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钱赚多少是个头?”我有个比较科学的答案了

目录

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个问题。我们知道有钱才有选择权,才有底气解决焦虑;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常常有 100 万想 500 万,有 500 万想 1000 万,对钱的追求有时候反而更让我们焦虑。

所以积累财富获得选择权,和追求财富反而导致焦虑,这件事儿的边界到底在哪?

虽然这个数字肯定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没有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参考值呢?

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一张图,觉得还蛮科学的。这是一张研究年收入与生活幸福度的相关曲线图。横轴是年收入,纵轴是生活幸福度👇(根据语境我判断这个收入是年税前收入)

/pic/1_cTFUNmWDzsmUaj8RRHiaJ53oWdCvpg.jpg收入比较低时,幸福感随着收入提升很快,但这个效应会逐渐减弱,**当收入超过 6 万欧元(大约 50 万人民币)临界点时,收入再提升对幸福感的帮助就变得很小了。**收入 8 万和 10 万欧元的人生活幸福感已经看不到统计意义上的区别。

先不谈这个具体数字,我觉得从「幸福度」这个角度思考赚钱目标就挺有借鉴意义的。毕竟我们储蓄投资也好、努力工作也好、财务自由也罢,不都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再幸福一点。

从没房到有房、从没车到买下第一辆车,往往是幸福感最高的时候,再往后依次递减。

直到达到某个门槛,再提升收入对生活幸福感的改善就很有限了,甚至改善反而还不及付出的成本。我们就可以以这个收入-幸福度的临界点作为「钱赚够了」的标准。

……

再来说说我对 50 万这个数字的看法。

先补充一下,我自己其实不太看中年收入,更看重**拥有可以产生 50 万被动收入的财富,**我觉得更接近「钱赚够了」这个目标。

我给自己算了一下,按照长期收益是年化 10% 的话,也就是对应着 500 万本金。保守一点按照 7% 计算的话,就是 700 万本金。(年被动收入除以长期投资收益率)

大家觉得这个数字怎么样?是不是好像也没有想象得那么高。达到这个水平后基本生活需求都能解决得很好了:

  • 一二线攒首付、还月供够了吧?
  • 医疗上,买个能看私立门诊的高端医疗险一年保费也才 5 万左右。
  • 夫妇两个人加一起就是 100 万,养个娃问题也不大。
  • 剩下的钱,买辆好点的车,好点的包,偶尔搓个馆子、旅旅游也绰绰有余。

但网上还是常有类似「x 千万也不自由」、「三五十万年收入算不了啥」的观点。为什么大家觉得钱不值钱呢?我想了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

拿自己跟别人比。但老实说,这个焦虑即使收入再翻几倍依然客观存在。

有钱没自由。解决这个问题重点不是收入高低,而是收入模式,更需要打造被动收入。

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这个只能自己摸索了,提高收入同样帮不了你。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收入更高、储蓄更多确实有帮助,但有更好的方法——收入多元化,理解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周期。

仔细想想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年收入达到 50 万真就已经解决得七七八八了,剩下影响生活幸福感的事儿,往往就算收入再翻一倍也依然客观存在。

之所以觉得「三五十万收入不算啥」,很可能是陷入了一种误区——觉得存在这么一个收入门槛,达到以后所有的人生问题就都自动解决了。但这个门槛很可能是不存在的,有些问题注定不能只用钱来解决。

总结一下

有的人说“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也有的人说“很多问题钱解决不了”,两种说法并不矛盾,重点是你处在哪个区域。

收入低、钱少的时候,财富对生活的改善肉眼可见,年收入 50 万以下追求财富、提升收入确实有意义。

但是这个阶段会让我们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钱能改善生活。而事实上,财富对于生活的帮助在跨过 50 万这个门槛以后会快速消退,需要换个新的角度考虑问题。

拥有能够产生 50 万被动收入的财富,对于大多数而言,钱已经赚够了。

……

最后,给大伙问到两个双十一的福利 😊,一个是买书的、一个是保险的,两个活动都是截止到 11 月 11 日。

最近当当在搞自营图书五折封顶活动,这里有两个折上折的优惠码:

  • 200 再减 40:SKAT8U
  • 300 再减 100:VNQKGM(这个码的数量比较少,可能需要拼一下手速)

当当的小伙伴帮我汇总了一些在书单和文章里面推荐过的书目 👇,供大家参考。PS:我自己的书《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也在活动范围内呦~

/pic/2_anTibmeW6XZ4Mo9gxGOtnBI5f4Sw5w.jpg……

第二个福利是健康类保险投保返礼品:

  • 投保金额超过 5000 元送个红米手环;
  • 超过 8000 元送 Brita 的滤水壶;
  • 超过 10000 元礼品是美菱足浴盆。

可以参考我整理的保险方案建议,健康类保险都参加这个活动。文末的「阅读原文」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同期还有个预约顾问返话费的羊毛活动。

阅读原文

slIM2020-11-09 13:29:44

看到有人说什么房子多少钱多少钱,怎么怎么的。我真的纳闷了。非得买房? 不买房就被枪毙了? 我现在手里资产,现金1200W,没有房产,没有车。 单身。所有资产都是纯现金,目前全部买入了公募基金。一年收益轻轻松松180W左右。我每年全球到处旅游,一年80W足够花。剩下100w继续投到公募基金里。我不打算结婚,不打算买房 ,我不会把一分钱花在中国的房地产上面,因为那对我来说是浪费钱,是不值得买的东西。我现在生活的非常快乐。未来我依然会全球到处走。

作者

大佬的自由生活,实名羡慕了~

Cj22020-11-09 13:06:10

唉,即使夫妻双方都是50万税后收入,按80平大众房型,买在上班通勤时间小于1小时以内的地段,还要抚养小孩,攒一线房价首付还是要挺多年的

作者

攒钱的心态还是得放平,社会的资源就那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上来就车房齐全太难了,毕竟和你竞争的都是积累比你多很多年的前辈。 不用不服,开始工作的前几年不管从各个角度来看,理应是处在社会比较靠下的位置,年轻发迹的只是个例。听着比较难受,但很现实。

欣口茹一2020-11-09 13:02:08

原来也大的财务自由指的是单人500万本金

作者

没有,我的目标确实是两个人 500 万。先自由,再慢慢改善生活。

木头2020-11-09 13:05:42

三五十万收入不算啥的人 我估摸着说,这话的人根本不知道三五十万什么概念,他们年收入应该不到10w

作者

心态更像是,反正都是 YY,那还不如选个有点想象里的 [旺柴]

lulu2020-11-09 13:03:03

保持平均年化10%的能力比大部分公募基金经理都牛逼,我想这才是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密匙所在

作者

你也太看不起基金经理了,过去 20 年公募偏股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超过 15%,扣除通胀还剩 10+% 呢。

深海里的鱼2020-11-09 13:05:51

对我来说够了,家庭有500w能产生被动收入的现金我觉得就够了

碎碎叉会儿腰2020-11-09 13:09:16

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到年收入50w了[偷笑]

Lou2020-11-09 17:56:39

作为一线互联网阿里的打工人,表示也大说的挺对的。年入几十万后,日常消费啥都相对轻松了,出门基本都是开车or打车,每年长途旅游2-3回,周末下下馆子,星巴克自由,大件、贵的爱好也都可以支撑。并且有了房,幸福感、归属感的确提升了不少。 不过也就像也大说的,容易焦虑,一方面来自于和身边人比较,一方面因为怼未来的担忧,这是打工收入并非被动收入,要一直保持较高强度的工作,自由时间不多,更有35岁焦虑。 所以目前自己能做的就是,不和其他人比,不比收入,不比支出。远离消费主义,少消费,多储蓄多理财,开始副业。人生不是一段冲刺,而是长跑。

Sol2020-11-09 13:31:14

中国人被房子捆绑的太严重了,年入50W如果是打工的话基本已经默认是1线了,但很多人房贷就去了一半,孩子去了另外一半的一半,当然不敢浪。。 如果跟也大一样,不管身处何处(不用考虑房子)、有自由的时间(虽然现在没娃,但我知道也大是准备自己带娃教育娃的)、被动收入50W,那确实是另一种人生。 我也觉得50W/年随意支配的资金那是真的非常够,各种意义上的够用[嘿哈]

Sol

补充一下,我30岁有娃,在二线城市武汉年入20,有点小焦虑;有个大学同学留北京,目前在字节跳动,年入已经超过50,他和他老婆都是清华博士,老婆在985大学当老师,他俩基本顶配了吧,貌似比我还焦虑,刚填了娃各种开销(月嫂一万八,现在换了育儿嫂便宜一点),找我帮他从PDD代购iPhoneSE你敢信….学区房是真的买不起,我是真的想不出来靠自己努力还能做到什么程度。不久前刚跟他聊了,我是真给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也大有想法么?

光影_青空2020-11-09 15:32:30

说什么1000万都不自由的人,年收入有20万嘛,我很好奇,对我这种年收入不到10万的人,工资涨了2000块,那感觉都天翻地覆都不一样。 别说年收入50万,年收入30万的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我都想象不到。

酒儿2020-11-09 13:13:49

争取2个人年入60W左右,存50%以上,保持5年,这样自由又进了一步…

喵二小姐2020-11-09 13:29:08

因为大部分人五十万是工作收入,换过来如果十万是被动收入幸福度都很高

vollin2020-11-09 13:11:41

还需要考虑通胀,25倍年收入真实年化4%,管够。

作者

7~10% 是扣除通胀以后的

黄鲁川2020-11-09 13:08:16

每年双十一都要买书,也大的《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买起来[耶][耶]

裙子2020-11-09 15:52:53

资深社畜表示50万是个很大的坎。对应到呆过的公司最低也要做到总监级别。难度还挺高的。

作者

感觉被动收入到 50 万反而比较容易,至少不会受天花板限制。

熊不理2020-11-09 16:21:42

说的在理,经常看到什么大V算个财富自由要几亿才够的真想吐一口口水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