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路我太爱了,目前找到最合理的财务自由“进度表”
先给昨天的文章打两句补丁。昨天好几条留言都提到了我上次给大家的脱单建议> 如果订计划「我今年要找到另一半」,往往很难成功。最好的开端是反着来,「今年我要至少被 3 位心仪的异性拒绝」
原文在这里 👉 给你们讲个特神奇的事儿 。看到后台好多小伙伴都在努力地试各种关键词,“别定计划今年脱单”、“被拒绝3次” 啥的都用上了…… 哈哈,其实这些关键词都是手动设置好才会有回复的,没有智能,只有人工 🥲。昨天留言区真的有小伙伴这么脱单了,大家加油哦~
然后好多小伙伴说想听我以前在图书馆冒死搭讪也太的故事,其实之前也写过的 👉 高能预警
↑上面是八卦,↓ 下面是搞钱,就看你们先选哪个了
……
最近读了一篇小伙伴转的文章,标题是“Money Is the Megaphone of Identity | 金钱是身份的放大器”。
看完以后表示真的太赞了,称得上财务自由领域的「年度好文」。
我看过很多评价财务自由的内容,但很多文章都只停留在“财务”这个很表面的层次,远远没到“自由”的深度。常常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拥有很多钱和能像(想象中的)千万富翁一样潇洒生活完全是两回事儿。
但这篇文章不一样,作者真的很懂财务自由。
他把财富量化成了几个阶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进度表除了告诉我们现在身处何处,还能告诉我们继续向上攀登最需要的是什么。
非常值得参考。
……
作者把财富主要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 而决定我们位置的不仅仅是财富的绝对数量,同时还有我们对财富的使用方式。
### 第一阶段——生存
👆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驱动我们的主要是对生存的恐惧,担心吃不饱,恐惧无家可归。
这个阶段的心态特点是,我们对于各种变化充满恐惧,不敢尝试像跳槽、谈加薪等等这些新机会,稍微一点不确定性就会让我们非常焦虑 👇
> 如果你处在生存模式下,你会害怕做任何不确定的事情,不管这个风险实际上有多小。
举个更近的例子,我前段时间给大伙分享过一篇带着 14 个娃财务自由的老爹,里面就讲到这位老爹经营的书店倒闭,35 岁从零学起转行成了码农。
当时的留言就显著分成两派:
有的小伙伴看完以后的留言是,这都是国外的案例了,国内 35 岁当码农只能呵呵(排斥变化)
但另外一部分小伙伴的看法则是,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年龄都有人转行成功,我们为什么不行?而且很多留言也分享了自己和同事 35 岁以上的工作状态,并不差,甚至还有 40 岁开始转入的案例(思考改变)
其实大家说的都对,但对变化的态度,会决定我们优先看到什么。
脱离这个阶段靠的更多是心态,而不是现实,在保证温饱的前提下确认自己拥有应对不确定性的底气和能力。
第二个阶段——自由(生活)
攀登到第二阶段,我们考虑的问题就从「生存」变成了「生活」,怎么让自己更舒服、更幸福、更自由。
PS:我们开始纠结内卷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跳出了生存问题,思考的不再是能不能活着,而是怎么活得更好。从这个角度看反而恰恰说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接下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这个阶段努力,而决定我们位置的主要是我们对自由的理解,我们如何运用财富获得自由。
1、第一层:自由就是休闲
这个有点抽象,我再举个例子。想象一下财务自由以后的生活,如果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再也不上班、每天睡懒觉,这就是“自由就是休闲”。
这个阶段的财富观念——生活所有的美好的都来自工作之外,赚钱是为了不用工作的瞬间。
但作者认为这个观念有个问题:
自由即休闲的问题在于,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对称的。你每获得一小时的休闲时间,就必须工作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你讨厌你的工作,你必须积累很多痛苦,然后才能换取自由。
在这个阶段我们思考财务自由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拒绝不想要的东西。
而向第二层迈进的关键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确认工作对于生活的意义(工作 ≠ 上班哈)
与其把钱当作离开不满足的事业的门票,不如把它当作进入满足事业的门票。
2、第二层:在工作中寻找自由
第二阶段其实就是很多大佬说的「工作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实现价值」啦,我们不再会仅仅因为收入高就选一份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工作。
而且这个阶段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自己也是深有体会——我们对物质的需求反而会降低:
当工作本身就很充实、很有价值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满足于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
如果觉得这个太遥远了,我再给大伙举个离生活更近的例子吧。
比如我和也太平时控制开销预算都很理性,但某些时候就是会克制不住地想要剁手买买买,而这个时期我们常常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上遇到比较闹心的事儿。
再后来有些小伙伴来问我说自己管不住剁手怎么办,我都会先问他们工作上的事儿,十有八九都能在工作上找到原因。如果我们在工作上得不到足够的满足和幸福感,心理上就会去消费寻找补偿。
👆 这张图很形象,也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经历。自从我开始自由职业,自己决定工作节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以后,我想买的东西明显越来越少了。
估计有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合计自己喜欢做什么了,但且慢,提升到这一层我们不一定需要改变现在的工作。我又有栗子了 👇,是我们之前分享的一位财务自由播客作者的经历
我想财务自由就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太悲催了,我讨厌这个工作,尤其是想到以后可能 30 年都要干这行(不少小伙会有同感吧~
但当我认真考虑过财务自由,当我发现自己能通过工作收入达成财务自由以后我的心态一下就变了,后来甚至有点享受这份工作。
我发现自己讨厌的其实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焦虑自己没有找到一条可靠的上升通道。
很多时候我们与工作的关系比工作本身更值得关注,找到那条可靠的上升通道往往就是在工作中找到自由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财富会积累,而物欲反而在降低,有一天会超过一个临界状态——我们拥有的财富超过了需求(这个数值会比大家以为的低很多很多
而超出的这部分财富让我们终于有机会去思考和尝试一些以前从来不知道或者不敢想的机会和变化,进入下一阶段。
3、第三层:注意力自由
超出物欲的财富把我们的注意力从金钱上解放出来,我们才有更大的能量去做那些更有意义的事儿。更多考虑自己「想不想要」,而不是自己「是否负担得起」。
而且注意力自由和财富数量无关:
如果超级富豪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思考自己有多少钱,如何维持这种生活方式上,那么他就不富有。
但如果一般人不为钱而纠结,因为他知道自己拥有一切需要的东西,那么他就是富有的。
这个阶段持续发展,我们的能量最终会超越自己的生活,开始向外溢出,开始影响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带着我们进入第三阶段——权力。
但这就是个我很陌生的领域啦,我就不给大伙做过多分享了,建议大家去看原文。
不过作者这里有个很值得思考的观点——我们的权力越大,影响力越大,我们反而越容易被金钱定义。比如当我们 Google 搜索名人的时候,排名靠前的搜索建议总是「他有多少钱?」👇
如果我们被这样的趋势影响和控制,反而会离已经到手的自由越来越远。所以这个财务自由进度表才会被画成现在这个样子,两端是红色,代表焦虑,而最舒适、最自由的位置其实在中间 👇 而那些主动留在中间的人,我们常常称他们为「活得真明白」
……
这个进度表(或者英文作者比较喜欢用的表达「光谱」)代表的是多次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生存阶段,拥有更多的钱可以让我们更加远离挨饿、无家可归的恐惧,但脱离这个阶段依靠的却是「确认」自己拥有改变的能力和底气。
在自由即休闲阶段,拥有更多的钱可以让我们更加舒适、更多享受,但继续向上攀登的关键却是寻找工作的意义,让财富成为找到它们的门票。
而再往上,财富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提升到注意力自由,再提升到权力这一层次。但在此之上继续追求财富反而可能会让我们距离自由越来越远(碰巧我们最近听了不少创始人急流勇退的故事,会不会背后也有类似的思考呢。
拥有财富很有帮助,但帮助我们实现真正跨越的关键,常常不是财富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大伙不妨参考看看自己大概在哪个位置,以及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吧~
这篇文章的原文很长,由于篇幅我只能给大家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难免有遗漏,强烈推荐大家看原文。已经有网友把这篇文章全文翻译了,链接在「阅读原文」中
👇
微微一笑2021-06-08 12:35:01
哇,今天在午睡前看到也大更新诶,不是12:59,也不是13:00[哇][哇][哇]
作者
等会儿有事要出门,所以今天提前发啦
金吒2021-06-08 13:13:09
特别喜欢今天这篇文章,有很多想说的。 1、第一次见到这个图谱,是佳弟的分享。 2、前两天刚好有小伙伴问,一句话描述人生的富有,我回答“拥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选择权”(约等于工作自由),翻看自己去年八月文章,写着“能不工作也有钱”(约等于休闲自由)。 我自己的路径和文章的光谱转变很契合。 3、张潇雨老师说,财务自由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词,自由本身并不是绑在财务之上的(大意),我原先并没什么感触。这会倒是觉得,或许也是在表达也大说的“主动放弃权力”。 啊,我还需要修炼~[调皮]
12021-06-08 12:54:51
这个观念也太棒了叭!好像搞明白我现在焦虑的原因了[翻白眼]第一阶段都没实现就想着第二阶段的事儿[裂开][裂开]
作者
我们总会觉得,“等实现了自由,才能不对不确定性和意外焦虑”,但实则应该是当我们先确认自己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和方法,才离自由更进一步。否则就算赚到很多钱,依然会充满焦虑,这样的例子不少。
Niklas Chou2021-06-08 12:39:41
外面割韭菜的图是世界名画吗
作者
这分明是在割稻子,哪是韭菜了 ?? 选这张图是因为里面人很多,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儿,但他们的财务自由阶段却会各不相同。
吕梦一2021-06-08 12:40:30
真的诶!这篇文章超喜欢!虽然还没有挣够本金,但是已经体会到了工作快乐就物欲就会很低的真实!赞赞赞
作者
所以我开个脑洞,初期没准可以用物欲反过来衡量自己当前工作的状态 [让我看看]
心有林夕2021-06-08 12:52:27
这个光谱图真是妙,看到第一眼就觉得颜色不协调,最上端最有钱应该最幸福,需要用比绿色更浅更舒服的颜色才对啊,直到看完了全文才明白是这个意思~
Lysis2021-06-08 13:05:09
看完这篇 感觉到也许 财务自由的本质 是完成自我解放,挣脱掉社会,他人,自己的束缚, 实现灵魂自由
背包2021-06-08 13:14:18
知道自己拥有一切需要的东西,那么他就是富有的。 早上听到一个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富人和高收入者是两个概念。
stella2021-06-08 12:34:28
搞钱八卦两手抓,肯定都要啦[让我看看]
作者
正解~ 小孩子才做选择,咱们全都要 [666]
对于喜欢权力的人来说,也许3才最自由: 可以自由地影响他人……(比如名人维权就更容易)
作者
权力这一阶段大部分的焦虑和恐惧来自别人对你的看法,比如你希望自己是个合格的家人、可靠的朋友,但大部分人只关心「你有多少钱?」。权利可以影响他人,但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最明显的,往往你越出名,骂你的人也会越多。
喵二小姐2021-06-08 13:57:53
这个真的很深刻,我也是因为手机记录使用时间才发现,正经最休闲的五一窝家期间,玩手机时间最短且没有任何购物欲望,哈哈哈,很真实的财务自由新路分享
2021-06-08 13:30:26
这个光谱完美符合“如果你不能量化它,就不能增长它”,赶紧对了一下自己的位置,似乎在二级,挺舒服的位置
豆寇小小柒追2021-06-08 14:36:34
哈哈,很开心,不仅读到了对财务自由不同的理解,还发现了一款好应用notion.
作者
notion 是个好 App [让我看看]
仓佑嘉措2021-06-08 13:45:30
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第一层,已经有向第二次迈进的趋势了,开心。哈哈哈哈哈。
BOBO2021-06-08 21:31:48
读了两遍,准备再来两遍。 自己也总是在意财务,忽略自由,希望有标准答案,等到达到目标就获得自由了。 一直在存f**k money,而忽略了如果用那么多精力那么长时间在“错误”的地方,只是为了得到离开的门票会不会太不划算了[捂脸]
作者
财务自由也是个水桶,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但不是唯一的那个。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