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实证#25头一回,亏出了天上掉馅饼的错觉……
财务自由一直是我个人优先级最高的财务目标,从懵懵懂懂到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证实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我的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和我一起财务自由。这里还有两个资源对于大家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 根据资本市场的历史收益情况,这笔钱对我来说大致可以每年产生 50 万的“睡后收入”,足够支撑我选择自己想要但收入也许没那么稳定的理想生活。(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思考和感悟,但不一定要参考“我”的目标,要找到“你”的目标)
计划进度
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89.92%(当前资产 ÷ 目标资产),相比于上个月减少 3 个百分点。
我的本轮计划开始于 2017 年,从 2019 年 4 月开始公开实证。实证以前的本金 + 收益共同作为初始本金记录,实证开始后截至目前累计收益率 46.68%,年化收益率 21.97%,浮盈 132 万。
)
预算及储蓄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收益是「果」,主业努力多赚钱、践行预算少浪费、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坚持投资才是一切的根源。
为了保证储蓄率,我们家每年会制定一次家庭年度预算,2021 年度依然沿用 2019、2020 年的预算计划,每个月 2100 欧元的预算。预算节余或者超支会累加到下个月的预算中。
财富积累就是把宏大的目标拆成可执行的每个小目标,财务自由始于最初简单的预算制定和储蓄。
这个预算和开支图包括了我们生活中 除了下面备注部分提到的一次性大额开销外的每一笔开支,也包括旅行、医疗和意外开支等等。下图是我们的具体预算分配,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总额上限 2100 欧元是固定不动的。
2019 年 3 月实证至今没有计入预算的部分:
- 2021 年 2 月春节公众号发给大家的红包;
- 2021 年我们会买房,首付、中介费、税费这些也不会算进来,但是杂费和月供会全部算进预算。
愿望清单
愿望清单和“致命三问”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工具。想买一个东西先不要急着剁手,放进愿望清单里缓冲一下,思考优先级,再根据预算行动。
可以砍掉不少无用的消费,并给真正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留下了更多的预算,改善生活的同时,反而降低了总开销。这两个工具的目标不是为了尽可能少花钱,而是在不超出预算的前提下,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比较推荐的工资到手后的优先级顺序:
- 储蓄/投资,先储蓄投资再消费;
- 活着,房租水电,基本生活;
- 愿望清单里的重要项目;
- 其他杂七杂八的。
我的当前愿望清单 👇
### 我的投资组合
继续躺赚,具体大家请看最新一期十年之约系列,更完整一些。
### 数数亏了多少钱
过去这一两个月市场行情真心可以用“鬼哭狼嚎”来形容,好多基金回撤 20% 以上。所以我原本都估计着实证可能得少个 50 万左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一算数字……
居然“只亏”了 16 万,一瞬间甚至觉得自己赚了
担心算错了,又检查了一遍,确实没毛病。后来又查到了上个月的主动基金收益走势图,才发现问题的关键:
我的实证数据每个月更新一次,避开了市场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以看财务自由实证感受到的市场波动要小很多,主观感觉就是亏得少了。
如果每天看行情这波要看着自己的资产缩水 10%,但假如每个月才看一次行情,才下跌 4%。是不是顺便验证了一个道理——少看行情更不容易焦虑
感觉有点好笑。
上次我给大伙分享好朋友卖房子的经历,“赚钱的买卖,卖出了割肉的感觉”。我倒好,因为原先的预期很低,但实际亏损比预期少很多,反而“亏钱亏出了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带来痛苦的不是现实如何,而是现实与预期的差距,看来学点心理学还是有用的,管理好预期很重要~
……
说到「预期」,想到之前看过不少兴全合宜基金经理谢治宇的访谈,他喜欢反复强调一个词——合理的回报预期。
我看过很多遍,但最近才想明白,我们很多人可能低估了这个词真正的信息量。
平时常跟大伙说,我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是年化 10%,这个预期是合理的,但「合理的回报预期」远不止一个数字这么简单。
财务自由实证写到现在刚好两年,大伙对实证的看法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很不一样:
- 第一年我经常收到的留言是「不是说预期年化 10% 吗?怎么看你 1 年了也没赚啥钱?」
- 第二年的留言就变成了「怎么回事,记得刚刚开始的时候才 200 多万,“突然”就变成了 400 多万?有什么秘密?」
会有这类疑问往往都是在投资的预期上出了问题。给大家举两个 10% 年化收益背后的例子:
1、假如前 3 年市场跌了 30%,那么后面两年市场怎么走才刚好 5 年年化 10% 呢?
答案是,如果后两年涨 130%,刚好年化 10%。
所以如果市场在短短一年中翻倍,我不会感到意外。虽然 130% 和 10% 这个数字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它们是一回事儿。
2、那假如前 3 年市场涨了 90%,那么后面两年市场怎么走才能刚好 5 年年化 10% 呢?
答案是,后面两年下跌 15%,刚好年化 10%。
所以如果市场在一段时间里波澜不惊,我也会觉得可以接受。
……
「合理的收益预期」并不是死盯着一个长期收益的数字,比如 10%,还包括根据过去的行情反向校准自己的心态。
过去几年市场的实际收益越差,对于未来的收益预期越要调高;市场的实际收益越好,我们越要降低未来的预期。
放在一起,才是合理的。
(再提醒一下,管理自己的预期,但不要预测市场,这很重要)
-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 抵御风险:3 月保险方案参考
-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四版)
Willianms2021-04-06 13:25:17
就你这消费,国内有多少人都挣不到这个数
作者
绝大部分小伙伴看分享都是从里面找和自己共同的部分,找自己用得上的方法,然后学过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总结自己的方法。我的内容主要是为他们而写。 但同时也总有一小撮人,专门盯着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部分看,找那些自己用不了的方法,以此证明自己不能改变。对此,我无能为力。
许志宏2021-04-06 13:08:11
也大,你这么晒,你的亲戚朋友没找你借吗,用什么话挡回去呢
作者
还好吧,对我来说我的资产就是生产工具,别人换成各种装备、厂房来赚钱,我是拿钱赚钱。你会仅仅为了别人来借钱,就卖掉公司的办公设备变现吗?我觉得正常人都不会,没什么区别。 我只会借没打算要回来的金额之内的钱。
初夏2021-04-06 13:18:33
也大,聊聊副业
作者
关于副业我最近有个发现,最后把副业做好的人,在做的事儿和核心能力往往就算没有副业他们也会做,他们有自己的内在驱动,只不过换了一个能赚钱的形式。但如果仅仅为了做副业,而去做一件自己从来也没做过的事儿,就很难找到这种热情和动力。 副业要从自己身上找,而不是看别人在做什么。
可2021-04-06 13:07:47
也大,现在开始是不是不是好时机
作者
你才刚关注 7 天,再看看,看多了你就知道了。
薄荷2021-04-06 13:35:32
感谢分享,收益很大。疫情之后,理财之后,消费观也变了很多。但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剁手。前两天买了一台洗碗机,等不到618,就是非常想买,装了之后,开心到不行。不知道也大怎么看待“早买早享受”?
作者
东西买来用得爽的意义大于买得便宜,对于真喜欢的东西我基本不看性价比(说明电视不是我真爱,哈哈哈哈),但前提是不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不以此为借口超前消费。 只要能实现自己的储蓄目标,怎么花钱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开心就好了。
苏2021-04-06 13:14:52
我也是佛系一月一记账 以为会把浮盈亏完呢 月底一看居然还有盈利 果然是缓解焦虑 哈哈哈哈
Link2021-04-06 13:16:59
国内很多电子产品看着便宜有性价比,但是很多都会在别的地方让你吐出来,前面兄弟有说的国产电视,开机和关机广告可是严重泛滥的
Link
而且这些很多一分钱一分货,看着买了便宜的电子产品,可能用了不到一年半年就坏了呢。实际上有些电子产品在允许购买力内,买贵的反而划算[LetMeSee]
蜻蜓2021-04-06 13:27:21
最近在看也大之前提到的《象与骑象人》,看到了适应原则,说不管是中大奖还是下半身瘫痪,平均而言大家一年之后都能适应这种变化,慢慢地适应了消费升级后的生活且觉得理所当然 也慢慢接受了下半身瘫痪所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带来幸福感。[好的] 感觉跟你那个“延缓快乐的释放”,把预算慢慢释放出来的说法连上了呢。[让我看看]感谢推荐 最近睡前和跑步都带着耳机听这本书 太有意思了。 以及 我又看到了横轴的2020哈哈哈哈哈真是啰嗦。
作者
这些比较好用的道理往往都是在很多领域相互验证的,所以看得越多越是深信不疑。而且每当在一个看似意外的领域发现了这种连接,那一瞬间大脑疯狂分泌内啡肽,感觉开心到不行 [捂脸]
吕笑 Cici lv2021-04-06 13:21:44
也大,现在还在上班吗?之前公众号说您已经辞职了,所以每月定投的现金流还能保障坚持定投吗?
作者
能啊,保障自由职业以后定投现金流需要的方法,正好和财务自由以后获取稳定收入的方法重合,所以一点都不难 [让我看看]
あきら2021-04-06 13:42:41
兴全合宜现在暂停买入卖出,也大你咋买的?
作者
花 5 分钟看看基金暂停申购的原因和时间节点,没这么难吧?支付宝里面就能查到各种基金的最新公告了,咋也没人看呢……
Z2021-04-06 13:35:52
开始一周一记,有时候看见这周和下周基本没变化,就感觉这几天涨涨跌跌的真是。。。不如看个电影呢。。
Lou2021-04-06 13:44:41
看了也大的资金转入节点,全年转入24次。也就是每月投入2次。相当于2周定投一次。
作者
?? 你数学肯定是体育老师教的……
超世之杰2021-04-06 13:11:23
也大,财务自由实证都60多期了,为啥序号还是25?
作者
实证只有 25 期,60 多篇那个专题汇总还包括了很多对财务自由的思考和分享来的故事。
知鱼之乐也2021-04-06 14:22:51
,记得第一次关注的时候才200多,还有各种账户,现在都这么简洁啦。恭喜也大,我的完成度也到30%啦
哒啦哒啦biu~2021-04-06 14:14:54
本来最近一两个月跌的很惨,且慢小账本都不想记录了,昨天去处理了下,结果发现目前几个账户实际收益年化都有十几个点,去年涨幅没有想象中高,今年亏损也没有想象中多~
叶上初阳2021-04-06 13:38:56
不预测,只应对,建立好自己的体系并严格执行[好的]
杨阳2021-04-06 13:07:43
消费还是国内有一定优势,中端电视守门员65寸红米X65,拼多多3199拿下,真香
作者
电子产品还是妥妥的国内便宜呀
徐德石头2021-04-07 10:53:26
也大看了很久您的文章,开源(暂无)节流(记账减少不必要不紧急的花销)很受用;想请教下30W的继续如何开源会比较好~ 感谢~
作者
我觉得吧,首先你就得放下这种,觉得发条留言就能找到开源思路的心态,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儿。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