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主动基金大家最常提到的问题
主动基金是我自己在 A 股最喜欢的投资方式,很省心而且收益也不差,平时没少给大伙安利。
和我自己主要账户相对应的收益曲线,从 18 年那会儿拿到现在快 3 年了,最近收益再新高,写稿这会儿累计收益 60%我把关于主动基金常被问到的几个问题做了个整理,方便大伙回顾参考。
先解释一下,我所说的主动基金不包括限定行业和板块的那种,比如专门投资消费行业、科技行业这类基金不算在其中。在我看来,具体应该投资什么行业,应该交给基金经理决定,这不是我应该纠结的事儿,要相信基金经理可以做得更好。
你投资主动基金会看估值吗?
我用自己持有的几只基金计算过一次,低估买入、高估卖出并不会放大主动基金的收益,反而可能错过不少涨幅。
了解估值可以让我们知道市场大概在什么位置,但对主动基金而言这并不是必须的,也不能指导投资。再举个例子,现在的市场估值相比于 7、8 月的时候降了一些,但我的投资账户反而是新高。
所以我在定投的时候基本不会参考估值,也不会看行情,我只关注收入什么时候到账,到账了就投资。
如果遇上特别低估的时期,我会考虑减少开支、加大定投;但我在平时不会专门等待它们。高估入场的收益可能不如低估入场,但别忘了,不投资干等着收益可是 0。
定投用什么策略?
定投有很多种方式,最简单的定额定投,或者稍微复杂一点的不定额定投,比如支付宝的慧定投,蛋卷的智能定投。
我都尝试过,但最喜欢的还是最简单的定额定投。不为别的,这个方式对生活影响最小,最容易坚持。慧定投虽然长期看收益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每个月扣款金额不固定,有时候扣款扣多了还耽误事儿。
生活不仅仅只有投资这一个任务,追求完美往往在要其他事情上付出更大的代价。长期的 80 分好过 95 分最后又破功。
你平时研究投资的时间一定不少,我只是买个基金放着,收益肯定没你这么多。
错了,其实“买个基金放着”收益才是最高的,我自己的投资就是买个基金放着。
理财投资是个减法题,当你“买点基金放着”的时候,收益是最高分;而每多做一次操作、多一次买卖,收益往往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去一分。
放着不折腾很重要。
主动基金长期持有说起来很有道理,但万一我选到了烂基金呢,就像当年乐视一样?
确实长期持有不能让坏投资变好,但是,高抛低吸却能让好投资变坏。
选择长期投资,你的投资里还是会有好有坏,但好投资的收益会远超过烂投资的亏损。上涨无上限,亏损最多 100%。
而选择高抛低吸,你的投资里就只剩下烂投资了。
而且“满仓乐视”本质上不是长期持有还是高抛低吸就能解决的问题,同样重要的还有不懂不做和分散投资。
用 95% 的精力买入前研究,然后用剩下的 5% 持有和定投;千万不要用 5% 的精力研究买入,然后用 95% 的时间事后补救, 到时候你不但要付出时间,更要赔钱。
怎么选择到好基金?
这个问题应该分两部分
- 选出好基金;
- 再从里面匹配合适自己的。
选到好基金其实比大家以为的要简单,好基金很好找,我之前分享过一个思路,筛选出来的都是比较靠谱的基金经理,符合“好基金”这个标准。
但稍微复杂一点的是如何匹配适合自己的,以及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只是这个话题太大了,几篇文章也说不完。所以我在知识星球里持续更新了一个系列作为补充,希望能解答这个问题。涉及到的话题:
- 点评一些我长期持有或者观察的基金;
- 别急着下手,先买点“观察仓”很有必要;
- 选基金应该盯着缺点看,选缺点能接受的,而不是优点吸引人的;
- 非核心资产投资的长期价值;
- 等等……
感兴趣的小伙伴在后台菜单能找到星球的入口,年费是 99 元。觉得内容不符合预期,3 天内可以无理由退款。
### 主动基金能跑赢通胀吗?过去这 10 年通胀都是 10~12% 了。
现在早就不是 90 年代那种高通胀时期了,数据说话,过去这 10 年 CPI 一般就在 2~3% 的水平。
但是大家常常感觉通胀不止这个数字,质疑统计局有水分,“相比于十年前,开支明显提高了”。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 房价贵了不少,很多人觉得房价也应该算进物价里,但我觉得这不合理。房子除了居住,还有资产属性,如果房价算进物价,那股票难道也要算进去吗?更能衡量居住成本的其实是房租。
- 更重要的,不是东西变贵了,而是我们想要得更多了。10 年后开支变高了没错,但你买的真的还是和 10 年前一样的东西吗?这不是物价通胀,而是「品味通胀」,是我们的要求变高了。
主动基金能跑赢通胀,全球统计资本市场长期回报扣除通胀年化 7% 左右,各个国家都差不多。但是主动基金可能跑不赢我们的物欲,跑不过我们的品味通胀。
……
-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
- 被动收入:打造自由、投资体系
- 抵御风险:10 月保险方案参考
最后再汇总一下以前分享过关于主动基金投资的文章,希望能帮到大伙:
- 对于主动基金而言,止盈的意义可能没那么大 + 问答补遗
- 定投的几个思路
- 支付宝有个功能可以帮助筛选好基金
- 整理几个我的投资原则
德先生2020-11-11 13:10:26
支付宝五只基金都可以选择去留了[嘘]
作者
嗯嗯,刚刚看到新闻,想要退出的小伙伴可以在一个月内转换退出,不收管理费。 但理性来讲,虽然基金被骂很惨,但主要是支付宝的问题,这些基金经理的能力并不会受到影响,持有收益也不差。 想想当时的兴全合宜,上市的时候被骂多惨,现在还不是真香了,场内都给直接干到溢价。
Polaris~Waiting is the hardest2020-11-11 12:59:04
今天我看到一个新名词:生活方式通胀 生活方式通胀指的是,生活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two.2020-11-11 13:04:58
买那种蛋卷里面的基金组合还是自己买主动基金好
作者
我会参考一些基金组合的观点,但主要投资还不会直接买组合来代替主动基金,还是观察为主。 有个顾虑,「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好的主动基金已经可以跑赢市场、穿越牛熊。那么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个主理人主动调整,反而多了一个可能犯错的环节。
og2020-11-11 12:58:55
竟然有广告[嘿哈]
作者
也给我自己的星球带带货呀,以防哪天又有小伙伴问我,“你都不推广自己的星球,是不是不更了?” [发呆]
常常2020-11-11 13:13:00
很多主动基金的收益率不低,但是管理费、服务费也真心不低,最省心的是买etf,做下配置,长期持有,没有几个主动基金的收益最终可以比得上的。
作者
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是值得回多收的 1 个点的管理费的,扣费后收益普遍跑赢是个常态。 举个数据,长赢算是 ETF 里面做到极致了,而长赢至今的收益一直是明显低于同期主动基金收益。除非你的配置可以大幅度领先长赢,但你想想这难度有多大。
作者
当然我也不是说长赢不好,我自己也投资了很多,长赢最大的优势是稳,回撤小,持有体验很棒,大部分投资者都能拿得住赚到钱。 但我的观点是,主动基金收益大于 ETF 配置,大于 ETF 长期持有,至少在 A 股是这样的。
1232020-11-11 14:40:45
确实,自己买理财几年了,最后收益最高的就是躺在那定投的. 还有个封闭期3年的. 但凡自己骚操作的都亏了[流泪]
busy很慢2020-11-11 13:03:05
品味通胀就是不可避免的人性嘛,边际效益总是在递减的
比巴卜2020-11-11 13:44:51
也大,你写的那本书叫什么来着,哪里可以买到呀[旺柴]我找不到了
作者
周一的文章末尾有放,当当最近正好在促销。
黑心汤圆2020-11-11 13:44:13
系列开始更新了吗?
作者
文章里面列的几个标题都是从已经写完的部分里面摘录的。
姜小珊2020-11-12 15:54:19
也大,有个问题请教。“观察仓”一般少量持有多久合适呢?以及判断该支基金适合持续加仓的标准或者逻辑是什么呢?谢谢解答[玫瑰]
作者
我一般会看得比较久,6 个月左右吧,如果还没看明白就会继续等。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手里已经有了不少好投资,所以在选新投资的时候就有底气挑挑拣拣了。
大吉大力2020-11-11 14:40:37
特别赞成也大的主动基金观!投资这玩意,对自己的能力圈充分认知,不折腾才是真智慧[强]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