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财务自由实证#27预算体系大升级

财务自由一直是我个人优先级最高的财务目标,从懵懵懂懂到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证实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我的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和我一起财务自由。这里还有两个资源对于大家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 根据资本市场的历史收益情况,这笔钱对我来说大致可以每年产生 50 万的“睡后收入”,足够支撑我选择自己想要但收入也许没那么稳定的理想生活。(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思考和感悟,但不一定要参考“我”的目标,找到“你”的目标)

计划进度

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94.9%(当前资产 ÷ 目标资产),相比于上个月增加 1.1 个百分点,历史新高。

我的本轮计划开始于 2017 年,从 2019 年 4 月开始公开实证。实证以前的本金 + 收益共同作为初始本金记录,实证开始后截至目前年化收益率 23.10%,浮盈 150 万。

/pic/~)

预算及储蓄

这个月我们的预算思路有个很重要的转变,后面说。

/pic/2_G7cbOoPnMuXQciby9Bq9gaTviaic7A.jpg「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收益是「果」,主业努力多赚钱、践行预算少浪费、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坚持投资才是一切的根源

为了保证储蓄率,我们家每年会制定一次家庭年度预算,2021 年度依然沿用 2019、2020 年的预算计划,每个月 2100 欧元的预算。预算节余或者超支会累加到下个月的预算中。

财富积累就是把宏大的目标拆成可执行的每个小目标,财务自由始于最初简单的预算制定和储蓄。

这个预算和开支图包括了我们生活中 除了下面备注部分提到的一次性大额开销外的每一笔开支,也包括旅行、医疗和意外开支等等。下图是我们的具体预算分配,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总额上限 2100 欧元是固定不动的。

/pic/3_ZxiaC8CwcMNv5VnYlA9TGTUa5VBbZg.jpg2019 年 3 月实证至今没有计入预算的部分:

  • 2021 年 2 月春节公众号发给大家的红包;
  • 2021 年我们会买房,首付、中介费、税费这些也不会算进来,但是杂费和月供会全部算进预算。

愿望清单

思考再三,我俩还是决定不买电视了,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太杀时间,还是找点其他更好的娱乐活动。平时刷剧就在餐桌上用笔记本也挺好的,比较好控制时长。

/pic/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工具。想买一个东西先不要急着剁手,放进愿望清单里缓冲一下,思考优先级,再根据预算行动。

可以砍掉不少无用的消费,并给真正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留下了更多的预算,改善生活的同时,反而降低了总开销。这两个工具的目标不是为了尽可能少花钱,而是在不超出预算的前提下,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比较推荐的工资到手后的优先级顺序:

  1. 储蓄/投资,先储蓄投资再消费;
  2. 活着,房租水电,基本生活;
  3. 愿望清单里的重要项目;
  4. 其他杂七杂八的。

我的投资组合

继续躺赚,具体大家请看最新一期十年之约系列,更完整一些。

/pic/5_2NbLXmesIRoqPViatkNY5LcYrTX3QQ.jpg### 预算系统有重要升级

话说有一天也太和我聊天,问了个问题:

你说公司做成了一个大项目,赚了一笔钱,或者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啥的,是不是理应奖赏一下员工?

假如项目结束就那么完事了,啥表示都没有,没有加薪、没有奖金,是不是几次下来员工就没有积极性了?

我一听,这老板也太差劲了吧,这点账都算不明白,跟着一块吐槽。

然后也太随后又问了:

那你说我们实现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或者有一些意外性收入的时候,却没有额外的预算作为奖励,依然该干啥干啥,是不是也差不多?

/pic/6_7Y80myp5JDEaKrFkXiaMNalczkGqgA.png

就……我好像被套路了呢……

但是我一想确实也是这么回事儿。我们现在的预算方法每月都一样,少了点变化和期待的感觉,之前还真没往这个方向想过。确实就有点像只有基本工资,却没有奖金提成。

当生活有进展或者有一些额外收入,适度给自己一些物质奖励也是个不错的正向循环,下次会更有干劲,没准还能发现更多额外收入。

……

所以也太提议把预算和收入联系起来——

出现「非经常」的收入时,比如奖金、退税、卖二手啥的,或者「意外」的投资收益,比如套利机会,我们就商量着从额外收入中拿出来 50% 特批一个专门的「奖励预算」。

做了个大致的算术题,假如我们获得一笔 2 万元的额外收入,对比是否拿一半出来设置奖励预算:

  • 如果我们不设置奖励预算,我们的本金能会因此多增加 0.2%;
  • 但如果用一半来设置奖励预算,我们当月的消费预算却能因此增加 160%

感觉确实完全不同。

一来,奖励预算都来自额外收入,不会影响我们的储蓄进度和消费习惯,也不会像日常预算那样涨得上去却很难降下来(担心习惯了高消费,以后遇到困难和意外很难重新适应)

二来,论金额,奖励预算对未来只是 0.2% 的微小助力,对当下却是非常大的改变,改善明显,有快乐凭空产生的感觉~

三来,除了享受当下的惊喜,还能带来一点期待感,想要多花钱就要多赚钱,对以后也是个激励。

哈哈,想想还真挺不错的。

连我这种一向标榜自己不爱花钱的人都有种莫名的期待。而且,还是在没想好要买啥,钱也不知道啥时候来的情况下 /pic/7_RfJT1HTNqtvnDFZjK3oBFg2m0W572Q.png

但直觉告诉我,这个改变后面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我俩就果断拍板通过了。

「奖励预算」这个思路也供大伙参考~

ROSE2021-06-02 13:14:14

我只要每年投资收益20万就可以财务自由了

李木木. Silence2021-06-02 13:02:46

刚看也大时还不到及格线,这马上就快要满分卷啦

作者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纠结的还是什么时候投资收益会来,现在已经可以小凡尔赛一下担心收益降回去了 [旺柴]

Lucky MY2021-06-02 13:11:18

我家也有奖励预算,获得方式是:当月按照预算内消费,不花超支,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励金。自从实施之后,我俩已经连续三个月预算没有超支了哈哈哈。之前总是各种原因超支!

Megan2021-06-02 13:04:34

也太的思路值得学习!阶段性奖励能让财务自由这条路走的更开心[社会社会]

作者

只有一个人想问题就很容易局限,像这么明显的改进我居然从来没想到过,压根没往这个方向考虑 ?? 还是得兼听则明

李睿2021-06-02 13:08:11

有没有可能奖励之后再也回不去之前的生活了……

作者

如果日常预算的话有可能,会形成一种习惯,减回去就很痛苦。 但奖励预算的钱一般都是用于一次性消费,不会用在那些持续开支的项目上,所以问题不大。而且再想花钱也简单呀,多去琢磨怎么赚额外收入呗 [让我看看]

请叫我小锅2021-06-02 13:27:15

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预算差不多都是制定得刚刚好,甚至还有点紧。所以每个月基本都是紧巴巴地过日子,不敢大手大脚,长久下来,预算控制得是还可以。 但是回想起来,好像一起都过得太拘谨了,哪怕年终奖发下来,或者做个小外包赚一点外快,也不能痛快地多花点。久了下来,那种得到一大笔收入的快乐感居然都开始下降了,每次有额外的钱进来,都像是小水滴进入了大汪洋的感觉,毫无波澜了。 所以前几个星期,我也给自己一个规则,只是是额外来钱,或者自己的股票账户近段时间赚得多一点的话,就拿出一部分来作为预算的奖励(随便花,不计入预算)。没想到也大今天就提出了一样的想法跟解决方案,虽然资金还跟不上也大,但是思想要跟上![吃瓜]

『Sherry』2021-06-02 13:22:11

感谢也大提供的思路!这个感觉最近刚好用上,最近退税等几笔意外收入导致我们实质上已经多了几笔大手大脚开支,正愁怎么记账,本来想着超支摊销到未来几个月,但那样是一种带有负罪感的被动还钱的感觉。。。其实反倒不如像也大这篇说的,直接设置一点奖励预算,大大方方享受意外之财。 另外我还在想,这样把钱直接规划到预算里比起先花钱再从预算里借其实多了掌控感,更能避免懵懵懂懂花好多

作者

虽然最后钱都是花了,但事先安排、知道自己在干啥,和事后发现再琢磨着负罪补救,心态确实很不一样。

Wei2021-06-02 13:17:18

一直有一个想咨询的问题,就是定投基金的钱不动,然后达到自己理想的财务自由的目标之后,定投的金额继续持有,那么开销的来源呢?我的问题是把钱都放定投的情况下。

作者

需要有一个把投资变成现金流的体系,可以是靠基金分红,也可以是靠定期有节制地支取。总之最后的目标就是钱永远花不完,方法还是挺多的。

MacGuffin2021-06-02 13:10:26

每次看也大资产越来越接近目标,都获得了不花钱的快乐 每次有小笔意外收入,红包,购物卡之类的,都没有算到收入里,也不给它加入到预算。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意外之财是带来了不少快乐。

燕大侠2021-06-02 13:06:57

也大是怎么从国外赚钱从国内投资啊?自己在日本,也想投国内的,如何操作十分纠结…

作者

想要定期汇钱回国可以看看当地的中国几大行海外分部,一般都有类似的服务,有的还免跨境手续费

C132021-06-02 13:22:52

每次老板发奖金,我的想法就是不想要,自己是不是配不上,还影响自己的既定计划,更希望提高我的基本工资。我这种是不是是不适用最后的奖励机制?[捂脸]

作者

这个我倒是没想过 ?? 是对现在的基本工资不满意嘛?不过从薪酬管理的角度来讲,发奖金确实好于涨薪,道理和我们奖励预算的思路是共通的。

张洁2021-06-02 13:15:37

这个月额外一些奖金,还可以入手兴全合宜和兴全趋势吗?

作者

我对定投的态度一向是只要金额不大,钱随到手随买

小散2021-06-02 13:25:55

也大有考虑要小朋友吗,这方面的预算有什么思路可以参考呢

作者

想要参考生娃的,你们应该去看那个带着 14 个娃的爹的博客,他最后还提前 3 年完成财务自由计划的 [哇] 从 #财务自由那些事儿 这个标签点进去,翻一点就是

Oliversts2021-06-02 13:20:00

也太想出去旅游,但发现预算不够了[旺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工人2021-06-02 13:08:57

害,我以为啥呢,就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名词 易犒劳体质吗哈哈哈哈哈 你们就是典型的不易犒劳体质,突然发现了适度犒劳很有好处[机智]

作者

我倒不觉得有所谓的易犒劳和不易犒劳,人本性就是喜欢奖励的,谁会不喜欢。只是奖励未必要是花钱的形式,能在其他地方比如工作、生活本身找到幸福感,对花钱犒劳的依赖就会小很多。花钱犒劳更多是个调剂,不能指着这个生活。

Luvinda2021-06-02 13:10:03

达成目标了还会继续投资实证吗?

作者

毕竟我还没实证过钱是不是真的花不完呢 [让我看看] 但具体怎么弄我还得再琢磨琢磨……

浮生若梦2021-06-03 19:56:58

这个思路真的好棒,当年欠债,赚多少还多少,几次之后就不想赚钱了,后来看舍费尔的书,用剩余的一半还债一半储蓄,债务很快就清掉了,最后还赚了份储蓄,跟这个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活有了奔头[憨笑]

作者

你这个例子更棒????

某潘2021-06-02 15:50:24

看了评论里大家都觉得奖励机制很重要,我也觉得自己的预算机制需要升级一下了。 BTW,刚在少数派发完体检的科普,今天就在也大的清单上看到了05-31增加了体检,也是缘分哈哈。希望也大和家人体检结果都很好~

作者

哈哈哈,看到我的读者里居然潜藏着这么多高手,而且还被高手打赏过 4 次,我感觉太荣幸了 ??

蔡晶2021-06-02 16:37:20

对自己还不够狠,看到一篇文章这么写的: “网络论坛里很流行的一个“节流”公式是计算开销的时间成本,也就是把4%原则用到开销上去。比如,你在花4块钱买一包薯片时,要问自己是否情愿为这包薯片去挣100块钱,即所有开销都可以乘以25倍的数额来考虑成本。假设每个小时的工资是50元,就意味着要为这包薯片多工作两个小时。”

EN2021-06-02 13:15:18

哇,这个思路很不错哎~(顺便小小分享一下开熏的事情:五月没超预算,还抹平了之前的超支[嘿哈])

一夕2021-06-02 13:05:07

这个奖励预算很优秀,像是开盲盒嘛

公孙乌龙茶2021-06-03 17:22:53

从两百万的一半进度条,到现在的超接近目标值,时间过的好快[流泪]

Karma Lhamo Chokyi2021-06-02 18:29:21

今天刚好拿到了一笔外快~ 买基金时获得了极大的愉悦[转圈]

.zZ2021-06-02 18:40:13

也太的套路技巧也值得学习[旺柴]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