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产品的一些瞎想

/pic/1_iagNM9E39DiazTibSx2caicZDj40HQ.jpg

题图:生长 | 摄影:孟岩在有知有行,我有多个身份。

我是一个半吊子产品经理,因为我经常对大家的产品指手画脚;我是一个高产(zhi)量的内容创作者,说白了就是写稿的;我还是一个投资研究员,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将我们的投资理念落地为策略。

在这三个角色里,投资研究,是在解构这个世界,试图去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做产品和写文字就不太一样,它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去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

当然,它们也有很多不同。

写文字,更多是在传递信息和感受。这些信息和感受被读者接收后,能在他的脑海中引发共鸣,或者留下一些东西。

做产品,就特别像在建造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这个东西是这个世界上原来并没有的,但人们会因为这个产品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一些。

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我经常说我是一个产品经理。但其实,我没有画过一张产品原型图,甚至都没有用过 Sketch、Figma,纸上随便画的图倒是有一些。

但我确实也做了一些产品,并且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对产品的思考。这周我对这些经历和思考做了一番梳理,今天就来瞎聊一下。

产品是在做什么?

如果说产品是在创造一个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的话,这个创造的来源是什么?

肯定是客户需求。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来源于产品经理的大脑。

一个产品诞生的过程,就是产品经理把自己的脑海中各种天马行空的要素重新组合,然后拿到现实世界中去碰撞,去测试,去看看自己臆想出来的东西究竟有没有人真的会用的过程。

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们做产品一定是希望能解决用户的需求。怎么发现这些需求呢?

如何发现需求?

我总结了三种方式:

1)自己特别需要但市场上没有;

2)观察现实生活中用户的痛点,结合自己的能力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3)根据自己的认知、结合行业以及其它情况,创造组合新需求。

还记着前面说的吗?产品经理在脑海中组装这些需求,拿到现实世界来检验。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三种方式的难度随着 1 - 3 指数级提高,失败的概率也指数级提升。

做自己特别需要但市场上没有的功能,相对来说最简单。因为这是「我」的需求,它是真实的,本来就来自于现实世界,自然成功率高。如果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做到自己足够爽,大概率这个地球上也有其它人喜欢你的产品。大成、小成,就是产品和需求本身的命了。

举个例子,且慢小账本的原型是我在 2012 年自己写的一个程序(我现在依然在用),这个需求很简单,我需要把我各个不同账户的钱汇总起来,计算一下总体的收益率,统计一下年化情况。因为这个需求没有任何其它产品能满足,我不得已自己做了一个。

大概率,这个世界上也有其它人有同样的需求。后来且慢小账本也证明了确实是这样。

再说观察现实生活中用户的痛点。

2007 年,我们创业做财帮子,就属于这个类别。当时是我观察到爸妈用 Excel 来记账,手动填入基金净值,来更新记录基金资产。我看到了这个需求,觉得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自动抓取净值并更新,还能让大家在网上讨论起来,于是产生了财帮子。

后来在且慢做长赢的跟投模式,也是如此。

当时已经有很多用户跟着 E大的公众号来做买卖操作,我们觉得可以用跟投的方式来让用户更方便的「跟车」。另外,当时很多用户为了补足之前没有买到的份数,还需要自己记录价格,每天盯盘,以免错过。我们用「补仓助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节省了大家的时间。

现在,跟投模式已经变成了基金行业的标配。

无论是财帮子还是长赢,这些产品的源需求都来源于真实世界,我们将他们和我们脑海中的其它要素相组合、裁剪、落地。

最后一种,是凭借着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组合各种要素,创造需求。当然,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创造的前提也一定是观察到了用户的一些痛点。

这是最难的,因为大部分的要素来自于产品经理的脑海,不来自于现实世界,这个组合并没有被验证过。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推演能力就非常重要,当然,MVP 以及快速反馈也很重要。

MVP

MVP 的意思是 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单说就是最糙能用的产品。

为什么要做 MVP?为什么不能做的更精美一些、准备的再好一些再来面对用户呢?

因为,我们臆想出来的东西,大概率是错的。

虽然很残酷,但就是这样。这个世界上聪明人那么多,大部分需求早已被满足了,你脑海中的想象,绝大部分都可能只是自嗨。

既然大部分的尝试都会失败,为什么不快点儿失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反馈,也会提升我们的认知,这让我们在下一次「发现需求」的时候,成功率会高一些。

反馈

把产品经理拉回到现实世界的,是用户的反馈。

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的第一篇周报就写下过「Eat your own dog food」这个词,这不只是指投资策略,也包括你做的产品。如果你自己都不用自己做的产品,又为什么能指望着用户来用呢?另外,用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感觉到脑海中想象和现实世界碰撞后的问题,自己的感觉,总是真实而强烈的。

其它用户的声音当然更加重要,你需要从这些反馈中判断脑海中的臆想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点,然后快速地迭代。

相比用户的声音,更诚实的是他的身体。这是上周周报后面一个用户的留言,首先我特别感谢他,但我想说的,并不是他对我们的爱。

而是,这才是真实的用户。显然,我们的产品还远远没有真的做到了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喜爱的程度。

/pic/2_Rq3xmjEA0kXiau71uVwCTeoJEnofmw.jpg

表达和自嗨

我经常在团队中说「做产品是一种表达」,但这句话可能太具有误导性了。

产品是一种表达,是指产品经理用它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看法。

比如,通过我的产品,我想表达用户不需要那么多的投资产品,我想表达根据排行榜只会让用户买到错的基金,我想表达 UGC(用户产生内容)对于投资这件事儿不太成立,我想表达频繁看盘会损害投资者的收益,我想表达我喜欢一个简单但坚实的世界,我想表达慢慢来会比较快,我想表达一个好的产品背后应该可以让人感受到灵魂……

这些表达会变成产品的功能和风格。

但产品是给人用的,你需要把你对世界独特的看法,用大家能看懂的方式讲出来。

这种表达不是孤芳自赏,不是顾影自怜,不是自己感动自己,那是自嗨。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我认为产品是用别人能看懂的方式,告诉你我对世界的看法

产品经理的特质

最近分别和很多朋友都聊到了一个好的产品经理的特质,我可能会选下面几个词。

好奇心:

就像上面所说,产品经理把自己脑海中的各种天马行空的要素重新组合。那你得先看过足够多的好东西。

我们看到的一个产品的背后,是这个产品经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听过的歌,用过的产品,经历过的苦难,思考过的人生。

去看足够多的好东西,这事儿没法强迫自己,需要的是对世界的好奇心。

跨学科:

创新通常来自于各个学科的交叉地带,来自于模糊地带。

苹果的背后,是站在科技和人文十字路口的乔布斯,这个评价太过准确。没有年轻时对字体的挚爱,没有在东方修习佛法的经历,没有被驱逐出苹果在皮克斯的蜕变,苹果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还记着微信 7.0 的开屏图吗?一朵蓝天下盛开的格桑花,背景文字是王阳明的「因你看见,所以存在」,音乐是 Leonard Cohen 的《In my secret life》,你读懂了吗?

情绪敏锐又稳定:

这条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又不是。

如果你没有敏锐的情绪,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那些微妙的用户感受,就很难做出让他们共鸣的产品。

但你又需要情绪稳定,因为产品创新是个九败一胜的过程,你会被老板、团队、用户指责、质疑,你需要在失败的时候勇于接锅,还能顶住压力带着团队往前走,穿越黑暗隧道。

最后

前两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方面,我觉得这句话很具误导性,产品经理和投资很像,是一个看似门槛低,但其实要求很高的职业。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真的都是产品经理,因为我们都在创造、都在表达、都在为别人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定会有一些普世的东西藏在背后。

以上这些文字,只是从来没有扎实做过产品工作的,一个野生的、自称产品经理的一些瞎想,它很可能根本不对。但我希望能提供一些启发,引起你的思考。如果有,欢迎你通过留言告诉我。

2021 年见。

2、本周操作

=========

3、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67 期,最新的资产是 6,928,842.01,基金净值是 1.3509,本周增长 0.33%

/pic/4_clQJ0eqtj81nJCPelyShyD6DxMXLEA.jpg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1.jpg

烈酒赠英雄贫2020-12-27 13:00:37

「产品是表达」,特别喜欢这句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537.jpg

锅害诗2020-12-27 13:17:22

请加大有知有行的宣传,我是在简七上知道的

作者

可是我看你是 2018 年关注我的[捂脸]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1.jpg

计典丽摩羯巨蟹2020-12-27 13:01:49

最近有知有行看的少了,课程内容很好,所以看来我不是目标用户

作者

这三句话都能看懂,连起来却没看懂

计典丽摩羯巨蟹

非刚需,有产品和市场替代选择,重要不紧急 主要我不是目标用户,一点感受,不系统

作者

收到,谢谢 Super ~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578.jpg

RE昨日house2020-12-27 13:45:46

我是孟总铁粉,但最近看有知有行也比较少了。自从关闭了app的通知,就很少打开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容上,针对小白的内容比较多,吸引我的其实只有孟岩专栏和黑板报;二是个性上,对社交讨论并没特别大的兴趣,这可能也是部分用户的心声。 我是且慢资深用户,即使里面投了不少钱,我打开的频率也并不高,基本只在每周做净值记录的时候打开看看。做为一个长期投资工具,用起来也算不错了。 一个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能够表达自己所认可的理念,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就足够了。 因为对于孟总的信任,我对有知有行的态度是,即使未来它并没有满足我的更多需求,我也希望它能够实现孟总的初心:帮助更多的人放下焦虑,安心生活。 加油哇~

作者

嗯嗯,收到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73.jpg

黎妍莫仗2020-12-27 14:29:59

且慢小账本感觉越来越不好用了,又用回了Excel,感觉孟总可以在有知弄一个记账本,这个用户粘性还是很高的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74.jpg

花陌醉红尘时代2020-12-27 15:07:35

突然有点想法,一开始像天天、蚂蚁这种平台,只是个基金销售平台,很多人是选不好基金的。后来出现了且慢,严选一些组合,把选基金这件事“外包”,一键跟投,傻瓜式赚钱。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资产配置,说白了就是资金的利用率,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最大化的利用自己的资金。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其资产配置也千变万化,如果有知有行能够让用户diy出自己的资产配置(比如利用股市温度计等工具看出配置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的比例),并把相应的资金量投入相关产品中,最大化的利用资金,则有知有行就又创造出了“产品”。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48.jpg

酥胶词噬泼阎2020-12-27 14:22:50

最近刚好也想了想设计产品的内部动机和外界需求。 要满足市场、用户需求但切忌为市场、用户需求驱动; 还是得遵循自己的唯一内部动机,这反而也更能适应未来可能的需求变更。 做技术和做公司也都是如此。

作者

[强][强][强]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650.jpg

控暮色过2020-12-27 13:47:02

希望有知有行能尽快让大家在APP中实操,学中干、干中学才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

收到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84.jpg

小菲12138uvcgo2020-12-27 13:11:51

好奇心、跨学科、敏锐度。 感觉任何要做好的工种都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但他不是标配,而是高配。 艺术家,教师,商业人,打工人,为人父母都应该努力做到这三者,我体感是估摸着有1-2%的人能做到吧,孟岩要求是对自我的要求。 让我来理解下这三者: 1.好奇心,我认为就是开放的心态。科学都是用来颠覆的,没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就是让自己裹足不前,看不见进步,放不下过往;所以有好奇心的人都是谦逊的,迭代的,有同理心的,温暖的人; 2.跨学科:我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我觉得是理性的,基于事实的,平常心的。只有认知到学科的公理,认知到平常心,就能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3.敏锐度:我的理解是大智,是利他,能理解大众痛点,能感知社会变迁。一种无我的状态!这太难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623.jpg

欢和辞诠颂桌ok2020-12-27 14:24:55

购买的途径越来越多了,好多平台的方式都是宣传某人是什么奖得主,某个产品过去上涨了多少。 我理解有知有行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买?怎么买?终极是什么时候卖? 为什么买是底层逻辑,怎么买是方法,怎么卖是艺术。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68.jpg

还是很罗嗦念2020-12-27 12:58:04

看到标题满心欢喜的点开了,以后会透露一些关于“有行”的端倪

作者

你看,这就是不够敏锐。产品两个字,不同人第一眼看到想的是完全不同的。

还是很罗嗦念

想当然、先入为主了[捂脸]

作者

我是说我……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52.jpg

诸神的昨天琦2020-12-27 13:03:32

在且慢,自己己投入多少也是不直观的,反映了没用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367.jpg

睡懒觉的猫Zz62020-12-27 15:45:38

从且慢关注到孟岩,到现在的有知有行,且慢是好产品,尤其是E大的长赢始终持有跟随,爱人跟投的螺丝ding,恰好有了鲜明的对比,E大是真正把风险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买入的节奏控制的非常稳健,作为用户很踏实,而爱人跟投的组合,周周都会买进,近两年下来收益不高。对比之下,优劣自显。 有知有行更新的速度很快,内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每天也都会打开看看更新,我相信有知有行一定会成为投资者喜爱的产品,捎带提一点小建议,且慢小账本一直在使用,有知有行能否加入账本功能能够自动抓取用户手机里证券投资数据,如果这个功能可以实现,就省去了手动记录投资记录的麻烦。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26.jpg

男贪新欢剿2020-12-27 15:36:42

和super黄有点类似的想法~我也说说我自己个人的真实反馈~(有知有行问卷调查我写的不太认真[裂开][裂开]) 虽然我还几乎每天都会打卡式的把文章看一遍,但和每周非常期待的看孟大的文章有点不同感觉,有不少完成任务的感觉。孟大每周公众号的文章能让我看到清晰的why,让我感觉非常舒服,因为行业不同我也不需要刻意得到什么;而有知有行的内容,让我感觉我是刻意来学知识的,如果没有一些特别的内容就感觉没那么有意思。可能也是自己很难回到两年多前对投资一无所知的时候的状态了。 我也很喜欢有知有行的知识体系图,我也拿着给完全小白的朋友科普过好几个小时投资知识,但让他们自己来有知有行学习还是没成功~[捂脸][捂脸]~ 我也在想,单篇文章的学习方式是不是太过碎片化了,知识密度偏小,应付焦虑是好办法,但对于系统化学习是不是稍稍差了点意思? 对于有行,我现在倒觉得不是那么急迫了,真正想要实践的人有的是方法去实践~(当然真等到上线了,我肯定还是会有计划的把那么一丢丢钱移过来的~[嘿哈][嘿哈])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867.jpg

小甜儿妹妹属2020-12-27 22:00:04

有知有行啥时候能有个商业化的产品,作为且慢的使用者,我希望有知有行能开始赚钱,我想出份力。我想我的需求是有个可以信赖的产品,能满足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希望这样的需求,可以和有知有行的产品有交集。

作者

谢谢,会的[拥抱]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490.jpg

无缘罪铅2020-12-27 18:23:36

很喜欢题图。 文里每句话都很认同。 可以看见有知的很多尝试。 前阵子闹了个笑话。小朋友给我看很大一朵向日葵,里面满满的瓜子。 我很呆:这是什么啊?这真的吗? 小朋友:向日葵啊! 我:那瓜子呢? 小朋友:是向日葵的种子啊! 我:可是有壳啊、硬的、种子怎么长? 小朋友:种子就是很有力量的,你不知道种子很很很有力量吗,可以爆开来? 我学到了~ 种子很有力量,生长的力量,爆破的力量,尝试失败再尝试的力量。所以回到第一句,很喜欢题图。 p.s. 太期待有行了,也以为是和有行有关,眼睛闪亮了一下。(看了内容依然闪亮着没有黯淡下来哦。加油)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72.jpg

豆寇小小柒追2020-12-27 17:03:22

且慢小账本给很多人安利了,确实很不错。唯一的遗憾是总持仓不能看年化收益和收益图,孟大是否可以增加一下功能?劳烦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39.jpg

萌比浸2020-12-27 15:39:39

看到第四楼层的留言,说看得少了一个原因是,上面多是给小白看的内容。——难怪我现在用着觉得挺好的。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44.jpg

无标题锁2020-12-27 14:38:47

打开的少,一个原因是我暂时用到的地方比较少。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让我安心,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在关灯吃面的日子里,悄悄打开,看看文章,会心一笑。而且之前的交流模式我个人感受是在精选的很棒的文章下面大家共同聊聊感想,本身文章就很好了,觉得想说的文章大概也说完了,我大多数能做的好像就是点个赞。。。很多感想要实操之后某个瞬间才有,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它一起成长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91.jpg

逆情悖理精2020-12-27 14:35:31

目前感觉不是太实用,但是也讲不清楚。因为孟大会继续保留,期待更好的产品。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44.jpg

无奈00037bs4H72020-12-27 14:03:05

在文章中发现了且慢小账本[呲牙]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0.jpg

山泉有点显2020-12-27 13:59:16

孟岩,周末愉快!有知有行不仅仅是你们几个人在解决完善问题,追随你的朋友们和曾经的用户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他们在和你们并肩作战,而你们在做最后的总结完善。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也是有知有行不同于其他产品很大很大的一个优势,这是一件多么有趣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93.jpg

深色流氓辰2020-12-27 13:54:11

一直不是很懂满大街所说的产品经理到底是干嘛的,现在懂了,而且觉得冥冥中我好像有做产品经理的特质是什么鬼!用app的时候遇到无解的事我经常想:开发这个app的人是不是没有我这么吹毛求疵,可我的需求确是真真切切的。就是没有财务背景,否则真想尝试去给孟大打工[委屈]。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15.jpg

么么不怕迁2020-12-27 13:41:01

我们公司最近的项目也正在实行MVP,慢慢跑起来,MVP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目的不是结束一个流程,而是一个学习和认知流程的开始。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021.jpg

陌上初华败2020-12-27 13:23:04

标题党,以为终于“有行”了,失望

作者

你看,这就是不够敏锐。产品两个字,不同人第一眼看到想的是完全不同的。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89.jpg

温柔控晤2020-12-29 09:51:50

有点迟到的评论,特别希望能优化一下网页版,毕竟文章内容都是有些深度的,手机上看文太容易被打断。

作者

收到,您觉得现在网页版的问题是?

温柔控晤

比如,也希望能直接看到所有的评论,比如在进入一篇文章后,可以有一个指引怎么去看下一篇或者怎么回到文章目录。有知的那个链接,引导性不强,一般可能都不知道可以通过那里回到目录。

作者

收到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412.jpg

颖子狠坚强馒2020-12-28 18:10:42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所有文章里面最好的一篇,感谢! 个人感觉,标题如果改成“创业和做产品的一点感悟”可能会更好一点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4.jpg

蓝小言系2020-12-28 11:59:12

孟总你好!上周我在有知有行的课程讨论区写了一则留言,大意是从已上线的六期课程来看,学完的人数是越来越少的。我想给课程团队提个醒,看看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我的本意是好的,就是希望课程能够日臻完善。 但是我的这则留言没有通过审核,被无情地删掉了,是因为我传达了一些负面消息吗?我不知道,也没想明白。我只是扮演了一个小小的吹哨人角色,希望大家警醒,也不知道课程团队人员有几个人看到,孟总有没有看到。

作者

收到,谢谢你的建议,我们也在迭代和调整。您说的留言的问题,我们检查一下,再次感谢。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552.jpg

啊纯小姐吱2020-12-27 20:38:46

这个mvp看得我一身鸡皮疙瘩(发现了新的并且很认同观点),这大概就是共鸣吧。记得在有知有行,有一个朋友说,孟总在做的事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第一把他的思想放进我的脑袋里。第二把别人的钱放到我的口袋里。假如有一天孟总不做的话,这件事情恐怕整个世界都没有人会去做了。 加油!( _)

作者

加油[拥抱]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777.jpg

早安忧郁怕2020-12-27 16:27:43

题图是天目山么

作者

北京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468.jpg

三江夜巫2020-12-27 14:40:44

亚当斯说:我们不是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孟大说:“我们看到的一个产品的背后,是这个产品经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听过的歌,用过的产品,经历过的苦难,思考过的人生”。 2021年,多读书,多走路,多用有知有行[让我看看]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26.jpg

轻触那湛蓝史2020-12-27 13:57:51

讨论区的交互很不好,很容易误操作回到主页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63.jpg

还在就好意2020-12-27 13:53:10

敏锐却稳定。突然想到之前跟一个朋友聊过,她想让自己的孩子钝感一点,会开心一点。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246.jpg

你大婶裙2020-12-27 13:14:31

以前我感觉自己内在是个诗人和侠客,后来迷上梁宁老师以后,就把自己当成产品经理了,虽然别人都不知道,哈哈。 “同理心,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不停优化”这是我现在喜欢做得事。 孟大在我这里也有个身份,人生导师,精神上的云导师。

作者

别,一导师就完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84.jpg

风中一抹尘之歌2020-12-27 13:03:12

认为ugc不太成立为啥APP里貌似篇幅不小?我也觉得不太成立,我会看文章这是你们严选的,但评论讨论区不怎么看。

作者

好,我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70.jpg

自我怪物统2020-12-27 12:52:26

产品还有一些很重要环节,就是如果保证这些好的想法在实现过程中不会丢失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jpg

夜有多寂寞格2021-01-18 08:55:32

确实很喜欢你选的这些配乐,我觉得我是为了去听每篇的配乐点开的文章

作者

[囧] 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54.jpg

贝蛋贝蛋丫妄2021-01-03 17:19:15

一语中的,知行就是能感受到背后灵魂的产品啊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381.jpg

资深禽兽战2021-01-01 16:47:06

看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实践才可以纠错,产品不必太追求完美,能一路同行才是需求。(来自小白的需求)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78.jpg

心随他意支2020-12-29 14:03:56

感觉有知有行App里,有知里专栏太多了,不知道是否能提供一种时间线的模式,然后后面加一个专栏标签?

作者

嗯嗯,收到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042.jpg

我是陌生人0292020-12-29 11:22:41

感觉可以有系统的课程,哪怕是小白一点儿,从简入深,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小白们慢慢的去理解和思考自己的投资想法,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基础的投资知识和理念的。具体落实在实操上,有人喜欢自己思考去操作,有人不喜欢动脑子去思考就会跟投,我觉得还是要有明确产品,然后说明产品理念和产品逻辑,对于不想动脑思考的人,还是很有用的。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894.jpg

格格不入岸2020-12-28 21:48:13

从产品经理岗位上一路成长和思考:面临最多的选择就是如何在要素间取得平衡,平衡最多的就是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07.jpg

嘘嘘嘘嘘经2020-12-28 17:31:59

孟总的公众号是每篇必读几遍,但有知有行APP为什么就不是经常打开了,为什么呢?

作者

为什么?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582.jpg

奈小乖判2020-12-28 14:31:12

关于有知有形: 最近在和身边的朋友们传递“投资股市”的理念,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最大回撤”,也是这个指标的不确定性拦住了TA们的下一步操作,尽管这个因子在“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的理念下并不重要。 另一方面,TA门中的一部分,几乎有一半,在朋友、家人、同事的推荐下炒股(涨点就卖,跌了就割,跌多了就心痛)、定投基金(也不知某基金背后是啥公司)。 尽管我觉得自己在很努力地“布道”,但是并没有让TA 们去尝试着做出改变。 这可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关于产品: 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产品经理)的年终工作总结。 要说下一步的方向指导,核心还是让我们的用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保持产品竞争性的问题上,我想尝试的是发现需求的第二条,“观察现实生活中用户的痛点,结合自己的能力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我们服务的是特定行业的用户,也在此深耕多年,或许我们积累的用户体验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突破口。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54.jpg

我爱你矮油啊772020-12-28 09:39:12

被孟大的“情绪敏锐又稳定”这句点到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二者相互矛盾,没办法共存。但现在想要修炼成这样的人。 有知有行是我打开频率较高的一个app了。看得最多的内容是【投资体系】和【投资课】,其次是【知性黑板报】,而孟大的文章会在公众号看。其他的版块,比如读书会,小酒馆,打开频率几乎为0,因为前面的内容已经够我消化了,[捂脸]我还是小白,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 也把有知有行推荐给几个朋友,大家对于知识体系那张图很佩服,但真正学的人不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对权益类的投资依然持有怀疑态度,二是能耐下性子学习的少,宁愿打游戏,然后抄作业,不想知道why。 不知道孟总对于这类用户还有什么想法不。我感觉他们不是目前这个阶段有知有行的用户,没准上线“有行”之后,抄作业的同学会感兴趣了。 自有知有行上线以来,看到了孟总的用心良苦。您在做一件敢为人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而我这个小白用户,一定紧紧跟随。实操没上线前,会认真学习why,这些知识已经反哺到我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有行上线后,我会把自己在其他平台的资金转移过来,支持孟大!和有知有行一起成长!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045.jpg

等你来月亮吕2020-12-28 08:46:06

不知道是不是我比较笨,电脑端好像用不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上班比较空闲。下班后超级忙,时间都不够用,所以很少打开 有知有行 ,不过你的公众号倒是一遍一遍地看。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192.jpg

妮748新WJ2020-12-27 23:59:06

1.论后台提醒的重要性,用了微信好几年,前段时间突然觉得 自己总是无聊刷朋友圈,后来没有关闭朋友圈,仅仅把后台消息提醒关了,还有朋友圈那个小红点关了,最近一个月竟然几乎没有看朋友圈!有知有行的后台提醒我开了,所以偶尔有提醒,会不自觉的点进去,类似点赞,评论。暂时不会关闭后台提醒,但是如果以后影响太多,也有可能关闭。 2.最近又翻的看了一下,孟哥和E大很久之前的实证,之前全部都看过一遍,这次看又有不同的感受,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明白了后来的历史,回头看当事人的心态,会给自己更多的力量,和更坚定的跟随!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43.jpg

小柒柒酱庭2020-12-27 21:18:02

有知有行做的事情和用户高频行为应该不太一致。长期投资的人没事不会一天到晚看app哈,额,除了上投资课。文章集中在某个大段空档或者摸鱼时撸完就是。[偷笑]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76.jpg

热情的蔡的欢2020-12-27 21:01:45

看到这篇文章,我想我应该更真诚一些,少考虑观点的对错,内心真实的感受或许一样有用。我和多啦A梦的观点比较相似,一是有些专栏感觉内容不够饱满,二是课后讨论的形式感觉比较少有干货,三是知识体系现在的更新形式不够突出,让人去主动点开比较难。最近在看您之前推荐的几本投资书籍,觉得一本书看下来逻辑就很清晰,很舒服。有知有行设置了知识体系,内容没之前那么散,但是和书本比起来还是不够系统的感觉。最近也是有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但我自己的问题比较大[捂脸][捂脸]

作者

哈哈,是的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343.jpg

以禅悦为食臊2020-12-27 20:36:10

没有全面牛市 很难达成孟大预期收益目标 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作者

不需要全面牛市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095.jpg

小琦惟2020-12-27 20:35:45

很认同孟总的很多观点,每一次经过你娓娓道来,一次一次地感悟受益[玫瑰]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83.jpg

差不多先还好go2020-12-27 20:28:04

从某种角度看也像是下棋,把产品用户等抽象成对手,策略、布局、招数类似下棋,越是大师级越能看得更远更准,因为他们总在不断的思考和推演,并根据对手的反馈不断调整,就像「后翼弃兵」里的女主,脑子里随时都能进行一系列的模拟,而能提供这种持续动力的一定是来自内心的 desire。 BTW,推荐一个关于电子游戏产品的纪录片「High Score」,个人觉得很有意思。

作者

赞,是的。脑海中推演的能力很重要。Mark 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665.jpg

幽爱井2020-12-27 20:09:15

孟岩老师认为创造是真的出现了新东西吗?还是只是原有东西的重新组合。科学证明,人体的化学元素和尘土的化学元素相同。《圣经》记载,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所以,人最终要归于尘土。如果这是真的,那人和尘土的区别是那气息。那么有知有行的新产品又是在哪种土壤生长,又吸入了哪种气息呢?

作者

我在文中说的就是,创造是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幽爱井

嗯嗯,重新看了一遍文章。get到了。我想要表达的个人观点是,我认为,被重新组合的那些东西是原有的存在,而重新组合后随之产生的东西是创新。这里的一个前提是我相信重新组合不是简单的组装,而是最终会实现1+1>2,多出来的那部分我认为是创新。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480.jpg

小疯子裸2020-12-27 20:04:41

看下来想到两个字“版权”,因为您很多想法的实现,现在各个基金平台都在用,例如组合、指数估值、跟车等,不能申请专利嘛[呲牙]

作者

[调皮]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524.jpg

哩意例阿2020-12-27 19:29:57

我也在想什么才是产品经理必须的特质?一种是让用户因此有需求,一种是满足用户需求,更多的是产品经理的背后经历,也很认可孟大文中的我想让你知道我想表达的世界!但是回归到产品本身,有知有行我觉得女目前投资课大家上的并不好,参加课程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从第一天一直跟了下来的可能也就这些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也在想如何能更好的激发用户的兴趣?还是没有表达出来自己的世界观?还是用户的兴趣仅是像付出很少的时间就能获得不错的受益的跟投就行?这些还都不能下结论,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方式去尝试,期待有知有行越来越好,我也会一直陪伴!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325.jpg

shine屿蓝Jiu2020-12-27 18:04:14

特别期待可以在有知有行做理财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497.jpg

凶残大河马go2020-12-27 17:26:00

我是有知有行的深度用户,不读完文章,总感觉不踏实,但必须要提两个问题: 1、搜索功能薄弱,希望支持全文关键字搜索,包括回复内容 2、有行尽快出来,哪怕很粗糙,尽快实操起来,知行结合,才能坚持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402.jpg

病态美战2020-12-27 16:59:46

题图像是我在天坛公园抱的那棵树啊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13.jpg

费洛格丝zu2020-12-27 15:12:41

最简单的配置就是4笔钱,4笔钱里面除去保险的话其实就是三笔钱,现金流,固收+类,股票类。从我个人而言的话,经常会遇到资金配置不太合理的情况,有时候股票类的配置少了,有时候固收类的配置少了股票多了。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1422.jpg

柔狸织2020-12-27 14:29:53

事实上,我不是一个能很好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人,零碎时间只想做点不需要动脑子的事,看书看文章喜欢整块时间去看,所以一般有知有行都是找个周末几篇文章一起刷掉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17.jpg

一点点不该告白2020-12-27 14:15:56

目前属于第二种需求阶段,向往第三种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449.jpg

盆赶指2020-12-27 13:44:28

跨学科这个词特别正确, 也就特别有误导性: 真正的跨学科是指的, 你在至少两个基本概念不同学科领域, 都至少能达到90分以上, 或者达到领域10%的高度以上, 才能说是跨学科…… 而不是样样行,样样怂的所谓「通才」 要知道,绝大部分人能做到, 在一个行业里成为专家都难上加难, 何谈跨学科,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 样样行样样怂不就是在说自己吗? [捂脸][捂脸][捂脸]……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961.jpg

戏导自演步2020-12-27 13:21:40

产品经理是一个可以非常理性、但同时也可以保持sensitive感性的producer,而不只是一个player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765.jpg

海蓝的天勤2020-12-27 13:06:25

没做过产品经理,做过需求分析。 对后面三个很有感触,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需求分析都有方法论,能做出来一个合格的产品。但优秀的产品需要好奇心,跨学科,敏锐且稳定这些特质。 这才能做出来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97.jpg

无敌很可怕WP2020-12-27 13:01:50

之前在做解决方案的时候也是会有自嗨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已经往前想了一步,还在暗自自信觉得一定会让客户满意的时候,却来了当头棒喝。但是这确实是停下来再多想一些的好时刻

https://www.juyifx.cn/config/img/qlogo/aratar_602.jpg

闺蜜围2020-12-27 12:44:41

越来越接近拟合曲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