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因子和伪相关性
一个中年人发现在成功的人中,要么聪明却丑陋,要么美貌却愚笨,也就是说,两者是负相关的。当他觉得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不聪明,又想保持现有的成功,于是便想通过整容让自己变得更丑一些,以此来让自己继续当下的高地位。
这个笑话或是寓言,用因果推断的逻辑来表述,就是在给定(控制)成功,由于美貌和聪明都会引起成功,在存在成功这个对撞因子的时候,在美貌和聪明之间,出现了负相关,但这仅仅是相关而不意味着因果关系。而在因果图没有搞清楚时,试图通过在虚假的负相关上进行干预,因而闹出的笑话。
这个故事的来源,是我在思考代理变量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时,忽然想到的。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达到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成功),但明白如何避免达到某一个代理目标(不要变美),而当达成这个代理目标和真正目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时,我们就会不愿意走困难的路(变聪明),而是选择轻松的路(不要变美)。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取得特定目标时,我们会选取一个该目标呈现相关性的代理目标,我们以为达到了代理目标,就会距离最终目标更进一步(代理目标的达成导致观测到的某个指标上升,而这导致最终目标的达成),然而如果事实上,是最终目标的实现导致了观测指标看起来很好,那要么是看起来欣欣向荣,实际上在真实目标上却是毫无进展,所谓南辕北辙,要么出现缘木求鱼,故意在代理变量上变差,希望能够借由此实现真实目标。
把最开始的故事中的聪明换成执行力强,丑陋换成集体主义,美貌换成无限制的自由,愚笨换成民主带来的低效率,那么这个故事变成了,当下取得经济成功的,要么是集体主义+执行力强的国家,例如中国,要么是无限度的自由+民主的西方国家,由于新冠的到来,西方国家担心自己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了,于是想通过限制自由,而不是提升政府对基层的掌控(一人一票被放神化,即使大众的意见是错的),先控制疫情,最终重启经济。
回到开篇的故事,换一个版本。一个中年人发现在成功的人中,要么聪明却丑陋,要么美貌却愚笨,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天生丽质,为了避免让孩子成为美貌却愚笨的成功者,父母一直限制孩子在梳妆打扮上的预算,最终孩子终于成为了聪明又美貌的人。这个故事又叫背水一战。
这个故事和最初的那个故事的区别,在于孩子能够学习,可以在堵住了其它的路时,专注提升自己,而想通过让自己变丑的中年人则失去了学习能力。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也爆出过抢双黄连,不戴口罩跑步等非理智的行为,但不会像国外,同样的错误一遍遍的犯。
这个故事带来的另一个收获是:自由和执行力强,并不是矛盾的。自由带来的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也会带来经济发展,仅仅是由于历史的轨迹,导致了我们看到的两个经济成功的大国是这样,不代表未来一定也是这样的。
更多阅读
秦晓楠 Jim Qin2020-10-30 21:11:24
谢谢,通过操控一个collider案例的各种可能,让我理解了A和C的关系,一般书讲的都是A和B,(A->C<-B)。 历史上,经济学对菲利普曲线的操作,如出一辙 。 作者似乎为了避嫌,特意把开篇案例搞得特别绕。给个简介版:2 variables,颜值,脑值,负相关。追求低颜值,未必带来高成功。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