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个财务自由退休失败的故事

周末这两天我在看一个作者分享的财务自由退休失败的坎坷故事。

作者 2015 年和妻子一起实现财务自由目标,他给自己攒下的本金是 95 万美元(他自己一个人的,俩人分开算),开始退休生活。

和大家一般担心的钱不够的问题相反,他们财务非常稳健,甚至可以说唯一没出问题的地方就是钱。

他们遭遇了「快乐危机」,找不到人生目标,最后关系破裂。

虽然很多小伙伴追求财务自由不是为了像他们一样退休,但依旧挺有借鉴意义的。追求自由的过程斗志昂扬,实现目标以后反而找不到生活的新目标,发生频率还挺高的

之前我给大家分享过 Sam 的5 条烦恼,我自己也帮好几个身家千万以上的小伙伴咨询过类似问题。作者的这个情况是我见过最严重的,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他们的财务自由历程有非常明显的 3 个阶段。

1、奋斗期,非常开心

在筹备财务自由计划时,他们两个人都非常开心,「仿佛我们有个秘密计划,不断前进,不断超越,但我们秘而不宣。」

PS:让我想起高中班上有的学霸,每天熬夜苦读但偏要掖着藏着,别人一问就是「我回家从来不看书的,就是玩」……

2、目标达成,极度开心

实现财务自由目标,在别人震惊和羡慕的目光中开始退休生活。

然后就是很标准的范式:各种度假、享受生活、旅行,花很多时间陪伴家人,大伙自己脑补就好啦。

3、退休后的第 3 年,开始出现分歧

作者依然很享受生活,虽然遇到一些挑战很喜欢退休后的自由。

但他的妻子觉得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焦虑,幸福感不如以前还是奋斗的时候。作者花了很长的时间想帮妻子找到新的兴趣爱好,但一直没能成功,问题越来越严重。

他的妻子开始频繁抱怨以前的同事又晒了什么她没有(主要是财务自由之后也不需要)的好东西和豪华度假,心态很矛盾。

正好又赶上作者患一种罕见病,奔波治疗,最后他们 20 年的关系以离婚结尾。

总之就是各种不幸……

……

所以结论就是财务自由以后寻找爱好很重要?

其实不是的,即使有自由后的时间,作者也没能帮他的妻子找到适合她的爱好,因为这只是表象。

作者在复盘中发现了一个更加深层的原因,对我触动很大——她的妻子与其说是追求财务自由,不如说是想要通过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成功,她的快乐来自于打败别人

这解释了前后的矛盾心态:

  • 为什么前期努力奋斗反而比真的退休更开心,尤其还要强调「秘密奋斗」;
  • 为什么他的妻子要在意别人有的那些东西,即使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担心“被她打败”的人再追上来);
  • 为什么他们尝试了各种选项,却没能找到让她妻子开心的爱好;
  • ……

对他的妻子来说,生活的快乐来自竞争并取胜,财务自由退休只是“弯道超车”的一种手段。但真退休以后,这种竞争反而被切断了。

作者说这些年唯一后悔的事儿就是没能及早发现问题所在,等意识到已经太晚了,没能帮到自己的妻子。

不得不说,挺唏嘘的。

……

想起来前两天有个读者的留言,大意就是工作上有个相互竞争的同事,很焦虑,业务上没法超越人家,就想着加上投资收益来打败对手。结果加上投资一算还是不够,更焦虑……

而这个故事刚好构成了另外一种结局。打败了,结果还是很焦虑。

以打败别人作为评价自己生活的首要标准,最后可能不会有赢家。毕竟在球场上我们不能只盯着竞争对手,还是要看着球的(自己的生活)。

如果以打败别人为目标,往往就得做和别人一样的事儿。但回头想想,那我们过的到底是自己的生活,还是别人的生活呢?

PS:文章原文链接在「阅读原文」中,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作者的分享,干货很多,就是有点长,我读了一个周末。故事最后的结尾还算开心,作者重新结识了一位与自己价值观高度一致、和他一样关注自己生活的另一半,终于走出阴霾。

👇

阅读原文

柚子瘪了2021-04-12 13:14:35

我就打算财务自由以后去读书,能不为物之所累地追求知识。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的。

作者

哈,这个我是过来人,说说我的观察。 如果读书学习你现在就在每天做,那财务自由以后问题也不大。但如果你觉得自己财务自由以后会做、现在却总有各种不能做的理由,等你真自由了往往也不会做的。 这种心态就很像大学寒暑假,往行李里塞了各种教材,然而真到假期一眼也不会看 [吃瓜]

施盈 研究院2021-04-12 13:06:57

害,所以还是得放过自己。。像我从普通一本考研考到top 985的研究生,周围的高智商大神比比皆是,如果天天想着跟别人竞争,那我早就抑郁了。研究生期间就是躺平,一晃三年过去,该发的文章也发了,奖学金也拿了,谈了不错的男朋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理财也搞起来了,快到毕业发现自己生活得还不错。。。

作者

股市赚钱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越着急打败别人、赶紧翻倍,最后越是回本都困难。 把心态放平以后,赚钱反而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

施盈 研究院

再多说一句,我跟男朋友在金钱观上的分歧还是看了也大的文章和《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以后解决的。现在由我来记总账、设置预算,我男朋友花钱也有数了,准备毕业结婚,感恩也大??

作者

哎妈呀,我还有这功能呢,恭喜恭喜~

圈圈2021-04-12 13:07:37

不知道最后作者的前妻是否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作者

作者写文章的时候还没有,19 年她妻子出轨离婚。写文章这会儿,她妻子又把新的另一半也抛下了……

Soyoger2021-04-12 13:05:33

还是喜欢也大说的,一边享受一边自由的过程,如今跟随也大的步伐,财务自由资金在慢慢积累!

作者

尤其看过《幸福的方法》以后,我就尽量避免“延迟满足”这种心态了。未来的变数太多了,延迟满足遭遇生活变故,最后可能啥都不剩…… 要长期做的事儿,一定得是当下、未来都幸福的,万一未来没有来,好歹现在幸福到了 [机智]

-yangyi-2021-04-12 13:41:47

我的一个客户,六七年前卖了自己一手开办的公司,赚了六百万澳币(三千万人民币)退休,然后大约两年前,因为生活太安逸无聊,吸毒了…

南塘2021-04-12 13:43:16

没钱不开心,有钱还不开心

作者

没钱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开心就是因为没钱,多多搞钱;等有钱了发现还是不开心才会开始找真正原因,最后往往会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用钱 [捂脸]

Byteboy2021-04-12 13:15:48

奋斗的时候经常会感受到心流的快乐,退休了失去了这种快乐会抑郁的

作者

所以财务自由 ≠ 退休,成就感和社会链接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工作其实是我们大部分人获得这些最容易的手段了。虽说工作有时候挺尿性的,但太早退休真不适合普通人。

陈鹏2021-04-12 13:02:46

今天大降,也大有什么建议吗

作者

关键还得看自己当前的仓位,我一直都是高仓位,有钱就买,所以现在跌下来的位置不是特别吸引我,没到喊“太便宜了”的时候。 但如果自己的仓位很轻,很怕啥时候突然就涨上去了、直拍大腿,最近是个买入不错的好时候。

Sophie2021-04-12 13:08:19

这种想法可能来源于养蛊式的教育和培养模式吧,没有自我,唯一的目标就是获得第一

作者

“养蛊”有点夸张了,但只争第一确实不好。之前高瓴的张磊访谈时也说过类似的观点,他们招人的时候尽量回避各方面都是第一的员工,他觉得他们想来的主要心态还是“争第一”,而不是认可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后期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公司遇到困难不再是第一的时候,没法一起患难。

猫猫姐2021-04-12 13:24:19

看了有点小忧伤呀,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还是不容易

作者

那你换个角度想想,有啥正确并且能带来长期回报的事儿它是容易的呢?反正我至今是一个也没找到……

Yang2021-04-12 14:04:16

天呐,也大的这个故事里的妻子简直就是我本人,我一直很希望可以做到第一。明明有的东西其实我并不喜欢,只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哇,你好厉害”才去做,而这种行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满足的一天,因为总会有比你更强的人,你的目光就会放到他身上。比如现在我正在春招,其实我并不想996想有别的生活(而且我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压力),但是就非常担心别人会说哇,你看你的工作薪资不如谁谁谁。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是富二代但是却还是那么拼,焦虑这个心理真的非常的害人。因为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总有更好的让你觉得自己现在不好。

Ran2021-04-12 13:47:49

老实说不和别人比较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自己的体会是,即使自己本身并没有那么强的竞争感,身边也总会有人明里暗里魔音绕耳来唤起心魔。比如父母会说同事家的儿女工资多少多少啦在北上广买了房子啦,身边的朋友会说啊我有个同学年收入xxx万啦我有个朋友跳槽工资翻两倍啦……真的很难全部屏蔽。

kun2021-04-12 13:45:15

游戏产业有种理论也把玩家分为四类:探索者,社交玩家,成就者和竞争者,目前也很难有游戏制作者能够同时调和四类群体的体验,所以想在人生这个现实游戏中获得良好体验,<财务自由>这个特征点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作者

这个游戏理论挺有意思的,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很多问题是不能相互兼容的。 但末尾,你可能把财务自由和退休搞混了,假如作者的前妻只是财务自由而不退休,相当于收入翻倍。虽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但生活还是要比之前好很多的。

王小软2021-04-12 14:11:42

老唐有句名言,不看傻子,看地。最近发现这种投资哲学同样适用于做人做事,任何事情如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不会真正的快乐。悦人不如悦己

帽子先生2021-04-12 15:33:29

我和我太太应该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前些年公司业务还算稳定的时候我们俩就自由过三年,太太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每天24小时在一起,原本以为时间长了会有问题,结果三年下来过得美滋滋的。当时我们只是为钱焦虑。现在很期待四年后财务自由的以后的生活

嘀嗒2021-04-12 14:15:20

没买房前,一直想有房子肯定会更快乐。着手买房后:看房子真烦,装修真烦,装修中各种问题真烦。前天搬进去了,突然感觉很开心,也认真反思了下自己。要开开心心的在自己的房子里工作 学习 生活 搞钱。好像生活幸福的法门确实不在于票子和房子这么简单粗暴。当然如果学会寻找快乐,票子多了只会更快乐。

武林2021-04-12 13:32:30

其实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慎重考虑,生活中,就我自己所见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以他人为镜,以对比来衡量自己的一切,在攀比中度过所有的日子。他们的快乐和痛苦都来源于此。所以邮局搞笑的话有点道理:我希望我的闺蜜过得好,但是不能比我好。

Robin2021-04-12 13:09:07

最近女朋友推荐了我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大家可以酌情的看看[呲牙]我看完了,感觉道理是对的,但是就是很难做到[捂脸]

修锦2021-04-12 13:06:52

我很喜欢以外部计分卡和内部计分卡的说法来描述这类看法,前者是与他人比较,幸福来自战胜他人,别人有房有车我也要有,而且还要更好,这是有排名的,是内卷的;后者是与自己比较,看看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在哪儿进步,幸福来自战胜自己。

CJY蔡2021-04-12 13:31:47

个人感觉无论是否退休,人都需要非亲属类的社会关系,但大部分的非亲属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们的职业、工作身份上的,一旦失业,大部分本来熟悉的社会关系会逐渐离人远去。有人会不适应,有人会寻找新的社会关系。

郎子轩2021-04-12 16:41:55

花了一下午用着翻译软件把原文看了看,他说的那句没有准备好以后的生活,提前退休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说财务自由不能解决问题,财务自由以前不会做的事情,以后也不会做,只有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生活调整好,财务自由才有意义。

古月学摄影2021-04-12 13:48:53

在哪儿去找这些财务自由后的生活经历? 退休后旅行为主的有没有?

作者

看看《不上班,也有钱》这本书,他们俩就是,而且还在旅行中生娃,还生了俩 [让我看看]

西界2021-04-12 13:15:14

他妻子这种心态怎么破呢

作者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甚至怀疑他妻子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自我觉知最难,知道了往往就开始改变了。

李什2021-04-12 13:12:01

大学四年,感觉也算是半个财务自由了。一方面,家里提供现金流,偶尔自己兼职赚点;不考研,学业也没啥压力。去年因为疫情,在家呆了半年,也很自在。更坚定财务自由的目标了。总之现在工作了就先努力攒资本。

平凡之路2021-04-12 13:20:57

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走,不能追着别人的时间表。

仰望星空钟2021-04-12 13:29:56

我的情况可能正相反,习惯工作后不爱学习了。常常为了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自责,甚至“教”孩子要超越自己,但适得其反。

慎独2021-04-12 13:06:26

那个同事的经历最近我也有,复盘一下发现最近两个月投资回报和储蓄率都没有达到历史平均,工作上也遭遇不顺[叹气]

作者

跟踪参考自己的投资回报和储蓄率没错呀,这本来就是“球”。只是你选的时间尺度太短了,换个更长期的视角,至少“年”为单位,会好很多。 不过今天说的这种情况不是参考历史收益的问题,是非要参考别人的收益。

EN2021-04-12 13:06:10

啊,我就是那种只关注自己生活的人……原来结伴同行的人在这方面的也需要一致啊

江雪2021-04-12 15:24:00

心的自由是最难的,心自由了,对物质的需求就没那么多了

杨娜2021-04-13 14:51:22

终于知道我为什么一会坚定退休,一会又觉得工作挺好的,原来我要退休的主要原因也是以此证明自己比别人成功;另一小部分原因是去年一整年都太忙想发个脾气。 这个小部分原因在第一次跟领导提退休后得到改善,那还这么纠结就只剩下想证明自己了。 因为工作性质无法立刻退休,原计划用1年时间进行工作交接,被领导说服先看他的表现再决定是否退休。现在觉得幸好没有立刻退休,不然证明了一次,以后没有再证明的地方,估计会更抑郁,还是要想清楚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退休后是否会失落。

physixfan2021-04-13 03:45:11

仔细读了阅读原文里的那篇博文 写的真好 有很多共鸣 对财务自由有兴趣的人都应该仔细读一读

Mia2021-04-12 20:48:18

推荐一本书给他的妻子《被讨厌的勇气》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