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财务自由的下一阶段,我拿自己搞了个试验
我拿自己搞了个真人实验。
起因是我最近分别读到的两个印象深刻的观点 👇
找到一个方式让工作本身成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最有盼头的部分是通往自由的必经之路(工作不一定是上班) —— Lawrence Yeo 金钱是你的身份放大器
就像我们一直说的,财务自由不是从此以后就什么也不做了,而是能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儿,不再瞻前顾后。
(如果我们找到了 ta,对我而言)我不知道这是星期四还是星期六,那并不重要 —— MJ DeMarc 百万富翁快车道
把这两句观点连起来,我得出了一个有点叛逆的猜想:有没有可能不过周末反而会更让我们更加舒服自在呢?
虽然逻辑说得通,但我自己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一周忙 7 天能比做五休二舒服自在。为了搞明白怎么回事儿,我拿自己开展了这场试验。
不过周末,我会经历怎样的变化?
这个念头开始于 2021 年 6 月 7 日,首次启动是在这篇文章。今天是 2021 年 6 月 20 日,试验已过 2 个周末,这是第一次记录。
……
初步的结果让我有点惊讶——不过周末以后我的心态真的反而变轻松了。没有预期中的疲惫不堪,甚至反而还有了更多的休息、阅读和陪伴家人的时间。
以前每当工作上遇到困难、感到疲惫或者状态不佳的时候,我总会安慰自己:
坚持一下,今天已经周四了,挺过两天就周末休息了。
但现在我没有周末了,这种思考方式失效了。
我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我已经没有周末了,如果想让自己更舒服就必须想办法让工作本身变轻松。那我的工作流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呢?有哪些是我从来没有注意过的问题呢?
然后我就真的发现了一大把需要改进的环节,而在此之前我居然从来没有往这个方面想过。
我列出的问题清单包括:
当我对自己说“坚持一下,等到周末就能休息了”,我真的当时连 15 分钟的空闲都找不到吗?会不会及时休息而不是硬撑结果更好?
当家人需要我的陪伴而我在说“等周末吧,周末我全天来陪你”,我真的当时一点时间都没有吗?明明我都知道幸福不应该靠延迟满足和憋大招。
每逢周日让我们心生焦虑的,到底是周末不够长,还是工作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呢?会不会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最让我们平静?
刚刚接手一份新工作时,我们总是满怀兴奋,周末也愿意畅想以后的种种可能。但工作一段时间总会变成“周末了,工作的事儿别来烦我”,到底是工作变了,还是我们的问题?
等等等还有很多……
以前有周末存在,我总会觉得工作日疲惫不堪是理所应当的,却很少去质疑自己面对工作的态度、工作的方式和流程上的问题。
每当我说一次「等周末我就如何如何」的时候,我可能就错过了一个原本可以改进的机会——与其期盼着下一个假期什么时候到来,能不能先试着把生活改造成不需要逃避的样子呢?
我们努力财务自由为的不就是这种敢于改变的底气吗?
……
以前的我经常是这么过周末的——
周末时我总告诉自己,这是周末,你要好好休息,好好休息工作日才有状态。
所以每当有一些工作上的想法时,我会非常抗拒,觉得这是工作上的事儿,不应该周末考虑,等工作日再说。
但真等到了工作日再看这个想法,我早已不是当时那个状态了,然后不得不再花成倍的时间去重新回忆和找到当时的状态。
这段时间正好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哈,就是这种感觉了 👇 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用来拖延和调整状态。
现在我开始尝试这样过一周——
当想法冒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我都选择接受 ta。这个时候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效率比平时高很多,等弄完这个了再该干嘛干嘛。
当感到疲惫时,我就会积极思考,要么思考怎么调整工作节奏,要么尽快安排休息,而不是等周末。
效率提升了,可以用来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反而也更多了。
确实刚好和上周一位小伙伴的留言观点一致:
工作日和休息日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切换才是原罪。
……
不过我现在还是有 2 个疑惑的地方。
1、我很早就注意到自己有明显的状态周期,会 2~3 个星期效率爆棚,再 2~3 个星期低迷不振……
所以尚不明确——到底是我碰巧赶上了个人状态的巅峰期,还是这真的是“不过周末”带来的变化。
2、每到周五下午还是会效率奇差,大脑疯狂怒吼,赶紧去玩点啥啊!但不去理会这种噪音,到了晚上就又回到正常了。
改变心理的惯性确实没这么容易。
实验还在继续……
-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 抵御风险:5 月保险方案参考
-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四版)
奶盐小星球2021-06-21 13:09:08
上个月开始和你有一模一样的想法,对待工作:接受,打败,享受,让自己形成这样的心理习惯之后,不会再为即将到来的周一焦虑,不害怕周末的微信消息~[嘿哈]
作者
这个我也有同感,心态转变很有帮助,焦虑一下少了一大半
大福2021-06-21 13:14:14
感觉这也是对“活在当下”的一种演绎吧,如果每天的盼头只是心心念念地期待周末的到来,那就还是活在未来的心态,这样会让当下的生活变得难以忍受、让人想要尽快逃避,所以就会产生“等到……就好了”的想法
作者
确实有点这个感觉,《当下的力量》里面也说过,所有的「等到……就好了」的想法本质上都是在逃避问题,真正接受当下的时候,我们不应有“等待”的感觉。
WYN2021-06-21 15:39:27
我妈妈就是这样 她周末也会去公司上班 公司是自己的 虽然很小 也因为很小 所以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 一般周末她会去菜市场逛逛或者跟我爸爬个山然后在家收拾收拾看看电视 收拾完就拿着笔记本上公司去了 按也大的标准她已经到了财富自由的阶段 但是这么多年她和我爸一直都是这个状态 然而我还没有到那个层次[大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工人2021-06-21 14:24:04
让我(程序猿)想到了线程为了防止被挂起(会发生状态转换,这种状态转换非常消耗性能)而自旋(白忙活也要保持状态) 妙啊,很多学科和知识道理其实思想是通的
苏源2021-06-21 13:31:08
对于上学时来说,最累的时间是两个,一是马上放假前的上课时间,一是放完假的开始上课的时间。 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五一 十一这种大假,反而出去玩更累,然后突然觉得上班反而更好,所以不觉得上班累了。所以,还是对待工作,你的内在态度问题,有可能稍微转变一下,上班和放假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了!
取个吉祥2021-06-21 13:52:05
作为一名全职妈妈我从孩子出生就没有周末了,24小时×7。另外一种状态是拥有创始人心态,过周末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每一分钟都是珍贵的
Seiry2021-06-21 13:22:56
其实我觉得是在放弃“周末就是休息可以随机安排”,那么一周都是有序安排下其实活的更自在。
j2021-06-21 13:25:47
开始改变面对工作压力和难度节点的时候,坦然接受并积极应对,慢慢改下来,发现其实还挺简单的。不会因为被可能会发生的工作难点而焦虑
作者
是的,就像前面那张饼图,解决问题常常没花太多时间,精力都消耗在纠结上了。没有纠结了,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
gongmin2021-06-21 16:17:42
你无数次的折腾,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雨生2021-06-21 13:14:38
希望也大不要把自己玩坏了emmmmm,会不会是精力管理的或者恢复的好,溢出状态下的状态爆棚~
作者
这个我也在持续关注,看看后面的持续性如何。 目前看来感觉还是很好的,周末工作更多取代的是原本看剧、看小说、刷微博的娱乐时间,而娱乐和工作一样消耗精力。消耗没有增加,但休息时间是比以往更多了的,这段时间我的静息心率比平时也略有下降。
四熊2021-06-21 14:12:31
确实如果周末不躺平哪怕是去做强度很大的体育锻炼也会身心愉悦,上班也没有那么难过。但是996的老板也是你这个想法。我觉得对于个人是好的,但是让老板知道这个就比较混蛋。
作者
有些想法可以自己主动尝试,但不能用来要求别人。
买了地2021-06-21 13:26:13
感觉这个方法好像不是很适用于做五休二的普通上班族?也大我记得好像是自由职业还是来着?大家觉得呢?如果晚上十点多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想到工作的事情也立马爬起来做,但第二天还得准时起床上班,会很累的吧。大家怎么看呢
作者
对我帮助最大的不是生活的改变,而是心态的变化,不再焦虑周日,平时工作效率提升。节奏的变化只是给我个机会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当我说「等周末就如何如何」的时候,我真正在想什么?带着这些感悟就算回到以往做五休二的生活也会比以前更舒服、更明白。那大伙为什么不能直接参考结论呢?
游客2021-06-21 13:19:27
好爱读这种心理状态纪实的文字,感觉很真实,很有带入感~
Stanley2021-06-21 13:18:54
期待也大的更新,预感过了两三个月以后,这种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正向)影响[呲牙]
作者
我觉得会的,已经隐约有了很多苗头,我目前记录下的感悟其实比这篇文章长 10 倍,但有些东西还得等时间的检验才能确认 [让我看看]
多糖2021-06-21 17:40:05
状态周期,会 2~3 个星期效率爆棚,再 2~3 个星期低迷不振…… 这个简直一模一样,我一直想记录是不是月球潮汐什么的影响人体。
2021-06-21 14:32:58
从精力管理的角度来讲,精力来源之一是情绪精力,内耗会消耗精力。一方面,将工作日和周末对立起来就有可能加剧内耗,另一方面,如果能够调整好对工作的看法,也能在情绪精力的角度上实现精力管理的精进。 周末做用一些工作事务替代掉实际不恢复精力的娱乐活动,这个idea也很棒~对周末的期盼(譬如以前文章经常提到的小确幸)完全可以拆解到每天去做。[好的][好的]
娜娜2021-06-21 14:15:00
自从早上开始健身有了和你一样的想法,之前总是想着周末休息一下,把周末荒废了,还没休息好,现在反而一周七天都是同样的六点半起来健身,不再心心念期盼周末,不打乱自己的节奏,更舒服些。
Kayz2021-06-21 13:42:17
作为一个女生,每个月都有“需要花很大精力找回状态”的感觉[苦涩]
黄六一同学2021-06-21 13:18:45
每次考证复习的时候,到周五晚上就会格外的想对自己放松一下[捂脸] 总觉得和周一到周四是不同的
程钰2021-06-21 14:19:04
我记得以前连岳也提到他自己是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之分的,不过我之前一直觉得只有自由职业才能做到这样。也大评论里的回复给我了一些新的启发,根据自己的节奏适时调节,而不是把所有期望都堆在周末。
心有林夕2021-06-21 13:52:21
哇,惊叹,原来是这样,这很好的解释了我最近遇到的情况,我很想多陪陪妈妈,可是工作日晚上时间很赶又累我会想着等周末再好好陪,可到了周末我又觉得我该好好休息然后开始看剧玩游戏,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只陪我妈逛了一次街[微笑]
勇气大魔王2021-06-22 09:27:04
评论都是什么神仙啊……大家都已经找到了喜欢的事吗?我目前来说就喜欢闲着……上上网、听听音乐、翻翻身挠挠痒,我歇不够……成就感我基本没有……我有时候想我可能更适合当个动物,只在饥饿的时候觅食。但我是个人,我要有理性的为未来准备,我要交社保,我必须长期工作,不能想歇就歇[撇嘴]。我就没有想干的事,可能这就是我痛苦的原因
2021-06-21 14:21:24
越来越讨厌工作怎么办?喜欢的事情不能带来现金流 ,自己有房有车也有妻女,有点存款 ,但感觉不足以支持全家都不工作 ,目前只有我工作 ,老婆和父母全职带孩子 ,不过好在没贷款压力 ,手上有点积蓄 ,想请教积蓄到多少我可以不为生活为工作 ,有没有个计算公式 ,比如达到花销的多少倍 ,感谢!最近两年工作特别不开心 ,自测了下基本到中度抑郁了
作者
可以翻一下我的财务自由实证第一篇,希望可以帮到你
Step2021-06-21 13:47:42
我第一次了解到这样一种突破性的人生打开方式,是从李笑来那里了解到的,他也一直在践行这种方式,不过假期。
金吒2021-06-21 13:47:32
突然想起了点别的。 双休这个概念本来也是近代才有的产物,并不是从古至今大家都这么过来的。 既然社会一直在发展,有没有可能某些工作上,不双休就是一个更适配现状的选择?
作者
双休日貌似最开始是给流水线上重复性体力劳动设计的,从福特开始,体力劳动基本不涉及状态切换,按时上岗就好了。
金吒
我在《得意忘形》听到了类似的说法。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工人变成了螺丝钉,原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飞跃。得益于此,工人的工作时间大幅缩短、收益大幅增加,有钱有闲了,也就有了消费主义滋生的土壤。 啊,所以说工作克制物欲,从这个方向也说得通~[调皮]
2021-06-21 13:13:47
每个人都会有效率爆棚期和低迷期吧,低迷期遇到ddl真的非常痛苦[叹气]
晨光熹微2021-06-21 14:39:22
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事务。
常欢喜2021-06-21 21:11:12
看完也大的文章,突然联系到最近的状态,感觉毕业了之后备考学习力明显不如上学时期,真的就如也大的饼状图一样,感觉精力都消耗在去学习的路上了…上学的时候天天都在学习都没觉得那么累,学习效率也高。有点搞不懂是因为没有老师带领,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计划而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导致的拖延吗,似乎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上学完全没这种感觉,又或者是日常变成了最不期待的事…转变心态太重要了,将备考想象成日常会不会好一些,我也打算试验一下。期待也大后续。
阮鹏2021-06-22 17:30:47
我不工作7年了,但是我每天都会看书,学习,锻炼,带娃,写作,全都是自己主动选择而且很喜欢做的事,长期主义的后期是不需要坚持的自然过程!因为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感受到它的好。
悠悠2021-06-22 00:37:04
如果一直都没有特定周末的假期,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然后每天都是工作日,又每天可以自主安排休息时间。并不觉得必须周末才能休息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