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太阳能事件后续

事件曝光后,不少读者帮我在微博转发@海尔总部,特别表示感谢。微博舆论发酵的作用还是很大。

昨天上午,海尔总部跟我联系,表示诚恳道歉,并承诺按包修政策免费更换新的水箱。刚刚,海尔售后的师傅已经完成更换。

在与海尔总部人员的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海尔充分意识到网络舆论发酵对公司产生的巨大影响。

昨天夜间22点,海尔总部再次联系,表示微博舆论还在发酵,工作人员压力巨大。我理解微博舆论的威力,本已解决的问题可能随时被进一步扩大,舆论热点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或者成为自媒体流量热点,这已脱离我的本意。

坦率的讲,我认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海尔基层的售后反馈是很快的,态度也很好,这是“人单合一”模式的优势,但问题在于权限分配,基层难以处理一些个性化问题,有相关行业的读者在此前文章的留言中也做了比较专业的解释。同时,海尔的包修政策制定欠缺考虑,单就平板太阳能热水器而言,对于使用维护的建议在说明书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建议海尔总部在后续产品说明书中增加相关内容,并重新制定包修政策。此外,我还建议海尔总部对已售出产品的客户能够逐一通知,让他们充分了解如何进行冬季产品维护,事实上产品有“防冻”功能,只是说明书和销售人员都没有明确提示,才导致出现问题。并且,我已要求海尔总部不得将责任归咎于处理此事的基层工作人员。

在海尔总部感受到足够压力并接受上述建议后,如果让原投诉文章继续发酵,可能让更多工作人员疲于应对网络舆论,而不能将重心放在帮助其他客户上,甚至不排除个别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被网络恶意对待。基于上述,我已删除了原投诉文章。但原文和留言我仍在后台可以看到。

整个沟通过程,海尔没有任何主动公关行为,只是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确实比一些“高科技”企业“寒酸”。这也是我愿意主动删除原文的原因之一。

再次感谢热心帮助的各位读者。

子非鱼2021-01-03 18:12:41

幸好你不是投诉腾讯,要不然文章都发不出来[呲牙]

子非鱼

连人工客服都非常难找到,除非你是心悦会员

作者

那就只能开头条或者上抖音了[旺柴]

Luo.Rn2021-01-03 18:03:46

这算不算公器私用,虽然其实还是你个人的公众号[吃瓜]。联想到普通人的维权艰辛与无门,滋味还是难以形容

长烟落日2021-01-03 18:22:56

海尔还是比互联网公司讲武德

晓飞2021-01-03 18:06:02

像你可以用舆论的力量找回公道,而没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呢?我想他们并不是真的认识到错了,而是被别人发现了!

晓飞

只是被你曝光了,并产生影响了!

作者

事起因于我,但如果能因此改进一些具体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子俊2021-01-03 18:26:09

期待您下次投诉腾讯[微笑][微笑]

大白2021-01-03 18:57:19

看了您的遭遇 非常理解 深知维权的艰难和无奈 但有一点实难认同的是 引导或者鼓励这个企业的竞争对手去微博制造压力 做法是否妥当 呢?

作者

言重了,我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也不认识任何海尔的竞争对手。读者帮忙转发微博后,竞争对手自然就会看到。每家大公司都有网络舆情收集手段,既了解自己,也了解友商,各自都有手段。如果不希望产生舆情,那售后服务机制要起作用。此外,在舆情不当放大之前,我已经删除原文,很讲武德了。

还豬楼主2021-01-03 18:35:45

通过评论区留言对话及文章内容可见,我想说这正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结果!非常感谢这次售后事件的曝光,比如文末写到了海尔未主动公关,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对海尔而言,这是做实事意识到不足并潜心解决客户问题的表现,对作者个人而言,是秉持一个普通受害消费者的一次最朴实的接受方式,并未如评论区某些歪曲事实之人的利用自身公众号影响力公器私用,也未因此而谋私利,这是作者的正直所在,这是对别的海尔消费者而言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感谢了

心怀暖阳2021-01-03 18:02:09

没给你送礼啊,舆论发酵之后[捂脸]

作者

确定没有

容绍宏2021-01-03 19:30:41

我充了个会员,竟然不到账,等于白充了,联系客服,半个月了,也只是找到个机器人的回复,人工客服,想都别想

容绍宏

忘记说是腾讯了

奥2021-01-03 18:11:03

哈哈哈哈哈哈寒酸

梦又飞翔啦2021-01-03 19:18:55

从不打广告的贵号首次夹带私货只是为求助[愉快] 相信慕峰通过亲身经历能写出更接地气的文章

唯有时间2021-01-03 20:11:28

所以说,更应该反垄断节制资本。这还是有着多个竞争对手的公司,要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垄断企业,更加傲慢消费者没有地方维权了,总不能在没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能指望政府出面给消费者维权,那的多渺茫。

使独尊2021-01-03 21:27:08

先生,文章没必要删除啊!就如总部被知,不得不面对事实一样,不面对事实不接受事实,不能解决问题。可见,事实在于被怎样对待,或者,怎样对待事实。若都是屈服于利益而不是道理,曾经读哪本书讲,有汽车公司,就不召回有问题的汽车,宁愿牺牲生命而赔偿!哈,牺牲,我想起中午之感了!先生就是榜样。那时我就某件事感,一般人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都不会为公众做点什么。虽然明知那样不好。大家都忍受。其事,我们农村宴席,一般至少三天。现如今都是吃不完了倒。那种一米宽与高的桶,要两三个。嗯,不知先生所在地如何?嗯,先生呼吁如是,有解决办法,造福多少人啊?光盘行动,不仅在观念,还在做法。 的确,这个事实也是在如何对待。 之前那篇文章就感,估计当时忘了。感啥?遵从规则并非是错的,关键规则要对。如果遵从规则而出问题,责任在制定政策者。脑袋是司命之所属。 再,删除那篇文章没必要。海尔连事实都不能接受都不能面对——解决,那未来还靠得住?所以,的确,有人脆弱而被击倒!可是,若心不变,怎么保证不有下一次?

千与千寻2021-01-03 22:01:15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每个公共事件对一个有发展目标的企业来说都是机遇,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要效率更要人性化,毕竟服务是以人为核心!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