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要三胎呢?
六一儿童节的大礼包送到了。今天下午到现在,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各式各样欢快的段子中。
但我还没发现身边的朋友们有打算要三胎的。
谁会要三胎呢?一二线城市的普通打工人就算了吧,养活自己要紧,有一胎都是为国做贡献了。稍好一点的打工人,二胎已是极限。有三套以上房产的有产阶层,估计想生都生不出来,毕竟,限购比较早。
大城市要三胎,应该是,至少是,女方不用上班,有足够的人力带三娃,有足够的住房能够容纳,有足够的精力能够带好娃的家庭吧。基本也就是,继承者,或者,财务自由男之妻吧。
县城要三胎的可能性会远大于大城市吗?可能也不一定。毕竟,今天县城的年轻人也看到了教育资源问题。
那农村呢?农民工2亿多,流动人口3亿多,生下来,在城里难以落脚,要送回老家才有学籍。
于是配套改革会很多,首先是降低非一线城市落户限制,但真正限制安家、限制生育的早就是房价而不是户籍了。
所以三胎放开的效果可能是什么呢?要么是一种现实的privilege,要么是拍脑袋的沉重负担。专家们都很睿智,比如梁建章,建议放开外劳市场,让菲佣来带娃;又比如施永青,建议生育二胎后才发放避孕器具。我能不能建议打土豪、分田地呢?携程、中原的股份给大家分了怎样,用实际行动支持年轻人生三胎怎样?
真正希望增加人口,应该是更加关注那些本来想生一胎、二胎,却连婚都没法结的独居租住青年,以及3.7亿流动人口中的适婚、适育青年。但有谁从这些中国现实的情况出发去考虑过吗?
我们连房价下降都不敢讲了,只敢讲维持房价稳定,还要三胎,那就只能是受益者们去生了。也许尽快实现医学发展,让50岁以上的富裕者仍然处于育龄,一年可以生八胎,才是应对老龄化的正道吧。
易佳靓号行℡2021-05-31 23:09:59
说个笑,在我们老家,猪如果不下崽儿了,养猪的都会去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猪圈不够大了、卫生条件差了还是猪压力太大了、导致杏玉下降了,找到问题了解决问题,猪自然就下崽儿了,没有成天劝猪下崽儿的。
作者
说笑归说笑,前几天本号发表的《老龄化二百年》是标准学术文章,建议有兴趣的可以阅读。
明天以後2021-05-31 22:53:15
以后都是富人的孩子,这样就实战共同富裕了
september2021-05-31 22:53:23
你这样写会被封号的
作者
批评梁建章就要封号么[旺柴]
玉置浩二2021-05-31 22:54:41
强者恒强,弱者连后代都不配拥有,未来可期!
小波2021-05-31 22:58:02
两类人会生三胎,一类很富裕的,养的起。另一类很穷的,寄希望于多生几个中,能出一个改变阶层的。
Albert.Wang2021-05-31 23:28:20
63岁清晨,7点闹钟响起,去三个房间看了看三个孩子是不是都乖乖在家睡觉,帮9个孙子孙女做好早饭,再去两个房间看一眼四个老人是不是都还好好的睡着觉,安心的挤地铁去上班。
大昊2021-05-31 22:59:26
这才是今天我们想听到的大实话!房价不降,教育资源不均衡,医疗没保障,我们怎么生孩子和养老,自己活着都难!
d.s2021-05-31 23:33:39
感觉水平下降的厉害。
作者
面对一个笑话,你准备多严肃?[旺柴]
北漠2021-05-31 23:30:53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一夫多妻制,古代皇帝多妻的一个特点就是后宫妻妾为了争宠,必然是以多怀孕多生阿哥和格格为荣,这个可以借鉴,毕竟符合人性嘛。
作者
梁建章帮你换一种说法:发达国家非婚生子女比婚生子女更多,要实现全民抚养,才能鼓励更多的(非婚生)子女出世,中国要加以学习[旺柴]
Peter2021-05-31 23:27:51
其实90后开始面临大量消化祖父祖母房产问题,住房基本不是问题,住房压力少了,但消费攀比多了,文化需求多了,继续努力吧。
作者
科学研究告诉你,家庭结构改变后,大城市的住宅需求并不会减少,老龄化国家都是如此
晨风2021-05-31 23:08:35
感觉最急迫的不是三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结果生育,提高二胎尤其是一胎生育率才是最急迫的,如今一胎不生的有多少?二胎不生的又有多少?有二胎的人有多少?有二胎能在生三胎的又有多少?有多少人有条件生三胎的,时间,金钱,精力?也许绝对数不少,但是放到全国十四亿人的基数上看,应该是不多的,不提高一胎二胎的生育率,光开放三胎能让人口能增加多少呢?况且只开放三胎并给优惠也不公平,这等于有条件的就可以多生,没条件的就没机会生,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若干年后,有的人孩子好几个,有的人孤苦伶仃,那么没儿没女得老人不还是社会问题么? 从实际出发提高生育帮扶力度,尽快让一胎二胎的生育率上来,二胎的多了,三胎开放才有意义,让更多的人生的起,养得起,也有时间照顾,这才是最重要的。
乌拉乌拉乌拉2021-05-31 23:46:25
有一个研究,是福建还是浙江一个样本,统计了一个族群300年还是200年的人口繁衍,最后得出了一个事实,两百多个男性,只有三十几个的后代传了下来,其他的在300年中都灭绝了。数字肯定没记对,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强者后代实现对弱者后代的代替,才是历史的常态。穷不过三代,三代都穷这一支基本就得绝了,但为什么总是有穷人呢,因为富不过三代,分个两三代,财富要么分没了,要么集中到少部分后代,大部分后代穷了,富人后代多,很多会跌落下来补充穷人的生态位,穷个几代的,又自然灭绝了
作者
这在人类社会是常见的,英国也有类似的研究结论
对方正在续命2021-05-31 23:35:56
刻意回避为什么躺平 地主指责佃户为什么躺平
庸人不自扰2021-05-31 22:54:38
一年生八胎,峰哥把我逗笑了。
MITSEIN2021-05-31 23:05:29
以前读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恐怕真相是肉食者鄙,不远远谋。
Stanley2021-05-31 22:55:40
哈哈,连一向严谨扎实的作者都开始说俏皮话了。
观己2021-05-31 23:01:02
这个政策是为10后,20后准备的。现时的人不适用,要10后,20后从小就生活在没有计划生育的社会环境里。
作者
10后、20后分房子么?[旺柴]
思空2021-05-31 22:59:29
现在的鸡娃时代 生小孩子出来都是让他们遭罪的 心疼孩子们
K2021-05-31 23:13:26
同感,不去解决核心问题,四胎五胎都是白搭!
攸往2021-05-31 23:41:28
要我说,我们根本不用瞎操心,该生的就会生,不该生的也不会去生,上面掌握的信息很全面,其决策自有其道理,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我们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只要注意要坚持站在最广大人民这一边,不走反动路线,就ok。
刘文通2021-05-31 23:39:15
对于底层来说生孩子还是赚的,毕竟义务教育,让小孩随便捡点废品就够日常花销了,学不好就初中毕业去富士康打工,每个月又能回报家里几千块钱,保不齐考上个985就光宗耀祖了,反正对于底层来说不会更差了,多生几个还可能更好。
陶家妹子 爱生活2021-06-01 07:45:34
三三得韭
火种 黄轲2021-05-31 23:09:10
短板不去补,长板尽量长。水桶还有几滴水?
观山2021-05-31 22:56:05
尽说实话
马笑宇2021-05-31 23:29:17
何必讲放开三胎,直接讲放开生育不限生,愿生的生有能力养的生,没能力的不愿生的,你放开十胎他也不会去生,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黄振武2021-05-31 23:09:55
太快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未富先贵,未老先衰。
Wei2021-05-31 23:09:11
有人说80、90被惨了。养老,养娃,房贷车贷(还有很多人买不起),还要996,工资还不如退休的,也不敢生病…谁会去多生呢?不是自找苦吃嘛,不知道上头知道底层不生的真实原因吧
杨翼2021-05-31 22:58:44
按人类历史发展确实只有王侯将相达官贵人的子孙才能延续下来,只不过古代不是全民限购,人口也不会萎缩。
文2021-05-31 23:45:55
同样是论述人口问题,梁建章喝的洋墨水也没能摆脱他自己的阶级局限,始终是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来论述问题,无非就是人口,政策,资金三个维度来讲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可是这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研究呢?到底发展经济为了人,还是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发展经济?老师的老龄化200年的维度要大很多,这样的学术类文章应该整理投稿发表。
作者
谁会看论文呢?发表的文章,不都是束之高阁的吗?
对方正在续命2021-05-31 23:35:07
这不今天张艺谋它不知道多少婚的妻子发微博说提前完成任务,它们家之前生仨,不仅是超生还是非婚生,补交七八百万罚款
hege2021-05-31 23:07:48
能养活自己吗先,不躺平就算了
littleboy2021-05-31 22:57:54
其实"龙生九子"从生物遗传学来说是科学的……
森2021-05-31 23:16:32
真正能促成生育意愿回升的,不是允许居民生几个孩子,而是政府努力创造条件让年轻夫妇生育养育小孩的各方面成本降下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育问题。且,政府的这种努力必须与时间赛跑,否则,等到人口经历几代“少子化”的观念教育后,即便成本下来了,人口的生育意愿也再难上去。
Peter2021-05-31 23:29:34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人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其他都是浮云。
峯2021-06-01 09:37:03
韭菜们的文化程度提升了,觉醒了,用肚子投票
对方正在续命2021-05-31 23:37:17
中国现在又不是福利型国家,当真以为躺平能吃饱饭?姿态而已,年轻人不愿意被画饼充饥
NEO2021-06-01 12:54:38
现在主要不生的是城市高学历90后,一胎都不愿生,放开三胎对他们有什么意义?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生,这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就会绝户!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里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他们如果绝户,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是永远失去一批优秀基因库!是永远找不回来永久丢失的!
小萝莉宋2021-05-31 23:06:29
同意你的观点,五十岁准备开始行动了,生他个十个八个
inthewind2021-05-31 22:59:49
生娃属于经济范畴,更属意识形态范畴,工业化的另一面,单靠政策也是勉为其难。
名字2021-05-31 22:58:08
我看着这热点都感觉离谱又离谱
Augenstern2021-05-31 23:35:11
现在的沿海一线城市化速度远超内地城市,如果不是户籍和房价阻挡了人群落户,都会建成像日本那样非常大的都市圈,那么如果人都留在一线城市,谁去消费一线城市公司提供的产品,谁去给他们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去生产产品,完全靠居住一线城市的人,高端他们都用国外的,低端的他们又消费不了这么多,不然怎么会有生产过剩,就是落后的省份经济发展不起,当地的人们根本无法消费更好的商品,所以说内地的省份经济也要遂渐发展,而经济发展靠的就是人,政府主张肯定不会让人群自由落户,不然的话中国真的会掉入发展中国家陷阱,举个例子,现在三四线城市相当部分的企业,是由当地回乡的人创办,他们依靠原先熟悉的经验和渠道,给当地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提高了当地的收入水平,以及前几年的互联网创业,华农兄弟、李子柒、王刚等等,都是政府这些年提高落后省份经济的成果,才有了全国各地,不仅是一线城市的创业浪潮,最后这仅仅是个人对城市落户的一些看法,跟生育政策无关
Billion Wang2021-05-31 23:24:43
你话少 但是正解
田忠亮:139875518332021-06-04 17:53:22
说实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是养不起三胎的,只能依靠精英阶层的家庭。然后,过数年后,全国生育率还是不行,只能出政策放开生育,能生几胎生几胎,再然后,就能实现精英家庭占多数了。
wgh2021-06-01 07:05:08
生几个孩子应该由家庭自己决定,自己安排好就行,这样是最合理的。
潇洒人生2021-05-31 23:35:05
老哥,我倒特别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呀,我特别想生男孩子,我觉得把一个孩子培养长大培养成人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毕竟他的所思所想完全是你教育出来的,但是我买了房以后基本上就没有钱给彩礼了,像我现在结婚给彩礼至少还要准备20万,说不定要准备30万,像我这一种没有父母帮助的男孩子,想要结婚的话是相当的困难的。我一直比较纳闷,为什么我国不能放开外国女性到我国取的中国国际的难度呢?像我们这些在国内不好找的话,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到国外去找老婆,然后取得中国国籍呢,一方面提高的生育率,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找到了老婆,减少了闹事的概率,在我看来这是一石二鸟呀。
Rainbow2021-05-31 22:55:09
哈哈哈哈说得好![强][强][强]
全年顺2021-06-04 08:45:20
先富起来的人生三孩最合适
龙卷2021-06-01 11:32:19
鼓励50岁以上仍处于育龄的富裕者,代孕可以生八胎,才是应对老龄化的正道吧。
飞侠罗宾汉2021-06-01 09:23:10
两年前三胎,纯属意外,但不忍打掉。如您所说,家里老人配合太太不上班,但既不是继承也没有财务自由,而是三胎后变成了月光族。靠努力学习跨越的阶级最后靠娃退了回去,苦乐自知……
刘琼2021-06-01 06:52:53
完全可能如此,前几年在广西的一个贫困村对人口性别结构做了个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光棍多(适婚女性流出),剩下的结了婚的男性,普遍多生~呈现出了没法生的一个也生不了,能生的拼命生的情况。
宇昕ceibs2021-06-01 05:06:00
当然是生过二胎的人才会生三胎了,那么生过二胎的基数有多大呢?
番茄炒蛋Lyte2021-05-31 22:55:45
太酸了。
北鹰2021-06-08 12:48:17
法国主要是黑人和穆斯林移民生育率高,法国白人生的并不多;德国也是穆斯林移民生的多。 法国、德国的民族宗教结构正在快速改变,未来会有什么后果,难以预料… 中国允许生三胎的政策,建议长期保持稳定。现在要做的是降低生育、养育成本,让大部分夫妇生得起2胎,少部分人生1胎、3胎。保持生育率2.0左右。 完全放开生育,某些民族宗教的可能会生得多,富裕人群可能生得多,贫困人群可能生得多,反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及阶层流动。
BGL Alan 2021-06-06 19:38:59
讲真,生孩子这个问题已经是切切实实在影响着国家了,怎么说把,还是建议多生,虽然大家的困难都挺多的, 住房,育儿,教育等, 都说真的,新生儿生育率的下降,对20 年后社会的各方各面都是灾难性的,说成影响国运一点不回过。
十全无十美2021-06-01 09:36:52
短啊 先看评论再看文 欢乐多啊
daywalkersir2021-06-01 09:08:35
门口卖煎饼的夫妇已经4胎了。。。身边朋友少,但是身边接触的人里还是有不少的。。。
Sophie2021-06-01 08:17:47
“真正希望增加人口,应该是更加关注那些本来想生一胎、二胎,却连婚都没法结的独居租住青年,以及3.7亿流动人口中的适婚、适育青年。但有谁从这些中国现实的情况出发去考虑过吗?”[强]
斯腾-@Nt IāzY2021-06-01 08:12:42
老师这是久违的冷茶热讽啊。多久没有这样的文章回归了。
SunHeat2021-06-01 07:06:21
我怎么觉得农村和小县城孩子确实会有一定增长?长大了再凭各人本事,有本事的阶层跃升。
仁峰2021-06-01 05:52:47
就今天这主题热闹,密切相关,也是六一节的高校小礼物
2021-05-31 23:39:03
为什么都是消极的观点呢,从政府报告来看,确实是制订了一些解决办法的。
homoknight2021-05-31 22:58:07
我也觉得
黑糖霖2021-05-31 22:57:01
少子,老龄是一种必然,无解
Eric 孙钊2021-06-01 11:55:38
难得看到了作者一点点怒气
钟2021-06-01 08:54:13
从医学的角度讲,50岁以上的富豪没问题的,泰国,美国,乌克兰……选择多多,可以生出一个足球场。 底层的话,防止返贫的压力比较大。
亦茉亦婕2021-05-31 22: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