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实证#26回血完毕,安心过节
财务自由一直是我个人优先级最高的财务目标,从懵懵懂懂到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证实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我的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和我一起财务自由。这里还有两个资源对于大家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 根据资本市场的历史收益情况,这笔钱对我来说大致可以每年产生 50 万的“睡后收入”,足够支撑我选择自己想要但收入也许没那么稳定的理想生活。(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思考和感悟,但不一定要参考“我”的目标,找到“你”的目标)
计划进度
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93.65%(当前资产 ÷ 目标资产),相比于上个月增加 3 个百分点,没想到这么快就又接近抱团大跌以前的进度。
我的本轮计划开始于 2017 年,从 2019 年 4 月开始公开实证。实证以前的本金 + 收益共同作为初始本金记录,实证开始后截至目前年化收益率 23.10%,浮盈 147 万。
~)
预算及储蓄
相比于 2100 欧的每月目标预算超了一些,最近两个月正好赶上促销和一批保险续保,看看后面能不能再“补”回来。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收益是「果」,主业努力多赚钱、践行预算少浪费、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坚持投资才是一切的根源。
为了保证储蓄率,我们家每年会制定一次家庭年度预算,2021 年度依然沿用 2019、2020 年的预算计划,每个月 2100 欧元的预算。预算节余或者超支会累加到下个月的预算中。
财富积累就是把宏大的目标拆成可执行的每个小目标,财务自由始于最初简单的预算制定和储蓄。
这个预算和开支图包括了我们生活中 除了下面备注部分提到的一次性大额开销外的每一笔开支,也包括旅行、医疗、医美和意外开支等等。下图是我们的具体预算分配,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总额上限 2100 欧元是固定不动的。
2019 年 3 月实证至今没有计入预算的部分:
- 2021 年 2 月春节公众号发给大家的红包;
- 2021 年我们会买房,首付、中介费、税费这些也不会算进来,但是杂费和月供会全部算进预算。
愿望清单
有点心动苹果新出的 AirTag,等等预算追平以后考虑撸一个
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工具。想买一个东西先不要急着剁手,放进愿望清单里缓冲一下,思考优先级,再根据预算行动。
可以砍掉不少无用的消费,并给真正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留下了更多的预算,改善生活的同时,反而降低了总开销。这两个工具的目标不是为了尽可能少花钱,而是在不超出预算的前提下,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比较推荐的工资到手后的优先级顺序:
- 储蓄/投资,先储蓄投资再消费;
- 活着,房租水电,基本生活;
- 愿望清单里的重要项目;
- 其他杂七杂八的。
我的投资组合
继续躺赚,具体大家请看最新一期十年之约系列,更完整一些。
### 准备过节的节奏啦
过去这两个月账户回血速度比预想快一些,眼看着又要新高了。
我脑补了一下。
假如某小伙伴 2 个月前买的基金,然后就彻底忙工作、忘记看行情,直到今天才打开账户。那 ta 可能压根不会想到过去 2 个月的大跌,因为账户看起来几乎没区别,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只要不看账户我就没亏钱”
……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挺愿意看到 3~4 月中途跌这么一下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还在不断买,跌下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怎么想都不亏,买到就是赚到。
另一面,我之前研究过一个问题——达成财务自由后头几年的财务状况和行情走势,基本决定了未来一辈子财务自由的持续性。
这是我当时引用过的两张图,👇 先涨后跌,钱越花越多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先涨后跌,意味着起点市场估值更低,市场越低估,我们的资产含金量就越大,财务自由越“保真”。而先跌后涨,往往代表起点市场高估,而市场越高估,我们的钱包水分就越大。
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水分挤得差不多了,却依然足够实现目标,那底气就很足了。相比之下,牛市顶峰实现财务自由目标很可能有风险,因为后几年碰上暴跌概率很大。
所以对我来说最好的运气可能就是,顺利达成 500 万,却刚好站在下一轮行情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现在看来,我好像还挺走运的。
2 个月前实证资产到了 460 万,只差临门一脚。但当时还有点虚,谁也不知道抱团结束以后账户资产还能剩多少,最怕到了 500 万却刚好站在行情末尾,分分钟又缩水回去了。当时没事儿就各种给也太打预防针,“别太乐观,不一定能持续”
不过现在感觉好多了,之前的抱团股已经倒了一大片,市场的整体估值依旧很低。风险正在变小,一个特征就是又有人开始玩「上证 3000 点」的梗了。
虽然现在也还是 460 万,但感觉踏实多了。
没有啥比看见估值下降、资产却不降更值得开心的了。对于靠谱的基金经理和跟投主理人来说,每一次大涨大跌都是一份礼物,最终变成安心持有投资的我们的超额收益。
(↑ 昨天十年之约的走势配图)
也许……还真能赶得上财务自由最完美的节奏呢——带着足够自由的本金,站在下一轮行情门前——继续抓紧攒资产,静静等待最终答案~
-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 抵御风险:4 月保险方案参考
-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四版)
……
这个月最后一天啦,最后一件事儿,开一下赞赏征点“稿费”,大家自愿。
希望这个月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喜欢也不用多给哈,1 块钱下面领个牌子就够了。现在市场挺便宜的,还是抓紧多攒点资产吧(以后好能给更多
木东2021-04-30 13:06:46
打赏领个牌牌。这个月跟着你的持仓慢慢买了兴全、富国,收益不错[呲牙]
作者
多谢打赏支持。但是后半句可就受不住了,不用因为一个月的收益谢我,那真的和我没啥关系,完全是运气。如果 3 年后你的看法还没变,才说明我真的帮到你了。
Z。xf2021-04-30 13:40:03
看着郑爽们一天200w的速度,目前做啥都没劲了[裂开]
作者
我怎么觉得是反过来呢?是一直都挺没劲的,终于找到了光明正大的理由了吧 [让我看看]
A0佛山市金百江公检法家具小马2021-04-30 13:19:57
看了也大的文章,学会了不急不躁,慢就是快,笔芯~
作者
说起“慢就是快”我最近复盘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慢慢变富?”,段永平:“我也不愿意慢慢变富,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快速变富。” 选择慢下来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而是因为想明白了,这其实就是最快的路。
Sophie2021-04-30 13:10:47
请问一下也大有没有买房呢?感觉这个在国内是个大头[裂开]
作者
我对房子没啥焦虑,不管在国内、国外都一样。实现财务自由、工作地点自由以后不管生活在哪个城市,收入都差不多。所以我会首选 2、3 线,顺利的话明年就搬家了。 之前也查过一次国内未来目标三线城市的房价,也太表示自己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好 ??
林焕伟@农畅富的2021-04-30 13:14:33
有同龄人的实证,让自己更加坚定
作者
其实从开始写实证我自己也解放了,就很少再和别人去争财务自由到底能不能实现了,省下好多精力去研究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比把这件事儿真的做成更有参考性了。
YT2021-04-30 13:23:25
也大两人两猫竟然才吃300欧,我一人就300了……
作者
哈哈哈,餐饮开销一直是我们比较得意的部分 [坏笑] 上学时看过一份统计,德国大学生的月均伙食费开销是每个人 300 欧元。我们全家才这么多,而且伙食一直杠杠的,连猫都是吃纯肉罐,不吃干猫粮 对于真想实现目标的人来说,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Jinn2021-04-30 13:35:36
也太喜欢的三线城市是哪个呀[偷笑] 话说也大是本科出国的吗?有空给我们详细写写你佛系上学的经历呗
作者
我大学以前比较佛系,大学的时候就不咋佛系了,从本科到硕士成绩都很好,能有前 10% 吧(两所大学都是所在专业 Top 10) 结果进入社会以后,发现真用到的全都是大学以外学来的东西,光靠成绩单连实习都找不到。所以我一直反对名校好成绩的论调,努力错了方向可能比没努力过还难受
Jinn
同感,我也是名校前 10%毕业,工作反而异常不顺利,后来开始业余投资发现居然快达到欧洲自由的标准了[偷笑]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玉婷2021-04-30 13:36:01
未来目标三线城市是哪呢?我也想尽早打算
作者
拉一下国内 1、2、3 线城市名单,里面 2 线往下其实都不贵,选项非常多
谷木2021-04-30 14:30:35
学大牛猫说的,打赏1.1,我就超过了90%的人[让我看看]
作者
?? 牛猫说得对
Suleyman2021-04-30 16:33:42
资产绝对值上涨和接近目标的双重快乐 替也大感到开心[跳跳]
sunshuying2021-04-30 14:05:25
总要自己经历一下涨跌才能学到。前几个月跌的时候也是有点慌。给自己放了个假不看基金 ,也大的理财文章也少看。人民币不多所以停了几个定投。现在回头看,停了的定投还在负,持续的都爬回来了。。。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