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财务自由实证#24赢得生活,但没必要赢得辩论

财务自由一直是我个人优先级最高的财务目标,从懵懵懂懂到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我已经为此努力了五六年的时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证实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我的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Early Retirement)。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担心生计问题,更有底气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放心做那些自己喜欢,却不一定能够养活自己的事情。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和我一起财务自由。这里还有两个资源对于大家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当初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根据资本市场的历史收益情况,这笔钱对我来说大致可以每年产生 50 万的“睡后收入”,足够支撑我选择自己想要但收入也许没那么稳定的理想生活。

计划进度

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92.7%(当前资产 ÷ 目标资产),相比于上个月增加 2 个百分点。

我的本轮计划开始于 2017 年,从 2019 年 4 月开始公开实证。实证以前的本金 + 收益共同作为初始本金记录,实证开始后截至目前累计收益率 52.2%,浮盈 149 万。

/pic/1_3glIGvvEAM70xeBJActkM2W4M9iaGA.jpg(上个月搬迁数据的时候发现之前的记录有 bug,有些转入被记录了两遍,去掉这些重复的部分以后累积浮盈多了几万块、已投入本金则少了几万块,但不影响总资产曲线)

预算及储蓄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虽然收益数字看着激动人心,但其实只是投资路上一个不可控的结果。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控制预算,踏实储蓄,这是普通人积累财富最重要的一环。

主业努力多赚钱、践行预算少浪费、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坚持投资才是一切的根源。

为了保证储蓄率,我们家每年会制定一次家庭年度预算,2021 年度依然沿用 2019、2020 年的预算计划,每个月 2100 欧元的预算。预算节余或者超支会累加到下个月的预算中。

财富积累就是把宏大的目标拆成可执行的每个小目标,财务自由始于最初简单的预算制定和储蓄。

/pic/2_Lr0FVw4CIL8ZOA08O05cg32oNNMAgQ.jpg这个预算和开支图包括了我们生活中 除了下面备注部分提到的一次性大额开销外的每一笔开支,也包括旅行、自费医疗和意外开支等等。下图是我们的具体预算分配,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总额上限 2100 欧元是固定不动的。

/pic/3_cueY58DZCfiadXibcia75ib010N41w.jpg2019 年 3 月实证至今没有计入预算的部分:

  • 2021 年 2 月春节发给大家的红包;
  • 2021 年我们可能会买房,首付、中介费这些也不会算进来,但是杂费和月供会全部算进预算。

愿望清单

愿望清单“致命三问”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工具。想买一个东西先不要急着剁手,放进愿望清单里缓冲一下,思考优先级,再根据预算行动。

这样可以砍掉不少无用的消费,并给真正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留下了更多的预算,改善生活的同时,反而降低了总开销。这两个工具的目标不是为了尽可能少花钱,而是在不超出预算的前提下,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比较推荐的工资到手后的优先级顺序:

  1. 储蓄/投资,先储蓄投资再消费;
  2. 活着,房租水电,基本生活;
  3. 愿望清单里的重要项目;
  4. 其他杂七杂八的。

这个月的愿望清单 👇。二手卖掉了之前买的投影仪,发现还是电视更实用,只是最近都好贵,等等看后面会不会打折。

/pic/4_DtyeIOX9fGN1eibfpM61JQsQ5iaz7w.jpg### 我的投资组合

继续躺赚,具体的大家可以看我的十年之约系列,更完整一些。

/pic/5_8TTn18uxFuBQ3OxqrzOkP4pgFyL3oA.jpg- - - - - -

上个月写实证又遇到了久违的评论——质疑我是骗子——好像瞬间又回到了刚刚开始写财务自由的时候 /pic/6_ueCkYpCnQMxJNzJRIzrzXYZbhsjKzg.png

我自己其实早已不像几年前那样介意这些留言了,反而是觉得有点好笑。我们已经准备盘点收获、迎接新的生活,而回头看有些人还在原地踏步。

但没想到把也太给气坏了,拉着我抱怨了好久(好像这是我头一次翻这些留言)反倒把我给越说越气。为了家庭和谐,我只好上去拉黑。

后来想想,我遇到的这些问题也算是财务自由路上小伙伴们会遇到的各种反对意见的缩影,所以多说两句我的看法吧。

践行财务自由和投资理财这些年,最不缺就是“质疑”的声音。

当我开始读《富爸爸穷爸爸》了解到财务自由这个概念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就是骗小孩的,投资赚不了钱。

当我制定了自由计划、开始投资 A 股的时候,有人告诉我,美国能有财务自由是因为美国有长牛市,中国股市就是“呵呵”。

当我因为投资 A 股开始赚钱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股市又要开始割韭菜了,而我就会是下一个。

当我读那些已经赚了钱、也足够财务自由的伙伴们的分享和思考时,这些人依然在,只不过他们已经没法再质疑自由、质疑赚钱,于是他们又开始质疑「你如何创造价值?」。

……

讨论问题的人分两类,一类是真想搞明白问题的人,但还有一类,他们并不关心我们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只想通过否定别人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有多么高明。

能在生活里看到希望的人,会更专注于管好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帮到身边的人。

而如果在自己的生活里看不到希望就会转而去管别人的生活,通过贬低和攻击他人来满足自己。

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想赢,而有些人只想赢得辩论。

我们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却要为此浪费大量的精力,我们花在辩论上的精力越多,剩下用来解决问题的精力就越少。

**赢得生活,但没必要赢得辩论,**所以有时候「不说」才更明智

……

上周我和两位小伙伴聊自由,他们问我在财务自由路上有没有经历过什么感觉最困难的地方。

我想了很久愣是没想到,这条路上感觉一直都蛮顺利的。虽然会有各种意外情况,但貌似并没有遇到当下难到过不去的坎,反倒是收获的种种惊喜远超预料。

所以我也在想,会不会财务自由这条路最难的地方其实在于——试图说服别人,急于证明自己。

很早以前我发现个规律,纠结一件事做还是不做,常常比做这件事儿本身累人多了。那和他人辩论岂不就是把自己无限次放回当初纠结做不做的状态里?

我可能是幸运的。

几乎从一开始「财务自由到底能不能实现」就不在我日常考虑范围内,在我看来财务自由就是一件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儿,无非是路途远近、付出多少而已。

而开始写这个系列实证以后,我好像也再没有和别人争论过财务自由到底可不可能,转而专注于如何做事。

遇到问题不用再纠结做还是不做,而是全部精力用来解决路上的种种问题。解决问题,常常比纠结问题要不要解决容易多了。

李睿2021-03-03 13:05:14

我觉得很多人习惯说“散户是赚不到钱的”,来为自己赚不到钱来找理由,从而可以继续不思考不进步。抱怨环境肯定比反省自己来得轻松。也大以后可以对这些人说“Have fun staying poor”

作者

我说过,说完的一瞬间觉得很爽,但事后麻烦无数。说不如不说,非说不可的时候,那就“你都对”,心悦诚服的那种

Anna2021-03-03 13:10:48

学到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 将精力放在最根本的事情上, 对吧,避免精力的无效消耗

作者

最近还在读段永平问答录(太厚了,一本顶六本),发现段永平特别排斥参加采访,一直好奇为啥。后来在问答录里看到了一篇全文摘录,秒懂了,段永平专注在如何做事,而提问的人逼着段永平证明自己真的在做事儿,这特么叫什么事儿……

Anna

哈哈哈哈哈哈哈[Lol]别安排“我”, “我”有自己的节奏

Teri2021-03-03 13:14:58

知道和做到之间真的隔了很长很长的路呀。受您的启发,我也开始自己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啦,感谢您。降低物欲和储蓄真的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幸福感,有一种正向生活的感觉。

作者

也提醒一下,不建议把“降低物欲”作为目标,我们会觉得很累,而且总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亏欠了什么。把寻找储蓄和投资赚钱的快乐作为目标,把用更少成本解决同样的问题作为目标,找到了,花钱越来越少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玉娃2021-03-03 13:14:32

也大,其实作为一个妈妈,最近几年有孩子了以后,消费大增,且难以预算,这个目前是我家规划最难的地方。不知道二位对孩子目前的规划想法是?有什么建议和参考么

作者

这个我并不太焦虑,很多教育理念和给孩子花的钱太盲目了。统计显示,在义务教育之上的投入和未来的成就相关性很弱,给孩子投入的教育开支并没有有效地「传承」下去。 相比之下,选择一个大众一点的教育思路,但用父母的眼界和精力引导,同时把财富观念和财富传承下去,确定性更大。

作者

100 万买东西、投资教育,最后孩子能传承到的真是价值可能连 10 万都没有;如果是我,我更愿意把 100 万和背后的财富观念直接传承下去。

HJ2021-03-03 13:16:41

也大年薪多少,向你看齐

作者

财务自由和收入高低没关系,只和你能存下多少收入有关。如果能存下一半以上的收入,投资水平 80 分,10 年左右的时间足够自由了。

王凝Alex2021-03-03 13:04:40

三年预算不上浮,很强

作者

去年好多小伙伴还问我要不要降来着 [捂脸] 越思考越发现值得我花钱的东西远远没有那么多

You2021-03-03 14:19:48

大二的时候开始看了穷爸爸富爸爸,跟父母聊起其中的思想,他们总说投资是你搞不来的,和兄弟姐妹说却没有人愿意自己踏出那一步,如今大四了,我仍深信不疑,其实财务自由也因人而定,我相信作为普通人来说,财务自由一定不是要像别人那样一下子就能得到能赚几百万的工作岗位,而是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点滴汇聚。大四关注到也哥的公众号,我相信也一直有人是朝着相似的目标靠近,感觉也是一种同行的力量吧,属于自己的生活和计划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作者

财务自由不是军备竞赛,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目标。

zzw–fr2021-03-03 13:19:52

也大,我现在刚工作,也刚开始接触理财,那应该拿出多少比例的钱来理财呢?

作者

刚刚参加工作,那就拿出你能拿出尽可能多的钱。

stella2021-03-03 13:05:08

我们已经准备盘点收获、迎接新的生活,而回头看有些人还在原地踏步。[机智]

stella

都给朋友讲了各种省钱理财的好处,可是没人理我,我只好跟着也大独自前行啦,孤独并快乐着

作者

哈哈哈哈,这么说来我还有一件特别幸运的事儿就是我一直在写作,有话平时和你们都说完了,线下就可以专注吃喝玩乐啦 [机智]

梦想启动2021-03-03 13:07:39

也大,房子买了吗

作者

最近在谈呢,太累人了 [流泪] 纠结买哪个房子比买房子的流程手续累人多了,又证明了一次

孙百聪「23点睡觉」2021-03-03 13:17:33

2021年真正开始落实记账了,日常开支用微信记账本(消费尽量使用微信),投资记账用有知有行,月底对收入、支出、储蓄进行总结,但做预算还没做到

作者

有开始就好,一直在做比做了多少重要,只要在做最后总会越来越完善的。

知&行2021-03-03 13:05:25

主业努力多赚钱、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坚持投资才是一切的根源。

作者

“践行预算少浪费”,储蓄积累本金这句咋自动被你忽略了呢 ??

Lin2021-03-03 13:21:49

也大,请教个问题,去装修一个离工作地车程接近1个多钟的房子,有没有必要?

作者

一个到上班地点 1 分钟车程的房子很有必要,帮助太大了,这点我深有体会。但装不装修,还是看预算吧。

夜幕骑行2021-03-03 14:30:33

看看电视的价钱,觉得国内好幸福。

作者

电子产品还是国内便宜,399 这个价格还只是促销的时候才会出现,现在标 499 欧,真是下不去手,还只是最入门的型号……

蜻蜓2021-03-03 13:49:15

也大 预算图的横坐标是2021了噢[社会社会]

作者

忘了改了,下回改一下 [捂脸]

马菜菜2021-03-03 13:03:27

搬迁数据?也大现在用什么记总资产呢

作者

日常记账和资产我还是 MoneyWiz,有知有行用来跟踪总资产的收益情况。

横刀2021-03-04 14:09:46

没必要在意那些辩论,因为如果有个人说你这样不行应该怎样怎样,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反驳你。 而一旦开了头,就会一直反驳下去。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