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晖走了,但链家的佣金真的合理吗?
我曾经从几位朋友那里听过他们对左晖的评价,比起这个时代的许多企业家,左晖在企业家和投资者群体中,确实是少有的受人尊重的。一位企业家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员工,有相对长远的目标而不为眼前小利所动,都是获得好评价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其实还有许多人在骂链家,在骂左晖,他们骂的其实不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位企业家,而是他们在二手房交易和租房交易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公,以及他们对某些城市房价的无奈。即便年入百万的人,在一次性缴纳几十万元的二手房交易佣金的时候,也丝毫感觉不到什么叫服务,什么叫合理。
什么才是“难而正确的事”,在二手房交易和租房市场这个行当里,什么才是“难而正确的事”,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吃左晖去世流量的自媒体、新媒体,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除了重复一些已经报道出来的商业故事以外,对整个问题的成因或可能解决的方案,其实没有多少思考。
**在写我的看法之前,我要先讲一句,那些吃左晖去世流量的自媒体、新媒体,其实非常令人恶心。**昨天,某位房地产新媒体大V,直接披露了左晖去世的原因,这是个人隐私,越是把对方当朋友的人,越会重视这些隐私。哪怕行业内小范围知道,但披露给大众,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顺带给北戴河某个楼盘打广告,人血馒头这么好吃?
在黑中介满天飞的年代,左晖带领链家重塑房地产中介行业,让购房者、租房者可以找到“真房源”和其他“真信息”,并且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算不算一个好故事?当然算。尽管现在佣金不低、自如的问题那么多,但现在好还是退回黑中介的时代好?当然是现在好。
然后呢?房地产中介机构真的没有导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加速上涨?那些所谓的“真房源”和“真信息”真值得每个买房人花十几万、几十万去承担?所以自始至终就没有其他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十几年来,唯有蔡洪平“非改革红利”这五个字,让我反复琢磨、思考。每一个互联网化的线上平台,都可以从这个五个字去思考来龙去脉。
比起黑中介时代,链家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房源信息的真实性,包括房屋地址、面积、户型、层高、使用权性质、建筑年代等关键信息。在商业媒体来看,链家最大的护城河就是这套真实房源数据库。一个全国性的房产资源数据库,由一家私人企业在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搜集整理,并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创举。
但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些信息,本来是在哪里的呢?
如果不是因为多年前,我曾在一个二线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回答不了。现在各位读者随我换一个视角,我们来看看这些信息本来是怎么产生的,存放在何处。
首先,我们讲一个法律概念,叫做房屋产权登记。买过房的人都知道,签购房合同并不意味着你取得了房屋所有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一房二卖”问题非常严重。简单讲,曾经的开发商或者房东,将一套房卖给多个购房人,签订合同、收取购房款,但最终要去做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却只能是其中一个购房人。这方面的法律纠纷曾经多不胜数,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即便在数年之前,一些北方省会城市,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那对大多数城市而言,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省去法律研究不谈,现实的操作是,由政府出面建立房地产登记制度、建立房屋产权和交易数据库及平台系统,由地方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将开发商销售的新楼盘统一录入当地房源数据库,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所有合同上线备案,备案系统与登记系统打通,期间无法更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十几年前,连3G都还没有的时代,在今天的互联网平台都还刚刚起步的时代,在PC端做这套系统,是不容易的。各地都是自建数据平台,这些平台的关键信息,就是当地所有的房产信息。这是房屋登记管理的要义,要管,就要全部管起来。
新楼盘录入系统是容易的,那在系统建好之前那些长达数十年的房地产信息怎么处理呢?必须人工核实、录入。这项工作,耗时之长,许多城市花了多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这套系统背后的法律依据,就是我国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基于此在2008年由当时的建设部颁布的《房屋登记办法》。而《房屋登记办法》和同期颁布的《房屋登记薄管理试行办法》就是当年我还在房地产管理部门任职时,参与研究起草的。
那么有意思的事来了,所谓的“真房源信息”,不就是各地房地产管理数据库中的这些信息吗?依赖这些数据,为什么不能生成一个当地真实房源的交易平台呢?在官方平台上,只有业主才能选择公布或者不公布自己的房源信息,所有信息来自房屋登记薄系统,也就是官方数据平台,不就能保证最真实的房源信息了吗?
事实上,在当时的房产交易管理中,我所在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已经做得非常先进了,也就是任何一个希望交易房产和希望购买房产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中介,就可以在房产交易大厅办理完成各类房产登记,甚至房、地、税都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这套政务系统在十几年前有香港研究团队去考察,认为已经比香港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更为先进。后来,各地的一体化政务系统逐渐推开,这种便利才普及开。
那么这套政务系统的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房地产交易中心和产权登记部门的非机关化设置。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窗口办理。在窗口办理的同时,辅以各种人工帮助,例如,对不识字的人、对老年人,都提供专门的帮助。这是城市与城市的差距。一些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长期衙门化,当然大家只能去依靠黑中介。讲得更直白一些,如果你自己去婚姻登记处结个婚都很困难的话,你也一定会去找结婚黑中介的。
回到真实房源这个问题上,真正最真实的房源数据,不在任何中介那里,而在地方政府的房产数据系统中。这个系统事实上除了管理用途外,完全也能够形成一个地方性的交易平台。基于这套系统形成交易平台的好处是:
1、完全由房东来控制自己的房产信息提供多少,非房东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房源放到网上,成为欺骗的页面。
2、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房产信息,电子登记薄里的数据全都是法定信息,连户型图都是有法律效力的。唯一欠缺的是房子的现场照片,这没关系,房东自己拍了上传就好了。如果房东造假怎么办?你买房租房最终不去现场看的吗?
3、从第一眼看到,到最终交易,所有信息都是高度一致的,没有所谓前台数据和后台数据之分。我们都知道所有房地产中介关于交易金额的数据,公开的部分都是有造假的。你在APP上看到的金额,到门店实际看的时候,中介一定会告诉你,他们后台才有真实交易金额的记录。这些记录,为什么要藏起来呢?因为不藏起来,怎么去影响公开价格呢?那么后台的交易金额,一定是真实的吗?我真不知道。我认为最真实的交易记录一定在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数据中。
有人会讲,政府怎么可能提供便利,怎么可能提供方便的平台呢?其实我也不理解,为什么私有企业提供服务的美国、欧洲都有断电、断网,为什么国有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国却没有这些问题呢?
其实,地方政府没有提供这样的平台也没问题,由私人企业接入这些数据,按照上述模式由房东来控制信息也没问题。关键在于,这些真实的信息难道不是应该以非常低的价格就能提供给房产交易者的吗?这些最真实的数据,本来就存在一个公共系统中,为什么披了一件私企的外衣之后,这些“真信息”,就变成了能够抽佣数十万的企业数据了呢?
链家做到了地方政府做不到的一点,就是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地方政府只有本地数据。在这个基础上,链家用一个统一的后台数据平台,将这些数据统一管理起来,用一个统一的APP让购房人能够方便的查阅所有的房地产信息。但除了需要在全国范围进行房地产投资的人之外,难道大家关心的不就是一两个城市的房地产真实信息吗?因为链家能够提供我们不需要的其他城市的信息,所以我们要给它更多的佣金?这是什么逻辑呢?
有人讲,这都是地方不作为导致的,如果地方愿意建立这样的平台,那还有链家什么事呢?很大程度上,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如果地方明明就有这样的数据信息,为什么不要求各地就此建立自己的本地交易平台,与本地房地产管理系统直接打通呢?链家之所以有这样的估值,难道不就是因为曾经有些事该做而没有做吗?那未来能不能做呢?
有人讲,链家提供的真房源信息,不只是登记信息那么简单,背后是一整套标准化服务,链家的抽佣重在服务而非信息。我请问,除了替你跑腿之外,他还有什么服务?4S店跑腿办证500元,房地产中介替你跑腿收20万,你觉得合理吗?有人讲,人家提供的信息是很丰富的,例如你看的这个房子,邻居是干嘛的,晚上吵不吵,早上闹不闹。我谢谢你,我花1000元给小区物业小哥,他一定能提供给我想象不到的信息,连隔壁上个月吵了几架、打过几次娃我都能知道,你信不信?你告诉我这要花30万?
有人讲,今天链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们十分了解学区房信息,这是上面说的这些都难以替代的。我们说好了,你是不是准备按学区房服务提供者来给链家重新做估值?你确定要这样估吗?我请问,你真买过学区房吗?你个自媒体租房住的,天天跟大家讲链家对学区房的了解,你好意思?你先买个大蓬车再来参与讨论可好?
这个话题,我就提供一点上述自己的思考,也是在这个时点做点记录。不想写得多严谨,因为这个行业的佣金本来就是一个笑话,凭什么要严谨呢?
有人会问,那么地方政府都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我只想说,因为你从来没有想过地方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也从来没有提出诉求希望地方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你永远也不可能享受这样的服务。你最愿意得到的,就是交几十万的佣金,然后赞美一家伟大的企业。
以上。
LSvKing ( ° °)2021-05-24 13:51:55
确实如评论中有人说的,作者对房产交易这部分无论是市场还是政策部分确实知之甚少;如果是像作者自己说的只是一篇发牢骚的主观评论我觉得就不要和有专业知识的人在胡搅蛮缠了。关于佣金的问题,我自己也买卖过房子,前几年涌现了很多 1% 0.5%佣金的平台,链家是2.6%还基本不打折,但那些抵用金的平台都死了;并非链家通过什么不正当手段挤兑走了这些公司,反而在那几年经常出现链家等大公司带看完房子 这些抵用金的公司用抵用金等刺激去撬走了买家与卖家这种操作,但如今的市场只有链家越做越大。也不要提什么政府数据库的事了,至少我知道的北京房管局的数据库完整度就比链家差得多,有关部门还得与链家进行合作才能了解自己管辖内的房子都是什么情况;链家的真房源是靠中介一个一个跑出来了,真的不光是你卖出这一套房子的信息,而是整个小区 每一栋楼的情况;为什么需要跑? 举个例子,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单元,就会出现 1层有 101-104,2层的202就是设备间,另外的一个单元又变成203是设备间了,这个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抄门牌号解决。
作者
这个小哥,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真房源”?所谓真房源就是有数据信息有法律效力,能在官方办理转移登记的房源,你以为是靠你抄的门牌号确定的房源信息?你觉得北京建委的房源数据真实性还不如链家是吗?你不要删这条,我给你置顶,让大家看到。
黄可夫18613953112买房卖房2021-05-21 14:23:51
贝壳做的是护城河,保护自己的利益,哪个行业不是这样?不断巩固自己行业的地位,再拓宽业务边界。
作者
我讲的是公共服务,你可以替链家护城,不矛盾
牛雯雯2021-05-21 14:45:58
历来这么多文章,就这一篇完全不能赞同。因为从事房地产行业,链家和贝壳还是有所了解的。企业或者创始人是不是伟大这个我不评价,该不该收佣金,佣金是不是太高这个倒是可以讨论。文中说收佣金是因为有真实房源,但其实也是因为中介要帮助业主整理房源、推广和寻找客户、与客户沟通谈判以及办理和跟进各种手续、准备各种资料,业主当然也可以自己做,但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光是带客户看房这件事就很麻烦。此外由于房产交易涉及到很多重要的隐私,在隐私保护上,链家比其他的中介做的要好。如果有人卖过房买过房或者租过房,则应该能够理解中介佣金有存在的必要性,当然收多少佣金这是可以商量的。本文看起来像是不了解房屋中介交易这件事的人写的,但作者自述又是在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过,不应该不了解情况,且作者以往的文风都很严谨,所以十分疑惑为什么这次会这样简单粗暴的得出一个结论:佣金的存在是一个笑话。是不是多少有点情绪化的输出成分。
作者
不好意思,打击了你所在的行业,我讲得已经很清楚了。提供的服务是不是值那么多钱,可以思考。我没说不应该有佣金,我说的是佣金这么高就是个笑话。既然你在中介行业,应该很清楚中介、贷款机构联手抬高房价的历史,这个问题,我都没写,对吧?
L.2021-05-21 14:25:38
笑死,通过员工全网信息轰炸完全扼杀了一手房源的偷鸡者,居然能被洗成改变行业的白莲花
如一2021-05-21 14:35:20
特么奇怪一个房地产中介头子死了居然被全网褒扬成伟大?现在伟大的标准这么低了?
徐广金2021-05-21 14:41:46
官方指导价、合同的签约价、实际交易价,根本不是一个数字。只有中介知道真实的交易价是多少。这个真实交易价才是市场上的房价。 官方指导价和签约价远低于市场价。所以你的假设根本不成立。
作者
你是在控诉链家协助买卖双方违规和避税吗?我也同意。
天书2021-05-21 14:45:37
百分比抽佣就是房价推手,100万的房子和1000万的房子中介的服务并不会有什么质的区别,打电话而已带看而已,中介费能差10倍
祝佳杰2021-05-21 14:21:11
对二手房来说,每笔交易都加3%的中介费,即使外部市场平稳,一次次交易流转下来,卖家为了不亏必须加上他原来付的中介费,这事实上就成了房价上涨的推手
xiong2021-05-21 15:20:00
在京城买过房租过房的都知道,假房源信息其实恰恰都是中介放出来的,淹没了房东的真实房源信息,阻碍了供需交流,然后垄断房源信息。至于交易服务,真的是只能呵呵了~~~ 房产中介做的恶,就如互联网医疗广告行业,亦如当年流氓软件3721之流,永远洗不清的,让广大用户有无穷的槽可吐……
苏2021-05-21 14:33:24
曾经的自如甲醛房也是上头条的,资本进入后,就没说这个的了,这次竟然集体唱起来赞歌,魔幻啊……
wen2021-05-21 14:24:44
诚邀大家去搜搜 佛山市房产信息网,隔壁广州孩子羡慕哭了
Leon2021-05-21 14:29:02
难听而正确的意见。 中介利润的本质就是在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差价。现行的考核体系既然不允许有原始数据的部门“赚”到这部分差价,那自然能者居之。如果缺乏竞争对手,近乎垄断地位下的中介费自然一涨再涨。
Ethan2021-05-21 14:24:44
楼主思考的其实是所有中介机构存在的意义,就像FA或者投行,没有这些机构企业融资也能搞到钱,只不过要付出很多沉默成本,中介的存在就在于更大程度的消除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交易过程的摩擦和成本,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就买几次房,不可能为了有限的交易去广泛了解非标准化的小区的学位信息、保安小哥信息,那么最后就落脚到交易价格信息和抽佣比例,这个价格信号就有待于市场机制自己去调节了
作者
你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有法律和公共服务吗?
麟凤龟龙2021-05-21 14:34:37
你这个里边关于中介费的说法就不准。 我是去年底刚通过贝壳在武汉把房买了,2% 的佣金。 不是你说的20万佣金,在武汉就是买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而这种房子在武汉不多见! 我之前也是想省点中介费,试着通过熟人介绍,看了房子,都定下了,过了一个礼拜,房东反悔了。 看房选房的过程很折腾,而对方就一句我不想卖了就把你打发了! 后边我就坚定了通过链家买房的想法,哪怕出几万块钱中介费我也愿意,因为这是一个诚信交易的平台,而且过程你不用管,都是他们工作人员给你办好,需要你出面的时候再去就行。 我觉得这个2%是值得的!
作者
不好意思啊,我讲的北京上海深圳的价格
石驾崇2021-05-21 15:59:52
我一直关注你的文章,怎么感觉质量下降了好多
作者
可能是因为我毫不关心读者的感受,我又不吃流量饭
gaomaoqi2021-05-21 14:33:55
亲身经历,我卖房,交给中介去卖,第一,高于我的价位成交,中介自己拿多出部分,中介还要收买家一个点。第二,等于或者低于我价位成交,我和买家同时给中介一个点。所以也明白,除非缺钱,否则我不可能自己低价出手,让中介挣了我的钱,我还要防着中介联合买家去压我价格。这个过程,买卖双方都很累,中介也是没有多少服务。 最好买卖双方都有中介服务,两方中介去谈,而且只收取本方服务费,就像律师打官司一样。
王永宝2021-05-21 15:44:01
作者关注的是民生民权,是公民权,不是‘经济发展为中心’,更不是啥‘效率’!感谢作者。
猛虎蔷薇 aka.Veronica2021-05-21 14:50:38
几年前租房的时候中介费行规是35%(在上海),近年变成50%。来了北京直接100%!这个数额完全看不到有人可以去监管或者控制,在佣金这块消费者完全没有话语权可言。
对方正在续命2021-05-21 14:55:29
您好,很正常的啊,之前那个澳门赌王死了也是一帮孝子贤孙吹的飞起,开赌场抽黑钱的
白亦帅Plus2021-05-21 16:29:46
社会是复杂的,买房租房一直有自己办通过网络联系,办理手续的选择,政府部门对此虽然没有提供统一的服务平台,但信息和程序也是完全支持自行办理的。但中介服务行业仍然存在。这个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联系生产者买东西,但流通行业仍然存在一样。房屋中介行业的问题是为什么链家能独大?其它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不能通过竞争把链家的中介费降下来?现在的情况是,即便我爱我家等其他中介收更低的费用,人们往往担心增加了风险而不敢轻易选择。
作者
地方并没提供给你真实房源信息,所以才不得不依赖一个最不差的中介。公共产品缺失导致了私有企业对信息的垄断。
伤刺2021-05-21 15:10:08
然而保险经纪的佣金比例更是高得吓人,只是他们并不直接从客户口袋里掏钱而已
作者
保险可以不买,房可以不买不租吗?
Piao2021-05-21 14:32:54
相对于换房的差价,中介费太贵太贵了
李东庄2021-05-21 16:30:31
历来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的房产中介佣金率是双向6%-10%,中国3%已经低很多了。至于佣金率是否合适,贝壳也没垄断市场,你完全可以用其他家更便宜的中介服务,也可以自己去找买家卖家,只能说都是市场行为,没有外部性,就有其合理性。你这样过激的文字不是再换一种方式吃人血馒头吗?
作者
美国香港疫情也不错,你要去享受吗?你就不能站起来?
Olivia2021-05-21 16:11:14
严重同意作者的看法。首先,房产信的披露权利属于房主,我觉得这项工作应该由政府部门合规合理的放在政府平台上,而不是属于某个企业。我就不明白,房产真实信息这些本来很基本的东西怎么就成了护城河,还说创造了社会价值?其次,价格等信息就应该透明公开。
卡西莫多2021-05-21 15:33:41
我一点儿都不想知道他怎么走的! 我只想知道个人房源怎么没的!
张伟2021-05-21 15:29:49
感谢感谢,说清楚了许多人不知道,业内人士和专家不敢说,和利益相关者害怕捅破的中介超额暴利的简单而又根本的原因
胡杨2021-05-21 15:02:35
老慕看到你这个标题就知道你回被“相关利益方”喷!
Johnson2021-05-21 17:10:33
看到各大平台在转发这个,我也挺奇怪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自媒体去吹一个资本家,他做得再伟大,市场不也补贴给他了吗?自媒体就不算是媒体,而像个广告商,目标只是为了恰饭了。该宣扬的不应该是那些默默无闻在做出伟大事情的人吗?
作者
自媒体新媒体都要吃饭的好吧,有几个像我这样完全无广告不吃流量饭的?
Joe2021-05-21 15:58:40
再多唠叨一句:商铺实体经济一蹶不振的大环境下,房产中介租的店面无论在哪条街上一眼望去都是最好的位置,而且还往往不止一家。佣金高不高,肉眼可见了。
迷笛sea2021-05-21 15:21:47
写的真好,逻辑真棒存在未必合理。
玥玥爸2021-05-21 14:26:23
那么地方政府都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作者
这都与我无关了,我没有这些问题,与自己有关的人自己想吧
张树人2021-05-21 16:06:35
也有点不同意,我是大学教师,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以前经纪人行业是无序竞争,飞单切单等等,而房产经纪人还是要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居民也希望有专业的可靠的服务,不仅仅是真房源,VR和ACN都做了本应该是政府或行业协会做的规范的事情。 同意政府理论上更方便做这些规范性的事情 但对于互联网数字基建来说,很多时候还是民间推动才能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互联互通,也更能够重视用户体验 前几天体验了国家税务总局的个人退税系统,感觉太糟糕了,各类手机银行也一塌糊涂 政府的角色可能还一时没有足够的机制与动力去主动做这些需要协调不同层级政府和各方资源的7*24小时的在线公共服务的。
作者
关键,信息应该在谁手中,谁来提供?信息值多少钱?服务值多少钱?到底是在卖信息的钱,还是卖服务的钱?
白费力2021-05-21 16:05:12
大家现在想租房极少还能找到房东直租的房源了吧。只要你敢贴出来,中介就会给你破坏掉,所有能找到的打过去都是中介。导致房源都被中介平台垄断了
Gone with the wind2021-05-21 17:36:07
人家证券公司买卖才万二的佣金,房契也是有价证券,凭啥就百分之三?房契也集中竞价,标准化,透明化,佣金也能到万二。
Cuile2021-05-21 16:35:08
有房产中介行业的大佬出来悼念左晖,说他的离去是行业的重大损失。一点没错,左晖是个有理想的商业奇才,他对房产中介行业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换句话说,没有他的努力,行业会因为内斗,低效和监管少赚很多钱。 这个时代的很多商业天才,其实也都是中介。
作者
那可不就是赚了大家的钱吗?难道大家还要陪着一起唱赞歌?
GaryCohn2021-05-21 19:45:56
一个纯粹的,现在人民立场,独立思考并有所为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敬佩您
晓瑛Amanda2021-05-21 17:51:04
何必在这个时间说这件事
作者
那在哪个时间说?我五年前就开始说了,这还要规定时间?[旺柴]
叫我师胸2021-05-21 14:39:53
前几年卖过二手房,我认为其实找中介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你想买二手房的时候你找不到哪里有房卖,所有房东自己挂网的房源都会被中介第一时间打电话弄成自己的房源,因为几乎都是不收卖房中介费的
刘振宇2021-05-21 16:17:12
没想到这篇文章评论交锋这么激烈。个人十年前因为异地工作在帝都租房,基本一年换一次,所以接触过黑中介以及链家以及链家以外的中介。仅就租房领域来说,链家的业务地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没有公共服务的前提下,链家是最优的。当然,这个和作者提到的买卖房屋市场还有很大不一样。但是这是我个人对链家存有好感的很大因素,我觉得可能也可以代表部分相同经历的一些人的观点。其实我当时碰到黑中介时也在想为什么政府不能把这个事做起来的,但是现实就是没有做。 回到本文内容,同为中介服务,我在想为什么证券经纪业务的佣金逐年下滑,而房产交易佣金基本稳定,甚至楼市火爆的时候还略有上浮(指百分比,不受房价影响)股市牛市也没有涨佣金的时候啊。我觉得核心还是在于信息的不透明,房产中介不仅起到券商经纪业务的通道功能,还有投行和交易所的功能,高端一点的甚至类似基金经理委托交易。所以即便有那么多房产中介的竞争(一个小区甚至有五六家不同中介),佣金依然坚挺。如果各个功能分拆来,比如像作者设想的交易所职能由政府来做,可能就会有所改观。
王金兴2021-05-21 17:06:02
行业内卷造成的,一个小区卖的房子10套都没有,楼下能开四五家中介,中原招15个人,q房就要想办法招20个,德祐要想办法招30个,因为谁人少谁吃亏,最后这些恶性竞争和严重过剩积累的成本要单个成交的客户买单。 单个成交就想办法搞更多佣金,链家并没有解决这个问。 另外链家解决了黑中介,中介本身并没有改变太多,并不认为之前的中介有多么不堪。
雁如2021-05-21 16:00:58
链家不值得。不过是垄断了房源信息的中间商。去年在北京某地通过链家租了两居室,住了一年半(签了两年)因为变动搬走,于是扣除押金7500,补上物业费5000+,加上之前的中介费7500,算下来白白交了20000
邱欣欣2021-05-21 15:16:02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有擅长的领域,有陌生的边界。作者也是~至于链家动不动几十万的中介费合不合理,你去买次房或者卖次房体验一下………接受不了,有大把只要十几万甚至几万中介费的中介公司供选择………这问题本质上和买个200块的包包就能装东西,干啥要花几万甚至几十万买个LV包包如出一辙………几十万的“中介费”和几十万的包包虽然价值点不同,但道理一样……
作者
你知道这个公众号五年前最初的文章都在写什么吗,就教育作者去买房?
陈真炜2021-05-21 14:50:05
阅读理解:链家承担了地方政府的部分职责,并将之打造成了企业的护城河。 不知此理解是否正确? 本人在三线城市,通过链家买卖过二手房,在三线城市,房价较低,整个买卖流程,按照房价2%还是3%来收取费用,个人认为比较合理。但是在一线城市,若还是按照房价比例来收取费用,那这个费用未免过高了。
Z-ing2021-05-21 14:39:17
贝壳应该还有一种作用,就是提升交易效率。房屋买卖充满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繁琐的流程,贝壳通过提升买方买房效率,卖方卖房效率,实现交易效率的提升。我想这也是自古以来中介的作用。
作者
效率高一定就是好事吗?
杨智冰 Michelle2021-05-21 14:33:09
隔屏感受到了慕大最近几篇文章散发的戾气[呲牙]
Andrew 王思源2021-05-21 23:13:59
有几点问题和想法 (1)作者能否分析一下,政府之后有多大可能去整合数据、做交易系统?政府的动力和阻力是什么呢?各国是否有类似的案例能借鉴?个人认为可能会演变成让贝壳在更严格的监管下去做这件事 (2)中介推高房价这一点观点是否有更充分的论据或逻辑?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交易成本为何能推高价格呢? (3)在中国,面向c端的服务业还是很难提价,比如外卖、网约车等,是否本质还是因为中国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还不足以支撑从商品主导转为服务主导的消费结构? (4)从消费者看,佣金贵,但是从经纪人角度看,佣金似乎不贵,按照贝壳公布的中介门店温饱线,2%的佣金率似乎是盈亏平衡的底线了,除非不投入房源字典端并降低服务质量,否则就已经降无可降
作者
1、不知道,这是地方决定的事,但房价压力过大,一定会方方面面有反馈;2、五年前公众号写过房价决定因素,供给、杠杆和预期都跟中介有关;3、支出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决定,平台跟生产端有分配调整的可能,平台拿得越多,生产端拿得越少,可支配收入越低;4、养中介养得太多了,门店租金也太贵。
鸟与梦飞翔_Jessie2021-05-21 22:11:17
如果政府把这个中介费收了,说不定还可以抵一点房产税
斯腾-@Nt IāzY2021-05-21 18:13:43
看了看评论才发现 总有些冤大头明明被割了韭菜还帮打肿脸充胖子帮着人家数钱呢,别人说你看你才被卖了这么点儿钱,他还不愿意了
wolf2021-05-21 16:26:01
很多人多花几十万可能更多是想买个放心,怕上当受骗,这笔钱和房款比起来毕竟还是个小头,类似上了个保险。当公共服务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时,交易成本就只能让公众承担了,等公开透明成为社会的主流认知时,这个成本就不用大众承担了。
德里克2021-05-21 14:41:49
那么该如何推动地方政府推出房产交易平台呢,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请先生解惑以下
作者
我也是普通人,我哪知道,专家多得用不完
W2021-05-21 22:52:07
本文的读者主要对象是七八十年代的人吧?要是你们也出生在大放水的时代肯定不会这样想喽,要知道年轻人承受的是高成本的生活,吃到改开福利的人群自然不赞同。很感激作者能将部分青年的心声表达。
无名氏2021-05-21 17:43:50
作者有观点,不过偏激且狭隘。 美国政府机构确实提供了类似信息服务,但美国房产中介费收费更是达到5%,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只是跑跑腿。 退一步说,如果中介只是跑跑腿,是不是也可以说投行只是做做报审材料,银行只是存钱贷款,其实大家干的都是“中介”。 链家的中介费高还是低那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符合国家规定的(2014年国家已完全放开收费标准),2015年一帮互联网中介打着低佣金去竞争,后来也烟消云散了。 北京现在除了链家,也有我爱我家,麦田,甚至几百家注册的中小中介。 就像买水果一样,嫌这家贵那可以去便宜的家买,上升到一定高度去讨论人家凭什么贵,岂不是太自我了。大家的不满本质上是因为买房不是买水果,支出太大了,买不起房的是因为中介费付不起吗,不是,是因为房价太高。另外大家也不会去骂卖方卖的贵,因为他们有一天也会成为那个人,所以链家才是完美的吐槽对象。
作者
作为业内,你应该感谢我写得“偏激”,如果按策论来写,可能直接改变了一个行业,你信不信?
辣炒爱丽丝儿2021-05-21 17:41:29
笑惨,左先生生前是个体面人,如今是比活人好用了,似乎在这时再批斗平台垄断就是无情无义不懂得尊重死者。呵 有些事情,活人不好出面就要扛出死人来,但是无名无姓无门无路的普通人又是大有人在的,他们又要扛出谁呢
KingKing-Pang2021-05-21 19:52:17
那你觉得多少钱合理[微笑]。收佣金都是按点收的,有什么问题吗?1%1.5%不都是很合理吗?别人一套2亿的房子也照样给1.5%的中介费,有什么问题吗?100万总价的房子也是收1.5%。[微笑]人穷志短就是你这种人,跳单也会是你这种人。
作者
对对对,我穷,你富
富力2021-05-21 19:11:08
公共信息被少数人转化为私有利益,这不止发生在房地产行业。另外说句题外话,这些个中介行业中的、所谓有本事的、能赚大钱的、从业人员,最后成了一群什么样的人,呵呵
韩井洲2021-05-21 15:03:40
不论什么行业,只要形成垄断价格就低不了。
rbc.2021-05-21 14:37:06
人家是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
星际虫洞SgrA*2021-05-21 14:36:10
他的中介费那么高啊!看了一篇文章说左改变了这,改变那,开创了多么好的服务,原来如此啊。盛名之下
黄振武2021-05-22 09:22:01
去年四处拼凑,掏空N个口袋好不容易上了车。那段时间面对中介的各种涨价、地段、学区、促销等信息轰炸,承受着网上各种房价要涨,阶层要分化等信息造成的焦虑,再加上每个月扣牙缝能省出多少钱的极限盘算,整个购房选房过程精神紧绷,压力巨大,最终买下来仿佛掉了几层皮,自己也被掏空,几个月都缓不过来。事后了解到中介地产商的各种套路,发现我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最嫩的纯刚需,种种套路对我是最有效的。感觉被地产行业深深的伤害了,这个社会痛点行业真的让人痛。再看到慕老师的这篇文章更加深了这一点感受,为什么社会上会有些人靠那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上钩来牟利发财?为什么我看完这文章我感觉这事更像一个笑话?
CY H2021-05-21 19:08:21
1.政府维护真实房源数据 2.卖房人需在政府交易平台登录并提交房产公开信息项,并可以选择直接交易或中介服务 3.中介商需在平台上登记并维护中介人员信息 4.政府在交易平台上对所有公众公开所有已提交公开房源的信息项 4.买房人在平台上查询房源,如找到合意房源,可以选卖房人直接交易或在平台上选择中介商和中介人员,由他们提供中介服务 5.握手成功并完成房产交易,在房产过户时需要给平台交一笔费用(可能几百块吧) 6.政府提供公共平台,中介公平竞争,收取服务费
Snow·per2021-05-21 16:46:11
一个天天被打的人,有一天不被打了,他是不是都会觉得很幸福? 但是这些问题不是链家的问题,这些本应是公共服务的领域,一天成不了公共服务,就会有第二第三个链家,链家是有很多问题,但它至少走出了这个关键的第一步,链家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家独大,有另一家能跟它谈得上竞争的,价格就好说了,什么时候房产行业出一个小米一般的价格屠夫企业,那真就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时刻了,而且这样的企业会杀遍全行业无敌手
作者
房地产交易是高度本地化的,除了少数跨地域投资房地产的人,完全不需要关心很多城市的房价
Lina@杭州2021-05-22 00:45:01
链家的贡献在于提供(准确说是净化和维护)了一个房产交易市场,然后人家收了点使用费而已。这事跟百货公司收柜台费,淘宝抽佣是一样的。百货公司提供线下交易市场,淘宝提供线上交易市场,人家链家提供的是房产交易市场。趴在政府的房产数据只是数据,那个不是市场…
作者
你的意思是没有链家之前中国没有房产交易市场?[旺柴]
Huijing2021-05-22 00:07:27
在说政府服务的事情 评论还在掰扯中介费的问题 都只看标题留言吗 能不能审题了
小鹰2021-05-21 19:45:52
深有感触。收取的佣金和提供的服务一点也不匹配,这个行业也需要改革
微光2021-05-21 15:54:52
几十万的中介费,想想就搞笑了[捂脸]
饮露骑风2021-05-21 14:38:03
这个分析客观[强]
『Ciel`』2021-05-21 14:35:26
广州有这样的房产公共服务系统吗?[惊讶]
潘晓婷2021-05-22 10:06:56
我在上海租房多年,每到租房结束,必有中介鼓动房东涨幅租,大多数房东都是乐见其成,于每年至少一千的浮动,而很多年轻人薪资浮动也就这个数,全年努力终为房东,并且越租越远。多年奋斗收入大增后才摆脱这种窘困。
王大聪2021-05-22 09:40:43
留言里不少在说链家规范了市场云云,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买一套房,让自己和家人有个容身之处即可,我需要的只是知道我看中的地段有多少房子,它们真实卖多少钱。记得陪朋友看房的过程中,听中介说的最多的就是“这里现在多少多少钱,等将来旧改/配套建设/周边建新小区之后至少要涨多少多少钱”。房地产成了金融化的工具,它本来不是应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吗?
小龙包2021-05-22 09:01:50
看完这篇文章,我直观的感觉到作者无论是对经济学理论还是对房产中介这个行业都是一无所知。 要素的价格、也就是文中说的佣金,它并非一家企业可以决定的,这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链家在市场份额上存在一定的市场势力,但房地产中介行业仍然不可以说是一个垄断市场。如果笔者认为链家存在超额回报,自然会有别的企业通过降低收佣的方式占领他的市场。除非作者想说整个中介行业都是一个卡特尔的同盟吗? 其次具体说到中介佣金背后的价值,佣金的价值远不是笔者说的一个信息差那么简单,每一笔房产成交的背后,首先是房产经纪人对房源的整理和推荐,这是需要旷日持久的对数据的了解才可以做出的专业化的行为,光有一个笔者公开的信息平台,那信息搜寻的成本根本无法减小,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带看,以及对两遍的磋商。房产这类大宗交易远比在天猫买一件衣服复杂,即使是天猫我们都需要第三方平台居间协调,如今房产这种大宗交易竟然只需要一个政府平台就可以cover所有的功能?总结说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讨论要素价格的合理性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市场给出的就是均衡的结果。 最后我想说笔者混淆了市场和行政的边界,政府的作用是监管,是在市场出错的时候予以纠正,最典型的就是打击垄断,但是我们无法要求政府部门对市场交易行为本身做过多的干预和影响。因为有效的商业逻辑是基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这不是政府是否作为的问题,政府本身就不具备笔者所说的职能。
作者
这位同学,除了最粗浅的几个“术语”之外,你从书本走向社会了吗?还是准备一辈子躲在学校里当同学呢?[旺柴]
京疆rose2021-05-21 18:22:43
慕老师,把房产中介高抽佣不合理的本质挖的清清楚楚,让我又想起当年买房给中介佣金肉疼的感觉,您现在说明白了怎么看的问题,下一篇说说怎么干吧。谢谢
Keep smiling2021-05-21 16:19:22
刚花两年时间置换了一线城市的住房,卖两套换成一套。两年时间常常跟中介打交道,这个行业即时在今天也是鱼龙混杂,链家的经纪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素质普遍算好的。在置换的过程中我也不止一次的想过中介费的合理性,特别是一线城市这么高的标的,我认为是不合理的高,所以链家服务虽然不错但被跳单的也不少。但是从这个角度思考确实是新角度。
Thomas2021-05-21 15:52:38
太棒了,佣金真的太高了
大昊2021-05-22 10:54:00
租房子也是坑,黑中介是没了,但是黑中介很多都洗白了,进了贝壳旗下啊!租房佣金也是一个月的房租,这不就是无形中增加了租房成本?中介这个东西不就是个吸血鬼行业?评论区有什么好洗白的?左晖去世我尊重逝者,但是唱赞歌的是亲爹死了?潘石屹这些公知又站出来发声了,真就是大资本家坐不住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2021-05-22 00:35:22
为所谓企业家歌功颂德,特别是那些对社会不知有什么贡献者。感觉此地无银三百两!当然也感觉中国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谁是罗 2021-05-21 22:58:56
按成交额百分比收佣金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同一套房卖500万和卖1000万,中介提供的服务有差别吗?然而中介费就要差出一倍。另外这样中介天然有做高成交价的动机。
使独尊2021-05-21 22:09:56
以我这两天经历,人真是这样,为了自我,哪怕明知错误的事情,仍然做!
使独尊2021-05-21 22:08:38
所谓的“真房源信息”,不就是各地房地产管理数据库中的这些信息吗?依赖这些数据,为什么不能生成一个当地真实房源的交易平台呢?在官方平台上,只有业主才能选择公布或者不公布自己的房源信息,所有信息来自房屋登记薄系统,也就是官方数据平台,不就能保证最真实的房源信息了吗?——读前面,我就认为,这是在打脸有关房子信息管理的管理者。一五年,上海,卖二手房,我就是这么看。一天去弄本来就有的信息,太不愿意而打瞌睡。没劲儿!零九年,四月份,就认为信息的真实性,我们的生活不知道多好!唉,太多信息印证这。今年三月初到五月初,卖某楼盘商铺,还是同样的感。那些怕人知道而伤害的,为了利益而还是让人知道!总之,如果信息共享,不仅仅带来美好的便利,更是避开多少伤害!如今这时代,一个结了婚且娃儿都两个了的女人,还可以骗婚成功!卷款跑了。这样的案例,唉,公职部门的各自为政,还以为自豪,其实根本没做到为人民服务,唉,不用讲了!太多人想主宰他人! 卖一套房子收几十万?无非提供真实房源信息,的确太不合理!前两天我曾与说,不做好是不得好的。这但是包括房地产管理局。 这,我想起我们小城,城市综合管理部门。我曾经问,这些事情,没分配到位?还是被分配部门的不称职,而需要新立一个部门来处理?太奇怪了!且,不允许质疑。…
瞌睡虫2021-05-21 20:52:31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促进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来源,私营企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而不是让私企垄断信息。
挺好的2021-05-21 20:31:27
听说过"二手房指导价″吧?
作者
听说过阴阳合同?
俄滴乖乖2021-05-21 19:44:57
说一个我租房的经历,原本和房东谈好价格了,定金也交了。第二天去签合同的时候,房东说要涨价,原因是中介知道他的放一下要租,然后说价格便宜了,建议房东涨价,如果我们不租中介回收。这样的中介存在确实对房东有利。现在我租房者的角度来说,没有中介我租房会更顺利。租房的单次佣金虽然不如买车买房,但是中介和客户基本也就是单次博弈,这种情况下,中介大概率会两边都宰,事实也差不多。
孟描纱2021-05-21 15:32:39
没在链家买过房,去别的中介,佣金高达10%…我觉得服务的确有,关键不值得啊!正好我也在保险行业 对于行业乱象也很无奈…大概这两个行业是被喷最多的吧…话说,老师什么时候可不可以考虑写下保险?
赵琨2021-05-21 15:30:29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前四个都已经整顿好了,最后一个却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嚣张。垄断房源,怂恿房东涨价,拿假买主骗房东换中介,作假合同…
老蒲2021-05-21 15:15:27
坐标北京,卖过房,链家和非链家都用过。链家的好处是相对诚实,不会冒充买家打各种匪夷所思的电话来和卖家搞幺蛾子(相信折腾买家的幺蛾子更多)。至于交易的中介服务就那么回事吧,以高昂的北京房价来说,肯定不值。想省钱的也很简单,交易时找家不是太糟糕的中介,谈个低折扣的中介费帮着做流程就好。
Elizabeth2021-05-21 14:43:58
说太好了
無知2.02021-05-22 08:10:47
其实公共服务这块国家还有很多功课去做,比如国家以及地方法律、法规、规章、决定、司法解释等等可以由一个部门建个平台,免费向公众提供;再比如各式论文、学历认证之类的服务也需要一个免费平台,供公众查询。
作者
查询国内论文,全部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APP,全免费。
狮小鹿2021-05-21 22:17:57
我觉得地方zf能提供,但是全国无法打通,想想连地铁这样的赔本生意卖票尚且没有打通,更何况是房产这种核心产业。全国打通的意义在于在消费者端建立一个统一的品牌心智。这一点各地为政的zf是做不到的
作者
在全国范围内投资房地产的人,特别感谢链家app,我们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各地的价格[旺柴]
隽永2021-05-21 19:47:02
我理解这篇文的核心是说:左晖和贝壳被各种自媒体惦念的伟大,并非名副熊彼得说的创新的其实,在被商人认可了的原因,只是根源于“非改革红利”,而且房地产这个行业在利用“非改革红利”的基础上还有共谋的操纵。
秦亮2021-05-21 17:54:23
中介无处不在,但大宗交易的撮合最终应该很难维持高额佣金比例的吧。
心手合一2021-05-21 14:54:55
提出诉求的人,本应该是谁?
Woody2021-05-21 14:53:35
加速加速,这就不远了。
康洪涛2021-05-21 22:07:48
链家中介费确实高,链家在上海收卖方1%,买方2%,不知为什么这么高的佣金贝壳一直还没怎么盈利,难道运营成本这么高吗? 今天遇到一个链家的业务员说,刚卖了一套房子,客户同时跟三家中介公司看过不同的房子,其他中介收客户1个点中介费,客户不敢跟其他中介公司买,链家在看房时就会做交易风险提示,给客户的感觉不在链家买房就要出事。 其实在上海除了链家之外靠谱的中介还是有很多的,3个点中介费和提供的服务是不匹配。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链家也推动不了房价的上涨。但是,在去年的上海这种市场,链家为了市占率独家房源确实在抬高房价,因为上海出过223事件,去年我差点要给左晖写封信。 但,我还是很敬佩左晖这个人,他所做和所改变的很多事情值得尊敬!
Fumito2021-05-21 18:09:45
这么精彩的留言区,我已经能确定下面三篇文章的内容了[旺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