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伙说个特别开心的事儿

财务自由领域有一本书我从 2 年前就在和大家推荐了——《不上班,也有钱》——好奇后台搜了一下,居然已经累积推荐了 12 次 /pic/1_ib8rBD96etjJbFIAyMnSsxiaGnGcuw.png最近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终于上了,我还有幸给这本书写了推荐语,印在这本书的封底上。简体中文版封面和封底长这样:

/pic/3_UmvvEuksMwp9pmKcWBBs4SI5qzjX1w.jpg好开心,也算是我对奋斗在财务自由路上同行伙伴们的一点贡献吧~

……

作者是比较早期的财务自由践行者了,和她老公一起努力 10 年实现了财务自由,然后开始环球之旅。后来他俩生了娃,带着娃接着环球旅行(再后来貌似还生了二胎,看来第一个体验不错哈……)

这本书从他们刚刚毕业、债务缠身的状态开始写,一直写到他们自由后有了第一个娃,带着小 baby 继续环球旅行的经历,非常经典的财务自由故事。

除了他们努力实现财务自由的点滴,我最喜欢他们经历 08 年美国经济危机时的感悟(来自繁体版,简体版可能会有略微不同):

投资一定有风险,从开始投资到现在,我和老 J(作者老公)经历了好几次所谓的股灾。中国股灾、全球股灾、台湾股灾…… 总是每几年就会来一次,每次新闻都会不断地播放股市崩盘的可怕消息。

我们家 99% 的退休金都放在美股 ETF,所以只要指数暴跌,光账目就会损失我们一家 4~5 年的生活费。遇到这么紧急的状况怎么办?当然要马上处理!

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关掉电视,饭照吃,觉照睡。

我们被股灾吓了好几次,偶尔会损失几万美元,遇到大事件更是一晚上 10 万美元就不见了。

但是,他们终究会慢慢回来…… 这些指数包含的公司,依旧在做研发、依旧有新品上市,依旧有利润、依旧会发股息。

当股市再度疯狂下跌的时候,我们唯一的改变就是把手上多余的现金,趁便宜再多买一些。下次你们听到身旁的人都喊着「股灾」的时候(尤其是连平常都不讨论投资的朋友们也在讨论的时候),或许就是认真考虑捡便宜的好时机。

……

这段我在去年 3 月份疫情爆发的时候提过一次。没想到一年过去了,放在现在还是一点都不违和,妥妥地好内容穿越时间~

不过之前也有小伙伴和我提过,说他们的投资也太简单了吧?就买指数基金,就这?

我们确实不能直接照搬他们的投资方法。美股是个非常高效的市场,指数基金买入并持有,这已经是个人最好的投资方法,很难有其他投资稳定超越指数基金的回报。

在国内并不是这样。指数基金买入并持有,更合适没有太多投资经验的新手阶段。但在此基础上也有很多放大收益的方法,比如指数基金参考估值低买高卖,或者换成比较靠谱的主动基金长期持有,收益可以更进一步。

但是方法有区别,投资背后的心态和认知是共同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很多时候投资就是很简单的,我自己的投资其实也只是换成了「就买主动基金?就这?」/pic/4_PvNNvXibhWWlUKpmys2LMjwksodt6g.png

……

我也遇到过一些小伙伴读完以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能财务自由都是因为他们有 XX 优势,而我没有这些……

确实,每个人的方法必然都有独特但不适合他人学习的地方,比如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像作者一样为了省钱自己种菜,也不是每个人的目标都是环游世界。

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别人的选择,因为这是人家的生活。

更值得参考的是作者做出种种选择的原因——什么事是别人觉得重要的,什么才是我自己发自内心在乎的

多关注他们如何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如何为了自己的财务自由目标做取舍,往往更能给我们启发。别忘了,我们每个人也都拥有某项作者不曾拥有的优势。

《不上班,也有钱》再次推荐给大家,这次所有书店都买得到的了~

另外,中信小伙伴还帮我们申请到了全网最低的 4.8 折折扣,有效期到 4 月 30 日,喜欢纸质书的小伙伴们戳这个二维码可以跳转 👇

/pic/5_7PmvHHCJNicSqs99eabCEAnfHr2Bgw.png

月岛2021-04-19 13:02:41

对他们为了省钱自己种菜,从来不买衣服还印象深刻。启发性很强实操性不强[微笑]

作者

我最近又翻了一遍,谈谈我更新的认知。很多人能够省下钱真实的原因其实是找到了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快乐反而更少花钱的事儿,比如对他们而言就是财务自由旅行。所以再让他们用消费来牺牲这个目标,他们是不会做的。很多时候我们却的不是省钱的方法,而是为之省钱的目标,正好是这本书的价值~

徐大熊2021-04-19 13:06:59

重点是99%退休金在美股,不然就没这本书了

作者

唉,每当看到这类留言我都有点同情。守着一个超级钻石矿而不自知,还在羡慕别人家的黄金…… 财务自由的理念起源于美股上个世纪,而那个时候的美股,像极了现在的 A 股

理查2021-04-19 13:16:56

“美股是个非常高效的市场,指数基金买入并持有,这已经是个人最好的投资方法,很难有其他投资稳定超越指数基金的回报。” 既然美国市场是高效市场,那我们投资为什么不买入并持有美股基金呢?

作者

还能为啥,因为美股指数基金没有 A 股主动基金收益高呀 [机智]

2021-04-19 13:33:56

省钱能跟个人爱好挂钩最好了,我感觉自己动手能力还可以,比如: 1. 家里宽带没装电视盒子(1一个月10块钱,不经常看),但是偶尔有想看电视,买一个便宜的吧有广告配置还低,没有广告的挺贵,所以就用公司废弃的主板,自己动手移植系统,不仅配置高无广告,功能还能自己定制。 2. 家里的电器坏了重新买也挺贵,找人修也不便宜,我一般都是自己动手修,往往都是小问题,换个电容电阻就好了,有的仅仅是线接触不良,这种时候感觉又省了不少钱 3. 还有好多其他的小东西自己动手,既乐在其中又能省钱。

曾智颖2021-04-19 13:05:38

也小谈,比较文艺[吃瓜]

作者

出版书不让用公众号名字做笔名,只好硬编了一个 [捂脸]

咱没疼刃2021-04-19 13:16:38

立刻下单了 就是扫码以后-打开京东app购买的 不知道有没有成功给你贡献业绩[捂脸]

作者

没有,这个是给大伙的纯福利,我没有收入。

梦秋2021-04-19 13:04:33

关注了也大之后,我本人变得很佛系,每次同事找我聊基金的时候,都很惊讶我竟然不知道最近的涨跌[旺柴]

作者

有时候要不是大伙提问,我自己都不知道最近的涨跌情况 ??

南塘2021-04-19 13:11:22

冷不防,你又开心了[旺柴]

.2021-04-19 13:22:08

最近有点感悟,躺赚和主动折腾股票哪个适合。最后我发现,躺赚比较适合我。 周期怎么布局,复盘还是两字,持有。

作者

躺赚适合普通、并且愿意承认自己普通的普通人。只要想明白这件事儿,躺赚简直太爽了,躺赚抱大腿是普通人获取不普通回报的最有效办法。

哇~2021-04-19 13:08:25

也大推荐后,只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了这本,所以是听完的。可以说是我财务自由的启蒙书,从这本书知道了财务自由原来是可以做到的!财务自由所需资金怎么计算,也知道了省钱的重要性(作者真是太省了)

作者

早期的时候我没像现在知道这么多财务自由的资源和博客,就是翻来覆去地看这本书。先是看了全网几乎所有读书笔记,后来听了喜马拉雅,再后来有幸朋友送了我繁体版,感觉都快背下来了 ??

赵金亮2021-04-19 13:57:32

确实,很多人羡慕成熟的资本市场,却不关注国内市场也在逐渐成熟。 而且,不成熟的市场超额收益才大。

苏2021-04-19 13:30:14

当然不能照搬但是可以有启示 舒服最重要在开源和节流路上找到自己适合的 实现自己的财富

芍药z爱牡丹2021-04-19 13:07:03

这书儿我还有台版的在家里

作者

我家就三本纸质书,这是其中之一 [奸笑]

Che2021-04-19 15:08:39

我在微信读书有18个书币,14块钱买了[让我看看]

I’m daisy2021-04-19 14:22:11

对于实操性,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方法虽然不能适合每个人,但是提供了变通的思路,受益匪浅[强]

西洛酱2021-04-19 13:53:00

我看过的第一本财务自由的书,真不错,反复看了好几遍,从此踏上了FIRE之路[强]

钟2021-04-19 17:40:01

如果99%的退休金放在大A,会发生什么[旺柴]

作者

拍脑袋想一下,财务自由需要的时间应该能缩短个三分之一。一来,A 股主动基金历史收益高于美股;二来,遍地都是唱衰 A 股的聪明人,总有让我们这些傻子捡便宜的机会~

温润如玉易叨叨2021-04-19 14:38:47

也大,自己买了还送了一本给朋友,唯一想说的是,虽然这个是全网低价,但要运费,坑多多不要ヽ(≧Д≦)ノ

疏影2021-04-19 17:05:11

这本书被也大安利,在喜马拉雅听过,干货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旅行途中遇到的一个朋友是边旅行边全职工作。突然想到公司同组一同事也是每周只需来办公室一天,剩下四天在家上班,说不定他也可以试试这种方式生活。

stella2021-04-19 14:22:27

真好!上次为了看这本书翻遍各大网站和二手书平台,最后淘宝买了本回来发现是盗版的[裂开]

李肖剑2021-04-19 13:30:27

kindle商店尚未上线咩。也大kin dle商店中信出版社的电子书目前除了自己折扣外,还有叠加额外的5折。

朱翖xi2021-04-22 14:59:32

男朋友前天推荐我这本书的时候,我看题目以为又是教人理财的乏味的文章。但是没想到很好读,昨天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书大致讲了作者跟她老公是如何做到工作10年存好养老的钱,而后靠利息环游世界的。 如果只是看到别人的成功,想着自己反正做不到的话,这本书看过也就扔掉了。 我想说的是,我更在意他们夫妻俩为什么能做到常人无法理解的长期的苛刻的“节省”: 妻子单亲家庭小时候哪怕家庭条件不差但是年底的小孩子的红包妈妈也要拆了再给别人包上,稍微大一点自己贴了很多邮票才挣来的钱结果在买东西的路上丢了,大学时挪用了班级的集体存款结果还不上(这是近乎羞耻的事情暴露在人前,可想而知再也不敢碰不是自己的钱); 丈夫18岁的时候谈恋爱跟人结婚(对象已经未婚有一个女儿),之后一直边读书边养家,一直在负债中度过,等开始上班了,前妻又买了房子和车子,债务越滚越大,很长时间生活在争吵中,好不容易前妻外遇了还不肯离婚,最后自己带着一身债务才获得自由身。“节约”是多么痛的领悟,不花乱花钱几乎是刻在骨头里了。 对我来说,与其去记住他们夫妻俩现在的好日子,与其去记住他们用了什么投资理财手段,不如回温一下他们“痛”的体验,虽然很难感同身受,但我想这才是后面所有发生的事情的“源泉”。

英子2021-04-20 20:52:47

今天下单了,早就对这本书慕名已久了,以前都是看的别人的读书笔记,不止渴呀。 这下好了,自己能买,还是简体版。明天就能收到书了,太开心了。

西界2021-04-20 14:37:51

我们每个人也都拥有某项作者不曾拥有的优势其中之一,大概是A股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