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控制狂和保护欲的区别是什么

目录

很久没有人说我有些控制狂了,我反驳说其实只是保护欲太强,并不是控制狂。但这两者之间,具体有什么区别,忙里偷闲,写下自己的思考。

在科研中,要保证环境中除了研究的变量不同,其它环境因素都相同,再去看结果有何不同。但在生活中,变化太多,追求控制感的人,会试图让自己及自己关心的人当下面对的环境,和曾经自己经验中成功的那次一模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会焦虑或者强迫对方改变。

为何控制狂会不被人诟病,从方法学上来看,是因为刻舟求剑式的追求完全相似的环境,但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做到处处相同,椽木求鱼的努力,最终是顾此失彼,或者产生碰撞偏倚,例如发现喝名贵葡萄酒能够长寿,就推荐普通人也去喝名贵葡萄酒(让条件相同),但却不知道为何喝名贵葡萄酒的人长寿,是因为其社会地位更高。更极端的例子,是发现漂亮的女生都不聪明,于是为了变聪明,便不打扮化妆,却不知漂亮的女生不聪明,是因为她们在一个扭曲的环境下,不必变聪明也能过的很好导致的。

/pic/2_n8Ks28m7qCLT0CZBgDeV4b7Em4UTqQ.jpg

图片来源:理性派公众号

除了收效差,控制狂不招人喜欢的另一点,在于其以关心为由,剥夺了他人的自主选择权。生命中的每个阶段如同一场游戏,如果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大多人会觉得会发挥的更好些的,但没人有权利去将别人变成提线木偶,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也不行,你可以针对不同人的个性,写给他们写个性化的游戏攻略,但不能控制他人的选项,或者通过控制环境因素,来限制他人的选项。或保护女生为名,事实限制女性的职场晋升。

说完了控制欲为何有害,再说说亲密关系中正确的保护欲应该是怎样的。神雕侠侣中对双剑合璧的描述,是说两人相互为对方补上剑招中的空门,如此两人都可以使出看似同归于尽的杀招,但又不必担心自己招数中的漏洞。这应该是正确的保护应有的样子,即其前提和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身处这段关系中的人,都能够活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让对方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变得更自在也更自信。

具体来说,合适的保护,首先是提供对方不具备的信息和视角,告诉对方不必做判断题,还有一个第三选项更好,告诉对方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会让你生活的更舒适更健康,那些生活习惯是有害的。每个人都不同,因此即使你觉得是常识的,对别人来说可能恰好是久旱甘霖。但这仅仅是前文说的,将自己的游戏攻略给他人分享,通过迁移学习来减少对方学到类似经验所需的时间,是保护的第一层境界。

/pic/3_TQspPbsN8xLfvfOu5zqZfDDDy0FONA.jpg

图片来源:理性派公众号(也可以解释为即使是虚假的知识,不同视角的碰撞也会让整体成长)

更难做到的,是无条件的坦率,持续的主动的给对方挑刺,从哪怕最小的细节出发,告诉对方你做错了。同时还要注意批评的方法,第一是不能只说对方错了,不给出理由;二是不能只诊出病因,却不给出治疗方案;三是不能只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出一种疗法,最好能给对方提供选项,然后让对方选择;四是哪怕最终对方没有选择你提供的任何一个选项,你也不恼怒,而是当问题再一次出现时,换一种方法,接着指出问题。

你也许会怀疑,怎么会总是有错误需要指出,但在持续出现的新信息面前,单个人的大脑天生会孜孜不倦的寻求模式,最终过拟合。而所谓的指出错误,更合适的描述是添加正则项,是去故意在对方的判断逻辑中打断其中的一环,促使对方看看其假设是否成立,最终提升对方所做判断的泛化能力。

过度到无微不至的保护,会损害个人的生活能力,把对方变成只知道吃自己眼前挂的饼的“地主家的傻儿子”,这就是以保护为名,行控制之实了。保护不是替对方打理好一些琐事,而是和对方一起,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不断评估共同面对的事件中的条件概率分布,让相近的事,其处于同一类的先验概率不断变化,最终发现潜藏的因果关系,并对自己曾经看不清的问题,通过讨论能够聚成几类。

发现了因果关系,就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做好了聚类,就能够找出区分出每一类关键的差异属性。这对应前文写的保护的第一层境界,即为对方提供来自自身经验的信息;而这更高更难的第三层,则是为对方提供经由谈论形成的全新的洞见。而这一层对应的是通过信息瓶颈(自编码器)来找出模式,共同将信息转换为知识。

保护的目的,是让对方能够具有产生新的信息模式的能力。之前为GAN写科普文,试图将其比喻为徒弟练剑法,需要师父给他喂招才能学的快。如今反过来想,亲密关系中合适的保护关系,应该是两人互相去做生成器和判别器,去未雨绸缪,考虑如果在不远的将来,遇到难解的问题,该如何应对,一方去产生上策中策下策三种选项,另一方去判别那种选择更好,之后相互交换角色,这样即使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在面对问题时通盘考虑。如此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加对抗学习,提升对方应对未知环境的能力,是保护的第四层境界。

而保护的最终境界,是让对方具有“强化学习中的时间差分学习”这一可不断根据奖励更新自己策略函数的能力。相比有监督和无监督的学习,差分学习的本质性优势,是能够在现有的估计结果上进行提升而不需要等待整个事件结束。

/pic/4_cyia9EQTbLasqdBicriaUg2uTtmNtA.jpg

如果你变成了对方生活的全部,对方的所有反馈都来自你受到你的影响,而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对方的成长,那即使再不舍也要分开。通过强化学习学到的奖励函数,要能够平衡探索信息和利用信息,同时平衡当下和未来的收益。

/pic/5_5WXiaqkvtl1CFlv4FLJJuGW0H3IZDA.jpeg

如果一段亲密关系中,虽然当下很满足,但却不利于对方未来的发展,如果这段关系中的双方,都只是在探索未知,而却无法用已经学到的技能去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这时不如帮对方构建好世界模型,让其能通过先规划再模拟来预期对方行为的影响,在数据稀疏时,经由瞻前顾后来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才是真正的保护,从此你的奖励,不再经由我的滤镜扭曲,即使相忘于江湖,也记得之前之前相濡以沫的日子。

写到此处,早已说清楚控制欲和保护欲的差别,不止是初心和方法,更是愿意投入多少心血,控制是简单粗暴的,很容易;而保护是柔软的,小心翼翼到患得患失的,虽然难,但仅仅是付出就是值得。最后用纪伯伦的一首诗来结尾: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更多阅读

不被物化的青年

敏感与敏锐的差异,从学习率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