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既不神秘,也不是一种错觉

如今,给意识贴上“幻觉”的标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反过来又给公众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即我们通常对精神生活的看法已经被科学证明是大错特错的。虽然这在一个非常具体和技术意义上,对于意识来说的确如此,但意识仍然可以说是人类最显著的进化特征,意识使我们不仅能够像其他动物物种那样体验这个世界,而且能够有意识地反思我们的经历,并相应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许多困惑取决于我们所说的“意识”和“幻觉”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了有效地修正我们的观点,而不是在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大量文献中徘徊,考虑一下 Keith Frankish 为 Aeon 写的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他从区分现象意识和通达意识开始。现象意识(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是产生经验的主观属性的东西,哲学家称之为感受。这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体验到红色,品尝柿子,或者写关于心灵哲学的文章。
相比之下,访问意识(access consciousness)使我们首先感知事物成为可能。正如Frankish所说,访问意识是“使感官信息可以被大脑的其他部分接近,从而也可以被“你”接近——由这些具体化的心理系统构成的人”。在你能体验到看到红色是什么感觉之前,你必须能够真正看到红色。
Frankish同意访问意识是一个真实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幻觉,尽管他正确地补充说,我们以科学的方式理解它,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探索阶段。也许访问意识最为人所知的是视觉系统,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我们对这个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有相当多的了解,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访问意识的其他组成部分以类似的方式工作,并且科学上,至少在原则上可以通过类似的实验和观察方法来理解它们。
但是,Frankish认为,一些哲学家会说,即使我们对访问意识有一个完整的描述,我们对意识作为一个整体的描述仍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错误。这种基于部分现象的意识,是支撑感受某种东西的基础,或者正如托马斯 · 内格尔在他的1974年的经典论文“做一个蝙蝠蝙蝠是什么样的?
这就是心灵哲学中二元论者和幻象论者之间的根本分歧所在。两个阵营都同意对意识解释不仅仅是神经通路,现象意识似乎具有非物质属性(“它像什么”)。从那里,人们可以走向方向截然不同的两难困境,或是试图解释科学如何可能提供给我们一个令人满意的现象意识,如Frankish所做的;或声称现象意识是直接超出了科学能力的领域,如David Chalmers已经为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例如在他的书《The Conscious Mind》(1996年)。
通过拥抱不可知论的立场,Chalmers被迫成为二元论者。二元论是一种观念,认为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是不可调和的,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野兽。在古典主义中,二元论涉及物质: 根据勒内 · 笛卡尔的观点,身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拉丁语中是 res extensa) ,而思想是由精神构成的(在拉丁语中是 res cogitans)。
如今,由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进步,没有人再认真对待物质二元论了。另一种说法是所谓的属性二元论,它承认一切——身体和心灵——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质(夸克等等)构成的,但是这些物质(注意这里的模糊性)随着物质进入大脑而改变,特殊属性似乎在物质世界中无处可寻。
相比之下,不可知论者接受物理主义(或唯物主义,或其他类似的“主义”) ,这意味着他们认为——在现代科学中——不仅所有东西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质组成的,而且物理现象和精神现象之间没有特殊的障碍。然而,由于这些人同意二元论者的观点,即现象意识似乎是怪异的,他们唯一的选择似乎是否认任何看起来不是物理的东西的存在。因此认为现象意识是一种幻觉。
《纽约书评》去年刊登了Galen Strawson的书评 ,将对意识的不可知论称之为“有史以来最愚蠢的主张” ,但其他著名哲学家,尤其是丹尼尔 · 丹尼特,为其辩护。事实上,丹尼特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启这一趋势的人,当时他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著作《解释意识》(Consciousness Explained,1991)——尽管这本书当然很有趣,但事实上并不能解释意识。
让我们考虑一下丹尼特著名的类比,他称之为现象意识的直觉泵,正如《解释意识》中提出的。丹尼特认为,现象意识是一种“用户幻觉” ,类似于我们习惯于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屏幕(以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看到的图标。以下是他的观点:
当我与计算机互动时,我对其中发生的事件的访问受到限制。由于程序员设计的演示方案,我看到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视听隐喻,一个在键盘、鼠标和屏幕舞台上表演的互动戏剧。我,一个用户,受制于一系列良性幻觉: 我似乎能够移动光标(一个强大和可见的仆人)到我保存文件的计算机中的特定位置,一旦我看到光标已经到达那里,按下一个键,我让它检索文件,展开在一个长滚动,展开在窗口(屏幕)前,在我的命令。我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命令,按下不同的按钮来让各种事情在计算机内部发生,而且我不需要知道细节; 我通过理解用户错觉提供的详细的视听隐喻来保持控制。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隐喻),描述现象意识和使之成为可能的潜在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但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称之为“幻觉”呢?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欺骗、烟雾和镜子。这绝对不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计算机图标、游标等等并不是幻觉,它们是机器语言进程的有效因果表征。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用机器语言来思考太过单调乏味,而用机器语言与计算机交互又太过缓慢。这就是为什么程序员给了我们图标和游标。但这些因果关系与潜在的机器代码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事情。如果它们是幻觉,什么也不会发生——它们只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偶发现象。
我们不需要进入我们的神经机制,就像电脑用户不需要知道机器语言一样
或者举一个更平凡的例子。你认为你的车轮是一种幻觉吗?然而,当你这样或那样转动它,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越来越)复杂的程序机制,将你的简单的动作转化为你的车实际上这样或那样转动。当你以圆形方式转动方向盘时,你的汽车的车轮不是以同样的方式转动,而是在水平面上向左或向右移动(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让汽车的操纵杆向左或向右移动,而不是旋转方向盘)。因此,方向盘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如果你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操作汽车,汽车会做什么,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与底层机械有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使你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地操作这种机械。
同样,现象意识也是如此。我们所拥有的“那是什么样子”的感觉和思想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潜在神经机制的高级表征,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反应和驾驭这个世界。与其说程序员多少有些聪明,不如说我们应该感谢数十亿年来完全无意识的自然选择造就了这些有效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不小心,把它们称为幻觉,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偏离至毫无意义的轨道,导致我们对形而上学和科学的主张——这些主张和 Chalmers的主张一样有问题。
这当然是真的,正如意识的不可知论者所坚持的,我们没有接触到我们自己的神经机制。但是我们不需要,就像电脑用户不需要知道机器语言一样——事实上,这样更好。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误解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作为一个计算机用户,我也不会错误地知道哪个文件夹包含了我写这篇文章所用的文件。
意识的不可知论可以被我认为是受简化论的诱惑所触发,这个概念认为较低层次的描述——在这个例子中,神经生物学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是更为真实的,甚至是唯一真实的描述。这种思想的荒谬性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揭示出来。首先,最明显的是,为什么仅仅停留在神经生物学层面?既然神经元实际上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不说神经元本身就是错觉呢?但是等等!分子也是错觉,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夸克构成的。或者弦乐。或者是田野。或者不管基础物理学的最新研究说什么。
事实上,这种思维方式吸引了一些贪婪的简化论者,但是它真的很愚蠢,因为它不可行。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涉及到人类的理解时,不同层次的描述对于不同的目的是有用的。
如果我们对大脑的生物化学感兴趣,那么适当的描述水平是亚细胞的,以较低的水平(例如,量子的)作为背景条件。如果我们想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我们需要提升到解剖学的层面,这需要以前的所有层面,从亚细胞到量子层面,作为背景条件。
但是,如果我们想和其他人谈论我们的感受和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那么心理层面的描述(相当于丹尼特的图标和光标)绝非虚幻,而是最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Paul 和 Patricia Churchland的旧建议——我们应该用更“科学”的说法来代替“民间心理学”来讨论疼痛——真的很愚蠢。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所有的计算机终端用户都不会突然学习机器语言,放弃使用光标和图标一样。
意识的不可知论者认为我们所经历的感受与我们实际的内部心理机制完全不同时,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他们似乎也忘记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所有感知都是一种表象,而不是事物本身。以视觉系统为例,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它是最好理解的通达意识实例之一,它使现象意识成为可能。实际上,我们的眼睛感知到的是一个非常狭窄的电磁波谱,这是由我们作为社会性灵长类动物进化所处的特定环境决定的,也是由来自太阳并通过地球大气层过滤器的辐射类型决定的。换句话说,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把意识看作是一种微弱的自然现象,与水的湿度没有什么不同。
即使我们以正确的方式而不是颠倒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这也是一个骗局(“幻觉” )。由于我们眼睛的光学特性,外部物体会产生一组反向的信号到达我们的视网膜。正是大脑重新解释了相应的电脉冲,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些人(但不是所有人)可以通过使用倒置的护目镜体验到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在信号刺激视网膜之前,这些护目镜将来自外部的图像反转,从而向受试者展示如果他们的大脑没有对反转进行补偿,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有些人的大脑很快适应了这种信号模式,于是世界看起来又恢复正常了。直到受试者摘下他们的护目镜,此时他们中的一些人看到的世界是颠倒的,直到他们的大脑再次补偿。究竟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呢?因为人类的眼睛进化出了利用光学基本原理的能力,但是大脑在这方面做了改进,因为事实证明,如果人类看到的是正确的一面,而不是倒置的,那么他们更容易在这个世界上航行。
继 John Searle 之后,我认为意识是一种进化的具有适应性价值的生物机制,把它当作一种幻觉,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需要解释的数据。Searle在他1992年出版的《心灵的重新发现》一书中写道:
我想不停地坚持的是,人们可以接受物理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例如,世界完全由力场中的物理粒子构成——同时又不否认我们自身经验中的显而易见的事实——例如,我们都是有意识的,我们的意识状态具有相当特殊的不可还原的现象学属性。
“不可还原性”在这里不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它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呈现。我不确定Searle自己倾向于哪一种,但我认为意识是一种微弱的自然现象,与水的湿度没有什么不同(尽管要复杂得多)。单个水分子具有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但湿度不是其中之一。他们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就周围的温度和压力而言)才能获得这种特征,而且只有在足够大数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至关重要的是,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分子的数量和排列,还取决于分子本身是如何构成的。如果它们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中子或电子,或者有不同数量的原子,它们就会有不同的性质。
同样地,所有的心理现象,包括访问意识和现象意识。尽管没有什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任何形式的二元论都不存在) ,但是特定的神经元数量和排列似乎不足以产生这些现象。神经元还需要由正确的物质组成(并产生) : 不仅仅是它们在大脑中的排列方式在起作用,它还需要碳基细胞具有的某些特定物理和化学性质,硅基替代品可能具有或可能没有(这是一个经验性的开放问题) ,以及硬纸板,比如说,肯定没有。
因此,一旦我们对人类大脑的理解能与我们对计算机内部运作的理解相媲美,那么神经科学和进化生物学就会对现象意识作出解释(如果它真的会出现的话——我们无法保证,仅仅因为我们想知道某些事情,我们最终就会找到一种真正了解它的方法)。然后,我们将清楚地看到基本机制和用户友好的、有效的因果表述(而不是错觉!)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作为生物有机体在我们的世界中生存和繁殖。
本文翻译自:https://aeon.co/essays/consciousness-is-neither-a-spooky-mystery-nor-an-illusory-belief
更多阅读life 3.0关于意识部分的读书笔记
科普长文揭秘生命为何会具有主观能动性

0.0智能=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思考2021-01-08 00:00:18

我感觉,我感觉,在线教育可能就是这样的。

黄中一2021-01-17 11:17:01

因为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所有感知都是一种表象,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意识是大脑对采集信号的解释能力进化的结果。 是一系列有物理根据的现象(比如电信号,比如神经元的结构)的混沌糅合(比如水的湿度)。 我们在能完全理解这种混沌之前,只需要相信这种混沌是进化得来的对高级表征的处理方式。

0.0智能=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思考2021-01-08 11:40:06

可以试试后台并行程序和动态累加优先级调用子程序,模仿依据决策情绪逻辑和多巴胺的人类行为模拟。 软件安装在硬盘上,运行在内存cpu上,软件通过硬件发挥功能,就如司机通过车子实现开车的功能。 dna也不是本质,功能和数学物理才是本质。

0.0智能=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思考2021-01-08 11:25:18

研究意识就如同对着电脑硬件cpu内存条硬盘主板研究软件工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