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被开了两刀

最近这几年发现身上的痣越来越多,不放心就去做了检查,结果还真发现了两个疑似,医生建议去掉。

以前听说过不少除痣的经验分享,基本都是激光分分钟就搞定了,我以为也差不多,照一下然后继续活蹦乱跳。结果后来看到医生搬出了全套刀叉,当场就懵逼了 /pic/1_aWeU2DQBClt9lngibEYgVcjILRia9w.png

事后我还专门查了一下,医美上激光除痣为主。但是像我这样为了预防皮肤癌的,还是用刀切为主,说是激光会把组织烧焦,不利于后面分析检查。

然后就这么挨了两刀。

倒是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按医生的说法,那些体积比较大、颜色特别深的痣建议早早处理掉,以防后面癌变。**和我体质差不多的多痣小伙伴可以留意下,定期检查,遵医嘱。

最近一个小改变

缝完针医生专门叮嘱我,两个星期之内不能做运动,防止伤口崩开。

这让最近刚刚找到门路,开始有点运动上瘾的我有点郁闷。

知道运动习惯对于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好处,所以我一直坚持得还不错。但要说真的乐在其中、享受运动,也是最近这几个星期的意外收获。

我之前不是给大家分享过两本书嘛,里面的几个观点对我帮助比较大。

一本是《幸福的方法》——一件事儿你是苦苦坚持还是乐在其中,和这件事儿本身其实关系不大,重点是你如何找到这件事儿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本《掌控》,讲精力管理,尤其是如何通过运动改善体能和精力。

看起来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本书,但在培养运动习惯、享受运动这件事儿上,刚好一个是道、一个是术。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发现和改变。

……

以前做运动,和大部分人的健身习惯差不多,关注的往往是每天的习惯指标,比如「每天运动 30 分钟」。

但这种习惯指标有个负面,体验不好、太容易应付。人天生总是懒惰的,到后来就会有意无意地想着怎么糊弄过这每天的 30 分钟运动时间

运动的过程很难说享受,有时候因为意外有事儿不能运动了心里还有点小窃喜。

后来根据《掌控》这本书的建议,我把运动的目标从每天 30 分钟改成了提升「最大摄氧量」(很多运动手表都可以测量这个数据,我是用 Apple Watch)。我坚持运动的初衷就是改善体能和精力,影响精力表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心肺功能,而最大摄氧量又是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pic/2_x3Y9cmvhpYZVUY3uceON4huQYIAepw.jpg

以前因为运动目标不得当,其实心肺指标反而在下滑。这个改变很小,但是效果非常显著。

以前每天 30 分钟:关注的是完成,结束就没有然后了,像是在应付工作;

现在关注最大摄氧量:这种感觉有点像看着自己投资账户净值一天天积累上涨的那种幸福。

自从开始关注这项指标,虽然每天还是差不多的运动但是心态却完全不一样,真心有点儿享受和期待运动的感觉。

……

培养一种新习惯,设定「每天……」这样干巴巴的目标可能并不合理。很容易因为惰性而糊弄,过程也不算愉快。

虽然我的运动习惯一直保持得可以,但看到最大摄氧量这个数据才发现,自己其实比以为的还要偷懒,过去几个月的最大摄氧量其实在不断下降。虽然看起来保持了运动的习惯,但效果其实越来越差。

依靠所谓的意志力,远不如找到一个可以「持续提升」的量化指标,相当于给自己设置 KPI。

我一直觉得所谓意志力是个伪概念。

就算意志力有用,也只能让你苦哈哈地坚持,越做越苦,总想着「等到 XXX 就好了」。但是运动、工作、投资这些事儿根本没有终点,如果不能让自己享受过程,就注定一直痛苦下去,与幸福背道而驰。

找到一个可以不断提升的 KPI 却可以帮助我们享受过程,这个 KPI 其实就是《幸福的方法》中所谓「意义」,只不过更加量化具体。

……

这个思路用在理财上其实也一样,就像我们之前说的。

如果我们总是关注每月省下 xx 元这个习惯,省钱并不容易,而且不快乐,觉得自己牺牲了点什么。

而能够成功省下钱的小伙伴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看着账户余额越来越多」,余额越来越多、收益越来越高、底气越来越足,这条持续向上的曲线更容易让我们享受过程。

找到这个可以持续提升的量化指标,比所谓的坚持和努力更有意义。

_枝涛_2020-10-21 13:01:47

最好一个月都不要运动,不然会拉开伤口,然后会长一些吐出来的肉疤,不怎么美观

作者

别说了,别说了,我脑子里面已经有画面了……

曾晓冬-艺仓美术馆2020-10-21 13:10:24

是的呀,只有很小的痔才能用激光祛除 那种化学烧灼是最坑爹的了,千万不要 …… 想起来有个观点 人性天生喜欢正向鼓励 你从来不是因为兴趣而做得好 而是因为做得好才有兴趣 省钱永远比不上存钱有效

作者

“因为做得好才有兴趣”,感觉很在理

Z2020-10-21 13:04:15

看完以后第一反应不是买书和运动而是想:自己是不是该买个手环了?

作者

有个说法:智能手表和手环本身并不能促进运动,但是当你有了运动的习惯以后,它们可以极大提升运动体验。 重点还是先运动起来。

忌廉2020-10-21 13:01:06

去皮肤科检查痣么?

作者

国内应该是直接去皮肤科; 德国是先找家庭医生,然后由家庭医生开单子转诊到皮肤科医生。

Evaaa2020-10-21 13:09:57

请问是打麻药的手术,还是有很大痛感呢(身上两个痣 瑟瑟发抖)

作者

打麻药,切的时候没啥感觉,事后也不疼。就是有点影响活动,而且两天不能洗澡 [晕]

豪特采购侯秉浩(工作)2020-10-21 13:08:55

刚看完也大推荐的掌控, 非常不错, 感谢也大分享知识和书籍, 灵魂和钱包两开花

作者

掌控这本书确实比较接地气,里面很多方法和建议拿来就能用。

YANG BIN2020-10-21 13:17:01

也大,你这次去掉的有多大?我这两年也发现痣越来越多,但是没有发现形状不规则的

作者

一大一小,小的大概 2mm 直径吧。医生帮我检查的时候常说的一个词是「dunkel(颜色深)」,所以重点应该不只是形状(我瞎猜的,重点还是遵医嘱哈

秦菲2020-10-21 13:23:17

我最近也打算去医院看看痣,之前没太在意,看到徐老师切了之后,意识到这个问题。。

Stanley2020-10-21 13:16:47

最大摄氧量数据好想只有户外步行和跑步会记录,室内的无氧和跑步都不会记录

作者

Apple Watch 只有室外跑步、步行和徒步可以记录。 我的猜测,这个应该是根据当前运动消耗和心率对比算出来的。室内运动和不规则的运动比较难准确统计运动消耗,所以不能估算摄氧量。

Polaris~Waiting is the hardest2020-10-21 13:03:28

看静息心率不完了嘛- -

作者

静息心率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压力、睡眠、身体状况都会影响,反馈不及时是硬伤。

stella2020-10-21 13:01:45

怪不得昨天没文章呢,中午反反复复看了几遍都没推送[呲牙]

作者

其实是写了的,但是临结尾之前发现有些地方欠考虑,而重写已经来不及了 ??

Yu Zou2020-10-21 14:05:37

怎么这么巧 我上周也去了Vorsorgung(其实Termin是两个月前约的) 挨了一刀

矮油2020-10-22 00:04:10

办公室一个女生得了黑色素瘤,我也得把看皮肤科提上日程

小星星2020-10-21 17:17:58

这就是我之前思考的一个自创名词:正向及时反馈,当正向反馈来的很快而且进步可以量化的话,哪怕每次一点点进步也会让人体验很好。 不过我坚持运动的原因倒是和也大不同,比较奇葩,因为我比较喜欢省事,如果在洗澡前去慢跑一小时,出了汗就洗澡,反正也必须洗澡顺便跑个步挺好,然后发现慢跑一小时后心情总是很好,又锻炼身体,体力也越来越好,越是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也是心情好和跑完洗澡的体验好,这个正向及时反馈让我很愿意跑步吧,我想。

李宁2020-10-21 16:05:43

学了一年多的英语,遇到了瓶颈,就是为了应付30分钟的打卡时间,我该换个思路了

李慢慢2020-10-21 15:13:34

我是很讨厌每天30分钟,这样目标,这样目标给我的感觉就是,快点坚持30分钟,结束了你就可以好好休息了。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