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一个新词儿,能提高收益的那种~
我之前经常跟大伙说「基金高收益和投资者赚钱是两回事儿」,看着市场大把翻倍的主动基金,从里面真赚到翻倍的人其实很少,拿住了才可能有满意的回报。
这两天我学到了一个正八经的名词,叫「客户收益率」,就是用来和基金收益率作区分的,客户收益率衡量的是买基金的投资者到底赚到多少钱。
我觉得这个概念超级超级重要,德胜基金研究中心做过一张很经典的图 👇 蓝线是基金平均收益率,十年间平均年化超过 10%;红线则是基民的「客户收益率」,基本没赚钱。
客户收益率才是我们真正赚到的钱,而客户收益率大幅低于基金收益的原因主要就是追涨杀跌和不断调仓。
最好的对比就是房子,就客观赚钱能力来讲,房产和股票过去十多年的收益率其实差不多。但之所以主观印象差别这么大,问题就在于房子的客户收益率要高得多。
……
让我感触更深的是最近看到二鸟老师分享自己的同一个组合在两个不同基金平台的统计数据。我猜到了后者会更好,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吓人。
不难想象,持有时间更久的投资者们收益会更可观。
我觉得造成这么大区别的原因主要就是「推荐」,基金平台 A 是传统思路,首页推荐各种牛基和组合,365 天不带重样,没事儿还要消息提醒某某基金大卖。
基金平台 B,首页除了文章、理念没别的,推荐的投资少而精、几乎万年不变,想买自己喜欢的基金和组合还要知道名字才能搜索到。
我当时和星球的小伙伴们分享了一下,下面是一位球友的留言,大家看看是否有共鸣。
然后正好在 E 大的微博上看到了「客户收益率」这个词,原来这个问题圈内早就已经在默默研究了。(原微博比较长,中间不相关的内容我减掉了)
所以我更坚信自己的判断了。
投资选择真是越多越好吗?买收益最高的基金我们就能赚更多吗?我认为不是,在投资这件事上,被推荐越少我们赚钱往往越多,客户收益率往往越高。
……
我拿例子论证一下这个问题。
就说我自己持有的兴全趋势和富国天惠两只基金,兴全趋势的特点是上涨慢但下跌也少,富国天惠特点是上涨快、下跌也多,长期来看两只基金的收益率差不多。我花了一张简图 👇
假如我们最开始只知道兴全趋势,不知道富国天惠。某一天有人推荐了富国天惠,那我们会心动只有一个理由——富国天惠涨得更多。
但问题在于,当我们被推荐的时候,富国天惠必定已经涨了很多,否则也不会被人注意到,我们错过了富国天惠的部分涨幅。
如果我们因为推荐,中间换了基金,就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
我们最后的收益既不如兴全趋势,也不如富国天惠,涨了个寂寞、跌了个潇洒。被推荐还不如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除了自己持有的几只基金以外,很少会在文章里提及别的基金和组合的名字,也很少会回复「为什么买富国天惠/兴全趋势,不买 XXX」、「再推荐几个基金」,有平台拿钱找我推广新基金我也没答应过。
我认为这些对于大家的收益只会起负面作用。确实,因为认知的局限我持有的基金肯定不是最好的,但追求大而全、啥火就写啥只会让一切更糟。
投资选择不是越多越好,发现收益更高的基金也未必就要调仓,投资不是为了打败谁,投资是为了给自己赚钱,看不见的客户收益率才是我们到手的真金白银。
我相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
谨慎对待别人的推荐(也包括我的),因为给我们推荐的人并不知道我们本来持有的投资是什么。
面对别人的推荐,我们也要多问一句,你自己的“客户收益率”是多少呢?这个选择真的会让我自己的客户收益率更高吗?
-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 抵御风险:1 月保险方案参考
-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三版)
:)2021-01-28 13:01:45
基金赚了大钱,客户没赚钱,那中间的钱去哪里了呢?[惊讶]
作者
回头看上面的图,兴全趋势和富国天惠都赚钱了。但调仓的投资者把兴全趋势的上涨和富国天惠的下跌拼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自己专属的、两个都不如的新组合。
酒儿2021-01-28 13:09:39
有知有行上面啥时候可以买基金呀 想推荐给我老弟 是个小白 拿得住 还能学东西[旺柴]
作者
我也等着那,蹲了大半年了,嗷嗷地那种 [旺柴]
米高黄2021-01-28 13:02:57
其实绝大部分基金长期跑不赢沪深300指数基金的。
作者
这话还真不对,放在美国的话“绝大部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在 A 股是一半一半。再加上好基金比差基金高出特别多,偏股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要跑赢沪深 300。 但不论如何,沪深 300 长期持有是个犯错概率最低的选择,帮我们屏蔽了选错的 50% 概率。
夜天涯2021-01-28 13:16:49
真实,我身边好多人这一两年亏得忍不住割肉了,沪深去年十几的涨幅对他们来说就是涨了个寂寞
作者
昨天我还看了个梗: 为啥指数涨这么好我们炒股还是不赚钱?答:我们学校平均分再高,你不还是可能倒数第一 [捂脸]
麻花冰棍2021-01-28 13:07:37
目前各个平台的 2020 年化收益 30%+,刚刚个人投资储蓄达到和也大一样 F.I.R.E. 目标的 20%,不知这个速度 32 岁之前是否 F.I.R.E. 有戏? btw,94 年,坐标帝都,性别男,借也大宝地想认识同样目标的同学,最好爱好五月天。wx:mahuwbinggun
作者
别把去年 30% 的收益当常态。我开始确实设置过 20% 的目标,机缘巧合这几年达到了,但这主要是运气。经历过 2018 年以后,我就不敢再说 20% 了,10% 我觉得是合理的。
非2021-01-28 13:09:47
我想知道这个A平台和B平台分别是什么
作者
B 平台这类我可以说,例子里面是且慢,后面我觉得有知有行上线交易以后的数据甚至会更好,毕竟有知有行的小伙伴们就是曾经且慢的初创团队。 A 平台我就不具体说了,据我所知,除了 B 以外都是 A,A 才是市场的常态,完全回避不太可能,只能修炼自己,对各种推荐免疫一些。
郑子龙2021-01-28 13:13:23
应该是不调仓的人是少数且赚得多,反复调仓的人是多数,且赚得少。
夜航星2021-01-28 13:09:13
房子的买卖比基金股票要麻烦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愿意折腾,就不会有那么多损耗在交易成本里
知与谁同2021-01-28 14:21:02
基金有不同的风格,对于持有人来说如何选择? 我的建议是问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自洽? 第二,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稳定? 第三,我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是否与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匹配? 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通过观察持仓、换手率、长期业绩大致可以判断出来,而第三点持有人通常关注不多,但我认为非常重要,只有持有人自己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与管理人匹配(即持有人本身认可的投资周期是多长?投资收益的来源是什么?愿意在何种市场接受策略的阶段性失灵?),才能做到持有基金的久期和基金持有股票的久期基本匹配。如果期限错配,容易导致两方面的负面结果:一方面,业绩阶段性出彩时很兴奋,业绩阶段性不佳时很沮丧,无法做到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持有人在业绩阶段性出彩时兴奋而买入,阶段性不佳时失望而卖出,而这恰恰是导致部分持有人收益率低于基金收益率的重要原因。总之,对持有人来说,选择一个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产品,要远比选择一个阶段性业绩出彩的产品重要的多。这样,至少可以使基金的收益率最大程度转化为持有人的收益率,毕竟,后者才是对持有人真正有意义的。
珊珊2021-01-28 14:17:44
昨天刚在有知有行学完了“投资课”,搭建起了基础的投资理财知识体系。看完这篇文章就去问有知有行的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可以上线交易功能,目前答复是因为必须要“持牌”原因上线时间无法确定。于是去支付宝把每天收益提醒关闭了,资产金额也关了,强制自己不看。
YixinΞ2021-01-28 13:17:22
a股还是一个无效性很强的市场,优秀的主动基金和私募还是有大量的赚超额收益的机会
Anna2021-01-28 13:03:58
沙发~坐稳 拿稳
作者
板凳板凳 [奸笑]
娇2021-01-28 13:13:12
港股开户留的那个微信号加满了咋整
作者
我也发现了,刚刚更新了一个新的微信号,稍后刷新一下看看
千年老妖2021-01-28 13:05:12
也大也大,想问问,安卓有啥推荐的写日记 app。昨天那个 dayone 好像是 ios 的吧,安卓端我怎么找不到下载链接。
作者
我记得 Day One 也有安卓的,但好像不是所有市场都有,如果可以的话看看 Google Play。其他的 App 我就不知道了……
可可西里2021-01-29 11:30:51
男神在总结大会上讲的客户收益也是这个意思,得失淡然。头脑灵活、随机应变、过目不忘等等优秀品质在投资这件事上并不灵光
随心2021-01-28 15:11:05
安卓可以用一本日记,功能差不多
俏儿2021-01-28 20:44:59
看了也大这篇才想起我且慢账户的资金,赶紧登录看,嗯,是比隔壁的蛋卷收益高/:B-)
Larry2021-01-28 19:34:23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可以在两根线不一样高的时候买低的。这样客户收益率高于任何一个呢
作者
这个思路有个专门的名词“再平衡”,具体比这个要复杂一些,但大家公认再平衡算是投资里面确定性比较高的馅饼。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