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了两本好书

放假期间读了两本书,《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作者都是吉姆·柯林斯。

这绝对是我读的最一波三折的书……

本来我在读段永平问答录,发现这两本书总被提到,而且赞誉很高。我就打算先读完在回来看问答录,好明白大伙都在聊啥。

结果头几章就看不下去了,讲的都是企业管理。可我又不做管理层,也不创业,还不炒股,这能对我有啥用?果断就放弃了,接着看问答录。

然后就看段永平和各路网友继续换着法讲这本书的感悟,我又被说动了 /pic/1_st09zKSnicwCUswS9NxtzpLF7nhBvg.png,想着既然段永平这么喜欢这本书,肯定有东西,硬着头皮啃吧。

没想到真有意外收获,我读到了一个之前没有想过的视角。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也就是一家公司吗?只不过我们一个人扮演了大部分角色。而且生活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活着,赚钱,改善,追求价值……

所以我把这两本书改当人生指南读,越读越上头,读到了很多颠覆的东西。

作者在书里列举了很多企业经营的迷思,对我们个人也有很大启发,我挑两个给大伙分享一下。

……

公司不是靠高瞻远瞩的伟大构想成长起来的。

驱动一家公司成长的是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和挑战性的目标,而不是宏大的战略规划。

书里举了个比较代表性的例子,材料巨头 3M,“他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发明出点啥”,但 3M 内部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允许员工用 15% 的时间去尝试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新机会,确保 3M 总能有新发明。

然后我又想了想身边的例子,腾讯刚刚起家的时候肯定也没构想出后来的微信和游戏产业,马云刚刚创业的时候也没规划出支付宝和移动支付。这些其实都是后来才出现的机会,而他们顺利抓住了。

要说做战略规划最牛逼的,反倒应该是欠 122 亿的乐视……

生活也一样。

我们喜欢做年度计划,但有多少人是完全靠年度计划改变人生的呢?

我们常说「让明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一点点」,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下面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让昨天更差的自己做的计划限制明天更好的自己?

做计划就跟开车导航一样,只要确定是驶向目的地,有没有开在原定的路线上并不重要的。

《基业长青》有个给企业参考的观念:固守核心、刺激进步。

固守的是公司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而组织结构、做事方法、战略规划甚至文化和目标都是需要变化的。

对个人不也一样嘛,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和奔头更重要。

……

基业长青的公司不需要杰出而且眼光远大的魅力型领导者。

造钟,比报时重要…… 我们发现,没有证据支持伟大领袖在高瞻远瞩公司必要的成长塑造期间是重要因素的假说。

基业长青的往往是那些不需要伟大领袖也能持续运作的企业。

同样的,我们也不用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也能过好生活,反过来建立一套普通人不花啥精力也能做好的系统或者方法就好了。

这个思路放在各个领域都好用,优先考虑的不是如何精通新领域,而是如何绕过问题,如何在经验有限、精力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解决问题。是不是还有点像投资躺赚的哲学 /pic/2_ptxp0mmeGibqHCe0UZWwbd7GcOCvUA.png

……

很多道理在各个领域之间是互通的,说到底讲的都是两件事儿——我们(企业)如何进化,我们如何跟他人合作(企业里的人如何相互合作)。

读完这两本书我发现这些写企业管理的书反而比给个人看的励志成功学读起来更带劲。

一来这些书的目标读者往往都是企业高层,眼界、理性都高于普通人,他们会更挑剔,更难被煽动。想打动他们,书里得有东西。

二来,他们需要好内容,也有资源去资助这些统计和研究,反过来促进了内容质量。

又拓展了一个躺赚捡便宜的读书新思路 ✌️

PS:如果大家想看这两本书的话,也推荐一起看看之前很火的张磊那本《价值》,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The Master Of Dark Art2021-02-19 13:03:43

价值看过了,虽然是写机构的,个人也有收获

作者

现在发现写给个人看的书和写给公司看的书区别没那么大,只要人工转换一下视角,“管理层和员工”翻译成“理性和感性”,“公司和客户”翻译成“我和朋友”,“公司和顾问”翻译成“我和商家”,读起来意外地顺 [捂脸]

bjw.2021-02-19 13:11:08

刚好在某鱼上淘了个kindle开始看书了,也大就推了书,真的很巧。顺便也推荐一下这两天特别爱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第一次爱上讲哲学的书,推荐给大家~

七七2021-02-19 12:58:53

也大是看纸书还是电子书?

作者

我基本都是“微信读书”上面看,纸书国外不好买,电子书比来比去还是微信读书体验最好。

老耿2021-02-19 13:00:32

多谢推荐,同时推荐一本《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作者李录。

作者

这本书也很不错,前半部分争议比较大但也算是了解另一种视角,后半部分很精华 [强]

半熟韭菜2021-02-19 13:08:38

这个系统,让我联想到富爸爸穷爸爸说的系统

作者

书越看越薄还是挺有道理的,好用的思路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但背后的理念往往就那么几个。

罗言2021-02-19 13:17:11

这两本书都读过几遍,《基业长青》看的次数更多一点。从开始是纯粹学习的目的阅读,到后来的带着明确的问题读,每次都还是有收获的。其中收获最大的,是报时和造钟人的区别,对我从技术路线转而走上管理路线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这之后,我开始转而阅读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夜幕骑行2021-02-19 14:24:05

想起今天读孟岩的文章,要make things happen,而不是仅仅make things

张颖2021-02-19 12:56:04

看完出去,发现一分钟前,我赶紧的沙发

作者

哈哈哈,沙发已经被抢走了 [奸笑]

作者

我要是读书能有大伙翻公众号这速度,做梦都笑醒了 ??

超超:)2021-02-19 13:24:10

基业长青刚好我今天也在看,是看了雪球专刊 段永平的商业逻辑之后找来看,造钟师与报时人概念印象深刻

晓畅2021-02-19 12:59:47

我也是,基业长青看不下去,现在至今没有读完过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