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4“升华”一下这个月的知识点们~
前言
自由、躺赚和 10%,这可能是我提及频率最高的三个关键词。我一直和大家说,投资躺赚不操作,不折腾、不挑时间、不高抛低吸、不看新闻、不盯大盘,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我也一直和大家说,10% 的投资收益并不难实现。争论无意义,我想用数据和事实证明这件事儿,就像证明财务自由可行那样。 我自己正是依靠这样的策略一步步逼近希望中的财务自由。### 想帮大家避免的焦虑
投资实盘已经有很多了,我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能力最强的,但为什么我还想再做一个?因为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很少有人解决——主动承担和大家一致的风险。我研究过很多年抄作业,姑且算是个老手吧,我曾经遭遇过这样的焦虑。大 V 推荐了某个投资,表示他自己买了,我就跟着买了;过几天他又推荐了某个投资,他买了,我也跟着买了。很快,我没钱了,但大 V 还在不断推荐,仿佛他的资金无穷无尽。而且年终复盘时他的收益总比自己推荐的投资高。跟投某个组合,但几个月以后主理人又出了一个新组合,我该怎么办?跟还是不跟?如果新组合比旧组合好,那为什么不直接调仓旧组合?如果新组合不如旧组合,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组合?我们的本金就这么多,但主理人却可以做无穷无尽的跟投,我到底该信那个?后来我想明白了,抄别人的作业不但要关心他买了什么,更要关心他动用自己全部身家的多少比例。这个比例,才是他的真实态度,没人会拿自己的本金开玩笑。但很少有人会主动公开这个数字,我打算先吃螃蟹。这是我能想到的、解决上面几种焦虑最有效的办法。### 给大家当垫脚石
**十年之约是我的实盘,但不是跟投,这是我给大伙的垫脚石,给大伙的 Plan B。**大家可以它作为一个对比基准——不花精力、舒服躺赚的投资收益基准。在投资上我只是个普通人,投资就是认知变现,以我的认知不奢求能获得市场上最高的回报,我所选出来的也必然不是市场上最出色的。十年之约的定位是下面这个三个:1. 如果你的收益比我高,先要恭喜你。你可以把我的组合作为一个基准,看看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自己多赚的钱是否匹配,是否有优化空间。 2. 如果你的收益比我低,也许可以想想为什么自己花了更大的精力收益反而更低了,会不会不操作反而更赚钱呢? 3.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投资应该怎么下手,那我的这个实盘也许可以成为你的一个起点。这不是最好的策略,但一定在及格线之上。
我的建议
没有一笔投资是适合所有人的。如果大家打算参考我的持仓,我建议大家先少买一点,观察几个月,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再多下手。一笔投资是否适合自己,往往在买过一点点才知道。机会常有,但本金不常有,不要太着急。十年之约系列,我会每个月更新一篇,目标至少写上十年。希望能帮大家放下对钱的焦虑,跳出老鼠赛跑,享受财富原本的美好,这件事儿本不应该如此困难。
2021 年 4 月 29 日
为了主动承担与大家一致的风险,我会定期更新自己在各个投资上的具体比例,基数是我的全部资产减去生活备用金。这不是给大家的建议比例,大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长期持有、淡定收租。投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省下精力多放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关于主动基金的思考我有在知识星球里系统整理,需要的小伙可以参考,没有也不影响大家参考我的实证。(后台回复「知识星球」)
我的投资还是老样子,有钱就囤主动基金(跟投 ≈ 主动基金,本质没差)。主动基金账户最新数据如下,4 月上涨大约 2%(数据来自雪球组合,最新比例富国天惠 45%,兴全趋势 45%,兴全合宜 10%。兴全合宜是 2021 年 3 月刚加入的,具体说明在这里)——想要快速了解一个新领域,最好的办法不是“博采众长”,而是挑少数一两个最可靠的前辈集中学习。> 因为真正的认知往往不在于「做 A」,而在于为什么「做 A,而不是 B、C、D、E、F、G、H、……」问题是,做什么,大家都看得见,但不做什么,往往要非常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如果我们同时学习太多的人,往往就只能注意到他们做了什么,而很难学到真正的认知——那些他们不做的东西。
2、我平时常跟大伙说,选基金考察缺点比优点重要,了解缺点才可能做到长期持有。后来正好赶上很多媒体都在讲董承非“踩雷”,我表示自己还会继续持有:> 真正的信任不是“你赚钱我开心”,而是你遇到了逆风期,而我依然愿意和你在一起。
3、周二又写过一篇我的观察——很多大佬并不喜欢所谓的「分散投资」> ……大佬们评价「分散投资」其实是反对的分散投资背后一种错误的心态——买了自己并不懂的投资,觉得分散了就能安全一点。真正帮我们抵御风险的是「懂」,不懂不做,而不是「分散」。而懂了以后,我们常常会倾向于”集中“。这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当时好多小伙伴留言,那怎么算”懂“呢?**其实把这三篇放在一起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或者用一位小伙伴更精辟的留言总结 👇李录说:要想懂一个东西或结论,不光要知道它什么时候对,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什么时候错。芒格说:我要比任何人都能够反驳我认同的观点,那我才有资格拥有它。段永平说: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这句是我加的)**当我们能讲清楚一笔投资的缺点和不足,并且知道为什么其他人不选这笔投资,却依然愿意坚持时,我们可能才算“懂”了。**那问题来了。Q:我们什么时候更容易看到一笔投资的缺点和不足呢?往往是下跌时,全世界都在帮我们寻找下跌的逻辑以及这笔投资的问题。Q:我们什么时候更容易知道为什么别人不买呢?也是下跌、尤其是跌过一段时间以后,当我们讲自己在投资,大部分人试图向我们证明现在不适合投资或者报以同情时。仔细想想,大伙觉得现在算不算
-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 抵御风险:4 月保险方案参考
-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四版)
PS:下月初正好是五一假期,平时月初发的十年之约和财务自由实证我就搬到最后这两天啦。定投的小伙伴也注意下时间,但不用太纠结节前还是节后,长期来讲这几天的早晚不会有什么区别,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凯2021-04-29 13:23:08
跟e大的发车同时到达
作者
哈哈哈哈,沾沾 e 大的运气 [哇]
happy cat2021-04-29 13:22:45
兴全合宜进入封闭期不能定投了,怎么办?
作者
兴全合宜有港股,提前暂停了,要节后才能重新申赎。
木聪2021-04-29 13:21:29
我最迷惑的就是,基金在疫情之下是否会遭遇滑铁卢或者黑天鹅,导致全面崩盘啊。或者未来金融危机如何是好?
作者
这个简单啊,回头看看 2020 年 3 月,全市场最恐慌崩溃的时候就好啦,A 股、美股都是「见证历史」。 去年春节结束的时候我说并不担心,还要再多买一点,因为估值并不高。好多人说「跑了」「半年后见」,还告诉我这次世界格局会改变。
作者
结果刚刚过了 1 个月,跑了的人又都回来了,还在问「不是疫情吗?为啥还能上涨这么多?」。结果 2020 年是公募基金历史上可能最牛的一年,美股的收益也一点不差。 你可以回头看看当时的文章,从武汉封城开始看~
木聪
OK,我听了你的建议一直在定投。上一波也算是在3600的最高点,赚了一点点。就是这段日子不高不低在3400跑来跑去的,怕把筹码放太多在这个点位,疫情前2800时定投了才有赚到,如今有点迷惑,怕后面又掉回3000,可如何是好。
作者
当你还在谈「筹码」的时候,就说明你还是没有想清楚基金的长期收益到底是从哪来的,等你想清楚了,也就不焦虑这个问题了。
赵小邪2021-04-29 16:26:11
也大 这篇有好几处错别字 另外 三只主动基金是有钱就可以买么?没有市场低估时买入这么一说么?
作者
不要告诉我 [天啊],只要我不知道,错别字就不存在……
zoeyang2021-04-29 13:24:24
也大,你不买债券的啊
作者
我的备用金已经够多了,不能再买了 ??
大鹏2021-04-29 13:05:15
一直没看懂,这里的主动基是定投吗?没看到买入时间,只有仓位变化[发呆]
作者
这是实证,实证买入靠谱主动基金长期持有,不看估值、不做波段、没有高抛低吸、有钱就买,最终能不能赚到可观的收益。
陶玉婷2021-04-29 16:23:23
平安的股票怎么归类呢,算平衡还是算防守呢?
作者
个股属于非核心资产,最好的心态是作为股东长期支持,不要谈钱,谈钱太俗 [让我看看]
斌彬2021-04-29 13:33:29
当前仓位101%,另外富国天惠和兴全趋势仓位到了20后是不是就不买了,一直持有?
作者
大概率还会继续买的,不然新的收入总不能现金烂手里吧。但我会优先买比例还不太足的兴全合宜。
Yvonne2021-04-29 17:36:18
长赢在那个跌宕没有起伏的日子里,每天看更新特别心安
小星星2021-04-29 17:08:45
第一次得到也大认可并且被引用,开心,标记一下[偷笑]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