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一笔稳赚至今的投资
恍恍惚惚又到了开学季,想着读者里面三分之一还在读书的小伙伴们,给你们分享点最近的心得。
最近偶然了解到一位财务自由博主的经历,有点启发。
她退休时的资产是 225 万美元,这个资产数字挺惊人。但并不算特别,毕竟资产光鲜背后往往有很多个人和时代的因素,很难复制。
让我特别感慨的是,当时她只有 28 岁,而且已经工作 7 年之久。投资和财务自由有明显的复利效应,一方面拼收入,另一方面也是“熬时间”,所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其实不太多。参加工作一般就 20 多岁,然后自由历程 10 来年,往往就 30+ 奔着 40 去了。
研究了一下她的经历和访谈,有一个决定特别启发我,大学时期她给自己算了笔账,发现甭管做什么都不如一件事儿划算——早毕业、早工作。
然后她就真的只用了 3 年时间读完了 4 年的课程,21 岁就开始参加工作了。
作为一个大学本科 + 硕士读了 8 年的人(咳咳,不是留级,是学制问题),我太有感慨了。假如当时也能有这种觉悟,现在可能已经自由好多年了。
……
对于有很强复利效应的领域,比如初期职场、理财投资、积累各类资源,恐怕没有什么事儿比「早开始」更值得努力了。
提前一年在当时看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是算上复利,后期一年的差距可能大得吓人。
这位博主本人说的是,提前工作一年给她带来了额外的 15 万美元财富(第一年的工资 + 投资收益)。
但其实提前一年的优势远比这个大得多。
如果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从 7 年减到 6 年,被减去的那个是第 1 年吗?不是,没人能跳过开头。不会有人因为你晚工作一年,上来就按照第二年的收入水平发工资。
被减掉的一定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那年她的收入是大约 50 万美元,还要再加上投资收益,占净资产超过四分之一。
对于职场来说,早一年开始,不是多一年职场的起步工资,而是多享受一次职场最后一年的高收入待遇。
对于投资来说,早一年开始,不是初期多存下了几百一千块的本金,而是多积累一年理财后期的高额收益。
我之前给大伙分享过一个计算的例子,早开始投资 6 年建立起来的优势,就算后面不再投入干躺着,也要后来者不断追赶多达 34 年之久。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股神巴菲特,最近小伙伴正好发我一张股神的财富增长图。
老爷子 14 岁开始赚钱,前 12 年“只”赚了 14 万。
那如果晚开始十年呢?
股神的资产要减去 225 亿,这才是「早开始」带来的真正回报。
对于有明确复利效应、确定性也比较强的领域,早开始才是真稳赚,而且常常能受益终生。
……
可惜现在这笔稳赚是别人家的,这件事儿我自己到硕士快毕业才搞明白,想想真是血亏。
这么说里面可能有我自身经历和圈子的局限,我和一些毕业多年收入不错的朋友们交流过,国内、国外的都有,很多人事后回头看都很认可早点毕业、早开始工作这件事儿。
国外因为学校是申请制,看得更开。「就算是真有必要深造,等到需要时再去补也完全来得及」,而且学习的心态会更加积极,因为你已经想清楚了自己到底要什么。
所以我一直觉得在精力、时间都很富余的前提下,“先……别急着……”这种论调有时候挺耽误人的。
「先好好读书,别急着谈恋爱」,「先安心上学,别急着赚钱」,「先踏实工作,别急着理财」。事后看其实都很局限,甚至还有点坑。
(end)
我的新书《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已经顺利铺货到各大渠道和电子书平台了。
这本书中整理了我自己从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财务自由计划、明确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工具,到量入为出控制预算、积累财富,再到理性高效地配置保险四个方面的思考。希望这本书的内容可以给大家呈现一个更现实、更量化、也更加理性的财务自由。
即使只能用工资理财,我们也还是有机会的。(记得要趁早哦~)
行走天地间2020-09-03 13:01:27
那为什么不小学毕业就打工?
作者
前两天正好看了个文章,“滑坡谬误”——把一个明明良性的开端和起点无限推演到一个极端奇葩情况,说的正好就是这种。 这就好比有个人跟你说「吃蔬菜有助于健康」,你非要说「扯淡,那为啥不每个人天天只吃蔬菜?」 。
我这人话少2020-09-03 13:09:02
亲亲,这边建议你小学辍学开始投资呢[旺柴]
作者
这位 28 岁自由的博主真就是 12 岁就被家人送了一本《穷爸爸、富爸爸》,巴菲特是 14 岁开始赚钱。 后来一个是哈佛毕业的,一个是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的,投资和上学又不冲突。
其已2020-09-03 13:06:12
先好好读书,别急着谈恋爱,结果书也没见读多好,现在出社会996恋爱也别想谈[打脸]
作者
所有建议里,真的就数“好好读书、别谈恋爱”这条害人最深了,事后少有不后悔的&
子安MMvaleria2020-09-03 13:19:54
抬杠干什么,我家娃6岁也不耽误他已经有股票基金账户了,我给他开了个,虽然是我的名字但是钱和金额都是他的,边上学边投资,没有任何问题,我上大学时候勤工俭学也是有收入的,后老悔了没有投资意识,晚开始就是复利追好久追不上
作者
终究还是明白人多 [耶]
星雨2020-09-03 13:10:50
如果大学毕业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也许我就不会去考研了…感觉自己不是研究型人……但是却选择了这条路,之后这条路也并没有帮到我
作者
回头想想,读研有时候不太像是真心想学习,更像是「不太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那再读两年再想想吧」
星雨
是这样…所以我一直特别羡慕很早就有明确目标的人!感觉自己玩也没玩好,学也学不过别人…浑浑噩噩
z2020-09-03 13:11:35
我妈让我6虚岁就去念一年级了,我毕业才21周岁,感谢从小没功夫带我的她。
Maggie2020-09-03 13:19:07
是不是有个谬误?早开始工作并不代表会更早的具有认知能力,理财能力,而且整个生命的长度来看,一年,两年,哪怕是五年好像区别也不大。
作者
在学校里多待几年认知就能提升,感觉就有点像新股民相信自己多玩几年模拟盘,出来炒股就不亏了一样。 出来社会摸爬滚打几年都想不明白的问题,在大学里多待两年就能想明白了?我表示怀疑。 你想想那个刚进华为就写万字长文给任正非那哥们,后来任正非咋批的。
周小逸2020-09-03 13:00:31
医学生不允许啊!!!锤桌!!!
Daap2020-09-03 13:43:26
也大 连这种钢精都回复… [旺柴] 自由之路上耽误了1秒呢 ~ — 认真的说,现在国内绝大部分研究生 特别是女生(非性别歧视),毕业出来没干3年就被家里催着结婚生娃,几年后就面临35岁的槛,真的可以好好考虑提前3年工作的收益比。
顾宇2020-09-03 13:14:15
科学健身也是稳定收益,甚至能作为其他收益的基础。
作者
保持健康这个也算!
树Elodie2020-09-03 14:00:33
这个妹子什么工作 工资好高,第一年15万美金,第七年50万美金。。
作者
投行的,但主要也是美国整体收入水平比较高。我之前看一个电线工人每周工作 80 小时,年收入也 10 几万,看得我都心动了 [捂脸]。 后来我算了算其实也合理,高级工种在发达国家的平均年薪 6 万以上挺常见的,工作时间翻倍可不就这么多了……
TONY2020-09-03 13:06:20
33的我就不应该看到这篇文章[捂脸]
Weimarer2020-09-03 13:10:57
就是购了书才关注到作者,没有晦涩的理论,是执行层面给没有太多特殊投资渠道的普通群体的理财指南
作者
我是一直觉得赚钱其实不用搞什么骚操作,躺赚收益就挺好了。我自己的投资也是这么打理,收益并不差。
不 睡 猫2020-09-03 13:29:32
楼上那个学医的,我也是!!!!医学生本科、硕士、博士毕业收入真的差别很大![流泪]
作者
对于部分收入非常“看脸”的行业,学历的影响确实也得考虑。我平时接触这个圈子不太多。 但是早毕业和学历也不矛盾,只不过国内主流还是大家一起入学、一起毕业,很少有人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是行得通的,学分够了就行)。国外这边基本上都是“各过各的”,2 年的学制, 2.5、3 年毕业的都有。
园子2020-09-03 13:58:38
现在研究生毕业准备工作一年继续读博,想要做研究。同时也很想赚钱,看了这篇文章更加迷茫了呜呜呜。
作者
迷茫啥,你不是都说准备工作一年再读博吗?开始工作以后能想明白很多问题,到时候你就不迷茫了。
stella2020-09-03 13:02:35
很惨,第一次高考报志愿坑了,多念了一年高四,好在后来大四实习一年算是赶回来了[捂脸]
五月雨丸子2020-09-03 18:08:26
感谢也大! 每也大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会给好朋友[玫瑰] 个人看法是:早赚钱跟啥时候毕业不冲突,我感觉意识和资本积累的意识需要尽早养成,而在学校也是在积累资本,只有专业知识加上理财知识的加持才能够加速自由的道路啊。 ——(来自一个即将攻读国内土博的理财小白阅读总结[耶])
夏之錦年淡漠流年2020-09-03 13:03:13
早就是优势
Ellen 微信2020-09-03 21:03:59
财商就是得从小培养,复利的效果只有真金白银切身体会才能真正融入自己的投资理念。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