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你的注意力
题图:夕阳的翅膀 | 摄影:杨晓春本来,这不是我今天要写的话题。
我最近刚刚读了纳斯达克 CEO 罗伯特·格雷菲尔德、以及嘉信理财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的自传,这两本书都挺好,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本想记录下来。
构思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常开小差,于是我跟着脑海中的念头跑去刷了一会儿微博。
结果,一条热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刺激我写下了今天的话题。
1
这条热搜的标题是「周琦发球失误」。
大部分热搜我是不会点的,但这条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如果你是个篮球迷,你应该记得在 2019 年的篮球世界杯上,周琦在对阵波兰队的最后阶段还剩 11 秒的时候,有一个致命的发球失误,导致中国队最终被逆转,直接导致中国队错失了小组出线的机会。
前一段《吐槽大会》上范志毅疯狂吐槽周琦的失误,说的就是这场比赛。
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我还纳闷为什么这件事又被揪出来了?点进去一看,才知道说的是今天亚洲杯预选赛中国对阵日本队的比赛。
比赛中,周琦有一个底线发球又失误了,而且失误得很搞笑,直接砸到了队友的脑袋上。类似的失误他之前在休斯顿的时候也有过。
于是,两个很搞笑的 gif 视频被精心编到一起,变成了一条很火的微博。话题有了,流量有了,热搜也有了。
可是,读者能从这些搞笑信息后得到什么呢?娱乐一下?再去耻笑一下周琦?自己上场也不会有这样的失误?
这个失误背后的信息呢?
背后是,这场比赛中国队 90 比 84 赢了日本。
背后是,周琦 18 分 12 篮板 2 封盖,全队最高。
背后是,最后一节周琦发挥神勇,带领中国队反超。
背后是,周琦在出征前眼部不适,经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裂孔,而他坚持做完手术后马上飞到菲律宾参加比赛。
2
信息增长的速度,永远比不过噪声膨胀的速度。
透过屏幕,仿佛能看到无数聪明人坐在办公室里,琢磨着哪个标题更吸引眼球,什么细节能上热搜,哪个算法更有粘性,怎样推送能召回更多人。
在大多数我们不用付费的社交软件里,我们其实并不是用户,我们就是产品本身。
我们贡献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而这些软件背后的公司把这些注意力资源和用户时间,通过广告换成钱。
在《数字的背后》这篇文章中我写过,这样的商业模式,结合数据驱动和增长黑客的方式,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每个员工去优化拆解后的目标,而最终忘了数字背后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搞笑的、煽动情绪的、假的……这些恐怕最容易引起点击,也容易利用读者的「共鸣」引发「转发」从而制造更大的传播,但是背后的内容和信息呢?
2018 年 4 月,「兴全合宜」这只基金在成立 3 个月后,它的场内份额开始在上市交易。
当天的交易中,「兴全合宜」的价格一度跌停,收盘大跌了 -7.52%。本来,对于封闭式基金,折价是常态,大跌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反而是不错的介入机会。但当时有些影响力很大的自媒体,用惊悚的标题推送了文章,渲染了恐怖的气氛,也顺利地拿到了 10 万+ 的阅读量。
文章本身错误百出,最终也误人无数。
如果传递的是噪声而非信息,阅读量再大,有什么意义呢?
对了,现在这些公众号的标题,已经至少要包含 3 个省略号了。
3
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塔勒布认为,如果拿「噪声」相对于「信息」的比率来说:
一年的时间内,我们每观察到一次信息,就会有 0.7 次噪声;
一个月的时间内,每观察到一次信息,会有约 2.32 次噪声;
一小时内,每一次信息,有 30 次噪声;
一秒钟内,每一次信息,有 1796 次噪声。
用股票价格来举例。
你还记得我在 3 年前写的《为什么看盘越频繁亏损越多》吗?
图中的蓝色线是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图,下面的点状线是根据不同的查看频率:每月一次(绿色线)、每周一次(深蓝色)、每天一次(红色)查看行情,投资者的心理账户的累计收益图。
23 年间,标普 500 指数涨了 7 倍。
我们查看账户的时候,看到上涨会很开心,如果有下跌,则会难过。问题是,快乐的程度比不上赔钱时难过的程度。
如果你按天查看账户,短期你赚钱和赔钱的概率差不多,考虑到不开心的程度大于快乐的程度,大概率我们的情绪账户是亏损的。
如果你是按月来查看账户,情况会好很多。23 年间,你一共会有 276 次机会有可能感受到不开心。
而如果你只是在最后查看了一次账户,那你不但能收获这个巨大的收益,同时还没有感受到旅途中的颠簸带来的贪婪和恐惧。
当然,这个例子太极端了,身处现代社会,你根本不可能这么长时间才查看一次账户信息。
我经常提到下面这个公式:
价格 = 价值 X 情绪
在短期内,相对于内在价值变化的幅度,价格变化的波动幅度实在太大了。
在很短的时间尺度下,我们观察到的更多是「噪声」,而不是有价值的「信息」。而我们的情绪无法区分它们,这些「噪声」和「信息」引发的刺激都会同样引发我们的不适,甚至非理性的行为。
4
上周有知有行的 TGIF,我们聊到了 App 里的内容。
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我们希望打磨好每一篇内容,无论是专栏、黑板报、读书会,还是小酒馆的播客。我们也会每天查看数据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但不会为了数据,而采用标题党或煽动情绪。
我们希望制造「信息」,而不是「噪声」。
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我也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我的注意力资源。
精选信息源(微博、公众号关注等),多看书、少刷微博,多看电影、纪录片,不刷短视频,关掉不值得信任的 App 的通知,拒绝让它们决定我何时拿起手机……
别担心,你并不会错过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无论如何你都会知道。
恰恰相反,过滤了噪声,你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反而可以听到更多。
本周操作
- 无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92 期,最新的资产是 7,493,456.70,基金净值是 1.4610,本周增长 -1.26%。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白墨汐鹅2021-06-20 10:53:03
在大多数我们不用付费的社交软件里,我们其实并不是用户,我们就是产品本身。 === 这段描述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朝上看园2021-06-20 10:56:09
我没有微博知乎小红书抖音快手,只有偶尔对一个什么感兴趣了,通过网页版的查询。[旺柴] 信息来源主要是关注的几个公众号,然后用微信读书和有知有行[旺柴] 虽然会有是不是错过了什么的担忧,但其实经过长期实践下来,我主动屏蔽的热点噪声可能比所谓的有用的信息多的多的多得多。真正重要的东西几个公众号也其实会提[让我看看]
苏岛菜2021-06-20 10:50:16
老师你好,不是说一箱难求吗,中集集团为啥半死不活,我下周调仓招商港口妥否,我认为盐田港跌倒,招商港口要吃饱,逻辑顺吗?
作者
我们以为通顺严密的逻辑链,可能漏洞百出,经不起现实的检验
心随他意支2021-06-20 11:10:14
如果传递的是噪声而非信息,阅读量再大,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希望制造「信息」,而不是「噪声」。 我非常非常喜欢你之前的那句“哪怕用户他一个月没有打开我的 app,但是如果我能衡量的话,如果我认为他对我有足够的信任的话,我觉得就是成功的。如果他每天都打开我的 app,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我的信任是减少的,…我认为这个事是失败的。” 你真的表述得太清晰和清醒了 另一方面,信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一定频次的不断触及和连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就是一开始质和量都要,才能建立起信任;建立起信任之后,质更重要。=>万事开头难,gradually then suddenly. 友情也是这样的鸭
作者
嗯嗯
韩茹宣眉2021-06-20 10:52:40
注意力真的太重要了,很容易被标题影响从而杞人忧天,虽然我不刷任何短视频,也不看热搜,但有些新闻朋友和我讨论的时候也是会受影响,渐渐的也和他们说,有些宏观的事并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只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就好
与梦魇温存2021-06-20 10:48:38
看了十分钟冥想,现在开始每天花10min做冥想,书上说每天早上起来最适合,但我每天早上起来都感觉头晕晕的,鼻子也不舒服,冥想质量很差,孟大也是早上做么,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作者
早晚都挺好,找个没人打扰的时间。我一般会选择晚上,早上也挺好,更好地打开自己的状态。
中点很远殇2021-06-20 11:01:17
几个月前和“友知友行”群里的一位老哥聊天,他说“优秀的人会收集更多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定”,我深以为然。 我觉得能收集更多的的信息还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大多数信息其实就是“噪音”,收集更多的信息并能够正确的处理这些信息才是更重要的。
水瓶喵星小宝2021-06-20 12:51:54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某些电影也不值得看。比如最近院线上映的阳光姐妹淘。简直是欺负观众的智商。
作者
嗯,我一般会选择豆瓣里面 8 分以上的电影
水瓶喵星小宝
嗯嗯 有个基本的筛选机制是很重要的
心上人用2021-06-20 11:42:50
日更的公众号大多数是噪音。
作者
不一定,还是看作者
韩雅静早2021-06-20 11:05:06
补充一个想法:即使是信息,也很可能不需要「立马对其有反应」。
灰色控移2021-06-20 12:37:17
从简七知道了且慢,从且慢知道了E大,从E大知道了您,从此就留下了,好奇妙的缘分,这也是经历了超多的噪音才筛选出来的精华。
三分热度诱2021-06-20 11:26:52
记得某本书看过,注意力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其次是时间和金钱。 信息焦虑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病,这种焦虑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 其实我们每天的注意力在不断被撕扯成碎片而不自知,我们以为自己总有很多信息,却不知道是信息掌握了我们,还是我们掌握了信息? 如此,我用的方法是精简信息源,该知道的你总会知道,不如关注真正该关注的,或者全不关注,只向往日经典求新知。
风中一抹尘之歌2021-06-20 11:19:35
P=P×PE,即市值=盈利×市盈率 两边除以公司股本,等于股价=每股盈利×市盈率 市盈率在短期,直接反映了投资者情绪。 所以价格 = 价值 X 情绪 不知道这么推理是否合理[害羞]望孟大指正
作者
挺好
韩汐汐愛2021-06-20 10:47:33
今天好早[偷笑]
作者
因为是昨晚写的哈哈哈
娜米米码2021-06-20 11:07:17
每次吃泡面完,都会有一种恶心感。 接受到「噪声」亦是这般感觉。
锅害诗2021-06-20 21:47:23
一个建议,每周的黑板报内容应该多专注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的“行”,给出明确的操作建议,加强时效性;而不是再以创作“知”为内容导向,模糊冗长(从操作角度而言)。我甚至觉得逻辑上,黑板报的发车建议应该算在“有行”板块里面,它是提升用户使用App频率的关键所在。整个有知有行里面的“知”已经足够多了,但没有“行”,形成不了正反馈和粘性。我能理解打造优质投资者教育内容是你们的长处所在,但使用频率和用户活跃度对有知有行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建议每周黑板报的逻辑和重点作出调整。以上供参考,祝越来越好。
作者
收到,谢谢您的建议。
怕不是的波富2021-06-20 11:00:30
你不注意自己的注意力,就会有人惦记上你的注意力,然后像割韭菜那样,收集起来,割掉
我是荒信处女座2021-06-20 11:03:24
为什么觉得看到下跌会难过?尤其是短期非理性的下跌,不是会隐隐感到很兴奋么?
作者
厉害~
自以为脚2021-06-20 10:56:36
孟岩早上好,一直有在阅读你的文章,很喜欢你给自己文章的配乐,都比较大气
作者
有品位[调皮]
米饭炒鸡蛋吮2021-06-20 21:33:29
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时间>金钱。
弯期让省2021-06-20 11:45:17
非常赞同,孟总,能提供一些您的优质信息源吗?
cookie琪82021-06-20 11:22:30
本来读东西的时候不喜欢听音乐,但是孟岩老师选的音乐好搭呀,一边读文字一边听音乐还挺享受的,今天也是喜欢孟岩老师的一天[嘿哈]
很難遇見2021-06-20 14:36:10
地球太嘈杂,我选择降噪耳机
巨蟹帅帅的军爷2021-06-20 22:59:50
非常同意roy关于黑板报的建议。目前的黑板报不够清晰,定位不准确。半行半知。行不够清晰和突出,或者说黑板报应该先行都知。先清晰的说清楚行,再来解释知。
女汉子阿妤蜷2021-06-20 22:11:43
一直阅读您的文章,收益非常多,头像也抄了,希望不介意。 关于“噪声”,最近丹尼尔.卡尼曼出了一本新书《niose:a flaw in human judgement》,正在阅读,十分震撼。十分推荐。
作者
收到,谢谢~
爱别问我是谁3Q2021-06-20 11:38:52
孟总,我最近也在练习冥想,这个对于提高专注力真的太有用了,工作时明显感觉自己几乎不会像之前那样频繁的看盘刷手机了!
朵以锋2021-06-20 11:15:11
和朋友聊天,提到医学上更换蔡司人工晶状体,我说怎么感觉像科幻片的人体改造。朋友不假思索的说,这不算啥,对人类的精神改造更早就开始了,你看我们现在能拒绝网络24小时在线吗?
作者
嗯,可以试试看
痴痴狂狂量2021-06-20 11:11:07
今天的头图漂亮啊,北京最近的天儿都这么好了吗?[强]最近就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搞的自己有点焦虑和累。关键是自己也知道问题就是注意力暴走了,而自己竟然还放任了。不过看到孟大也会有注意力短暂暴走(注意力被吸引走刷微博),心里也稍稍有了点安慰。哈哈哈哈
作者
经常被带走哈哈
纯子翊怎2021-06-20 12:40:55
南老师说孟岩的平静魔法能把附加值拉满,诚不欺我。[偷笑]
作者
[偷笑]
靠谱的富贵2021-06-20 11:35:44
精选你的app和公众号,关掉所有的通知,然后把不通知就会影响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再打开,你会发现,只有一两个应用的通知可能是必须的。
绝望在哭泣窜2021-06-20 11:24:42
“在古代,力量来自于有权获得信息。而今天,力量来自于知道该忽略什么。”
用爱情读你砍2021-06-21 20:10:23
1. 不要下载安装微博,建议,反正大家是做不到的,哈哈。 2. 有知有行的内容相对有价值,但是很多还是在初级的投资者教育,对老股民或者基名来说,一部分是“噪音”。如何服务好有经验的投资者,我觉得这个没有考虑得很清楚,或许这部分人不是有知有行的目标用户,又或许是另一个产品的机会。 3. 一定要凑齐三点,哈哈哈,这一条就有点唯心主义了。我觉得我看的东西都有价值就行了,不管他是不是垃圾,我看完之后觉得爽,就已经达成了目的。从某方面来说,看书,看很多书,看电影,看很多电影,看热搜,看很多热搜,若是最后没有形成价值观、行动,都是一样吧。
我爱你罢了左2021-06-21 19:28:55
下载后泡了几天有知有行。“瓦尔登湖”这词一直在脑里闪现,有说读了《瓦尔登湖》心就静了,又有说心静了才能读懂《瓦尔登湖》。有知有行的初心、践行,孟大的文章给人一种接近佛性的静,伙伴的留言有源自自己内心的想法,但非一把鼻涕 ,一把眼泪的煽情,而是有价值立场的。
喵嘎大银算2021-06-21 13:28:48
在大多数我们不用付费的社交软件里,我们其实并不是用户,我们就是产品本身。 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朋友圈对人个人的意义,看到这句话,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因为我本身在做产品,又是把自己当做产品的人,可能理解起来会容易知道孟大在说什么,如果对是对产品不熟悉的人来说,会有些“恐惧”或者“不适”。 不过他们的恐惧或不适后的原因,理由或许也是非常的有趣,能在孟大的文章里看到非常棒的理解,再看到其他人的不同反馈,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玫瑰] 谢谢孟大提供的持续思考。
ok肉猪暗魔凶兆2021-06-21 10:57:48
注意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我认为注意力只是行为的副产品?譬如不会说为了为了提升注意力而看书,但会说为了某种欲望而看书,而这种欲望驱动的精力投入,是一种注意力的体现。
花下立清香季2021-06-21 10:03:00
看得我好感动啊,第6和第7也是我自己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但是你的回答,让我感到一个着眼于长期和明白自己局限的人,是多么的耀眼
射手QQ好友袁洁2021-06-20 20:39:58
超级超级喜欢有行里前三个成体系的结构:第一课、知识体系、E大合集。根据这些优质内容构建基础,再也不会被噪音冲击又不自知了。 每看完一个三观都被重建一次,反复看的过程中焦虑真的少了很多,遇见你们真幸运,爱你们~
屈服于快乐俏2021-06-20 18:31:09
有知有行绝对是极简主义者的福音 推给了好多同事,这大概是最简单的APP了[强][强][强]可以看出UI设计是有自己的执念的[玫瑰][玫瑰][玫瑰]
黑色的眼线声2021-06-20 17:31:18
互联网时代,人性短期的正反馈被利用到极致。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抖音快手微博这类软件,反而类似豆瓣的一直留在手机里。现代社会,人对信息的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总结内化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好不夸张的讲,它比我在学校里学到的多。
小邦一恵的春天2021-06-20 16:20:40
E大合集以后不更新了嘛?毕竟E大还发微博发公众号
作者
会更新
得我或失我笺2021-06-20 15:45:47
那天听小酒馆少楠的那期,他就说到管理公众号的信息源,包括他不会看朋友圈但会定期去看某些朋友这段时间的朋友圈。 就像您说的:别担心,你并不会错过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无论如何你都会知道。因为我们会去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也是这两天听南老师大课说的,不要只会每天无休止地被表达,也要学会表达吧。
只是可以嘛术2021-06-20 14:56:48
我看《深度工作》,也提到「注意力」。要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就需要训练注意力,把控网络时段和离线时段。 读后的感受,也是要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网络对注意力的破坏是致命的。
不去太在乎孤2021-06-20 13:53:11
看了你的次条,很喜欢你司办公室头脑风暴,空椅子,三双鞋,坦诚,苹果园好奇心
淡野允子闯天涯2021-06-20 13:12:03
下跌才是买入的机会
豆小婲查2021-06-20 13:11:26
有知有行APP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软件,从来不会主动弹窗。里面的文章都是信息。
灰烬地火窍2021-06-20 13:09:35
嗯~有很多微博爆款都说是营销号写的,但其实是不是营销号还是真事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轻易影响了大部分人的心智,人们到底在期望怎样的故事。 孟大的粉丝质量都好高[偷笑]看了一会儿评论津津有味
雨酒儿home2021-06-20 11:58:21
看到标题时非常困,但又怕错过些啥,想起您有一篇关于焦虑的文,文章没有看,直接就休息去了。调整好自己的精力,管好自己的注意力。睡醒了再点进来慢慢品味[呲牙]
作者
哈哈,挺好
风急雁行斜柯2021-06-20 11:51:55
最近轻芒app停运了,有点难过,只剩下几个关注的公众号在看,大家有什么好的获取信息渠道吗?
逢我于梦中捏2021-06-20 11:07:13
价格等于价值乘以情绪。嗯,我要多看点孟大公众号,少看点账户[微笑]
狗样年华默2021-08-09 09:25:44
谢谢孟大的点醒
罪奴枣2021-06-29 18:53:12
对于《随机漫步的傻瓜》中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概率的计算不是很理解,孟总有时间是否可以讲讲这个是怎么计算得来的。
作者
好的
莜冷雅葱2021-06-21 18:34:43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注意力分散会导致智商也下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汗]
时过境迁职2021-06-21 09:26:40
追求信号而不是噪音的理由,是假设理性最终会在时间维度上胜出情绪,价值的共识模式从投票器走向承重机。但是如果这个前提在当下这个时代不存在了呢?或者说,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用什么框架来判断一个新信息,是信号还是噪音,他们会互相转化吗?
作者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判断好噪音的规律吗?如果可以,那就去研究它。
机智的MPbaby2021-06-20 17:45:00
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被信息卸裹着,是该为自己留一些时间投向更能带来价值的东西上。感谢孟总提醒。
day两个仙女qwq2021-06-20 16:15:15
班门弄斧一下,情绪也包括市场,包括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货币政策空间等,哈哈
那你6732021-06-20 14:50:25
谢谢,尽量远离噪音[闭嘴]
蜜桃陳time2021-06-20 14:11:29
漏——人在知见中,一面在立一面在破,其实质都是精气神在追逐中不断脱漏。年轻时大肆挥霍张扬,形成习气定势,年长年老时则无以为继有心无力,有甚者在大好年华就卒然而止。 注意力,注意到什么就是什么立场立显,马上放下当即解脱,少点再少点,最后只在自己的良性区域内聚焦一点,这样大多数天资驽钝染习深重的人,这一生才有可能会略有小成。
叫我赵大爷喜2021-06-20 13:48:36
常常陪伴,偶尔启发。有知有行给我的感觉~
南乔home2021-06-20 13:24:05
希望每一次留言都是传递「信息」,而不是「噪声」,所以现在很少留言了/::L
作者
这个解释[捂脸]
安沫萱穿2021-06-20 13:21:23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某个汽车品牌"刹车失灵"事件。
跌跌撞撞呵敬2021-06-20 12:59:20
价格等于价值+情绪,确实是这样的,注意力管理要从情绪管理开始。
凉城写意斗2021-06-20 12:54:25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遇到这样认真做产品的领路人,不仅仅是在学习理财方面,在生活精神方面,都感觉是莫大的幸运。
不合拍德享2021-06-20 12:28:35
我的注意力也是经常被带走,本来拿过手机打算看看天气预报的,不知怎么就看完了这篇文章。
作者
哈哈
金牛是樱酱呀2021-06-20 12:15:12
这两天公司团建,在路上或者在休息的时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静下来好好看看书,反倒是微博、视频软件的使用频率极高。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在不断下降了…
梁恳蛔盼诨犹2021-06-20 12:13:15
标普500的情绪账户,是怎么统计亏损和盈利的呢,打开时看到比上一次赚钱+1分,打开时看到比上次亏钱-1分么?
作者
可以看看我文中的链接
梁恳蛔盼诨犹
谢谢,看到了同样的涨跌幅度,带来的痛苦的感受是喜悦的2.5倍[裂开]
低调先森贵2021-06-20 12:11:55
标普23年涨了7倍是不是有点少啊 ….
旧城失殇纬2021-06-20 12:06:56
可能错失10条信息,但可以屏蔽1000条噪音。
烟奴小2021-06-20 11:55:56
有选择才有收获
你爸爸是我哦了2021-06-20 11:49:14
信息轰炸的时代,真的很难守住注意力,及屏蔽噪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弦瀑匚岩2021-06-20 11:49:09
刚又听了一遍采访少楠的那期小酒馆,母题提的很好哇!如果我们有自己关注的事情,并想着如何为各自的母题提升能力,外界对个体的非需要信息干扰是不是就变少很多。
温存疯丫头败2021-06-20 11:45:30
我们希望制造「信息」,而不是「噪声」。 真的很对!我不看抖音、不看快手、不看电视剧,但是还是忍不住看公众号,刷论坛。克制住自己少看一些信息真的很重要。 我会告诉自己,睡觉的时候,把手机放远一些。或许一天只看一次手机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