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的生活-《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读书笔记
最近读过的新书《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感慨甚多让我很多次想动笔写点什么,但却不知该如何下笔,总担心言不达意。虽然本文的读者大多会觉得自己和三和大神毫无交集,但在一个物质需求能够被轻易满足的时代,这其实是一本关于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又该怎样定义何为人的价值的书。
这是一本白描式的田野调查,其优点就在于其只是客观地叙述,而没有试图去做看似深刻的议论。书中讲述的“三和青年“干一天玩三天,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虽然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体现的最明显,但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或小镇,都能够看到持有类似生活状态的人。
读者也许会觉得这不过是中国特色的贫民窟,但未来技术的进步,会让更多的人,变得可以过上“干一天玩三天”的生活,再加上未来生活条件提升,AI做出的饭,即使最便宜的饭菜也能保证色香味俱全;加之可控核聚变解决后能源不再紧缺,每个人都能住上大房子,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像“三和大神”那样生活吧。
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总会有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任何社会想要发展,必须依赖的是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个体。如何确保一个民族能够永远进步,是我在阅读《岂不怀归》这本书中一直在思考的,也是在反问自己的问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每一个三和大神,都曾经是有志于超越平凡生活的有志青年,却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不知不觉变成了不敢面对自己和家人的“大神”。
当你下了班,就知道玩游戏刷抖音时,你在内心其实是多少有些理解甚至向往“三和青年”的生活状态的,反正不管怎么都无法财富自由,何不随遇而安,随心所欲。然而若是一国的大多人都这样想,那不管曾经国运如何,迟早会败光家底的。
1890年起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又吃了两次世界大战红利的美国,随着阶层分化的加剧,底层的红脖子习惯了一个产业工人养活一家人的好日子,变得越来越反智,群体智商的降低,是人群不思进取的必然结果。
在写这篇小文之前,看了b站上一些与三和青年的视频,越发觉得对他们不应该是鄙视或者猎奇,而应是看成值得我们反省和警惕的案例,那些没有成为“三和大神”的人,也许只是因为生在了一个好人家。没有活成大神,不见得比他们多了几分意志力,或许只是暂时的好运气。
与“三和大神”这样的生活方式,看似无关的生活方式是“活在系统中的外卖员”,他们的生活同样是”用后即弃“的,在这个算法将工作被拆解成了一个个细小的单元的时代。他们都在做着很容易被机器取代的工作,做着无法提升自己的工作。
当前的问题,是社会无法创造出足够的能够发挥创造力的职位,因此才会有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加入了外卖骑手的行列。不要说是算法无情还是消费者冷酷,根本的问题是当前有太多富余的劳动力,或者说社会还没有适应一个工作越来越少的时代。
需要创新的工作,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来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处在间歇性失业的状态,这在之前谈到的《A world without work》中就曾写到。随着物质的需求变得不那么迫切,无所事事的人要么像三和大神一样,过的混混沌沌,要么像一个螺丝钉一样,活成一个零件。只是为了金钱活着,不管是拼命还是散漫,都不应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
我们需要的,是找到一个远大的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然后以这一目标为轴心,构建生活应有的模样。例如我觉得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是寻找永恒的惊奇。这包含了解更多有趣的资讯,不断提升对信息质量的判断力和品位,还包括用自己的尝试去产生新的知识。
本文的最后,除了希望这本书被更多人知道,从而让未来还能有类似的深度田野调查去关注边缘人群。还想贴几句本文配的曲的歌词:
幸福是天生的 本能的愿望
是生命的朝向
不该被谁影响
就像每一个人
都终会老去一样
生活终要有 本该有的模样
这首我很喜欢的曲子,让我想起了蒋方舟被问到她理想的国家状态是什么,她说希望有一天国家不再像一条跑道,国民要拼命奔跑争出先后,而是要像一个公园,有人在慢跑,有人在草地上晒太阳,尊重所有人的选择,所有人都有他生活的方式。只有更多的个人找到了比金钱更重要的目标,社会中的弱者的生活才不会像是活在越来越快的流水线上。
更多阅读
爱德华·阿什福德·李:人类与AI技术将是共生关系
短书评:如何适应一个工作越来越少的社会-读《A world without work》
《智能学习的未来》书评-为什么德才兼备才能在AI时代找到工作
吸引子2020-09-11 21:44:11
目前人类正处在一个把人类计算的工作交给机器的过程,人有双重属性,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钱,也就没有了消费,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经济,技术再先进,跟经济和不了拍,走向一个极端,必然会因为新的规则出现重启
驱逐舰 李荣伟2020-09-11 11:39:14
人人都想理想的生活,人人都想理想的国家,但大多数理想都远在天边,中国想要个复兴美国都各种打压,努力从来都很苦逼
Livni2020-09-11 08:55:31
从被流水线压榨到被算法剥削,我们的社会发展始终滞后于经济发展,希望随着经济发现水平提高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活的舒心吧,自我实现,自我满足
light2020-09-11 22:01:18
创造出更多创造性工作,绝对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罗西2020-09-11 08:45:35
为什么目的是“确保一个民族能够永远进步”?为了什么?“永远进步”在解决什么问题?是在说“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解决”么?如果是,不能同意。我们的民族一直在进步,可越来越多的人被奴役。
施飞2020-09-11 07:47:19
深有感触,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这类工作毫无希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