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是否还能致富?——新租时代的不安与反抗
清 锦亿耕织图(局部)
中国农历年的十二生肖是农耕文化的直接体现。牛,在中国农耕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牛,代表着勤劳,而在中文里,“勤劳”与“致富”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辛劳的付出,就会得到回报,辛勤的汗水能够实现富裕的生活,这是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纯朴的祈盼。
但今天的财富是否还能与“勤劳”挂钩,早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过往一年中,“核心资产”持有者财富的增长速度仍然远远超过劳动所得增长的速度,只要持有一线核心区域房产、抱团股(或明星基金)甚至比特币,都可以“坐享其成”。交易者们清楚的了解这是疫后货币狂潮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而“劳动者”提供的衣、食、行并未产生足够大的通胀压力,反过来证明了“资产”与“非资产”的财富鸿沟。对衣、食、行终端价格手段多样化的通胀抑制固然是出于对大多数人的保护,但货币问题一日无解,财富的鸿沟只会越来越大。
货币主义导致的“财富效应”具有虚伪性,究竟是财富的“增值”还是记账单位的变化,关键在于从哪个视角去审视。即便只是记账单位的变化,也会对人性产生足够的影响。真正的影响不在于财富鸿沟的扩大,而在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在面临财富鸿沟扩大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少数人拥有更集中的货币财富而难以增加消费,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成为向极少数财富拥有者提供金融服务的一员。财富的进一步集中和市场化的金融服务结合起来,使得以追求公平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必须辅以足够的行政手段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就使得强行政权力国看起来要比弱行政权力国在治理上要更加有效。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碍货币政策带来的进一步货币财富集中,因为人性在所有制度中都会穿孔,所有延缓的政策甚至连“延缓”都会打折扣。
在明确了回到小罗斯福时代已无任何可能后,美式自由市场开始呼唤货币权力与财政权力的统一,民主党(短暂的)府院统一,将为行政权力的扩张带来希望。但财政政策是否还能像1930年代那样解决公平问题,不同的历史解读者有着不同的答案。即便有休伊朗的“分享财富计划”,有小罗斯福的“二次新政”,但如果没有二战,美国是否能够真正走出1930年代?这个尖锐的问题谁又能轻易的回答?
然而,美国的问题不仅仅是美国才有的问题。
根据胡润研究院2021年2月8日发布的《2020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内地千万元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共计161万户,总财富达14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亿元人民币资产“超高净值家庭”共计10.7万户,总财富为94万亿元人民币;3,000万美元资产“国际超高净值家庭”共计7.1万户,总财富为89万亿元人民币。而拥有3,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4.6万户。
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10年、20年、30年将分别有17万亿、42万亿和78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需要传承给下一代。
在千万人民币资产“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占60%(比上年减少5%),金领占20%(与上年持平),房产投资者占10%(与上年持平),职业证券投资者占10%(比上年增加5%)。在亿元人民币资产“超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占75%,房产投资者占15%,职业证券投资者占10%。
亿元财富之上的“企业主”,作为一个整体,与人们惯常理解的“企业主”已有本质不同。没有人会认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实质控制人与中小企业的“老板”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即便在欧美日,公众公司与中小企业也完全是两个话题。“民企”快速分化的现实,使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研究显著落后于经济现实。
很清楚的是,胡润报告中,上述资产的“价格”从总量上仅仅是计账单位,但这些资产真正的“权力”在于,它们可以选择“变现”为不同的货币,也可以选择投入不同领域,从而实现对普罗大众甚至知识精英的影响。
与过往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甚至垄断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方式不同,今天财富的增加与“实体”愈发无关,而与货币的增量和流动紧密相关,甚至仅与选择不同的计账单位相关。资本市场与数字货币相配合的魔力,更是令人沉醉而无法自拔。
与韦伯所赞赏的“新教伦理”下勤劳致富的资产阶级不同,也与熊彼特所谓“破坏式创造”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主不同,今天的财富拥有者,从整体上看,越来越不像代表先进的“新兴资产阶级”,而更像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封建领主”。区别之处在于,**“新兴封建领主”的剑与盾不再是铁器,而是政治游说、信息技术、货币与金融产品。**共同之处在于,封建领主们对“租”的渴望。
Stiglitz认为,“抽租”是推动美国1%最富有人群崛起的主要动力(Stiglitz, 2012)。“抽租”不再只是一个“商业模式”,而是将几乎所有人席卷其中的社会生态。所以今天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反思资本主义本身,欧美学者提供了大量关于全球经济不平等的研究成果。它们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多样的,左翼会认为资本主义应当让位于欧式社民主义,而右翼则会认为问题在于社会经济结构被再度“封建化”。
尽管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富裕”,但今天,主要国家都要被迫迎战这个“新租时代”,因为就现有人类历史经验而言,封建“旧租时代”是不平等、非民主和僵化落后的。更为重要的是,“新租时代”带来的不安与动荡已非纸面的焦虑,“租从何来”才是问题的最关键。无论是鱼肉海外的受限,还是老龄化带来的对年轻一代的挤压,“收租”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涸泽而渔、寅吃卯粮能够持续多久?毕竟,依靠货币主义催动人性而取得的进步是亢奋而短暂的;何况,它远远不如直接参与财富分配更符合人性本身;谁让,货币本身就有财富分配的功能呢?
**对租的反抗,往往是非理性的。**犹如1870年代美国农民将自身命运的改变寄托于金银双币本位,又如过往数年贷款购入大量房产,再如2021年散户们在WSB抱团打空头。**但非理性之中往往孕育着理性。**在无法改变自身命运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孤注一掷(或者“理性”的几掷)。最终,这些分层的、个别的、看似幼稚的孤注一掷(或几掷),反反复复,最终汇聚起来,成为历史的洪流,催生改变。改变可能是动荡的,以萧条恢复人性的卑微;也可能是激烈的,以立法塑造新的规则。
但无论身处何方、哪个阶层,人们可能最需要思考的,是在极其有限的数十年生命里,自身的价值究竟何在?能够抽身而出加以审视者,终是少数。财富的拥有者们,又何尝能够摆脱这样的人生呢?
以上。
参考资料:
J. Stiglitz,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rture (London: Allen Lane, 2012)
baby steps2021-02-12 14:43:39
《私人定制》里有句台词,在千亿这个级别上没有勤劳致富这一说
旷达2021-02-12 14:32:25
最后一段,让我很有感慨。 金钱财富只是一种势能。如果把拥有者比喻成一个火箭,他的势能越大,亦即燃料越充足,火箭就能飞得越稳越高。 但是,一个火箭的目的并不是无限上升,而是把卫星运送到太空中,它应该是有方向、有使命的。漫无目的地傲游太空,那种孤单寂寞冷,也许并不比在地球表面走来走去的人们要好受多少。
对方正在续命2021-02-12 14:33:17
收租放贷才是王道/::)
森2021-02-12 14:12:16
慕峰老师久违了,祝你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作者
新春快乐!
Hawk2021-02-12 14:51:21
现在的情况对我过去20年所学是个很大的颠覆
彭知军2021-02-12 14:14:59
抽租才是不变的商业模式(底层或内核)。
W2021-02-12 14:13:53
现在勤劳致富是少数,钱生钱才是硬道理啊!富的越富,懂得都懂
Rongping2021-02-12 17:59:31
现在已经不是“租”的问题,而是信息技术带来的自动化浪潮让大部分未经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无处可用,人的需求只成为社会总体需求的一部分,很多社会需求不是由人带来的,而是是由技术带来的,想想在数字货币上消耗的惊人电能,富有阶层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只依赖少部分劳动力就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当数字货币成为交易货币后,数字货币会削弱政府的财富二次分配能力,富有阶层可以更加随意的分配财富,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一部分人,还是为了人类的全体?
玥玥爸2021-02-12 14:13:25
《论勤劳不能致富》
Billion Wang2021-02-12 14:14:44
冷淡的春节里的这篇文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啊
作者
跳出来看,其实不需要忧
邵长江2021-02-12 14:07:38
财富的拥有者们,即便不能摆脱这样的人生,也依然不会放弃对财富的疯狂追求。
唯有时间2021-02-12 18:39:20
明明生产力已经如此发达,而我们却需要夫妻两个人很辛苦的工作仅仅养家糊口,还不敢多生。
吴冬2021-02-12 14:51:19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杰2021-02-12 15:04:46
社会会自然走向分化,但是信用货币体系下,大央行主义滥发货币,在经济系统中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资产堰塞湖。掌握这些资产的人在通胀,无产阶级在通缩。这个问题似乎还没看到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安心2021-02-12 19:18:32
论识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论质 一切物事皆以虚妄而成其名状。人们对财富的认知,从守常到知变,善莫大焉!极则生变,顺其变者久,政经莫不如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生人之本,超然于世!唯君子有所取舍,必于三立取其一二,而小民痴迷其中于富贵穷通处腾挪。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可谓存世为人之准绳。为民当耻于不勤,为商则耻于财聚一渊,为政当耻于不公,为学当耻于不明,人知四耻则社群无忧也!
Jiang2021-02-12 14:38:57
慕总,过年好!新春佳节仍然如此勤奋,既感且佩!感谢你和你的文字在这一年多来的陪伴,祝牛年继续进步!
作者
新春快乐!
韩2021-02-14 09:23:07
作者把勤劳的定义狭隘化了,只是把长时间的工作,重复机械的工作当做勤劳,但真正的勤劳是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理解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然后去顺应甚至利用这种规律,找到符合时代需要的,并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实现自我的增值和保值。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吧,时代的方向是新能源车,你一个在传统汽车或者内燃机里面再勤奋工作的工程师,收入就是不如搞新能源车或者电池的一半,这难道你要去抱怨社会不公吗?
作者
就你懂,你最懂[旺柴]
韩
身体的勤劳不一定能够致富,但身体和思想的懒惰是一定会贫穷,抱怨社会不公没有不会带来任何的改变,最多只能给loser一点心里按摩,然后给loser找个借口懒得去思考失败的真实原因
彭少熙2021-02-12 21:22:59
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家致富是通过剥削剩余价值,只不过现在资本家获取收益的手段更多了,而打工者还跟以前一样靠出卖体力和智力获取收入,再努力也是替老板致富。打工者的收入最多只能改善生活,无论蓝领还是白领,老板给你的薪水不会超过养家糊口所需太多,不会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去做别的事情。想实现阶层的跃迁,必须参与资本的游戏(买多套房,炒股),以及自己当老板,而能把这些事做好的,永远只是少数
panda顾2021-02-12 14:02:14
当然不能致富了
王文翌2021-02-12 22:51:42
均贫富的问题在于难以激励大众的创新精神,但右派的方案又会继续加大贫富差距。是否能从教化人心的角度入手:工作的目的在于增加社会福利,为全人类造福,而不是为了挣钱,资本本身只是为了增殖。人应该是资本的主人,而不应该是资本的奴隶。
Jivam骄阳2021-02-12 21:59:26
王朝兴衰就原因在于此,所以国家一定要做好财富分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热兵器时代不能再扛起锄头,但是新一代的反抗已经初现。
加菲豆2021-02-12 16:58:34
勤劳只能保你有口饭吃,但是不能致富。之前工作,身心投入,但是工资比嘟嘴摸鱼的就多那么几百,但是因为休息不好,去医院看病药费就不少了。这个产力过剩的年代里,卖力的永远不如巧妙卖萌的
老孙2021-02-12 15:31:50
短短几十年人生是跳不出财富与欲望,摒弃人性,再跳开去看也是无解.
HF2021-02-25 13:15:37
前几天听了鲍威尔在参议院听证的直播,当议员问如何看待货币政策导致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时,他的回答是:货币政策解决不了这个事情,这是财政部的事,他们主要关心如何从供应侧给经济活动提供足够的活力,企业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 全球最大的印钞机不想管贫富差距的问题,一个劲地推高*全球*的货币膨胀。 当时的感慨是,不用负责任的感觉,真好。
Eric2021-02-19 07:44:58
信用货币体系下,印钞即王道,问题是,印钞解决了眼前困境,必定带来长期通胀。2008年全球印钞带来后续十几年资产通胀,2020全球印钞必定也会带来后续好多年资产通胀。 慕大定义目前为货币资本主义,很形象!用逻辑的思维去考量资产价格,在泛滥的货币印刷中,往往会遇到现实挑战。资产炒作是非理性的,而货币印刷是疯狂的,二者结合,往往导致疯狂的资产泡沫。政府希望以时间换空间,去消解资产泡沫,问题是,在没有新的资金池之前,只能任由泡沫继续膨胀,除非,吧天量印钞导入到高科技行业以及对应的高科技资本市场,正如美帝目前做的一样
Eric
大部分人,总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资产泡沫的制造过程并且对泡沫产生信仰。地产,茅台股不必多说,已经成为信仰,我家里老太太啥经济逻辑不懂,前几年跟风买进比特币,却长期持有至今,并且说要继续持有三五年,这已经是比特信仰。各种资产泡沫泛滥,让以前的经济逻辑受到挑战
玥玥爸2021-02-12 18:02:00
现今这个信用货币时代,勤劳与财富渐渐无关。 那么,这个使用信用货币“奖励”勤劳为逻辑的社会体系,将会被“勤劳”的对立一面反噬。
萌系小胖纸2021-02-12 14:15:55
新年快乐[太阳]
作者
新春快乐!
YGX2021-02-13 09:39:07
前半生的勤劳既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对劳动力市场内卷的恐惧。积累的资产只是为被劳动力市场淘汰的自己的后半生提供保证。这是我不断买房和股票的驱动力。
白费力2021-02-12 22:47:49
太史公说过: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即鹿无虞2021-02-12 18:02:31
不管是年轻人的低欲望,还是无根一代的漂泊无依,矛盾日益尖锐而对立,大家其实从父辈的身上就已经看到了差距,就好比过年亲戚朋友齐聚宗祠,所有的亲朋加起来不如坐椅赚了几个小目标的工程队老板[捂脸]
forever2021-02-12 17:18:02
勤劳的目的就是为了收租?或者换句话说坐享其成。历朝历代的梦想就是做地主,然后阶层固化。
wdl2021-02-12 16:55:45
勤劳肯定能够致富,问题在于往哪些方向去勤劳去积累,这个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现在各种xx平台的模式不也是早年勤劳奋斗出来的么..选择和努力都很重要。
老孙2021-02-12 15:36:58
AI,人工智能,进入智能机器人时代,人类才能些微或基本面上摆脱物质的束缚,方有可能重新思考自身价值。技术,乃决定人类历史的价值的主变量.
刘宏辉2021-02-13 12:48:10
“但无论身处何方、哪个阶层,人们可能最需要思考的,是在极其有限的数十年生命里,自身的价值究竟何在?能够抽身而出加以审视者,终是少数。”
腾达2021-02-13 12:42:30
广义的勤劳应该包括思考勤劳,看这文章忽然想起了三体,一切都是由认知高度决定
潇洒人生2021-02-12 19:11:53
老师,好久没有看到你写的文章了,今天写出的文章还是让人引发了深思,虽然说我读的不是特别懂,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祝你和你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世如意。
作者
新春快乐!
郑婵2021-02-12 18:26:21
感谢慕大在去年这不太平的一年里时时带给我们冷静的思考,但望去年能像从牛背上跳下来的小老鼠,只是冷不丁乱了秩序,今年能够回归本来,而慕大亦能继续一如既往,常常阅见。新春吉祥!
作者
新春快乐!
玥玥爸2021-02-12 18:25:02
人们勤劳,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为了获取资源而生存。 货币作为交换的工具,交换为货币,再交换别人勤劳的成果。 这个过程中,货币似乎是不能缺少的一环。 货币本身的演化,也是在不断累积熵增的。
山海图2021-02-12 17:05:43
现在听到人工智能有什么进步,常常会让我恐惧。按照现在的形势,大多数人的劳动终有一天会被机器取代,那是被取代的人将何去何从?终不能少数精英永远占据绝大多数财富,绝大多数人沦为可有可无的“废物”。
finxible2021-02-12 16:52:35
等了将近一个月又看到先生的文章了,在这祝先生新年快乐。
作者
新春快乐!
JIAJUN2021-10-20 00:13:58
慕老师您好,我没理解文章这一段"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10年、20年、30年将分别有17万亿、42万亿和78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需要传承给下一代。“请问这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呢?
作者
胡润报告的内容
Sgrion2021-02-14 00:59:20
如果从比较而言,不管怎么说,中国都是最有核心优势的那一个,改革与教育真的是不朽的进程
麻晓亮2021-02-12 21:23:34
新春快乐!分配秩序和税治体系需要加速完善,消极所得和积极所得应该继续细分。需要新的理论和伦理研究推动大数据技术的行政性应用,别忘初心。
胡杨2021-02-12 19:15:11
感觉作者在大年初一提供这么好的文章!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作者
新春快乐!
克华2021-02-12 17:50:01
一切皆可租!
乔木2021-02-13 19:21:27
慕老师新春快乐!
作者
新春快乐!
灿若星辰2021-02-13 16:37:52
牛年快乐/:rose/:rose
作者
新春快乐!
陈康2021-02-13 11:03:37
新春快乐
作者
新春快乐!
Nick2021-02-13 10:07:55
慕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新春快乐!
AA简℡蔡№2021-02-12 17:36:27
新春快乐,天天好心情[Hey][Hey][H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