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会自发的纪念袁隆平

袁老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去纪念一位“陌生人”,这是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的事了。

有人讲,是他让我们吃饱了饭,让中国人不再挨饿,所以大家都要纪念他。有人反驳,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主要是企业家和市场经济的功劳,如果没有企业家和市场经济,光一个袁隆平,你就能吃饱饭吗?中国一年进口那么多粮食,靠的是农学家还是企业家呢?普通人还真难反驳,很多人只能退一步讲,大家都重要。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跟一位朋友跟我讲的一句话:这个时代,连巴菲特都成圣人了。

我们都不是所谓的粉红、网左,都是普通人,但我们确实在疑问:什么时候,自利的商人们都变成“伟大”了?什么时候,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市场参与者,就可以号称自己也是“伟大”的一员了?

很多观念,在中国传播了很多年,潜移默化。于是号称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却逼着小店“二选一”的人,成就了“伟大”。于是号称要让中介变得更加有尊严、做“难而正确事”,却让老百姓变得更没尊严、变得更难的人,成就了“伟大”。

人们为什么要自发的纪念袁隆平,因为他们即便讲不清那么多理论,但他们仍然知道自己内心评判伟大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社会舆论,并未在历次重大社会事件之后,提供给人们一些关键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史实,让人们能够轻松的反驳一些谬论,去看清这个世界。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农业革命为前提的,那些吹嘘英国当年废除《谷物法》(corn law)的进口限制,采取了“自由贸易”,才解决了英国口粮问题的人们,并未讲清楚一个前提。英国是农业革命在先的,是英格兰农业革命推动了英国人口增长,才出生了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英国当年之所以能够打开国门进口粮食的前提,是因为产生了农业冗余人口到了工业部门,英国的工业品开始成为许多国家必须依赖的稀缺高价品,且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利用坚船利炮获得了最广大的殖民地,包括最广大的农产品生产地。所以,这算“自由贸易“吗?英国是靠“自由市场”解决粮食问题的吗?

中国有翻译过关于英国农业革命的著作吗?一本都找不到。所以,那些关于自由贸易才是解决粮食问题根本方法的观点,这么多年,到底是谁在传播呢?曾经都是谁在宣称靠“买”就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不用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呢?

人们为什么会自发的纪念袁隆平,因为人们迫切的想告诉所有人,他们心中伟大的标准是什么。他们迫切的想告诉所有人,那些长期以来霸屏宣称自己伟大的个体,在人们心中其实“轻如鸿毛”。

钱,可以买到屏幕上“伟大”这两个字,却买不到老百姓心中那杆秤。

当再有人被吹捧伟大的时候,人们会站出来讲,你觉得自己有脸与袁隆平并列吗?

以上。

搁浅2021-05-23 08:28:30

人民为什么要自发的纪念袁隆平,因为他们即便讲不清那么多理论,但他们仍然知道自己内心评判伟大的标准是什么。

Cuile2021-05-23 08:54:13

这段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的风吹了很久了,还认为进口能解决我国人民吃饱吃好问题的人都是怎么回事? 袁老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人物,他是我们民族的一座丰碑。他与那些商业成就的“伟大”相比,是贡献与索取的区别。

长烟落日2021-05-23 08:31:51

资本家砸钱教育的效果不错,曾几何时但凡有人说资本家不好,总会蹦出一批精神资本家:闭嘴!你个左蛆!X爸爸养活了我们!不过年轻人被社会毒打久了,总有人会觉悟:您想挂哪种颜色的路灯? 希望如今的时代,还能诞生像袁老一样的伟大人物。

漆晨曦2021-05-23 10:45:55

今早读了一早上的朋友圈公众号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由衷地自发地纪念这位老爷爷?想了一下,原因一是他可爱,个性鲜明,是个有血有肉因此有情感有情怀因此有使命感的真实的人;原因二他不在乎钱财功利,也即不是外在的冰冷的价值或意义驱动着他终生的热爱和坚持,而是内在的滚烫的热爱成就了他非凡的坚持的人生。一句话概括,他用他的个人朴实的人生成就了属于全人类的超乎一般伟大的伟大。 人们纪念他,不是因为他养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众生,而是他怀着养活众生的朴实情怀,身体力行了一辈子。因为,他挨过饿,他看见过挨饿的众生。他践行他的使命,他很快乐。 他的超乎一般伟大的伟大,就在于他心怀众生,众生却无需因为“亏欠”他回以感恩戴德的重礼。因为他很快乐。多么朴素的大爱!多么闪光的人类! 他,亲切似邻居家的老爷爷,让每个人都想对他说:我会想你的,袁爷爷。[爱心]

黄振武2021-05-23 08:52:03

大多数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但很多见识不足的人还真的容易想偏,被带偏,嘴里跟着支持心里却不信。那些心中真有杆秤的自己或自己的小孩做选择时也不愿选择科研这条路。因为社会的氛围没有正确的导向,给科研人员的待遇分配更是惨不忍睹。这个社会没有真正的尊重科学家,科学家苦就算了,还很穷。特别是年轻的科研博士们,三十几了婚姻家庭都没解决好,生活被那些早出来的同学甩开一大截,圈子里一听说谁还在读书科研就知道没钱。而那些做生意的,那些做中介的,早几年就买房的,有多少文化?他们却一个个……,这时有人在耳旁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是国家的基础,民族发展的需要,他们只会说你好单纯。

胡杨2021-05-23 09:39:49

买粮食论跟买芯片论一样,现在人家芯片不卖不让你用了你咋办?鼓吹“造不如买的”买办是获利方才这么吹的。内外勾结鱼肉百姓!

星辰2021-05-23 08:48:20

袁老的贡献,直观的是人们吃饱肚子,更深远的意义是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如果大家都吃不饭,那这个社会能稳定吗?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这是切切实实关乎每一个人!而且粮食安全不是用金钱能买来的,如果粮食自给率低,敌对国家一封锁粮食贸易渠道,那将不打自乱!

水发条怪2021-05-23 08:28:23

当外来事务准备大行其道的时候,不妨思考“为什么”需要,是谁需要。就想今年开始推广的所谓更营养,更健康,更环保的植物肉

孟庆昊2021-05-23 08:27:51

什么是,活在人民心中

zeng2021-05-23 08:31:15

只有外国人才会当袁老“陌生人”,鉴定完毕,不接受反驳。

风云2021-05-23 08:30:50

活在人民的心中,就是永生

小沙弥2021-05-23 09:23:04

当年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得意洋洋问达摩,朕之功德几何?达摩:无功德。可笑,当今差梁武帝甚者,天天霸屏,自夸伟大(伪大)

黄文毅2021-05-23 09:18:53

禾下乘凉梦,丹心映稻田。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粮食的大幅增产,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杰出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受到全世界的尊重,他的贡献是全球性的,更是世界级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建议为袁隆平院士下半旗志哀,为袁公下半旗志哀,也是百姓的共同心声。

书虫2021-05-23 08:34:48

天道自在人心

玥玥爸2021-05-23 08:32:03

一人之逝重于泰山 一人之死轻不如鸿毛

见鹿Jane.Risa2021-05-23 11:34:34

我的工作是农业投资,对杂交水稻之父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羡慕,因为一个人可以为热爱的事情贡献毕生精力,且不是狭隘的将热爱作为谋生谋利的手段,而是心怀人类。 有些一元论,觉得是靠自由贸易就解决饥荒,听听一笑带过算了。一个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革命,怎么想都不可能是一个法案就能带来的。其实学界和商界,对每次农业进步的原因,都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如果冒进武断,只相信一家之词,就容易开倒车(比如搞李森科学说)。 不过话说回来,评论里的有些想法也是让人挺郁闷的。植物肉其实不一定是豆制品。我最近研究了一下,目前的线索证明,做植物肉是挺有意义的,至少对人类解决人口继续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失为一个方向。如果现在不屑一顾,觉得就是阴谋,等真的技术突破的时候,我们又要作追赶者了。 作为个人,感谢袁老的持续耕耘,让我打心底里相信我国会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强国。这种信心和底气真的颇难得,其他任何行业里都很难找。

子非鱼2021-05-23 10:34:19

但凡心里有一点良知的人,都明白养活14亿人口的伟大!在古代像袁老这种人都是要盖生祠的,名留青史的伟大是任何资本都抵挡不了的。古代难道没有大商人?历史或许会记录大商人,但人们不一定会记得!真正让人民记住的,都是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比如岳飞或许对当时老百姓重大影响(积极)的人,而不是那些资本家,就像你说的,人民心里只有一杆秤!十里长街送总理是小时候学的文章,我是90后,没有和周总理在一个时代,小时候读的时候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感情,但是袁老去世的时候,心里确实很难过,想哭。 有的人活着的时候,你感觉不到有什么,但是去世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雾里看花2021-05-23 08:56:21

粮食只有被人吃掉,才能发挥它的价值。那么粮食的价值,就是由我们这些吃掉的人,决定的。 纪念袁隆平先生!

辣炒爱丽丝儿2021-05-23 09:55:27

可太对了,袁老好几次被“舆论”狙击未果,就是这杆秤根本不可能用几个三人成虎的玩法折断。虽说公道自在人心,但是对某些媒体还是要保持警惕认清立场深入思考小心谨慎一点为妙

黄文毅2021-05-23 09:17:08

常忆袁公泪纷飞, 山河同泣日月悲。 丹心映照田埂情, 一生只为禾下梦。 每天三餐稻米香, 饱食不忘粮满仓。 吾辈举香祭脊梁, 珍爱粮食切莫忘。

宋*2021-05-23 08:55:37

“我们的教育、社会舆论,并未在历次重大社会事件之后,提供给人们一些关键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史实…”。所以做父亲后,我一直很注思考和如何明辨的教育,在信息泛滥时代教育小孩思辨真的挺难

马笑宇2021-05-23 08:50:28

人民心中有杆秤,没有为什么

他们喜欢溢美之词2021-05-23 09:06:15

如果勉强算的话《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研究》算是少有的专著。比较奇怪的是明格 钱伯斯那么多关于英格兰农业革命的著作,没见有人翻译。想必三农问题是需要他山之石的。

作者

农业史,学界不用力,这个时代都无法解释。关于农业革命,只能读原著,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读农业革命的原著呢?

嘉樑2021-05-23 09:03:26

人固有一死,为人民培育出生存之种的人,人民自然会怀念他;ps:当年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有段爱尔兰大饥荒的历史;

作者

爱尔兰大饥荒是导致废除《谷物法》的直接原因。但殖民地的农业保障,才是英国粮食安全的根基。在纺织业,英国抵制了“自由贸易”。史实俱在,何以谬误数十年?

陈康平2021-05-23 08:31:15

民之所向

东方硕2021-05-23 11:15:47

为什么?因为挨饿的记忆还写在几代人的身体里。你可以忽悠一部分人的脑子,却不可能忽悠所有人的身体。中国人的思维很朴实,谁让我们吃饱穿暖,我们就感谢谁。 袁隆平先生已经仙去,而关于他的一切,仍将继续传承。杂交水稻将会像大禹治水一样,成为民族精神图腾的一部分!中国人用行动告诉世界,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

大橙子2021-05-23 08:24:25

看到一个说法,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洋务派搞了很多工业,而日本则对农业技术改进更重视。

Nausica2021-05-23 11:07:51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Leopard2021-05-23 10:28:14

为富不仁,是古人对大多数富人基本基本的评价,白手起家而富贵逼人的仁义很少 村里公司里组织里,人们敬重的不是谁钱多 而是谁人缘好朋友多 普通人都明白浅显的道理:富人再富你也拿不到他一分钱 嫌贫爱富一直被人鄙视

Lituyi2021-05-23 10:47:10

在这个物质金钱导向的社会中,在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吹下,人们很容易混淆“成功”与“伟大”。真正的伟大,即使千百年后依然星光熠熠!

02021-05-23 08:55:43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至清2021-05-23 14:23:09

只有袁爷爷这样的人物,才注定是留到中华民族史册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英雄。

Luo.Rn2021-05-23 08:49:04

中国悲陨一星!

忠诚2021-05-23 09:32:47

因为我们对饥饿的感受刻骨铭心!

王少华2021-05-23 18:11:11

钱,可以买到屏幕上“伟大”这两个字,却买不到老百姓心中那杆秤。

异乡人2021-05-23 18:09:55

人民为什么要自发的纪念袁隆平,因为他们即便讲不清那么多理论,但他们仍然知道自己内心评判伟大的标准是什么。

羅旭2021-05-23 17:14:01

爱钱真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资本更不可耻。如若你只爱钱,只爱资本,可能会比较可耻。但从法律上讲,你没有任何问题,从道德上看,你不是一个值得令人称道的人。

欧阳2021-05-23 13:27:31

我们要继承这些院士的衣钵。我有种欣慰,人民的价值观没变。这会鞭策更多人去成为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人

建伟2021-05-23 13:08:58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也会这样做?可能是因为袁老的贡献吧。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杆秤,知道谁是真的做了对人民有益对国家有益的事。虽然说不出来或不肯说,但不代表心里不知道。

生命是个好家伙2021-05-24 21:23:36

曹德旺就是企业家,高善大义,捐资建小学中学大学,不是资本金钱本身的错吧?非常敬重袁老的人格及贡献,不过不喜欢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来思考。冒犯啦!!!

作者

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自己不算是中国首善,我认为首善是袁隆平,他用他的专业技术帮助中国的很多贫困农民渡过难关,这个叫善,我只是有钱人捐了一点钱而已。”如果你一直关注这个公众号,会知道对曹德旺这样的企业家,评价是很高的。企业家差别有多大,很难看出来吗?

郑婵2021-05-23 11:06:14

在我昨天那条斟酌再三的朋友圈里,写了“伟大的人”,我觉得再没有比他们更适合彼此的了。

fang2021-05-23 10:11:41

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出现一次新的运动,来重新定义“伟大”。

采采芣苡2021-05-23 08:58:38

正好那篇自由市场经济的文章被我盆友圈发了。我还能干啥,怼上去!

梅.Y.J2021-05-24 10:37:07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个接一个离我们而去,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那时候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热火朝天艰苦奋斗的烙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年轻一代常常只能透过他们去感受那种集体记忆,是什么样的经历和环境造就了他们那种无私而质朴的人格,历经岁月而不变。可是当这种集体记忆渐渐远去,要如何保留那份初心?

he、2021-05-23 13:41:24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孙怀光2021-05-23 08:25:44

慕师这次如此说,悄悄意外。[憨笑]

赵魁Ken2021-05-23 19:16:28

因为很多企业家并不是如袁公说的:赚对人民和国家有益的钱。

海盗2021-05-23 18:32:15

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不说话,并不意味着心盲。

W2021-05-23 15:49:34

20年前,在小学课本中,已经有突出成就,到退休年龄的爷爷; 20年中,仍不忘初心,常处一线,捷报频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传说中的品质,为此人落实。

杨晓羽2021-05-23 08:27:54

致敬!

姜汉川2021-05-26 02:21:07

他是一个朴实快乐的老人;他是一个90岁还在工作的强人。 这些同袁老的卓绝功勋,同样让人们敬重!

王小健2021-05-24 11:57:24

天地之间有杆秤

娄振宇2021-05-23 19:40:09

我想知道那些“人民的企业家”突然离世的时候,能不能在离世当天下午迎来人民群众冒雨送别

瑞2021-05-23 10:00:31

请问中文版的一本都没有吗?有其他中文书籍值得看的吗求推荐

作者

我没有找到过

张家盛 Brody2021-05-24 16:15:37

中国有翻译过关于英国农业革命的著作吗?一本都找不到。 这是为什么呢?

王永宝2021-05-23 22:31:03

没有了真正的思考和思想方法,‘似是而非’很容易被‘包装’成‘真理’,真正的劳动者(不限于体力)被‘教育’要感谢要感恩,呵呵呵

Yu2021-05-23 17:37:48

感谢袁老等一众科学家是当然的,至于另一边,谈不上感谢,就说认可XX的价值吧,市场经济、邓、良心商人、黑心商人,也是各不一样的。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