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执政期可能的中美关系新变化
按照美国大选程序,拜登尚未正式当选美国下任总统,但这已是极大概率事件。许多研究机构最近都在发表拜登政府可能带来的变化,本文主要从作者自身视角,提供一些看法。
一、普遍流行的观点
**1、正面:**中美关系比川普执政时期显著缓和,短期剧烈对抗减少,美国政策的可预期性增强,对话空间开启,多边机制或双边谈判恢复。在执行遏制中国的政策时,美国将进一步考虑美国企业的利益。在气候环保等议题方面,中美将有机会建立国际合作。
**2、负面:**两国长期争斗态势不变甚至更为增强,从美国单独与中国对立,逐渐变为美国联手盟友共同与中国对立。对华科技遏制难以实质性减弱。在香港、新疆等问题上民主党政府会反复发难。
上述观点作者都比较认可。
就作者观察和了解的情况,经过川普执政期的“锤炼”,中国在各方面的准备上,尤其是方向判断上,已经较为冷静。例如,官方宣讲团(中财办韩文秀副主任)在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时,已强调关于“新发展格局”在简称上“最好不要单纯使用内循环”,而是“要撤除有形无形的市场分割的壁垒,共同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目标其实是通过国内财富再分配,建立庞大国内消费市场,从而实现更高层级的大循环。这是非常有挑战的目标,同时也将是影响全球未来的重大事件。
二、作者的视角
1、经受川普四年执政期的“锤炼”,毫无疑问让中国内部形成更为统一的认识,官方和民众都对美国的体制(主要是自己头脑中的美国体制)、与美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一个真实而强大的美国,比认识一个虚构而强大的美国重要得多。**这也意味着过去许多年对美国的某些迷信在中国基本丧失生存空间。民主党政府传统上从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施压的策略,很可能再难以奏效。同时,中国年轻一代已经开始逐渐拥有全球化视野,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理性程度要比上一代更高,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将更多视野和精力聚焦于国内问题。互联网舆论空间为中国治理模式的变化产生了足够大的影响。
2、因川普执政期的不确定性而中止的许多交易,可能从明年(2021年)开始恢复,并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大中介们的好日子又要来了。实体行业供应链的整合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依赖国际供应链的企业将迎来四年关键窗口期,预计许多企业都将制定“三年规划”或者“四年规划”。
3、拜登政府本就是过渡政府,但如果共和党最终掌控参议院,那过渡政府将进一步成为跛脚政府。共和党为了四年后与民主党对决,必将在参议院有权审议的主要议题上全面反对拜登政府。未来四年美国内部的缠斗将会继续,甚至更加激烈。尽管两党在关于对华遏制立法的态度上可能不会有什么变化(此前对华遏制立法基本都是两党全票通过),但与川普执政期利用总统权力主导对华经济制裁不同,拜登在总统制裁权的行使上将比川普更收敛。原因在于拜登政府更需要考虑美国大企业的利益和盟友的利益,进而在此基础上重塑美国政策的全球稳定性。这是中国产业链处于全球中游所致,广泛制裁中国企业会同时损及美国和盟国企业的利益。同时,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这种对美国政策稳定性的诉求将愈发强烈。预计两国将在相互试探的基础上划出一条未来许多年都将受到各方高度重视的红线。对美国而言,目标是将这条红线作为中国发展的上限;对中国而言,目标是突破这条红线。而关键第三国,将是这场博弈结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4、**关键第三国的地位将继续提高。**中美两强博弈尽管带来了国际供应链的巨震,但也为不少国家(的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在两强相争时,关键第三国的要价能力会比平时高很多。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关键第三国(或地区)包括:位于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越南和台湾地区,位于欧洲的瑞士、瑞典、爱尔兰、荷兰、德国、英国、法国,位于南美的墨西哥、巴西,以及传统盎萨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当然还有俄罗斯。**一个国际关系的烂摊子,是川普送给拜登的最大礼物。**在国内其他事务上可能受制于参议院而难以出彩的拜登政府,很可能在盟友关系的重构上着墨甚多,而新冠疫苗很可能是美国医疗公司送给拜登打开局面的第一份大礼。中国在这方面将面临较大挑战,最主要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事都以官方意志为转移,鱼肉乡里的企业太多、鱼肉海外的企业太少,这是目前最大的不足。
5、美国种族问题的国际化。美国今天的种族问题与其历史上的种族问题有根本差异。美国今天的种族问题源于全球化而导致的移民涌入。这将在三十年内完全改写美国的人口结构,白人数量将首次少于有色人种数量,基于选票的美国政治版图将彻底变革。今天的美国有色族裔完全不像曾经的黑奴后裔,部分少数族裔其实已经居于美国政治经济的主导者地位(例如印度裔其实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已全面崛起,而共和党少壮派中也有古巴裔的身影),并且他们与母国的关系较为复杂。印度裔很少对母国有对立情绪,在中印竞争状态下,他们会天生倾向于支持印度而反对中国。拉美裔(尤其是古巴裔)对母国有传统的意识形态对立情绪,因此他们会将anti-socialism的政治观点引向与中国的对立。在拜登-贺锦丽时代,可以预期美国的有色少数族裔势力(很可能不包括华裔)还会突飞猛进的扩大。从奥巴马到贺锦丽,以及两党中已经广泛存在的少数族裔年轻政治力量,可以预期美国本土的少数族裔之间的竞争将影响各自母国之间的竞争。而传统白人自不会甘于少数族裔权力(非权利)的扩大,当民主党积极拥抱少数族裔时,共和党将作何选择,还是根本无法选择,将是未来值得长期观察的问题。不由得想对在美华裔说一句,再不努力向上,以后就是印度人在各方面领导你们了,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港英时期。
6、“川普背后的人”将继续释放力量。超过7,000万的选民仍然积极支持川普,作为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唯一的民粹主义总统,川普即便不再连任,也将获得始无前例的“分票权”和“背书权”(《川普的“分票权”与“背书权”》),当然前提是他还愿意掺和美国政治。这意味着川普背后的支持者将更加集中力量去对抗拜登政府,而那些仅仅因为讨厌川普而投拜登一票的民众,能否在四年之内被拜登这个过渡政府所吸引,也将是巨大的问号。如同《纸牌屋》中的党鞭一样,民粹主义领袖可能将继续作为一条美国民众手中的鞭子,去抽打美国两党建制派,抵制全球化的美国民众力量不会消散反而可能增强,也不会有任何一个美国建制派政客敢忽视近乎一半的民意。
7、**中国所有的国内重大政策都将产生外溢效应,并被广泛关注,这是真正的全球化。**正如我们从最近两年所有的重大国内政策中读到的,几乎没有一个领域能完全讲是仅仅关乎中国本土而不关乎全球的。国内政策制定要考虑的因素已经并且必须包含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考虑。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已经内含了全球化视野,并且不只是单纯认知某些学术观点中的全球化,而是需要全面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这个国家迎接未来挑战所必需的。
三、谨慎理性乐观的期待
从2016年讨论地产经济开始,我们陆续涉及了实体行业隐形冠军、教育资本化、互联网平台经济、全球化等诸多热点话题,整个公众号内在逻辑一贯而终。作者此前并未想到,过去几年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能够与今天的中美关系问题如此顺畅的结合在一起。**在上述几个方面,作者认为目前国内的政策都已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结果如何,不妨有“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作者从关心自身周遭出发去找寻各种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结识了不少海内外友人,使作者能以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今天这个世界,在此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仍将面临未来各种挑战,但通过这四年的阅读、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应当有理由对未来保持谨慎理性乐观的期待。这是今天我最想讲的。
以上。
黄振武2020-11-10 13:55:04
作者已经做出样子了,希望作者的读者们能跟上,让中国出现更多的理性思考者。
小刀2020-11-10 13:45:35
写的真好,不卑不亢,不喜不忧,内外兼顾,包融并存,每个字都赞同。
兮2020-11-10 13:55:53
不妨说审慎悲观吧。相比共和党,民主党的意识形态执着更深,而且比起伤害盟友的特朗普,一个联合所有盟友抗中的拜登政府更令人头疼。
跨越七海的風2020-11-10 13:42:30
很赞同。不过,我现在很想看特朗普走流程把官司打到supreme court上,然后6:3通过特朗普的提案,再然后。。。这个世界就有点精彩了[皱眉][皱眉]
航2020-11-10 14:06:38
尽人事听天命!深度去了解美国崛起乃至欧洲文明崛起的历史逻辑,不得不感慨混沌随机性的自然伟力,而我们在百余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难后依稀慢慢听到了趋势的声音,
薛川2020-11-11 07:51:18
我总有一种感觉,二战以前那个白人的美国就像汉帝国,纯粹而古朴;现在全球化的美国就像是唐帝国,万邦来朝流光溢彩。但是随着唐的技术能力和组织制度输出,“蛮族”们逐步具备了与文明核心较量的能力,黄金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类似“安史之乱”和“唐宋变革”的东西,一定也会有对应的情况出现,只是不会太暴力。安史之乱之后,唐人认为胡人皆不可信,逐步走向排外和封闭,美国可以免俗吗?
文筆精華l2020-11-10 22:56:31
鱼肉乡里的国人太多、鱼肉海外的国人太少。说得太好了!
Sophie2020-11-10 13:56:36
全球化与资本的结合越来越显露出其无情、唯利是图的一面,还带来民粹主义的反弹。但是这个趋势但是目前的局势下似乎又是很难撼动的。作者认为对于下一代教育,在这个时代需要培养什么素质去理解和面对未来的世界?
中环的阿布扎比2020-11-10 14:17:54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条例已经开始征求意见,作者对政策的期待逐步实现了
神童Irene. Shum2020-11-10 15:14:06
相对拜登 我更担心那个女副总统
使独尊2020-11-10 19:48:38
作者从关心自身周遭出发去找寻各种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结识了不少海内外友人,使作者能以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今天这个世界,在此表示感谢。——先生正念之所聚!
Leopard2020-11-10 15:54:28
没有川去拜来后台湾问题的解读,难道这不是国内外观察点最大隐患,可见是没法说
作者
蔡省长票都买错了
fang2020-11-10 14:15:33
一如既往的支持作者[强][抱拳]
麻晓亮2020-11-10 21:30:07
只要世界秩序不陷入崩坏,中国会赢得这关键的四年。那之后该到真正力量对比的临界点了,相信这些年的内部调整会爆发出倍数级的能量
安心2020-11-10 16:06:07
庚子多事,辛丑事多! 天佑中华,一切都在向好处发展。
王 泰宇2020-11-10 18:09:28
指正一处小笔误,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
作者
已修正,谢谢
阿呆不呆2020-11-10 15:52:25
墨西哥不是北美么,或者换成拉丁美洲比较合适
作者
拉美合适
郑婵2020-11-10 15:58:41
这才是真正的inner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