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题图:草原 | 摄影:诸葛越上周,我的一位伙伴问我一个问题,有知有行的 Slogan 是「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能不能写写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7 年 4 月,我写过一篇文章《投资是你对世界的认知在二级市场的变现》,当时我的理解如下:
作为一个优秀投资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投资首先是概率的游戏,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甄别概率和赔率合适的机会,用合适的资金量参与,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2、时间是投资者最宝贵的武器,与时间做朋友,等待时间带来价值和估值的成长(所谓戴维斯双击),是最美妙的事情;
3、认清并固守在自己的能力圈,总是很难的。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而且愿意承认,其实也是强迫自己做减法、提升获利的概率;
4、贪嗔痴疑慢,是人的本性。证券市场,更是把人的这些弱点放大了无数倍。做好投资,除了认知,就需要是一套好的系统来保障正确的投资得以顺利执行。这就是「系统」的重要性;
很喜欢谭老师文中的一句话:「你外在的投资业绩是由你的内心世界决定的」,我之前的文章中说到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可能你的净值就呈现什么样的曲线」 也是这个道理。
重读这篇文章时,第一感觉有些害怕,这些文字太熟悉了,现在我每天在写的还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我没有什么进步?但另一方面,「概率」、「时间」、「能力圈」、「情绪」,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已经和当初有了很大的不同。
回到这八个字——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也是一样。我现在的理解,已经和当时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就来写写这些思考。
投资系统
重写这个话题,我会从《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资系统?(一)》的这张图开始:
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变现」这个词。
你根据自己对投资以及这个世界的认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系统」。这个系统会接收二级市场的各种信息,做出买、卖、持有等操作,而这个系统的输出就是你的投资收益。这个过程也就是「变现」的过程。
认知 -> 投资系统 -> 收益
「投资系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认知」的具象化的结果: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就会形成相应的「投资系统」,最终,也会得到什么样的净值曲线。
如果你是「分析师」,认为二级市场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商业世界,那么你就会更关注公司、关注商业模式、关注企业文化。你会喜欢看巴菲特、芒格的文字,会去看《聪明的投资者 》,《怎样选择成长股》……
如果你是「交易者」,认为股价是群体博弈的结果,企业估值不过是大家博弈时的一个定价依据,那么你会更关注如何判断大众情绪,你可能会对《乌合之众》、《金融炼金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更感兴趣。
如果你是「精算师」,认为投资是数字的游戏,重要的是搭建一个「不预测,只应对」的投资系统,你会放弃对具体企业的深度研究,而更关注概率和赔率。在兴趣的驱使下,我猜你会更喜欢《反脆弱》、《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根据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知识、世界观,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沿着这个投资哲学不断增加自己的认知,并根据这些认知形成我们的投资系统。
能力圈
说到「认知」,就不能不提到能力圈。
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这本书中,反复强调能力圈。他认为一个人想要投资,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诚实。
我认为大部分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认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重要的,不是你知道的多,而是你知道的东西是正确的。**只有那些你知道并且「正确」的东西,才能最终「变现」为你的收益。
拿上面的「分析师」来举例。
如果你认同股票市场的底层收益最终来自于背后的经济和公司,知道股价长期会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且理解「市场先生」是群体对股价的短期定价,你就具备了初步的认知和能力圈。
在这个能力圈内,你会选择指数基金,你敢于在熊市的时候依然购买,你也知道牛市情绪激昂的时候不是好的投资时机。
在这个能力圈内,你知道自己大概能获得 8% ~ 10% 的年化收益,这是整个社会财富积累和增长的结果,你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就可以得到。
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逐渐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1)测量市场的情绪
虽然短期波动不可预测,但市场中长期的周期性有迹可循。你开始利用「估值表」等方式来测量市场的情绪,如果你真的具备了这样的认知和能力,就可以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多投一些,「别人贪婪」的时候卖出一些,这样会在 8% ~ 10% 的基础上获得一些估值提升的收益。
中国市场的波动较大,毛估估这个值也许是 10% ~ 12% 左右。这就是你对「市场情绪」的认知,变现的结果。
2)选择好企业
如果你对企业研究感兴趣,有能力选择一个超越社会平均水平的公司组合,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比如说,你在过去 10 年,用不贵的价格买了格力电器、茅台、万华化学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你也因此获得了 15% ~ 20% 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你对「好公司」以及「投资组合」的认知,变现为最终的结果。
但事实上,能力圈的扩展和认知的建立,都非常之难。
我推荐大家去看看《穷查理宝典》中芒格所做的有关「可口可乐」的分析。
在这个投资案例的背后,芒格用到了多学科知识来分析这门生意。比如用心理学,分析「可口可乐」如何创造和维持条件反射;用营养学,根据人作为碳基生物对「糖分」的依赖,来判断未来的市场空间;用商业知识,来推演可口可乐如何在当地站稳脚跟,逐渐在美国其它地方获得成功,形成规模效应,并占领全世界的市场……
买股票(选择一个企业),远不是 PE、ROE 那么简单。
很多投资大师都是哲学家,而且大多阅读量极大,并且涉猎广泛。其实知识的积累也具有复利效应,随着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很多过去所学到的东西能够互相印证,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Connecting the dots」,这个过程里我们也才能慢慢扩展自己的能力圈,建立自己的认知。
我的例子
说说我今年的一个反思。
我对商业分析很感兴趣,多次创业,也依靠投资赚了不少钱。我曾经认为,「选择好企业」是我的能力圈。
但我最近越来越觉得,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我赚的绝大部分钱来自于三个方面:
- 对投资大道的认知
- 对市场情绪和波动的认识
- 对自我情绪和资金的管理
也就是说,我在大多数时间,把自己的绝大多数钱都放在了市场里,放到了企业里。由于对中国股市的规律较为理解,我做到了在低估的时候持续多买入,在高估的时候不投入甚至卖出。在长达 10 多年的时间里,也没有因为情绪和资金管理影响了投资。
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这个电梯带着我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我自以为的很多「选股收益」,可能只是短期还没有露馅的运气而已。
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投资的一个特点是,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很难分辨一个人赚的钱究竟是来自于「认知」还是「运气」。
曾经有一个投资大V,满仓银行股加杠杆赚了上千万。她选择在这个时候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并且因为「耀眼」的投资业绩募集了不少钱。但她前面赚的钱更多来自于运气,她对概率、投资系统、杠杆等的「认知」显然有比较大的问题。
最终,当银行股出现一个较大调整下跌的时候,市场惩罚了她,也连带惩罚了那些在高位募集的钱,因为那些人不具备分辨一个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认知」。
在我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就有前辈对我说,如果一个人初学投资就轻易赚到钱,是最可怕的事情。当时的我并不明白什么意思。后来发生在自己身上和看的故事多了,我逐渐懂了:只要你不离开市场,市场一定会发现你的弱点,发现你超过自己「能力圈」的部分。那些不属于你「认知」部分的钱,一定会还回去。
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和前面那个大V一样,把短期「运气」的收益归因为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从而信心大增,投入更多的钱。运气不会常在,最终在市场要你还回去的时候,就连本带利全都赔进去了。
信任
最后我想写写信任。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无意成为专业的投资人士,应该花多少时间在学习投资上?或者说,「认知」的积累要到什么程度?
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找到好的投资顾问或者基金经理(组合主理人),按照他的建议来投资呢?
没有这么简单。
前面说过,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很难分辨一个人赚的钱究竟是来自于「认知」还是「运气」,那你怎么来选择基金经理或者投资顾问呢?
一个短期业绩耀眼的基金经理,可能长期业绩平平;一个长期业绩很好的基金经理,可能发行过 N 只基金,你看到的只是想让你看到的;一个被推荐的基金策略,可能背后是更多只被「关停」和「隐藏」的策略……
如果没有基本的「认知」,你怎么分辨呢?
芒格选择了李录来管理自己家族的资产。但背后的事实是,李录在过去 23 年里只有一只基金,并且把自己的绝大多数钱放到了这只基金里。再加上芒格和李录每周一次的交流,他对李录的了解足够深。
退一步讲,因为运气爆棚,我们遇到了具备「真知」和「受托责任」的基金经理。但如果你缺乏基本的金融素养,你可能依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收益。
前一段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有 3000 万左右的金融资产在各种定期、理财和房产里,然后拿出 100 万来投资股市,并且每天跟着股市的涨跌心惊肉跳……即使这 100 万选到了很好的投资策略,又有什么用呢?
回到这个问题,我思考后的答案是:我们要具备基本的 80 分的能力。
这个 80 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具备基本的金融素养: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理解财富是怎么创造的,知道我们赚的钱是哪儿来的,知道如何识别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或投资顾问,知道如何分配自己的钱……这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学习,但并不难。
只有真正建立起这些「认知」,我们才能避开投资中的大部分坑,也才能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而这,也是有知有行希望和你一起做到的。
2、本周操作
=========
- 9 月 15 日:卖出 1 份医药指数,1 份养老指数
3、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53 期,最新的资产是 6,820,658.37,基金净值是 1.3298,本周增长 2.06%。
最后附上最新的且慢截图(2020 年 9 月 18 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妖尧美饥2020-09-20 22:38:42
不完全认可。 其实存在运气成分。 我就是今年初到现在赚了近150万,但是我没用到什么认知方法。年初买,只是觉得比较便宜,买的起。
作者
你是不是没有读……
苏夢靥恰2020-09-20 23:08:56
一个律师开着一辆新买的奔驰车上班,准备向同事炫耀 下车时一辆卡车擦身而过,撞掉了他的车门 律师拿起电话就抱了警,“我昨天才新买的车,这一下就全让该死的卡车毁了!” 警察诧异地看着律师说:“你没有注意到你的胳膊被撞断了!” 律师低头一看,不禁发出一声凄掺哀号:“完了,我的劳力士怎么也不见了!?” 读1楼(目前)留言有感
作者
[捂脸][捂脸][捂脸]
棋爷系2020-09-20 22:45:56
因为比较稳定能赚的…都是认知内的钱,认知外的钱,得靠财运。
作者
嗯,靠运气赚到的钱,需要有“收手”的能力,这也是认知
命惑乔福2020-09-20 22:49:09
《随机漫步的傻瓜》中有一段我很喜欢: 玩俄罗斯转盘赚来的1000万美元,其价值不同于靠辛苦努力和娴熟的牙医技术赚来的1000万美元。两者金额相同,能买的东西相同,对会计师来说,它们完全相同……不过在内心深处,我总觉得它们的性质很不一样。
作者
赞
冬虫夏夏草蛇2020-09-20 22:52:37
一楼要是打算逗死我,继承我的花呗吗
松别isVAE2020-09-20 22:59:27
孟岩先生在17年4月份写下的文字依然经典,常读常新。概率、时间、情绪、能力圈等方面涉及到投资智慧,观念会时常更新、体系会迭代与升级,但智慧与常识却保持相对稳定。虽然还是同样的关键词,但三年过去了,我们可能在知行合一上做得更进一步了。 具备80分的能力,这让我想起了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的经典论断:投资艺术具有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性质。普通投资者只需要付出很小的努力和具备很小的能力,就可以取得一种可靠(即便并不壮观的结果);但是,要想提高这一可轻易获得的成果,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非同小可的智慧。 80分的成绩,是每一位投资者通过科学、系统的投资教育学习所能够达成的,大家要有信心。有知有行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投资世界观与投资体系,学习是需要好奇、恒心与付出的事情,我确信学习领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基于热爱倾注时间吧。亲爱的同路人,我们要一起加油呀!
作者
我也很喜欢这句话,你说的没错,这句话就是 80 分的定义。
夏末初瑾酥2020-09-20 23:33:25
请问后续能否出一篇介绍如何获得80分的文章?
作者
好~
岚小洁爪2020-09-20 22:54:45
不要轻易跳出能力圈 投资做减法好过加法 不眼红别人高收益 磨好自己豆腐
作者
难的是,我们很难认清自己的能力圈
木希季2020-09-20 23:27:51
[发呆] 自己写的文字几年后翻出来还是觉得对很正常吧,说明三观稳定。就像一年级学了1+1=2,即使读到了高中,也不需要觉得1+1=4才行。
作者
也还有一句话:「如果你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傻子,说明你这一年没什么进步 」……
木希季
各有各的道理吧,只是您的道理目前我体会不深。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了一些道理(技能),并不断进行验证(实践),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作者
嗯嗯
大鹅28124139912020-09-20 22:40:39
终于等到,看了孟大的每周文章才是一周的开始
作者
早[太阳]
支离破碎函2020-09-20 23:12:17
上学时,喜欢看一本杂志叫《商界》,没有给我启发任何商业头脑,但是因为觉得过瘾,喜欢看!后来大学,了解了外汇,也学习了外汇,花钱去学习,那个老师讲了一些确定性的东西,不分析数据的好坏,跟随数据以后博弈后的趋势下单,每周百分之五十的复利[流汗]有明确的止盈和止损,可是自己没有学会,但是一直有人说,有一些人可以做到稳定,蒙头学习、放弃,一直断断续续。后来喜欢上了现在这份工作,果断放弃,从此不相信我可以从交易中赚钱。五六年后的今年 因为疫情认识了E大 孟哥 老K 等等 明确了自己目标,长期投资,赚取百分之十足矣,指数基金,低值买入,长期持有,跟投买入,卖出。孟哥实证推荐的书,基本都看了,多学习,努力工作,多挣本金,不看K线,享受自己的生活!
作者
[强][强][强]
灬同恋拼2020-09-20 22:49:59
“他有 3000 万左右的金融资产在各种定期、理财和房产里,然后拿出 100 万来投资股市,并且每天跟着股市的涨跌心惊肉跳……” 这100万是来体验的。体验股市,理解新事物。很开心,不为啥。 我的猜测。
灬同恋拼
看到评论说“选择相对专业的人”我想说个看法。我认为无脑跟车不算自己的认知,因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如果认同主理人的“人品”、“价值观”和“能力”这三项,那是不是达到了认知80分, 你可以信任主理人的人品,有和他契合的价值观,但是判断主理人是否“专业”的能力本身需要专业的能力。
shine韦洲2020-09-20 23:05:14
泪目了这个歌
shine韦洲
今天知道学校原来买了 ifind ,就想看看啥是专业。下载,安装,登陆。在“键盘精灵”打开了 161005.OF 富国天惠成长,嗯,朱少醒的基金,大家都知道这个业绩很好~我想看看他的持仓,然后又去看了看持有人情况,嗯?有人 19 年到 18 年持有份额没变?再拉开时间轴。嗯 ?? 2008 年 ~ 2019 年的年报,有个叫 季占柱 和 张红 的持有人,份额一点没有变动过……!!!我是不是偶然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布布布布丁亻2020-09-20 22:48:14
孟大的文章一片不落[西瓜][西瓜]
巴黎午后脂2020-09-20 23:27:35
有知有行是啥?
作者
我们的新产品
巴黎午后脂
已下载!!![呲牙][呲牙][呲牙]
世事变迁嘛2020-09-21 10:43:40
我其实要求及格就好,能到80分就更开心了!期待有知有行之路开启。。。
喜欢的拉拉誓2020-09-21 04:32:42
跟着孟大的这篇文章,我思考一下过去几年学习到的: 1.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重要的价值判断,而每一次判断都来源于人们的底层信念。-张磊,《价值》自序 投资是少有的可以让人主动意识到认知和价值观念与现实之间联系的媒介。因为人亏钱了会反思,而不是不过脑子睡大觉。 更多的时候,我们处理信息和想法都是下意识的-谁会在喝奶茶时刨根问底自己为什么从根源上喜欢奶茶… 2. 人生要有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 孟大多篇冥想和空的文章,加强了我对理解自己的认识。很多重要的启发都是在不经意中产生。 慢慢的能每天做1、2、3、5次prayer,也慢慢的能看清一些原来注意不到的事。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 3. 信任和运气的成分 Robert Axelrod在他的博弈论大作《合作的进化》中提到,信任的基础是双方大量而良好的接触。 人作为生物,有自己的生理系统。一旦能大量产生良好的反馈,自然而然会有信赖的倾向。而获得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信任他人,逐渐的让周围充满正面品格的人。 巴菲特最早的客户无非是幸运的,能在50年代就开始让大师帮他们长期管理资产。当然,他们对于巴老的信任也造就了双方长期的合作愉快。 与孟大感觉也是如此,没有见过说话和做事如此一致而真诚的人。真的希望可以我们都可以越来越好。 用塔勒布的思想来总结,大部分人只会把狗屎运总结为自己超人的能力,总有一天会摔个狗啃泥。而自己如果不是伯乐,碰到千里马只可能是走大运,绝不可能是自己的能力。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还会有机会公开“表白”的。 -9月20日,某海岛。
的年代华2020-09-20 23:15:20
所以能做到80分,是符合我等普通人的性价比最高的程度对吗
作者
是的
的年代华
向80分前进[奋斗]
黄金龙脉2020-09-20 23:11:10
作为一个外行,选择一个相对专业的人,然后信任、信任、信任就好
作者
如何判断「专业」?
暖微凉巫2020-09-20 23:03:02
最近正好在读孟大推荐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真知即是意义”、“人类就本性而言情感上追求结果平等,理性上追求机会平等”、“真正驱动投资回报复合增长的,是知识和思考力的复合增长”……好的书籍总能让我增长知识,给我启迪,继续跟着孟大读书[偷笑]
作者
扩张认知账户比净值曲线更重要~
耳朵想跳舞鼻2020-09-20 23:01:45
开始看聪明的投资者,看巴菲特、查理芒格。觉得他们的道理说的很好,但总觉得不适合自己。 后来看随机漫步的傻瓜,看漫步华尔街,看反脆弱。才发现自己骨子里还是一个“精算师”。还是喜欢概率,喜欢“随机漫步”带来的结果[调皮]
作者
哈哈,认清了自己
王功升2020-09-20 22:59:56
认知以外的钱,会换一种方式收回到资金池里面。
灼伤弊2020-09-20 22:52:03
我的认知只够我赚到8%~10%的钱 所以,我选择跟着大佬买 当然,前提是通过看大佬的各种文章 去了解他..
温文尔雅撕2020-09-20 22:49:21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并不懂投资认知并不多的人来说能跟着E大赚到的钱是属于运气还是认知呢
作者
短期是运气,长期是否还是运气看个人
总会往情深字2020-09-20 22:48:26
长期来看,投资业绩一定是真实投资能力的体现。中短期来看,概率和运气会对投资业绩带来巨大的影响,或许能获取很高的投资收益。但长期来看,如果真实的投资能力没有跟上,靠运气带来的财富大概率会因为实力亏回去
失心男Mok2020-09-23 18:55:17
就像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命运一样,任何事情总是有原因的,数以亿计的微小决策最终让世界发生改变,让自己的未来转向,所有的决策都源自认知,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就要做好随船而行的准备,并且默念不会翻船
让心跳停了极2020-09-21 15:14:59
能够分清运气和能力,非常困难。把超出数学可以论证的一切收益,都归因于运气,并且时时提醒,自己不是一个运气一直很好的人。但同时,也要像巴菲特那样,相信自己中了子宫彩票,可以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
作者
[强]
我自要爱情宗2020-09-21 14:42:06
“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这个电梯带着我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我自以为的很多「选股收益」,可能只是短期还没有露馅的运气而已。” 感受到了孟大的真诚,不迂回、不夸耀、不自轻。[玫瑰]
作者
我如果骗自己可能就会亏回去了[调皮]
墨小兮卷2020-09-21 12:54:51
有点想知道孟总投资生涯里认为收获最大的几次投资是啥[憨笑]
作者
可以可以
你素小三重2020-09-20 23:21:03
【学习笔记】“出来混,总有一天是要还的”这句话讲的是一种零和博弈,赚在运气上,多数都是如此。而赚在认知上,是因为有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学到基础的这“80分”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在学习中的自我成长。成长的而且不一定是自己的长处,更多是弥补了自己的短处。学习者有一个过程,会慢慢不再喧嚣与显摆,归于沉静与稳定,而且将自己的学习真正用到实践上,这样才会走出零和博弈的困局,真正走上一条价值之路。 这也是目前“有知有行”正在做的事情,而我,跟着孟大,跟着【有知有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二不二乀2020-09-21 07:20:00
当时读穷查理宝典的时候被第四章给震撼到了 头皮发麻了好一阵 第一次发现查理解读公司太厉害了 而且他说这是最简单得了 这以后我就放弃了 指数基金特别适合自己 真的
RE昨日house2020-09-21 04:50:20
这篇喜欢,继续收藏
笑眸观2020-09-21 04:48:48
二楼好可爱[呲牙][呲牙][呲牙]
浪的梦境乖2020-09-21 01:49:00
孟总写的那个大v怎么我一下就知道是球球上的[冷汗] 我现在的认知可以大概率稳赚的,恐怕只有打新债和新股,基金组合和主动基金经理经孟总这么一说心里[撇嘴]
小山羊洋时代2020-09-21 01:47:03
我以为这周拖更了…话说JSL有句话叫做“亏钱的手艺又增加了”,好像可以说明认知外的钱不好赚啊不好赚哈哈哈[流泪]
奥特蔓变身贺2020-09-21 00:00:50
好像有点懂了有知有行是做什么的。准备把这篇的书单收藏认真读,虽然读过几本,但读过不代表真的懂。谢谢孟大[玫瑰]
第个梦窗2020-09-20 22:58:29
孟大有一个矛盾我没有想清楚,没有80分的基本功,可能就没有能力去选到靠谱的理财顾问或者投顾平台,但是有了这些基本功,就可以自己去做一个不那么费精力的组合,也就不需要委托他人了啊…… 另外学习投资实在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儿,对时间、风险、概率、人性、情绪、商业逻辑……好多东西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或感受,是一个充满获得感的修行的过程。
作者
可以啊,80 分就可以打造一个简单的指数投资组合了。
安小丢盐2020-09-20 22:50:55
孟大,很想了解你是如何把握合适的节奏,高效学习一项新事物或新技能的~之后有没有可能写一期分享你的学习方法?[调皮]
作者
我好像比较放飞和随性,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诶 [尴尬]
苏浅霖欺2020-09-20 22:48:47
Cant agree more!
shine韦洲2020-09-20 22:48:01
孟总,请问如果想要对金融市场运行的规律有个快速基础的了解,有些什么书籍或者途径达成么?
末苛作2020-09-20 22:41:15
永远不要赚认知以外的钱 是正确的,很谢谢孟岩,收藏了
寂寞有刺粥2020-11-06 18:20:52
说得很对,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就会形成相应的「投资系统」,最终,也会得到什么样的净值曲线。
无缘罪铅2020-10-02 00:01:25
工作是知识和能力的变现。
day两个仙女qwq2020-09-26 10:11:16
说的太对了,不是你的钱早晚还回去[愉快]
深色流氓辰2020-09-24 12:00:28
总结一句话:投资是很个性化的事情[偷笑]
用爱情读你砍2020-09-23 10:55:17
肥油,多余的食物,贴身的蚊子,吸引投资,活着主动投资,获取肥肉。
骚出妖娆味雀2020-09-23 00:00:46
300+500就60分了,300增强+500增强就80分了,差不多就可以了,该吃吃该喝喝,还要啥自行车…… 以上文字就是一篇80分雄文!睡觉
穆穆影子伐2020-09-22 20:36:07
害 年初赚了2万糊里糊涂的,后面玩转债 刺激亏了2万 交学费 慢慢小投资很稳的,不跟热门股就好
骚出妖娆味雀2020-09-22 16:54:34
今年虽然赚钱了,但是最近迷茫了。该清仓反思了
四叶草浅殇而2020-09-22 09:56:53
投资小白如果还是没有金融专业的知识背景,纯小白的,从一万小时定律来看,一天学习两个小时,得不间断的14年。而且80分的能力,也需要从了解大概,有初级的判断辨别能力才行,也得一段时间,不过从长期主义来看,80分的能力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孟总的可发挥创造的价值还很大,中国亿万的投资小白需要您的拯救
庄小姐斧2020-09-22 07:24:34
投资是一个人认知的不断变现;投资反过来在不断地提高一个人的认知。 大方向对了,投资与成长是螺旋向上的;反之则螺旋下降。 (谢谢在这场无限游戏中不让我跑偏的各位老师)[呲牙]
度他余年贵2020-09-21 23:31:46
还是要多读书的,不然眼神不好,遇到了贵人认不出
雇群望0952020-09-21 23:26:54
看透沉浮,烤烤心态,小富即安, 殚心竭虑,思前顾后,追极收益?
纺赴状的2020-09-21 21:02:09
他认为一个人想要投资,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诚实。 我认为大部分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认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重要的,不是你知道的多,而是你知道的东西是正确的。只有那些你知道并且「正确」的东西,才能最终「变现」为你的收益。 这段深刻,自欺,欺人,被人欺。 如把投资二字交成工作,学习,生活,修行等等,也顺理成章。
作者
是的
彬寶灬灶2020-09-21 19:59:20
真的要给一楼笑死了
依依梓萱茄2020-09-21 17:25:00
孟总,您认为投资建出租房和投资股票基金哪个好一点
作者
这个问题给的信息太不充分了,什么出租房,城市,位置,价格……你自己做决策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花面狸切2020-09-21 16:19:49
有幸认识孟大,已经买指数基金两年。我想未来时间里买什么指数能跟上时代步伐,享受市场红利,谢谢指点。
我是荒信处女座2020-09-21 15:26:07
写给一楼:你完全没看文章吧。确实有人凭运气赚到了钱,比如你赚到的150万。 但是有一句话“凭运气赚到的钱,最终凭实力亏回去”。 文中不是举例一个大V满仓银行股加杠杆赚了上千万,后来就亏钱了吗? 还有世界各地很多中彩票的人,大部分都在几年后就把钱花光了,最后穷困得过得还不如未中彩票之时。就是他的认知与理财能力 还不能驾驭那巨大的财富。
冷情绪妹2020-09-21 11:18:10
特别有感触。之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也就投了1.5万,第一年赚了5k,第二第三年赚了5k,但是其中过程真的让人抓狂。先是选股,懵懂的看了。k线图,发现看不懂,于是简单的看波峰波谷,只关注有周期性的,然后all in。接着又发现一只认为好的,但是没资金了,于是等小涨一点就全卖,又all in,结果卖的大涨。就这么重复了一年,真的以为靠一己之力左右了股市的波动[捂脸]接着就是被套,最后割了一些,也还好,没大亏。 总结起来,资金量小的时候,心理的情绪化波动已经初现端倪,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能压制住,可以按计划来执行。但是一旦资金量大了,真的不确定能否压住内心的蠢动。而且我对投资只是摸到门槛,连跨进去一只脚都不算,只敢关注周期性强的股票,真不知下一次冲动什么时候到来又能带进多大的坑。
大人已退隐喧2020-09-21 10:25:26
还是半懂半不懂,希望往后能在投资上比现在又能涨知识
你敢爱我吗阁2020-09-21 10:21:45
温故而知新。 大师都忙着出书,基本的东西没几个愿意花时间看了吧
凉城写意斗2020-09-21 06:07:42
深有同感。即使赚到了钱,但是究竟赚的是什么钱,其实还是需要仔细思量一下的。如果不能正确的归因,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恐怕还是会还回去的。
浪的梦境乖2020-09-21 04:01:05
根据以往投资收益,从历史收益高的基金经理中,选几个对眼的[微笑]
身是业成梁2020-09-21 02:21:43
在一根阳线带来的乐观氛围下,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能够让人保持冷静的文章
Shane麒麟2020-09-21 01:13:02
“如果一个人初学投资就轻易赚到钱,是最可怕的事情……只要你不离开市场,市场一定会发现你的弱点,发现你超过自己「能力圈」的部分。那些不属于你「认知」部分的钱,一定会还回去。” 看到这段话有一点害怕,转念一想,作为一个没有感情的跟车机器,这根本不是我初学投资赚的钱[旺柴]多大点事儿,踏踏实实的。
半度冷暖变2020-09-21 00:48:42
所以谁是一楼[发呆]
放松骨灰2020-09-21 00:16:12
想起来好几年前读随机漫步的傻瓜,早已忘了书中内容。但读这篇文章突然想起来,当时读的时候震惊于作者论证的正是,大部分优秀的基金经理其实都是凭运气跑赢市场的,之后都输的很惨。正是孟总这里提到的,短期还没有露馅儿的,以为是实力的运气。
距离教2020-09-20 23:26:32
想知道如何了解一家企业是否适合投资,孟大有推荐的书籍吗?谢谢
作者
这个话题太大了,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需要的能力太多,参见文中提到芒格投可口可乐的例子。
黎妍莫仗2020-09-20 23:24:54
正好在看反脆弱这本书,不是特别理解
此乃良民婚2020-09-20 23:17:19
说得对,理解透彻才敢投,有3000万资产那位,只敢投100万,还天天提心吊胆,那他就赚不到市场的钱,也不敢赚[呲牙]。
艺心艺意孟2020-09-20 23:11:45
对自己诚实,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微笑]
操尼嗎汇2020-09-20 22:56:07
感觉投资就像和魔鬼在做交易。
作者
为啥
操尼嗎汇
就是一种感觉,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与魔鬼做交易的故事大多与贪婪、小聪明、侥幸与懒惰有关。 一些不好的投资方式听起来就像赌博,就像和魔鬼在做交易。这个魔鬼不是别的,是内心的贪嗔痴。
吴雨虫念2020-09-20 22:52:29
既然我们在局中,不知道是能力还是运气那么怎么出局?还是被淘汰?一切都投资都没有依据了吗?看他拔地而起?又看它静值倒下来?如果说,一直支有,从来不做择时似乎也不是那么好赚钱啊
作者
一直持有指数的都赚钱了,但一直持有太难了
ok魂舜天2020-09-20 22:51:55
写的非常好,尤其是关于你是谁,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可以看穿公司真正价值,看到未来的人,而路漫漫远兮,还有很多要去学
辉攻商2020-09-20 22:48:29
是为投资者教育
匿名的好友摸2020-09-20 22:48:26
我的净值曲线跟我的人差不多[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