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的未来
昨天,《人物》的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爆全网。其实,人物团队只采访了不到30位外卖骑手,而中国外卖骑手总人数已经超过600万,30比600万,几乎没有统计意义。
《外卖》一文迅速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契合了大多数人的亲身感受:
一是外卖快递存在普遍的交通违规现象,许多人都亲眼见过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
二是许多点餐者其实并没有那么急,尤其是考虑到外卖骑手为了争取几分钟时间而可能出现的生命(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风险。
三是平台的某些做法,例如美团不定时拍照抽查的“微笑行动”不考虑外卖骑手实际状态,缺乏人性。
四是外卖平台企业的市值节节攀高。美团点评的股价尽管最近有所下跌,但目前仍以1.36万亿港币市值成为仅次于阿里和腾讯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企业。
在今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人物团队坚持对外卖骑手的生存状况进行了长期的社会学调查,这些调查的细节,揭示出算法的“进步”、外卖骑手的“风险”与股东和管理层的“收益”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外卖》一文迅速传播后,不同的观点也快速出现,主要包括:
一是没有需求就没有“伤害”,算法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快速用餐需求服务的。
二是外卖行业竞争惨烈,美团外卖盈利刚刚转正不久,在2019年美团的所有开支项目中,外卖骑手的成本高居首位,达到410亿元,而美团全年的外卖佣金收入为496亿元,这意味着平台佣金收入中超80%都支付给了骑手。
三是经济转型期,外卖骑手难以找到其他收入更好的工作,尽管压力大,但实际收入并不低,所以外卖骑手人数不断增多。外卖行业吸收了大量从制造业退出的劳动力,有效防止了失业群体扩大,为数百万家庭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
上述观点我尽量客观表述,其实网络上双方的言辞都是较为激烈的。
别人的观点讲完了,接下来讲我自己的观点。
一、外卖平台存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共性问题
在历次关于外卖骑手生存状态的大讨论中,唯一缺乏的声音其实是来自骑手自身。《人物》仅仅采访了不到30位外卖骑手,而目前网络上广泛的讨论,有点餐者,有读者,有投资者,有社会学者,有经济学者,有涉事企业,但唯独难以看到骑手参与。
这是互联网平台的零工经济特点所致。**在平台模式下,平台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至少目前阶段执法者是这么认为)。**围绕平台旋转的劳动者虽然是平台企业最关键的人力资源和价值创造者,但他们既然不在平台企业内部,也就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权利作为劳动者去提出诉求。他们没有办法加入平台企业的工会,当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工会权利。他们既然与平台企业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平台企业当然也就不用为他们缴纳社保,最关键的,也不会有城镇基础医疗保障。《外卖》一文调查显示,“按照外卖平台的设计,专送骑手的保险由站点按月扣除,具体金额也由站点决定;众包骑手的保险则按天扣除,每天3元,保障时间从骑手当天第一次接单到当日24时,如果此时骑手还在送餐,保险时间最多可延长一个半小时。”上述“保险”都是以“意外险”为主的商业保险,保费高、保障低。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已经广泛覆盖的今天,外卖骑手作为城市里看似不可或缺的劳动者,反而成为了没有基础医疗保障的群体。
《外卖》一文提到了外卖骑手月收入7000并非一个较高的收入,我们以此为例。在员工与企业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在北京,税前7,000元的月薪税后工资为5,432元,但同时员工当月获得的公积金收入是1,680元,也就是税后工资加公积金的收入仍然达到了7,000元。但多获得的是什么呢?是社保的缴纳,尤其是获得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但相应的,企业由于需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实际支出增加了将近3,000元。如果企业要使员工支出维持在7,000元的水平,员工实际到手则只能达到5,000元(税后收入加公积金)。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会隐去公积金一项,或尽可能将五险一金安排到极低限度缴纳。
所以我们看到,**平台企业的人力成本考虑关键点,是社保问题。**平台企业以“零工经济”和“灵活就业”的名义,不需要再负担劳动者的社保,这是实体企业绝对难以做到的。年轻的骑手更需要的是当下收入的提高,而难以考虑远期的生老病死问题。所以,平台模式像一把利剑一样刺破了国家建立的“劳动合同”体系。只要法律层面认可平台与外卖骑手的这种工作关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那外卖骑手就成为一个个原子的个体,他们除了在算法的指示下奔波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无时间、无组织、有算法纪律但无社会纪律的群体。
这其中,既有目前劳动合同制度自身的问题,也有平台企业的问题,在后面我们会进一步讨论。
二、外卖平台在激励约束机制上更加残酷
目前直接对接个体劳动者的平台有三类,一是网约车平台,二是快递平台,三是从快递平台衍生出的外卖平台(本地生活服务快递平台)。
外卖平台今天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平台通过压缩配送时间和设定奖惩制度去尽可能的利用每个骑手的时间,从而获得最大化的配送收益。这些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并没有考虑骑手面临的现实复杂情况,同时比网约车平台和快递平台都要更为残酷。
**网约车之所以在跑单上没有那么极端,是因为交通规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网约车平台扩增佣金收入的主要方式,是不断增加网约车的数量,以及通过细分市场去提高客单价。网约车平台在算法上能做的文章不多,可能主要是偶尔制造特定地点的拥堵,促使消费者通过多付费约车。但网约车不可能出现外卖骑手那样普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网约车的空单时间压缩也需要依靠算法优化,但这种优化不可能像外卖平台那样不顾及安全。
**快递平台现在也有时间考核,但总体上,快递的时间考核不会精确到分钟,目前能够精确到数小时。**尽管快递也存在大量违反交规的情况,但由于电商平台允许快递与消费者协商,而消费者通过选择不同平台的产品去区分了送货速度的需求(需要尽快送到就多付费从京东等自营渠道买,不着急需要便宜从淘宝或拼多多买),因此快递的时间压力也没有外卖骑手大。
**相较网约车和快递平台而言,外卖平台对时间的控制精确到了分钟,所有奖惩机制都围绕着分钟来展开,并且这个机制有相当大的刚性,外卖骑手处于完全不能议价的一方。**支持平台的一方宣称,骑手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行业,但现实是,有多少其他行业可供选择呢?这个说法仿佛是成立的,谁让你希望到外卖行业来获得“高收入”呢?你为什么不去制造业打工呢?平台提供的工作机会对许多外卖骑手来讲都是居高临下的,他们几乎不可能提出既“高收入”又要“舒适”这样“不切实际”的诉求。
三、平台的劳动者保护问题应当有解
在中国,平台模式下的零工经济之所以能够壮大,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带来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廉价化;二是经济结构问题导致了制造业和现场服务业无法有效容纳就业;三是全球化的资本流动使平台企业可以实现通过烧钱去补贴出一个“新市场”,培育出消费的“新模式”;四是过于刚性的劳动合同制度导致官方在解决就业的压力下对平台模式一让到底,将平台模式的个体劳动者事实上排除在现代社会的劳动保障体系之外。
今天所有关于平台竞争、消费者需求与劳动者三者矛盾不可解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解决三者矛盾的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利益,而这个平衡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行业自行建立规则,二是监管介入。
**坦率的讲,我们非常愿意看到代表所谓“新经济”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够主动担负起建立受人尊敬的行业规则的重任,而不是每一次都因社会舆论迫使监管介入,这是中国发展到今天必须经历的一课。**整个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就充斥着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反复冲突。但资本与劳动者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以美国为例,尽管有镀金时代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但也经历了1930年代左翼“新政联盟”之后的劳资大缓和;尽管历史上从不缺乏贪婪的资本家,但也出现了卡耐基这样的社会精英。以德国为例,劳资共治并未带来经济大锅饭,反而避免了本轮全球化下德国中下层工作机会向海外的流失。以日本为例,尽管财团和家族式经营带来过经济的不振,但对市场各方利益的尊重使得个体的尊严在所谓“消失的二十年”间也得以维系。
**今天,中美互联网平台企业都对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在今天来看仍然是纯粹市场性的,欠缺社会性的。**尽管历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但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也从不会缺席。今天投身于大平台赚得高收入的不同年龄段的精英们,需要仔细思考在这个剧烈变动的年代,在追求业绩数字之外,还应当追求些什么。就像历史所反复展现的,当精英阶层无法担负起社会责任时,一系列冲突很可能将毁掉精英们珍视的一切,无论是通过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还是通过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
**与欧美经济今天普遍存在外劳和移民作为中下层劳动者不同,中国今天的中下层劳动者仍然全都是本国同胞。**就这一代人而言,无论是金融从业者还是设计算法的码农,许多与外卖骑手或者其他体力劳动者都有同样的出身。今天许多年轻的精英认为“将心比心”只是一个童话,将社会达尔文主义身体力行于每一天。我们仍然要建议花些时间多读一些历史,经济的理性从来都没有泯灭过人性的光辉。
**外卖骑手显然不是最底层的劳动者,单从收入看,城市中的外卖骑手收入甚至要高于许多身处写字楼中的白领收入,但这并非平台不能进一步改善的理由。**部分生产性行业的萧条是经济结构所致,有历史原因,由此带来的充足劳动力已经让平台企业的股东和正式员工盆满钵满,平台企业似乎帮忙解决了官方最担心的就业问题,但这种“帮忙”其实是以损害劳动者的健康和长期利益为代价的。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对中国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们能够通过洞悉官方的需求而去争取政策上的例外,但这样的例外真的能够长久吗?
**正如曾经的教育产业化为资本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房价都要由学区来决定,但社会矛盾一旦积压反弹,最终的结果是整个行业机会的消失。**近日,《学前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者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这是自2018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后的进一步延续。而这个延续来自这个公众号在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后提出的建议(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action=getalbum&album_id=1348698363054702593&__biz=MzI0ODE5NDU5Mw==#wechat_redirect)。
虽然事过将近三年,但我仍然反复思考,是否必须以如此严厉的方式才能除掉教育产业化的恶果。**坦率的讲,我认为如果教育类资本如果有足够的自律性,能够充分尊重教育的规律,能够主动建立符合社会利益的规则,那很可能后来不会出现对教育类资本那样激烈的排斥政策。**但还原到2017年当时,红黄蓝事件出现后,资本仍然无比傲慢,投资中国的热钱早不把社会利益放在眼中,社会的愤怒最终才有机会借由我们的建议化为严厉的决策。
正如网约车行业也犯过同样的大错,在社会舆论的重压下,有形之手也让滴滴错过资本套现的黄金时机。今天外卖平台是否能从这些“前辈”们的教训中有所感悟,我们仍要拭目以待。
从外卖平台的制度建设上,我们提出几条建议,但建议终归是建议,如果由平台企业和官方共同推动,将对各方最为有利。如果平台认为自己足够特殊,或者“经济理性”的认为平台模式将是官方因就业需求而一直要被迫接受的,最后更以“无人送货”来为未来做准备,那将会发生什么,实在也是难以预料的。
从外卖平台行业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应当做而且可以做的:
**1、外卖平台应当重新评估配送路线的算法。**对导致交通违规的路线方案(例如以步行模式导致出现车辆逆行现实等),应当完全杜绝。这就是企业作恶,还是重罚一下吧(交通部和网信办共同管起来怎样?)此外,就剩你们两家平台了,你们非要抢谁先送得快,有病么?你们在照顾个别SB客户BT需求的同时,还要告诉正常客户可以选择晚送五分钟,目的是什么?培养更多SB客户?客户对骑手的所有投诉你们都说对,是享受不来寡头垄断地位,还是欺负骑手没有组织作为后盾?
**2、应当让被迫处于零工地位的外卖骑手有组织归属。**外卖骑手超过600多万,即便企业不认可他们是自己的员工,但作为今天城市必需的劳动者,他们能不能也成为哪个工会的成员?(全总是否考虑一下扩大自己的业务?)骑手如果是党员或者团员,他们的组织关系要不要统一管理,组织活动谁来负责开展?企业侵犯员工过组织生活的权利,应当怎么处理?(这事谁管?)组织起来,劳动者才会有自己的声音,他们自己提出的需求,而不是周围看客提出的需求,才是真实的需求。
**3、官方对平台零工经济模式的劳动保障问题,应当在全面调研的基础形成修法建议。**这件事其实就是皇帝的新衣,明明都知道是因为《劳动合同法》和社保制度的刚性导致监管部门不愿意承认平台与劳动者之间有“劳动合同关系”,这其实是现有法律无法适应经济结构改变的现实,那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还不启动修法呢?难道到了今天还要以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标准为中国的标准吗?美国在制定标准时还考虑你们几家中概股互联网企业吗?我们建议,对《劳动合同法》进行全面修订,充分考虑今天新经济形态的社会现实,将多种类的新型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法》统一规范,针对不同类别的劳动关系,增加社保制度的弹性,分档设置社保和医保缴纳标准,将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签订标准予以提高,同时留下因时而变的空间,允许动态调整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将平台与劳动者的关系确立为“劳动合同关系”。如此,平台不可能不出费用,也没有像目前标准这样出费用,外卖骑手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算总账、算大账,不能靠企业。(涉及修法了,人社部管?)
**4、外卖平台不妨搞一搞上山下乡运动。**定期让研究路线算法的程序员和责任人去当一当外卖骑手,即便站在平台管理层的立场看,这些坐办公室的人也很有可能在拍脑袋。说实话,这方面刘强东做得最好。(那个谁,何必天天坐在办公室发饭否呢,你又不是特朗普,就靠推特治国,对吧?)
还有一些话,就不多讲了。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时候,真正掌握主动权的方式是参与建立规则,而不是躲在舆论后面游说要政策。说来都是聪明人,有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最近几年那么多聪明人反被聪明误了。
最后,留一篇曾经的文章供回忆参考吧:《是时候彻底反思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了》
以上。
李梁2020-09-10 17:43:33
商家才是最可怜的,你看不见的是,运费15免配送,抽成23%,运费3.5元,会员红包商家承担2元,满减20-12商家承担8元,故20的订单,20-4.36-3.5-8=到商家手里4.14元。什么你不参加会员红包活动和满减,那你就被休置,被缩范围,今天刚被某团威胁-_来自疫情下苦苦挣扎的创业大学生,真人真事,欢迎采访曝光。
中环的阿布扎比2020-09-09 16:02:30
不看好资本自律,多半要斗争中求共存。
陈然2020-09-09 16:53:58
想起了这个段子:程序员长期996,身体不支进了ICU。主治医生劳累了一天,顾不上吃饭开始抢救,吩咐实习医生点外卖。外卖骑手匆匆结束了与孩子的视频通话,接单送餐。而外卖平台的算法是程序员写的。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循环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这一切因何开始,不知道如何停下来,除了被裹挟旋转,看不到其它的选择。
MIT2020-09-09 16:26:06
程序员不背这个锅,目前的算法都是基于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
苹果树2020-09-09 19:07:51
太看得起算法了,《外卖》文章也是一开始就从算法开始讲。作为一个程序员,太清楚这其中算法起什么作用了。算法只是股东意志的表现,股东说这个配送效率得继续提升,那么骑手端APP作为最靠近骑手的工具,是最可以有效的控制骑手的每一单行为的。APP背后接入的是平台的所谓的智能调度系统,其实很难说有多大智能,送餐时长受各种因素影响,《外卖》文章中也有说到,这套系统是很难对具体送餐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然后给出准确的预计送达时间的,只能是给出一个预计时间而已。现阶段来说,算法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识的,只是一套可以自动求解的数学公式而已,不具备自主性,每一个公式都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股东说提升配送效率,智能调度系统中的算法系统作为可以控制骑手的工具,很自然地就可以被修改成更快的预计送达时间,从原本的32分钟到30分钟,只要股东想,甚至都可以修改为15分钟。 平台使用这个预测的时间去考核,去控制骑手和站点,超时就会被重罚。这是把一个预测的时间当成了应当送到的时间用,这背后是公司利益,也就是股东意志的表现。算法只是股东意志上的一个工具。这个事情中,算法只是个挡箭牌而已。
彭知军2020-09-09 15:54:58
骑手的现状和公社解散后的农民在本质上一样。
董书成2020-09-09 16:33:30
从外卖讨论可见挟“上帝视角”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小布尔乔亚如蚂蚁般密密麻麻,这群蝼蚁真有那种阶级自信还是有种姓特权到相信自家若干年以后不会家道中落沦落底层? 明明是资本奴仆,也装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排面,真当自己是大资本家?别忘了,二级市场投机分子在金融资本的金字塔内永远处在最底层。
作死小能手2020-09-09 16:12:40
他们不是被聪明误,只是贪婪
郭博文2020-09-09 16:15:59
加州倒是想让网约车跟司机签正式劳动合同来着,Uber和Lyft直接暂停服务,然后法院延期了,这个就前几天的事儿
张宏飚2020-09-09 17:22:03
发期权的互联网大厂,分红的华为,发红包的顺丰,发社保的京东,发宿舍的海底捞,。。。美团对骑手什么福利都没发,巨大的市值和员工关怀的清汤寡水,加上对实体店的佣金压迫,必然会被反复批判。当互联网创新和专利成了收租、寻租,对此保持警惕不是道德苛求,而是对新经济社会价值的矫正
张立2020-09-09 16:11:07
个人认为现阶段指望资本自律是不切实际的,斗争必不可少
Seals2020-09-09 16:49:24
我认为,大家都只关注了外卖骑手,并没有关注被撞的无辜路人,他们才是最惨的。其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复杂,由外卖平台,负担骑手交通事故的所有赔偿责任,并根据发生数量强制处罚外卖平台,就会给外卖平台足够的动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青枫2020-09-09 16:35:36
互联网经济野蛮生长那么多年,对平台的监管也该有所作为了。
张马冀2020-09-09 17:19:47
我们仍然要建议花些时间多读一些历史,经济的理性从来都没有泯灭过人性的光辉。
月海无痕2020-09-09 16:25:20
目前仍有大量企业通过不缴纳社保来控制成本,从而在市场中获得不正常竞争,反过来对正规缴纳社保的企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 从员工角度,也有不少底层人员不认同社保缴纳,一是长期没有社保,认为你这家公司交了,后面换企业如果不能再找到类似的正规企业,这段就白交了;二是可以拿到更多的现钱,根本无视长远利益。部分企业也乐得节省成本。 长此以往,只会让大家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差。
邱2020-09-09 15:57:50
外卖盛行所带来的交通问题真的亟待解决!
宋宇鹏bombay_song.yp2020-09-09 17:15:50
工作关系时常往海外跑,真的很明显感觉到,同样的生活支出在中国大陆所享受的生活质量是比香港、日韩或者欧美显著高的,不论是打车、外卖、餐饮、租房,价格上都远比海外舒适,而这很显然是建立在滴滴司机或者外卖骑手相对很低的平均时间/单次人工成本基础上的。 不时也会想,可能这就是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后到达到发达社会前的国家独有的现象,可能也是我这种低等白领唯一能也享受生活的黄金时代。后面随着劳资关系的调整,许多显著低于社会发展水平的服务业工资升高带动价格上涨,进而带动三产GDP越来越高,人均GDP最终达到匹配购买力的时候,可能好日子就结束了。 这种不可避免的进程可能会快,可能会慢,希望慢一点吧
开心哥2020-09-09 16:15:56
美国uber司机也在争取员工资格。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郭博文2020-09-09 16:07:52
至少美团第一版算法调度上线之前,工程师去过一线做人工调度。或许大家低估了这玩意的复杂度。可以考虑等一下美团的官方回复
桑桑记得开电热毯2020-09-09 16:04:14
没有单位的党员一般组织关系是在常驻地的街道,所以街道可以把本地区内的这种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弄个工会?外卖也就这俩平台了,想管肯定能管好吧。
Fun2020-09-09 16:44:22
没有维护劳方的公会,劳方在哪个行业都不不好过。
张宇鹏 Evan2020-09-09 16:32:05
基本上观点一致。 每个人的观点都来于自身经验,但是也可以看看历史和别国类似事件的结果和变化。 观点和视角的单一演绎到极端结果对认识和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正视这个问题,会搞死平台或者会大幅延长送达时间都不是基于现实的思考。在可接受的区间内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降低可能出现的众多个体性灾难(保险给足,减少不合理规划)才会有持续的社会效益。 现实问题怼到脸上还有各种借口不去正面解决,最后演化成民主地区种种形态的社会分化,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Maurice2020-09-09 17:03:15
总是从事物底层逻辑来思考问题,这尤其是我辈佩服之处。而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我以为预约经济而非快餐经济更值得推崇。再则,我一直以为在效率,公平之外还要加一个正义的维度思考,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征。
鸟爷2020-09-09 19:58:31
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从来都是对外卖员客客气气的。大家出来工作都不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 具体牵扯到平台算法问题,看了下面程序员的评论也知道就是套公式而已,完全是看心情可以任意修改的。如果这样的话基本就是没有规则,那么如何建立追责制度?凭心情?凭谁的心情?是否能放任资本无底线追求利润? 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能否发挥积极作用?为广大普通劳动者保住基本工作权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外卖平台乱象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空心竹2020-09-09 19:24:21
有多少零售酒店餐饮业等等私企或者个体商户给员工交社保的?呵呵,这些低层劳动者基本上工作时间都超过十小时,低工资,无任何保障!
麻晓亮2020-09-09 16:35:38
‘’聪明绝顶,不能饭否?‘’ 哈哈。对国内的行业协会改革有过观察,至今多毫无起色。真希望有个自知自治的行业维护者能在脱颖而出树个标杆,减少行政权力大范围对社会的刚性干预,多些行业自治的柔性互动,让更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只是路漫漫,都像是挨了鞭子才能犁好地的牛而已。
努力赚钱2020-09-09 15:55:23
慕峰老师看的透彻[强][强]
向上生长2020-09-10 10:18:41
程序员长期996,身体不支进了ICU。主治医生劳累了一天,顾不上吃饭开始抢救,吩咐实习医生点外卖。外卖骑手匆匆结束了与孩子的视频通话,接单送餐。而外卖平台的算法是程序员写的。 看不见的手让这一切运转起来并形成完整闭合。看不见的手之外可能得寄望理性、人文等精神性力量
郑婵2020-09-10 10:04:18
“与欧美经济今天普遍存在外劳和移民作为中下层劳动者不同,中国今天的中下层劳动者仍然全都是本国同胞。就这一代人而言,无论是金融从业者还是设计算法的码农,许多与外卖骑手或者其他体力劳动者都有同样的出身。今天许多年轻的精英认为“将心比心”只是一个童话,将社会达尔文主义身体力行于每一天。我们仍然要建议花些时间多读一些历史,经济的理性从来都没有泯灭过人性的光辉。”写得太好了,特别最后一句,振聋发聩。BTW,我也想到了你那篇《是时候彻底反思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了》,读那篇时也是针砭之感。
严灿2020-09-09 16:28:38
市场效率和政府监管、企业商业竞争和社会责任 的边界在哪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讨论,有社会意义,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深思、实践
$('#cc'). prop(‘love’, ‘++')2020-09-09 16:18:50
哈哈哈 看到建议一段 还以为换了作者 致敬专业严肃的民科
小刀2020-09-14 12:58:22
会自误的聪明也就是小聪明,淬火重生才能变成大智慧,希望王同学不要被误了,被烧化了。
南蠻土匪仔2020-09-09 20:42:06
读罢两篇文章,不仅想到曾经在书里看过的一个说法。高福利高保障,必然到底社会效率和积极性的下降。欧洲如果愿意降低社会社会福利,GDP的增长率,也许能增加1-2%…这是一种矛盾
苏伟2020-09-09 18:58:14
那个谁,逮谁怼谁,从他撩拨黄和蒋干架,就知道,资本,资本,以资为本,资本从来都是傲慢的。他之前这样豪横的,老王卖卖卖,老贾跑对岸了,他,的结局,看得到
陈一 icy2020-11-10 10:21:10
今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想起作者之前反复提及的国内互联网平台垄断所带来的问题,相信已经被政策决策层所关注并着手改进了[强][强]
DICKKKK2020-10-30 13:17:11
扯到劳动关系,又要讲到社保双轨制,gg[旺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