能力:真的,你只需要比四足动物聪明就够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会投入那么多的精力,承担那么多风险,产生并不真正必要的心智能力呢?不过,这件事,你的大脑不会告诉你——当然,它不会告诉你的事情还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

2 你感知到的永远是1/5之后的世界

对于每一次视觉输入,信息都要花一段微小但可感知的时间(大约200毫秒,或者1/5秒),顺着视神经传输到大脑当中,再由大脑进行处理和阐释。在需要快速做出反应的时候(比如看到迎面而来的汽车赶紧往回退,或是躲开一记头部击打),1/5秒可算不上微不足道的时间跨度,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种时间上的滞后,大脑做了一件真正非同凡响的事情:它不断地预测世界在1/5秒后的样子,并告诉我们,这就是“当下”。这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也无法看到世界在这个瞬间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是片刻之后的将来是什么样子。换句话说,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还不存在的世界里。

为了你好,大脑会以很多方式欺骗你。声音和光线以极为不同的速度抵达你——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我们听到有飞机从头顶飞过,抬起头来却发现,声音来自天空的一个位置,飞机却正在另一个位置静悄悄地移动。而在更贴近你身边的世界,大脑往往会抹除这些差异,让你感觉到所有的刺激是同时到达的。

3 青少年的大脑和成年人的完全不一样

大脑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成形。青少年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只完成了大约80%(这对青少年的家长来说或许并不算是特别大的意外)。虽然大脑的大部分生长发生在人生头两年,10岁之前将完成95%,但年轻人直到25岁上下,突触都并未完全建立连接。这也就是说,青春期实际上要延长到成年之后。与此同时,青少年肯定比年纪更大的人冲动得多,行为更欠反思,也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跟成年人的大脑相比,青少年的大脑里,里程数更短。”2008年,神经学教授弗朗西斯·詹森对《哈佛杂志》说。可以说,青少年的大脑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大脑。

伏隔核是一个跟快感相关的前脑区域,在人的青少年时期生长到最大尺寸。与此同时,身体会产生数量大得远超此后的愉悦神经递质多巴胺。这就是为什么你在青少年时期感受到的感官刺激,比生命其他任何时刻都更强烈。但这也意味着,寻求愉悦对青少年而言是一种职业危害。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事故,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仅仅是,跟其他青少年待在一起。举个例子,如果一名以上的青少年搭乘同一辆汽车,发生事故的风险会增加400%。

4 人大脑的体积比一万年前小了一个网球大小

有关我们大脑最令人意外的一点大概是,今天的人类大脑比10000或12000年前的要小,而且小得多。特别是,大脑的平均体积,从当时的1500立方厘米,缩小到了今天的1350立方厘米。这相当于从大脑里挖掉了网球大小的一部分。这种差异很难解释,因为它同时发生在世界各地,就好像我们签订了一致答应缩小大脑的条约。常见的假设是,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高效,能够将更多的性能打包进更小的空间,就跟智能电话一样,随着尺寸的缩小,反倒越变越复杂。但同时也没有人能证明,我们没有比从前变得更笨拙。

在大致相同的时期内,我们的头骨变得更薄了。同样,没人能真正解释这一点的原因。或许这无非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像过去那么生猛活跃,不再需要对颅骨做那么多投资了。但话又说回来,这有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

5 吃美食感觉到的滋味到底是什么

舌头和味蕾带给我们的仅限于食物的基本质地和特点(柔软的、光滑的、甜的、苦的等),但食物的完整感受性取决于我们的其他感官。我们当然都会说食物尝起来是什么味,但这还不完整。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感受的是滋味(flavour),也就是味道(taste)加上气味(smell)。

据说,气味至少占滋味的70%,甚至高达90%。我们直观地欣赏它,却并不经常思考它。如果有人递给你一罐酸奶,说:“这是草莓的吗?”通常,你的反应是会去闻一下,而不是喝一口。这是因为,草莓其实是一种气味,是鼻腔的感觉,而不是嘴里的味道。

吃东西时,大部分的香味并不是通过鼻孔到达你的,而是通过鼻腔通道的后楼梯,也叫作“逆鼻腔通路”(跟鼻子里的“鼻前通路”相对)。要想体验到味蕾的局限性,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闭上眼睛,捏住鼻孔,从碗里随意抓起一枚果冻豆吃下去。你立刻能感受到它的甜味,但几乎肯定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什么口味。但睁开眼睛,松开鼻孔,它的果味独特性就立刻变得明显了。

就连声音也会对我们的食物美味感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让人们一边从不同的碗里取薯片吃,一边戴着耳机听一连串嘎吱嘎吱的声音,他们总会认为嘎吱声越大越吵的薯片更新鲜更好吃,哪怕所有薯片都是同样脆的。

人们对食物的滋味感受是很容易受到愚弄的,这方面的测试已经做过很多。波尔多大学的盲品测试为酿酒学院的学生提供两杯葡萄酒,一杯红,一杯白。这些葡萄酒其实完全相同,只不过,其中一种掺入了完全无味无臭的红色添加剂。

学生无一例外地为两种葡萄酒列出了完全不同的品质。倒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经验,或者太天真。这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情形,让他们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期待,而期待又强烈地影响了他们从两个玻璃杯中啜饮时所产生的感受。出于完全相同的道理,如果一种橙汁饮料是红色,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它尝起来像是樱桃味。

事实上,气味和滋味完全是在我们脑袋里创造的。想象一种美味的东西,比如,烤箱里刚取出的新鲜烘焙好的热乎乎、湿润润、黏稠的巧克力布朗尼。咬一口尝尝那天鹅绒般的丝滑,你的脑袋里就充满了巧克力令人兴奋的飘逸感。现在,再想想看:这些滋味或香气,其实都并不存在。真正进入嘴里的是质地和化学物质。是你的大脑,为了让你快活,解读了这些无臭无味的分子。你的布朗尼是乐谱。你的大脑让它变成了交响乐。与别的其他许多事情一样,你所体验到的世界,是你的大脑允许你体验的部分。

福利时间:在本文后留言,谈谈你对人体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截至9月15日,留言点赞最多的三名读者,可以获得本书包邮赠书。

光明2020-09-12 23:03:35

看起来不错的科普书,人类身体之谜值得仔细研究,举例说明下,为啥可生育的女人每个月有月经,据说是淘汰不好胚胎的机制,不过这也太凶险了

任声权2020-09-12 11:35:54

曾经我们只是非洲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当。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成为地球的主宰?人体完美还是有缺?《万物简史》作者新著《人体简史》给我们带来知识的震撼之旅!!

流动小吃车2020-09-14 09:06:07

我们所看到、感受到的世界,绝非真实世界。真实的世界不可被描述、测量与感知。也许我们看到的美好世界均为虚无缥缈,也许我们一直再被自然欺骗。

katniss2020-09-14 14:18:24

耳朵 可以呼吸吗?

光影故事2020-09-12 11:20:24

遗憾晚看到这篇文章,上周刚给学生讲大脑进化的不够完美,今天就看到文章,不知道小学生能不能听懂。现在看到的都是将来,诺兰的科幻大片[强][强][强]

Elon2020-09-12 11:13:28

变态的生物钟,就算今天自然醒,特意耗一会看时间也是6:26!

趙先生2020-09-12 11:20:09

“我们”到底是由大脑做主,还是肠道微生物做主[发呆]

梦阳2020-09-12 11:35:43

回答性欲望那个问题,因为最佳生育年龄(精子质量最高)的年龄也就35岁之前,所以强行进化论解释的话,基因觉得年龄大了不应该生质量不够好的孩子了。另一方面原因是:生了就得要好好抚养你的后代,就不应该总是想着生孩子。

hi2020-09-12 13:31:04

人脑是进化的奇迹,繁复的神经节如同宇宙中无尽的星系,脑科学和宇宙物理也是目前最需要人类探索且难度最大的两门学科,几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人工智能能发展到如今这个水平,脑机接口也广泛应用开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领域能够通过人脑机制的研究获得更加长远的突破,虚拟现实或许能够直接进行脑部对接,而这众多的可能,都取决于脑科学的进步,以人类现今对大脑的利用和了解,已经诞生了如此灿烂的文明,当人类能完全利用大脑并透彻地了解它,人类一定会步入另一个阶段的文明中

梦阳2020-09-12 11:23:19

结合信条的一点点思考,事实上熵减可行(但就不是一个闭合系统了),那我们人体作为系统发生熵减的话就是维持年轻、活力。如果结合疾病来看的话,肿瘤和正常人体虽然是相连的但也并不是一个系统,那从熵的角度(代谢更快)看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区别它和正常组织呢?如果可以做到局部改变熵量,是不是可以更精准消减它?

Chen Better2020-09-12 10:46:48

我最感兴趣的是大脑,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大脑决定的,不论你的喜怒哀乐、还是饥饱冷暖,生命是如此的精彩~非常希望获得这本书,并把神奇的人体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39℃C2020-09-12 22:33:16

他忘性怎么就那么大呢

张志祥2020-09-12 13:27:20

这本书刚出的时候就已经买啦。想中一本给朋友[爱心][爱心]

孙羽2020-09-12 11:50:52

太有意思了!大脑反复欺骗我们,我们有没有办法欺骗大脑?

粥2020-09-12 11:00:44

我们永远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去感知世界,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的触碰现实世界。但是每一次人类实现对现实知识的迭代递增,就使我们离现实更近一点点,于是我们走在无限接近现实世界的路上。

Sisyphus2020-09-12 10:52:00

我想知道,男性的性欲望为什么会随着年龄衰退,是身体机能衰退还是大脑厌倦了……或是其他原因?

子不语2020-09-12 10:44:27

长见识了,希望有机会得到这本书并拜读

趙先生2020-09-26 20:28:46

这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也无法看到世界在这个瞬间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是片刻之后的将来是什么样子。换句话说,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还不存在的世界里。 我们看到的,不应该是过去的样子吗

张章2020-09-13 09:27:07

视觉输入要花1/5秒传递到大脑,那么脚尖的触觉传到大脑或脊椎是不是要花1秒或更长?但现实不是如此,我观察到有一次扫地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碰到了家人的脚尖,家人对此完全没看到,不可能预测到扫地机器人会什么时候碰到他,但他但立刻收回了脚,几乎瞬时发生,这该如何解释呢?

作者

脊柱导致的反射性反应

张章

就算反射性反应本身耗时极短,但信息丛脚尖传递到脊椎,再从脊椎返回到脚尖消耗的时间不会远远长于1/5秒吗?为何能做到立刻做出肢体反应呢?

沙绿洲2020-09-12 22:57:20

包括人的脊椎动物,心脏在腹侧,在颈部神经会出现交叉,即左脑控制右侧身体,右脑同理,有趣的是,无脊椎动物却相反,心脏在背侧,神经无交叉。若把人的头向后拧180°就回归更早期的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连接方式了。

疏影2020-09-12 11:37:24

偏头疼是怎么回事,能不能预防、治疗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