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神经科学的投资常识-《投资的怪圈》短书评
在关于投资的书中,该书别树一帜的地方,在于其引用了众多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指出我们在投资中,会经常犯的错误有那些,并有针对性的给出应对建议。得益于融合了脑神经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神经经济学的出现,我们可以开始理解投资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不仅可以从投资理论或实践层面去理解,而且可以从基本的生物功能角度去理解。
很多关于投资的书,核心思想是证实你所知道的投资知识是错误的,但很少有书会告诉你,你对自己大脑的理解都是错误的,从而无法让你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投资者。该书中的很多内容,看起来是常识,是老生常谈,但经过实验论证得出的结论,其可信度远高于传统智慧,更值得被重视。
中信 2020 6月出版,四星推荐
全书的十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前两章介绍情感如何影响决策这一神经心理学的关键问题;中间的7章,分别介绍贪婪,预期,风险,信心,恐惧,惊讶,懊悔是如何让我们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的‘最后的一章,谈论投资,金钱和幸福的关系,提升了整本书的深度。全书最后的附录给出了10条投资的基本原则。
这本书开篇引用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的定义:“大脑,名词,一个让我们认为自己在思考的器官”,这让我想到了下面这个直白的有些残酷的图。不止个人如此,很多组织也在收集大量数据,但却由于没有明确的问题驱动,只是在维持着进步的假象。
按照贝叶斯的框架,思考就是不断整合新信息,以获得更新后判断的过程。根据正面负面信息,常见罕见,以及高估低估信息这样2*2*2的框架,可以将本书中的讨论的投资失误分为八类,高估常见的正面信息的权重,这就是贪婪;高估罕见正面信息的权重,则是由于侥幸心理;高估常见的负面信息,是想要避免懊悔情绪;高估罕见的负面信息,是由于惊讶情绪导致的恐慌;低估常见的正面信息,是因为预期过高;低估罕见的正面信息,则是受限于固有思维框架;低估常见的负面信息,是缺少风险管理意识,而低估罕见的负面信息,则是侥幸心理作祟。
书中所讲的道理,让我想起了心智上的贫穷–什么是时间稀缺,注意力稀缺,关注稀缺以及该如何面对,投资错误看似多种多样,但大多是由于在做决策的时候,决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这不是让你在做出每个投资决策前,都瞻前顾后,而是让你知道自己何时处于心智隧道中,只能基于过往的成见,无法正确的整合新信息,因而不适合做出投资决策,需要及时调整。
这对应着书中的九条投资建议,即如何让你避免投资中的认知偏误的。
1,以整体视角看待投资。要保持冷静,盯住总净值,而不要强调每项投资的短期变化。这是关于如何避免高估常见的正面消息。
2,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过制定多元化策略和了解历史情况来应对灾难,这样可以帮助你避免恐慌。让你避免高估常见的负面消息。
3,先做调查,然后投资。这是让你不要只根据第一印象投资,
4,永远不要说“总是”。无论你多么确信一项投资是成功的,都不要把超过10%的资金投入其中。这是为了避免低估罕见的负面消息。
5,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专家了。这还是为了避免低估罕见的负面消息。
6,过去不是未来的序幕。不要仅仅因为股票或共同基金价格上涨就去买入。这条关于避免低估常见的负面消息。
7,注意权衡预测家说的话。由于预测家的名声来自其过去的成功,因此这条也是为了避免低估常见的负面消息。
8,听起来过于美好的事情,或许不是真的。这条是让你避免高估罕见的正面消息。
9,成本是杀手。交易成本每年会消耗你1%的资金,而税收和共同基金费用每年又会消耗你1%或2%的资金。这是要让你避免低估常见的负面信息。
全书最后一部分,关于快乐的研究,指出金钱并不总能带来幸福感,而要想获得幸福感,最具价值的投资是把钱花在能让你的生活更有价值的目标上:发挥你与生俱来的天赋,让自己对别人更重要,让你周围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考虑到大脑的运作方式,幸福并不取决于你能买多少东西,而是取决于你发现自身价值有多大。正是这段话,让我觉得关于快乐的论论,拔高了本书的思想高度,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投资,也是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恰好,书中关于投资的建议,也适用于寻找合适的伴侣或工作上。简而言之,无非是正确地使用贝叶斯公式整合新信息,但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长久的刻意的训练。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