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制变
前两天,有位读者在**《屠龙少年如何成为恶龙——中国互联网平台该向何处去?》**文后留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目前精英阶层一部分人的心声:
类似的看法,多年以来,我在许多场合都听到过。这不是老百姓的抱怨,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上的既得利益者对这个国家的认识。
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在几十年内取得巨大的发展?如果抛开对个体的关怀,从宏观视角看,客观上,在战后拥有几乎无限量的廉价劳动力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先发国家在中国加入WTO前就已经非常清楚的(索罗斯在1998年的《论全球化》中就清楚的提到这点);而将几乎无限量的廉价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这可以讲是一个主观上努力实现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今天区别于其他同样拥有天量廉价劳动力国家的根本原因。
今天中国新贵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在上述两个历史条件之下实现的。有个体的努力,有市场的竞争,有机遇的把握,但每一代经济上的成功者,与同时代的其他个体一样,都受制于历史给定的条件,同时又成为今后历史的创造者。
改革开放后,短时期内的有效组织,是以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共识为前提的,也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没有这个共识,人心难以凝聚,中国的计划坚冰不可能快速被打破。
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后,很自然的带来了贫富差距问题。这里的贫富差距问题,不是有能力者挣得更多,不是多劳多得,也不是市场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这些都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这里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因经济结构和制度滞后带来的一系列不公平。**在初期,劳工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被侵害,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企业因所有制差异受到不公平对待,这短短几句话,背后其实都是无数个体的血泪。伴随这些血泪的,是针对性的制度打补丁过程。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中国最早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条款,是写在看似与之不相关的《合同法》中的。
在中国,市场中的经济人士,拥有较大话语权,这是中国特色的“重商”导致的。这就导致了这个社会更多的从经济视角去看问题,而忽视了这几十年来一些基础法律制度带来的关键性作用,这恰恰又成为了能够孕育出今天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私有企业的前提。
为什么今天民意对平台这批年轻企业家总体上是十分失望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本身已经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整个体制仍然在遵循改革开放之初的共识,如果没有几乎无限量的廉价劳动力,没有对这些廉价劳动力的有效组织,没有过往从制度上倾向于“效率”而在一定阶段为做大蛋糕而容忍局部的不公,那中国今天的平台企业,真的能在发达国家立足吗?他们之所以没有在发达国家取得成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那块肥肉,也不是因为这两年才出现的中美紧张关系,而是他们的境外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一开始就提醒过他们,平台在中国擅长的游戏其实在先发国家是玩不通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中国天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基于“效率”的有效组织,秦晖教授曾经用了一句话来归纳,也就是所谓“low human right advantage”。然而这种优势会是永久的吗?
这个优势有历史阶段性,受制于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人口急速下降,这是不可逆的,并且今天已呈加速趋势。
二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共识将时时敲打让执政者,使其不忘初心。很显然,今天的先富们已经位居全球前列,而还有6亿国人,月入仅千元。滔天民意不仅仅是针对平台企业,其实也是在针对监管的缺失。
三是深度全球化之下,中国的优势最终因为先发国家的失策而使其中下层受到冲击,外部压力一定会迫使内部改变。TPP并未明文排斥某个具体国家,它排斥中国的方式是,将劳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国企的排斥上升到中国当前还难以承受的地步。然而中国可能退出全球化吗?
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历史都走到今天这样的阶段,也即进入全球化之前的无限量廉价劳动力优势即将不复存在的阶段,也即再不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就会失去初心的阶段,也即再不进行全方位的精耕细作就难逃中等收入陷阱(内卷化)的阶段。
**这种整体的急迫性,我认为今天的新贵们并没有能够体会到。**而当整体要因时制变时,局部怎么可能不受到巨大的影响呢?
抛开这些理性的讨论,其实我更想讲的是关于人性本身。如果我们有心阅读过往数年欧美经济学界、政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研究和讨论,对资本的反思、对权力的反思、对人性的呼唤已经凝聚成这个时代巨大的洪流。这个学术的洪流源于现实生活,源于一个个生动的个体,而不是苍白的理论。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是因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全球化问题。
昨天,有位朋友跟我聊了很久,其中一些话,正是我想讲而一直没有讲的:
我们是一群知道怎样在洪流中生存、获利的人,或许我们可以选择一条路,顺势而为,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学会生存、获利,寄希望于下一代生活在美丽的灯塔之下。然而这是我们曾经想要的世界吗?我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变成一个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吗?如果我们想要选择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呢?
对那些不到50岁就放弃了人性的当今“成功者”,我只想讲一句:
我坚持再写十年,看看是你的世界会被改变,还是我的世界会被改变。
以上。
lhs2020-12-15 16:35:39
读者理工科出身,曾经一直很意外丹麦这样500万人口的高福利国家怎么会在“科技创新能力”这一块全球排名那么靠前,后来去了解它的历史,制度安排以及近10年来创新企业的发展,我被彻底震惊了,从它协商民主500余年的传统,再到同样是精英引领下的极其精细和贴近现实的制度安排,乃至于人文社科共同对国民意识以及文化的塑造,共同构成了丹麦这10年来不断出现的科技创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丹麦乃至于欧洲其他一些的国家的制度也是渐渐演变的,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人一票,更谈不上一人一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年岁渐长,逐渐发现以前读过的哈耶克的著作很多地方可以证伪,为什么欧洲乃至于美国日本的学者会对现实进行反思,类似于《资本与意识形态》和《The levelling,what next after globalization》那样的学者能够提供这个时代更深刻的解释,并进一步的,提供未来的方向,而国内的人文社科却仍然如此孱弱,仿佛无视现实而且提不出太多有意义的解释呢?
LLLQ2020-12-15 12:00:32
控制错觉,人类有系统地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而低估机运或不可控制因素在事件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上所扮演的角色。很多精英觉得自己能够成功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努力,而往往忽视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可能因为他们刚好站在了不公平的制度上面或者运气垂青,然后再骂失败者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努力,不能及时改变适应这个社会?
Anita2020-12-15 11:49:14
我请人干活当然希望年轻人都跪着。那年轻人都跪着包括你的下一代吗?我的下一代出国,或者给他存多点钱足以不用跪着。这就是中产们给自己的solution。最吊诡的是,这绝不是藤校招人的标准,于是为了达到藤校的标准,中产们一边支持年轻人应该跪着一边教自己孩子发表支持年轻人应该站着的言论。
大金刚王中现无上主2020-12-15 12:03:43
不是我们或者下一代想不想变成达尔文主义,而是丛林法则本来就存在。狮子想吃鬣狗,哪些鬣狗要么反杀,要么逃跑,要么被吃,没有其他路可走。
作者
是你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不要加“们”
晚乔2020-12-15 12:03:18
精英们缺乏悲悯和敬畏之心,把成功更多归因于个人,而缺乏对体制和无数为这个国家牺牲的无名者的认识和感恩—后者恰恰是中国崛起的最大“红利”。作为精英本应该更有能力去反思、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却反而背道而驰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是为这个群体的悲哀。
崔巍VC2020-12-15 12:08:57
立意甚高 我之前问过我一个亲戚 属于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那类 我说你享受你当下的生活么 他说享受 那我问如果你女儿活在你这样的日子里你愿意么 他连连摇头 这个事情就很吊诡 我们活过来的轨迹也是我们付出后换来的 我们自己却不认可我们的后代要像我们一样生活 哈哈
作者
所以把子女送出去,成了精英们共同的选择。谁能想到,如今的藤校教授都是左翼,最后下一代革了自己的命。
郑婵2020-12-15 11:55:43
“这不是老百姓的抱怨,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上的既得利益者对这个国家的认识。”这就是悲哀之处。刘润的文章我也看了,我也想了很久,也许用一个比方能让我自己豁然开朗;具备先发优势的人对后面的人说,我先富起来,一定会带你们飞的;后面的人信了,在对日子会好的念想中安于现状;于是先发的人富了,但是,头也不回;相同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
任康剑2020-12-15 11:52:03
深以为然。多少精英“针砭”“体制”塑造人设,不屑与当代年轻一辈普遍的左翼思潮,却不承认自己与更大的体制多大程度交融,所谓的成功多大程度源于时代进程而非个人的才智。如果他们和他们的利益继承者们还是不信与不屑的话,那社会革命就不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了。
Clown2020-12-15 12:57:05
我自己都不相信,曾经的我觉得政治课只是洗脑般的存在。13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吊毛大学生,我就开始琢磨做平台,财富自由。当我为30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沾沾自喜的时候,已经被某些几轮融资家底殷厚的大平台吊打到裸奔。后来,我静下心读了资本论。在踏踏实实上了几年班以后,我每一次听到国际歌,都热泪盈眶。每次读到狂人日记都辗转反侧,坐卧不安。我终于在某个还下不了班的深夜,深深知道那本写着吃人的书,也忽然想起来那本书叫做《仁义道德》
寻找曙光2020-12-15 12:15:41
虽然作者之前有判断错误,但是对互联网巨头的批评却是抓住了时代脉搏,一个送外卖的市值都快两万亿了,这个快垄断吃喝玩乐的平台却对冒着生命危险的骑手不服任何责任,对此可以借鉴中国政府对煤炭业的治理
郁离2020-12-15 11:55:33
受了这么多教育,看了广阔的世界,却没生出慈悲之心
星海2020-12-15 11:48:48
想成中国主宰的资本,请展现自己的能力,能带动中国生产力前行,对外击败对方的资本。而不是做买半,做新时代地方收租而已。这样还不如退回全国国企时代,反正比收租强。
帘外雨疏2020-12-15 11:57:19
一个幽灵,游荡在地球平流层中……[旺柴][旺柴]
Lychee2020-12-15 12:11:35
不说别的,垄断企业搞死小公司,这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没饭吃的事就很棘手
飜2020-12-15 12:17:36
文章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忘初心太难了。个人认为,20年内国内的精英阶级大概率会集体无意识叛变,至少我现在还没有看见扭转这个趋势的苗头。最后无非两种结果,要么内卷割裂然后阶层固化,要么精英阶层大量的挤破脑袋也要移民留下小部分真正的实现先富带后富。这是房价几十年高歌猛进所培养的国民性决定的。
愚度-嘉禾2020-12-15 13:05:40
我倒是认为,现在中国发展最大的原因,不是廉价劳动力,更不是有序组织了廉价劳动力。而是把人当人看,而不是当劳动力。 把人当劳动力看,要么是资本,要么是统治者。 而中国,把人当人的历史传统,是艰难的,但经过民主革命后,这个理念开始扎根。 我倒是觉得,中国这一百年来的发展,就是因为解放了人,和人的解放。 特别地,看了世界史,发现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兮2020-12-15 12:03:2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既得利益精英发达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抛弃底层,仿佛是一个历史规律,从何不食肉糜乎到996的福报,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龍在渊2020-12-15 14:20:37
20年前在农村,谁家考了个大学生,很快就能光宗耀祖。现在呢,别说出了个大学生,出了个硕士博士也不会起多大波澜。那些抓住时代红利的暴发户,开着豪车进村,明显比大学生们气派的多。农村人才不管挣的钱干不干净,P2P操盘的人在农村成了万人敬仰的对象。多少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方面不愿回村,另一方面融入不了城市(买不起房),还被村里出来的暴发户嘲讽。
市民李先生2020-12-15 12:04:07
每一个优秀的棋手都知道,自己是更大棋盘上的一个棋子。——某美团骑手
Andie2020-12-15 11:47:09
有的人就是运气太好,误以为一切得来都很容易,忘记了怎么同情。
涂图2020-12-15 11:57:32
对自由市场之下的失意者,缺乏根本同情。精准。
攸往2020-12-15 16:46:35
太多工人与农民为这几十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其说我们享受了所谓的劳动力红利,还不如说我们享受了牺牲的红利,这红利浸透的是汗水,眼泪与献血。 可笑有一些人,享受着万众牺牲基础上的时代的发展的机会与红利,靠自己那么一点点靠蝇营狗苟和不堪入目的小手段剥削压榨工人与农民,爬到了高处,回过头来就要把路堵死,想把最辛劳也最穷苦的人民贬低为无可救药的奴隶,他们也不照照镜子问自己一句,“我配吗!?”。 不配!
HK2020-12-15 14:35:03
昨天也看到某(姓)润写的一篇以科技大旗为幌,替巨头诡辩。我给他留言:科技不是用来内卷和托拉斯的。
Coexistence2020-12-15 13:55:55
之前和某位同学讨论到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对方的观点令我震惊,大意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走不出去的,越多的教育只会带给他们更多的痛苦,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的好。我无法说服他,原因恰恰是作者文章中所指出的。可能因为我是小镇做题家,亲眼见过同龄的朋友辍学,也见过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学就已开始考英语等级考试、集乐高[旺柴],所以我由衷地庆幸有这类政策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有热情肯努力的孩子提供机会,我极度厌恶上面这类剥夺机会的观点:从结果倒推原因,再辅之以环境决定人和出身论,有这种观点的人可否想过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如此环境”?但如女高的张桂梅校长一般,我们中会有人想要去改变,并且坚定地去改变。
Coexistence
前面高赞讲出了心声“受了这么多教育,看了广阔的世界,却没生出慈悲之心”,教育上也是,先立德再树人。
李灿2020-12-15 12:33:13
其实这种人不仅常见而且往往不自知。随着当前收入结构,科技发展,人口等等都发生变化,当前的环境早已和20-30年前不一样了。要知道互联网垄断企业占据资源越来越多,不管愿意不愿意,公权力都会不可避免的会向他们让渡。而某些——甚至有一部分还不是公权力让渡的受益者——精英不但不警惕,反而大唱赞歌。真以为大型垄断企业占据公共资源,获得公权力后会不想收租?以为念几句赵老爷就觉得自己形象瞬间高大了起来,却不知道马员外早就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真的想对某些精英说:某些小地主吧,在封建时代觉得自己过日子也挺好,恨死了太平军,殊不知吧,以前有小地主的生存空间不是因为封建豪门不想把你搞成佃户,而是因为生产力工具有限没法管那么远。
o(`ω′ )o2020-12-15 12:25:32
如果人类本质真的如此自私且残忍,每天生活在无休无止的内斗之中,那最早的社会恐怕根本就不会诞生了,就算是禽兽群落都会给群体里的弱者有限的帮助,人类没必要比他们做的更差。
犯蠢小能手(安紫东)2020-12-15 11:51:10
他们能保自己不被踢下去,他们的孩子呢,孩子的孩子呢?没有万全之策保证永远的精英。 看看我父母和我面对世界的差别,接受教育的差别。真的没办法预计我的孩子会面对怎样的世界。只能希望未来还有点希望
梅.Y.J2020-12-15 12:34:08
希望十年之后依然在这里碰撞思想火花。十年,世界会怎么变化,时代会走向何方,一起见证吧。我相信我们的国家民族会成长,作为我们个人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成长。
Spring Inside2020-12-15 12:21:44
社会发展要的是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的上一辈以及周围已得势的所谓精英or暴发户们,都会简单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问题归于体制。没有看到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是不是因自己的错误而得到奖励,系统需要纠正时,没有反思自己。多数情况下片面把欧美的个别截面优势来解释当下。不说多了,看看任正非在干什么嘛。
Will2020-12-15 12:23:53
我们以效率为先,付出个体不公的代价,野蛮生长了几十年,习惯了只顾抬头见琉璃瓦,却无视脚下的褴褛衣。
龚刚强2020-12-15 12:12:18
如何约束优胜劣汰胜出者的任性,是人类历史的永恒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区别。
yi2020-12-15 17:48:35
前几天听杨澜讲《丹麦人的幸福一生》,无差别工资水平,高保障,婚姻自由,阶段税收… 不正是我们口口声声的共产主义吗[流泪][流泪]
蒹葭以渡2020-12-15 13:58:37
刚看完刘润写的 非常反感 扶贫工作刚刚告一段落 资本就要碾压底层劳动人民的生计 效率和公平不能倾轧过多,要平衡 资本通过大规模补贴去急剧改变社会生态 没有掌握资本需要的技能的人如果去生活? 精英视角永远岁月静好 底层劳动人民的资金储备无法完成时代巨变需要的转型时间 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是一个好主意 新生事物可以慢慢去改进社会生态 而不是想着铲除巨变 应该是想方设法让人民群众一起通过劳动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难道打掉这些基层生计之后 大家都像美国底层民众通过领取食品券过生活?
Jiang2020-12-15 12:56:25
“他要是体面,你就让他体面,他要是不体面,那你就帮他体面”!
王田2020-12-15 13:57:37
真的大爱作者,每次都冷静的指出问题,且为大多数发声,语言太大胆和犀利了哈哈,不能更赞同~自己是非常普通的劳动者,工作原因接触的很多高净值人群,确实,既得利益者群体,总是理所当然且对社会诸多抱怨,以为自己获得的太少…
喵2020-12-15 13:00:31
资本家的钱是靠抢来的,然后发展完了之后告诉别人,你不努力要被丢下[Broken]好处都被你占完了,血泪被光鲜遮蔽,真的是乌鸡鲅鱼
喵
说没有路可以走的,是因为不愿意放下嘴里的那块肉
释迦2020-12-15 11:47:51
底层民众虽卑微平凡但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和权利。而不仅仅是这些互联网巨头眼中所谓的流量和韭菜。
Cuile2020-12-15 17:13:25
最近蚂蚁被锤后,马爸爸的一些布局暴露出来。好一张绵密的大网,如此多的精英在等待盛宴。我不禁在想,这些巨头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掌控人类社会尽可能多的权力,实质奴役尽可能多的同类?还要将财富和权力传承下去吗? 如果社会倒退成丛林,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代之后,就没有后代了。 一定要打破畸形巨大财富的代际传承。同时,希望永远在年轻人身上。马爸爸还是不要做马老师。
三喵2020-12-15 13:38:18
有的人以为自己是精英,可能快要失业了。
三喵
从国家的视角,货币是印出来调节经济的,这跟个人视角完全是两码事。同理在其他方面也是。这个人让我想到了精致利己这个词。
SunHeat2020-12-15 18:19:01
现在石锤了,公众号名字的寓意就是:别以为自己有啥了不起,能撬动地球能扭转乾坤。个人其实只是顺应历史潮流在世上走一遭而已。就算某个人消失在世界上,甚至全人类都一夜间消失,太阳还是照常升起。
胡杨2020-12-15 16:12:01
刘润打着“看本质”的旗号,从来不看本质,明明是河里的水坏掉了,但是他的文章反复告诉河里的鱼应该保持如何如何的游泳姿势!!!看他号差不多一年多,十分厌恶了已经!一副精英做派,说点接地气的人话会死啊???
匆匆走过2020-12-15 13:03:32
作者最后一句话,便是我积压了好久的话,但没有办法还得再等等,我比作者年轻很多,作为年轻一代一员的我,已经在努力,但还差很多,差很多。
inthewind2020-12-15 12:15:18
人性决定了公平与效率二者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或许只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式左右钟摆。
Mr. Balance2020-12-15 12:09:1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夙愿付与东流2020-12-15 11:59:18
只想着搞增量,早晚会变成另一个美国,逃不过历史周期律
sp2020-12-15 11:58:57
所以清华教授那种对后代未来沦为普通人的担忧,已经慢慢自上而下蔓延开了吗 国是千万家呀,那岂不是,哎
lhs2020-12-15 16:35:19
学生时代曾读过秦晖《南非的启示》,再结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些史料,让人感受深深的难过。前段时间读《资本与意识形态》和《The levelling,what next after globalization》,有一个很深的疑惑,如果说中国君主时代尚且能够不断的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制度,包括科举考试乃至不断改进的财政分配等等去改善社会,为什么到了改革开放后,相当一部分精英和学者一方面把过去的历史视为粪土,一方面又无视现实,不断根据自己的臆想得出一些“以目的出发,自我创造各种理由”的结论,比如我认为上海要有5000万人口,所以“东京市”就必须要有5000万人口,我认为互联网无敌,那么“中国正是因为有这些互联网,我们才有通往ai这个未来奇点的船票”,我认为自由放任,“低人权优势无比正确”,所以你看“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欧洲债务危机”……但是事实呢?且不论,互联网低附加值的规模化是否有利,单就我自己的体会,电商一方面以及不具备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国外各种各样的商超提供了或者廉价,或者丰富多彩的消费品,而这其中很多消费品真不是那种芯片型的高科技产品,而在一个14亿人的巨大市场,我们非高科技的消费品的供给居然还这么落后,互联网并不想它宣传的那么神。再者,真仔细的看,希腊的福利在欧洲算很低的了,但是希腊教育落后,政治腐败,产业落后,德国,北欧福利比它高多了。
安心2020-12-15 13:29:35
为天地立心者也只是立了某家人的心; 为生命立命者也只是立了部分人的命;为往圣继绝学者终归沦落为御用文人;为万世开太平者终是一个不醒的迷梦。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何必费思虑,你我皆过客。苔生小石间,少见光和热,当时便发花,了此一生足。
功宇2020-12-15 12:00:18
无限量廉价劳动力的时候能理解为也有部分卷了农民工
罗威2020-12-15 17:40:04
社会精英只爱抽象的人民,对具体的人视而不见!
吴昊2020-12-15 16:06:44
在电梯里做着俯卧撑,然后觉得靠个人努力升上了天台
Sgrion2020-12-15 12:44:52
深以为然,好在中国基本盘从来没有改变,对着一点我丝毫不怀疑。私以为“精耕细作”这个词很准确,具体到各行各业,真的有太多痛点,以往的粗放式的路径依赖终将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而率先改变的才能在下个时代赢得先机,这也是我个人对自己择业的思考。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定规则的时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wwei2020-12-16 00:38:03
和温铁军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大规模调动廉价劳动力的能力”,从苏联撤资以后资本密度陡降为0几乎是以大量劳动力完全代替资本,到城市无法容纳就业号召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民工涌向东南沿海,再到这次疫情广大农村吸纳巨大暂时或永久失业人群,发展靠这种方式实现,危机也靠这种方式化解。城镇化过快或有降速的趋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号,发展农村产业,把城市里的人口再往回吸,这是温教授的想法,不知道作者怎么看这一观点,是否过于理想化了。
basket!bao2020-12-15 22:41:41
高中政治经济学课本对资本异化的描述,越来越接近如今现实的时候,自以为抱紧了资本大腿的“中产”们,最终会发现:自己不过是抱了根腿毛……[得意]
余由威2020-12-15 20:37:07
从我关注公众号开始,慕峰老师一直保持初心。之前大声呼吁的问题如今都已浮出水面,回避已经不可能了,拭目以待接下来的改革。跟老师一起看下去,看它未来会不会成为自己打心里认同社会!
鸟与梦飞翔_Jessie2020-12-15 18:21:19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反之,然而逆天之道,终不得长久
YeYeYe2020-12-15 16:22:44
冷漠和机械的社会逐渐形成,这绝不是一件好事。认同丛林法则只会让社会失去活力,因为他们认同了强者恒强。拉长时间线,以几十年为单位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finxible2020-12-15 15:05:29
所以啊,那句话说的真的对啊: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同,我只觉得他们吵闹——精英阶级 PS:说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教育来让孩子别跪的是中产阶级的解决方案,当然很多人根本没接受还有的高等教育,完全拿钱砸出来的。真正聪明的就不会太早跳出来,闷声发大财,拿到想要的之后再转变自己立场(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美国,在你拿到绿卡前,你可以在加州支持蓝党,拿到之后你可以去华府跟右派游行,参见公交理论,大家都希望自己上车之后立刻关门[微笑])
牛仔2020-12-15 13:18:27
我不代表谁,感谢时代给予的机会,从农村来到大城市挣扎。总体上会觉得对于国家会变的越来越好,到个人身上如教育,住房等会觉得希望渺茫。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魏前明2020-12-15 13:08:48
我们发展的目的不是说为了拥有低端制造业,更不是为了让这些只会做点服装,只会做点玩具箱包的老板们继续长期过好日子。早期开始做的很多这些小老板,现在都已经移民去了,然后厂子在老家,污染还在老家,工人是中国内地去的给他苦哈哈打工的这些小年轻!
Eric2020-12-15 12:57:44
好巧,上午同学群两个活跃话题, 一个是对平台巨头的批评甚至可以说讨伐,此过程同学们立场出奇一致,完全没有为资本辩驳的同学[捂脸] 另一个是刚大学毕业一两年的几个小校友,抱怨房价高,即使在城市较偏远地方要买房也很费劲
Nagrando2020-12-15 12:56:03
历史的泥头车正在加速赶来。
亚兵2020-12-15 12:36:00
中午开完会,出门,阳光照耀,有些无措,仍在坚持。
波涛汹涌2020-12-15 12:25:41
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历史都走到今天这样的阶段,也即进入全球化之前的无限量廉价劳动力优势即将不复存在的阶段,也即再不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就会失去初心的阶段,也即再不进行全方位的精耕细作就难逃中等收入陷阱(内卷化)的阶段!
H01D2020-12-15 11:44:47
屁股决定脑袋,人的动物性无可避免,看来只有AI可以解决
刘振宇2020-12-22 11:37:37
感觉高手在庙堂。疫情让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实际上排除自然生态的关联外,在社会生态上,仍然是命运共同体,不能因为自己看不到而假装没有,出国只是从一个问题跳到了另一个可能更复杂的问题。这种关联大部分时间是感受不到的,但是当显性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不可逆的时代浪潮。扶贫,通过结合的所有制形式形成均衡地带,来破解财富单边聚集,可能是制度优势之一。
愿起缘落2020-12-15 19:52:52
“如果必须要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请选择善良!”,这是电影奇迹男孩里的独白。
周2020-12-15 11:57:03
整体增长中,不属于自己的增长便不是增长。倘若当年改开之初,中国人都持这个论点,不知这位精英是否还有机会感慨自己“被扔下了车”?
米格的吉他2021-01-06 11:30:59
欠的债总是要换的。
米格的吉他
打错字了,还。
爱在奔驰2021-01-05 18:49:21
幕峰大大,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不能发展慢一点,非要透支未来的发展走那么快,难道这个速度是没法控制的?因为中国人的短视?在我眼里一切速度过快的东西都会带来大量问题。
MLIU2020-12-16 21:11:39
突然感觉有点看不懂了,大部分人都喜欢平平淡淡的过日子,社会挤一挤,人还可以忍一下,过头的时候,谁不也知道会发生什么。
0000002020-12-16 15:52:05
之所以喜欢作者,是因为作者所述,让我看到了对未来希望。 这个时代,个人感觉 标签就是没人性。 我们这一代人年入十万或百万 没什么区别,没欲望。更别说要下一代了。 希望作者能多写一些类似的文章,扭正一下这个三观不正的现状[强]
孟令杰2020-12-15 23:59:57
不可枉拟天心为己心。 不可在世显圣自称神。 不可妄夺他人之信。 以上三条是判断邪教的标准。 这是一位智者说的,在这里套用一下,不完全符合文章气场。 但各平台创始人,那个不是这种货色呢。
Yongsong You2020-12-15 23:08:57
后面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骆宾王的“请看‘明’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场论2020-12-15 12:09:33
那些’国际精英’可以赌一把ai奇点在有生之年到来,但国家可不能这么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