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拿自己和隔壁老王比,越比越焦虑,怎么破?”
今天写一篇“命题作文”,起源是一位读者的提问:
我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和朋友相比。挣钱比我多,手里的钱比我多,房产也比我多 etc。
以前都是尽量避免知道这些事情,这样我会焦虑少一点。但是免不了会知道,就会非常难受、难以调节。
我知道不应该和别人比较,但是如何能 get over this?
「和别人比」这个问题在投资和生活中都无处不在,放在生活中让人焦虑,放在投资里则是实打实的亏钱。牛市之所以能成为绞肉机,“别人赚得比我多”,怕错过,然后脑子一热争先恐后往里跳就是根源之一。
虽然我们常常告诫自己——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较。但就像这位读者说的,这太难了。有个著名的心理实验——“请不要在这个房间中间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结果很少有人能做到。
要解决问题,「应该做什么」比「不要做什么」更容易执行。
……
碰巧我最近读到一本书,作者分享了一个非常系统、可实践的思路,也许可以帮助有类似困惑的小伙伴解答这个「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但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如何更好地接纳来自他人和自己的负面言论。
当人们看起来充满恶意的时候,其实他们几乎没有恶意,他们只是很焦虑。
对他人的负面评论我们通常非常敏感,而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却常常不自知。嫉妒,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自我评价——我不如别人。
其实应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和他人的评价是一回事儿。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把评价按照几个要素来拆解开——观察、评价、感受和请求。
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区分观察和评论。把观察和评论搞混,往往是沟通中矛盾的根源,我附了一张原书的例子。
分离出负面评价中的观察和评论,在以此找到自己(或者他人)的真实感受和请求,往往就能把「和别人比」转化成「与昨天自己的比较」,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
……
我这里继续发挥现学现卖的精神,回答一下这位读者的提问,有类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有没有帮助。
咱就说「老王比我有钱」这个点吧。其实这只是一句评论,真正的观察是,到底是老王花钱比我多,还是老王真比我有钱呢?老王的房子比我多,那老王的负债水平呢?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子和里子有时候是两回事儿。
其次,自我评价,如果「老王比我有钱」是真的,自我评价就是「我不如老王」。
然后,感受,看见自己技不如人,我觉得很焦虑。
最后一步很关键,那我们的需求和请求究竟是什么?弄清需求是破除负面影响的关键。
我开始以为的是,自己技不如人就应该是提升自己,但是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比较带来的焦虑**,我们更深层的请求其实是****求知**——隔壁老王是怎么做到的?我应该如何学习?他的方法我能不能用得上?
应对嫉妒不要去自我疗愈或者逃避,而是试图了解,焦虑的来源是未知而不自知。
一旦你了解对方的具体做法和策略,完整了解了这个方法的优缺点,不管这个东西你能用还是不能用,都会更容易放下。
- 如果这个方法可以学,你知道自己也能提升,那么你的关注点会从“比较”转为提升。
- 如果这个方法不能学,或者有局限性,比如特别花时间、特别花精力,明确了策略的限制,你也更容易放下,而不再自己胡乱猜疑。
**想要了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向当事人请教。**从我的经验来讲,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人其实都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不愿意教往往是请教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不对,或者关系实在太远了。如果是后者,其实也有办法,那就去找到身边能接触到的、成就相当甚至更高的人请教。
焦虑很难靠自我疗愈、自我安慰彻底解决,而在于学会了解未知和掌握恰当的提问技巧。了解真实的老王,而不是一味地靠自己的猜测和脑补。
……
最后,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不要忽略——成就和快乐有时候是两回事儿。
人们总说选择比努力重要。那些在职场上总想着“选对”频繁跳槽的人,最后的收入确实比找到一家公司就一直干下去的人高出 20%。但是他们的幸福度却要低于前者。
(来自万维钢精英日课 4,外部因素、自身因素和“构建”因素)
老王也许很厉害,但那未必是你想要的生活。
娇2020-10-09 13:10:52
焦虑的时候可以找朋友聊聊 一般真朋友都会把自己说的更惨,让你心里平衡些[旺柴]
作者
好像还真是,真心朋友们聊天都倾向把自己说真实一点,而不用着急证明自己什么的。
李睿2020-10-09 13:02:14
我有一千万会羡慕嫉妒人家五千万,但我一个亿了可能就佛了,别人有几十亿我也不在乎……
作者
觉得 1 个亿就不羡慕了,万一只是眼界没到呢?总不能寄希望于赚够 xxx 元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李睿
会羡慕,但不会焦虑了。比如我羡慕这次疫情的时候盒马生鲜可以全力保障饮食供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欣欣2020-10-09 13:21:22
最后一句扎心了,以前我总是和别人比,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就算自己十全十美也有不如人的地方,那么我就会一直自卑,然后想到这,会觉得不管我多优秀都要自卑,为何不现在就自信呢?
作者
我再补个角度,越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越要专注,如果本来能力就一般,还要「十全十美」精力就会更分散。还是选择、专注,而且专注更容易快乐。
顺子2020-10-09 13:19:03
可以淘宝花 5块钱 进夸夸群
作者
图个乐呵就好了 [捂脸],这么长期逃避现实也不是个事儿吧。
蓝色眼镜2020-10-09 13:05:44
真要比,就把他当作对手,而非敌人 最好是不要比,各开各花,差异化生活
作者
也不是对手,而是同行者。
刘岩涛2020-10-09 13:18:29
比较其实很难避免,那不如直接面对比较就是了。不过我们比较的应该是自己的将来和别人的现在,因为将来的自己一定会更好,而且会好的越来越快。
公主病康复治疗中2020-10-09 15:34:40
我们隔壁真的姓王,确实比我大差不多20岁,称得上是老王,我们背着房贷,他三套全款无压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种蜜汁自信从来不羡慕他……
Eve2020-10-09 14:58:41
文章发的好及时,最近就是进入这样的焦虑。缘起买房,和我一起看房的同事两天就敲定了中意的房子,但是360w的总价,却不是我的小家和六个钱包可以承受的。再加国庆回老家,在老家的朋友同学房子车子都有,他们基本也是公务员护士教师这样的职业,也没有失业的风险。而我和我的老公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沪漂,35岁中年危机已经快到眼前了,这样一对比更加的焦虑。
Wah2020-10-09 13:21:57
这些个负面情绪可以说是是人类向上的动力和自我保护的机制。虽然很难,但是还是需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进。 同时,也不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和其他人竞争的关系里。有竞争那就得争个胜负,拼个你死我活。 从别人的成功里寻找对自己有益的,帮助自己继续向前,岂不美哉。
浅兮2020-10-09 13:19:47
请问也大买基金都买的什么类型的基金,在国内指数基金有比主动基金更值得投资吗?
作者
我喜欢主动基金多过指数基金,对我来说更省心,不用考虑调仓止盈,大部分时间闭着眼睛囤就好了。而且还有超额收益。
方小清2020-10-09 19:21:10
每次发现自己不自觉在和别人对比,或者因为别人赚到了更多钱而心里很慌的时候,总是有一句话能瞬间点醒我-“你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所以我的重点会放到多学点东西,拓宽自己的认知,好让自己在下次不要让机会白白从身边溜走而不自知。
张老果2020-10-09 15:42:10
有点及时雨的味道哈[社会社会] 最近两年自觉工作不顺心,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很容易有这种比较心理!其实工作和收入很大一部分源于高景气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差异,抛开当初选择专业和城市的因素以外,个体的差异可能很小甚至我可能不会比人家差。哪怕很多局外人都认为我的工作和收入其实挺好[捂脸]但自己就容易死盯着行业+时间积累出来已有的现实差距,导致自己一度很是自卑和迷茫。 谢谢也大,我这就去好好看看这本书!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