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研披上皇帝的新衣,“老师”便成了无足轻重的身份
编者按:本文系巡洋舰老友来稿,按照吩咐佚名刊登,不透露原作者及工作单位信息。作者托我捎一句话:看了那么多篇高校内卷、科研指标、非升即走、竞争压力,从头到尾没有一篇文章,讲过如何当一个好老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时间回到2005年,我中考的时候。
那一年我15岁,本地房子均价3000元/平米,一双水货阿迪达斯300元,一辆捷安特自行车1500元。脚踩篮球鞋,骑着山地车,脖子上再挂一部诺基亚,便是街上最靓的崽。今天任你穿得再好、用的手机再新,身价也很难等同于一平米的房价了。
当时中学生普遍骑车上学,单车,某种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征。因为车价很贵,偷车的贼自然也多,车锁——用今天的话说,便是直击用户痛点的爆款产品。随着开锁技术的快速迭代,U型锁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很多人都买过这把金点原子锁,高配版能卖到100多块钱,让偷车贼知难而退。
然而,15年后的今天,满大街都是电轮驱动带GPS的共享单车,还有人偷自行车吗?不会了。
当身份的象征从单车变成汽车、奢侈品、学区房的时候,单车的本质又回归到了交通工具,最好用完就扔。今天如无必要,没人会花几千几万买一辆单车,骑着去上班上学,更不会成为结婚三大件。那把绞尽脑汁和偷车贼对抗的金点原子锁,也再没有人买来锁车了。
试问当年,厂商在锁芯技术上投入的研发成本、高薪聘请的技术人才、荣获的专利奖项,放在今日又有多少意义呢?不过短短15年,今天别说偷单车偷电视,进屋行窃都没有意义了,谁家枕头底下还会藏现金呢。
今天的科研和学术,不也是同样的道理么?
无论青椒、合同制临时工、还是享受特殊津贴的编制内大佬,想必各位每年都要看几十上百篇论文——自己学生的毕业论文、同行交叉评审、科研任务必须刷的文献……我想请你们拿出宝贵的3秒,把自己从这个身份和圈子中抽离出来,以一个普通、正常人的心态,扪心自问:
里面有多少文章,跟这把投入了无数心血的金点原子锁一样?无趣且无用。
除了成为简历中新的一行字、评职称文件里多的一张纸、同行互相引用的一个数字、离开这个圈子,还有几篇文章能被窗外的人间看到?在这个真实的人间里,还剩几辆自行车,在等待你这把金点原子锁?
用互联网的话说,你这篇文章解决了人民哪个痛点?还是为公众实现了什么功能?或用评审表上的第一句话说,这篇文章具有什么现实意义?追问这个意义很重要。今天每一篇论文背后,都是知识分子焚膏继晷的付出,每一个课题的代价,都是纳税人转移支付的结果。企业投资必须看回报,学术投入就能无视产出吗?多少是虚多少是实,我们自己不清楚么。
清一水的新时代八股文,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非得做8个10个假设,每个假设硬着头皮编3个5个量表,每个量表塞进8个9个一模一样的问题,最后收回来50张有效问卷,还要尬着上信度效度分析、旋转矩阵巴特利特球型度检验……
在下不才,数学系本科毕业,统计学和计量分析都是基操。但我看了十年经管类的论文,至今依然无法理解:Really?Seriously?一个常识,50张问卷,非要花样建模,尬上SPSS,仿佛不写成人话才能体现出高端,有这个必要吗?拿着屠龙刀跟阿猫阿狗过不去,你的龙呢?写这个是挥霍青春,还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人们指望你造的是下个时代的车,不是上个时代的锁。当数学成为掩饰内容苍白的工具,科研便披上了皇帝的新衣。
无论科研民工还是学界大佬,在老百姓眼里都是一类人,读书人。自古以来,百姓心中对读书人的敬重和期待,是非常高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学史上彪炳千古的四句话,没有留给帝王将相、朱门世家、富商巨贾,唯独留给了读书人。
登科及第、入朝为官,从此成为人们实现阶级跃迁的惯性思维——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最妙之处在于主体不明:改变谁的命运——是利己改变自身的命运,还是利他改变苍生的命运?无非摁到今日,象牙塔里捉对厮杀、养蛊为患的小秘密,才遮遮掩掩地暴露在世人眼前:当一群最聪明的人去争夺唯一一条通道时,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是,今天混学术圈并不容易,学术圈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容易过。除了被媒体翻过无数遍的烂梗,除了杰青C刊课题编制学历职称安家费,除了双一流985211公立民办本科专科鄙视链,除了专业评估教学评估B类C类D类要编多少素材,除了KPI要发几篇文章每篇要等多久要花多少钱,还有一个未被提起的问题:你还记不记得,你是个老师?
如果最后你也摇头讪笑:这届学生不行,太废了,带不动。仿佛他们不听课玩手机是因,你放弃他们忙自己的活是果。错了。如果你课件都是百度文库下的、学生作业从来没有批完过、花在备课和教学上的时间最少,那么作为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是因,学生不听课玩手机是果。
外归因于竞争制度、对生存环境和未来感到担忧、低收入高难度、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马斯洛金字塔的重点,是“当上一层需求还未被满足时,下一层需求不会产生刺激作用”。如果一个年轻人连自己都难养活、工作都保不住,能否苛责他在握紧饭碗前,非要舍身取义、超越自我实现的需求?
不能,可是。
当所有人都在抱怨、惟独忘了自己是“老师”;如果为了活下去,在竞争中首先放弃了“老师”的身份;如果老师下岗是因为论文没水够、晋升的依据并非课上得好不好;如果丈量教育的标尺不是黑板上的粉笔灰、而是电脑里的假文件;如果投身科研的意义不是创造新知识,而是在旧理论上镀金雕花镶钻石。
那么这个圈子,已经连把单车锁都不如了。
追梦的阿狸2021-06-11 01:03:53
现在高校研究生对课程满意度基本为为0
燧石2021-06-11 05:57:39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与过?
关鑫2021-06-11 04:00:49
某些高校专业跟传销差不多,带一堆博士出来,最好的出路是留校[偷笑]
文2021-06-11 00:57:38
好,目前为止,看到最好的一篇!
仰望星空2021-06-11 05:08:35
现在高校带博的叫“老板”。
Wu Fan2021-06-11 03:00:58
“佚名“不是“匿名“啊[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当代人类都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搞清楚最基本的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凋谢][凋谢][凋谢][凋谢]
作者
谢谢指正[抱拳]我百度了下,佚名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您大概理解为法外狂徒张三就好
张骥2021-06-11 01:57:29
文章很好,不过感觉本该有的亮点在最后一段却戛然而止。是啊,前面说的都对,可是不如,不如又怎么样呢?
作者
我觉得很多事情只能自律,不能苛求他人。不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威斯特法伦的挂猪蹄2021-06-11 12:16:57
真学问,还真得靠有钱有闲的来做 这条道理貌似自古以来就没变过~ 没有看不起穷人的意思(我自己就是穷人) 也没有对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出 或将要做出好学问的普通出身的科研工作者不敬的意思 这个有钱有闲包括但不仅限于女性 这个有钱有闲是指其财产来源明确并且得当 真学问包括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 短期产生经济价值的 也包括决定人类命运的基础学科的各种理论。。。。
文2021-06-11 02:16:54
不如不说。不如不做。不如不看。不如装傻,混吃等死。毫无真正建树,只为无知添砖增瓦。哀莫过于心死,你说还能不如什么?
文
回复楼下那个问题。
山2021-06-11 14:57:25
没有跳出工科思维模式,总是抱着有用而不是有趣的目的来做研究,很难在科学和理科领域登峰造极
麦子2021-06-11 14:37:10
好像有人拿高老师当回事似的,万代江山靠科技。阿Q们给点剩饭行了
东2021-06-11 03:20:02
一切都是生意,一切只是生意!
ゞ嫙嵂2021-06-11 15:47:08
我在家辅导孩子的时间甚至比学校老师辅导的时间都多,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校,何不如此?
唐老释2021-06-11 13:20:00
多少博导在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制造垃圾,当然,也喝茅台。
ppp2021-06-11 10:31:47
应该做工科不做理科
W2021-07-26 19:32:13
无病呻吟,矫情 讲课有好处么?能评职称么?没好处的事情谁去干?
Steven2021-06-12 10:17:29
这篇文章是在别的公众号已经发过了的。
走在天上2021-06-12 06:55:00
佚名是说不知道是谁,可你明明知道[奸笑]
博&涵2021-06-11 08:28:10
房价之上,学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