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初始本金完成财务自由
在财务自由路上一直有种观点,必须得有一大笔初始本金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没有启动资金根本没可能。
“财务自由必须得有第一笔本金,没有谈什么自由”、“没有本金,30 岁能有 50 万就烧高香了”……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初始本金对于财务自由的意义是被高估的,我们不靠 ta 同样可以完成财务自由,拿具体的数字计算一下。
财务自由门槛是我们的被动收入超过家庭开支,或者再进一步超越工作收入,让我们从“不得不工作”的心态中解放出来,这实际上并不需要很多钱。
如果我们从零开始财务自由计划,每年愿意攒下一半的收入用来投资积累本金,按照年化 10% 的收益来投资积累。那么 7 年后我们的被动收入就能超过生活开销,再过 4 年能再超过工作收入。这并非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工作收入积累本金的意义远大于投资收益赚来的钱。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建议大家“投资躺赚,少花时间,多花精力搞主业”
……
那算上第一笔本金会有多大不同呢?
就以我自己的攒下 500 万财务自由目标,加上上次留言很多读者感慨的“必须得有”的 100 万初始本金来举例:
算上这笔钱我们想要被动收入超过生活开销还是需要 4 年的积累,而被动收入超过年收入同样需要再过 4 年。第一桶金对财务自由而言并不是必需品,但能帮助我们缩短时间。
而且更关键的,即使有了 100 万初始本金,工作收入积累本金的意义依然非常大。后来的 400 万里有大约一半来自收入积累,剩下一半才是投资收益。
所以真的是“白手起家,30 岁有个 50 万就烧高香了”吗?并不是这样。
如果在拥有 100 万本金的情况下积累到 500 万,那同样的时间没有这笔钱也足够攒到 301 万,而不是 50 万。再过不到 3 年,也同样能够达到 500 万的目标。
所以不要让初始本金的观念限制自己,就算从零开始,只要开始行动结果也会有很大不同。
而且以上计算我都没有考虑升职加薪,如果把这部分也算上,所谓初始本金的影响就更小了。所以很多人在真正走上财务自由之路后都会发现,真实需要的时间常常比预期要短。
……
相比之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增收、如何存钱和如何投资。
- 如果我们愿意收入翻倍的同时依旧保持曾经的开销水平,我们需要的时间能从 7 年缩短到 3 年;
- 相反,如果我们只接受每年存下 20% 的收入,那需要的时间就会从 7 年变成 17 年。
- 如果我们不去花时间了解投资,只满足于 5% 的理财回报,那么财务自由的时间要再翻一倍,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到了退休年纪。
能有幸获得初始本金,那我们当然要用好 ta,有了 100 万再赚到下一个 100 万总归容易一些。
但这只是锦上添花,所谓的第一桶金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财务自由本身是一条不靠运气的自由之路。
……
而且说起初始本金,我这一路来遇到的变化也挺有意思的。
好多年前当我揣着这笔钱开始探索财务自由之路时,我经常被泼冷水,太少了,根本不够看。
但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投资体系,有了对生活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真的一步步达到了自由目标。当初的这笔初始本金得到的评价也在逐渐逆转,从最初的“太少了”变成了“一定要有这笔钱才能财务自由”。言外之意,这变成了一笔巨款。
算上通胀这笔钱如今已经明显不及当初的价值,那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感觉呢?
不是这笔钱,而是用钱的人。不是钱在影响人的走向,而是人在定义钱的价值。
那我们不如反着想,与其坐在那里等待初始本金改变我们的命运,能不能先改变自己,重新定义未来自己的“初始本金”所能发挥的真正价值呢?
初始本金没那么重要,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从现在的生活开始入手,开始规划,开始行动,从零开始我们也能财务自由。
推荐大家看曾经的这篇 👉 财务自由实证 #0 | 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
Kevin2021-07-05 12:48:25
拉到底发现不是理财课广告,又拉回来重新看。。。
作者
你是刚刚关注半年的新读者,再过半年就不会再有这个顾虑了 [让我看看]
汤汤2021-07-05 12:49:41
童年没有学会延迟满足的人,成年后是不是无可改变了?
作者
我之前就总结过,会存钱的人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节俭习惯了」,不愿意存钱的人也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后半句变成了「想要找补自己」。童年的经历影响其实没那么大,关键还是我们如何解读 ta。 再一个吧,我不太同意延迟满足的理念,学会享受省钱带来的快乐比延迟满足更有意义。
漫天星雨2021-07-05 12:49:53
我是计算过和本文差不多的事,得出结论,就是前期工资收入增加才是王道,后面靠时间
作者
工作前几年的习惯影响很大,如果头几年可以保持和学生时期差不多或者别高太多的开销,收入又在不断增长,攒钱速度快到飞起。
比如2021-07-05 13:08:41
也大,我每个月工资5500左右我每个月存五千是不是有点极端啊!(但是内心比较快乐的,我想两年内攒第1个10万) 2020年10月开始的现在进度45%了,还有一个事最近我身份证过期了要回一趟老家但是。来回机票就要2000多,加上打车路费应该3000多差不多快一个月了工资没了,真的好纠结,不想回家,但是身份证过期不更新,我银行卡又都被停了。好无奈啊!
作者
算账的时候要把这些意外开支也算进去,不要只看平时的。 我觉得自己是个挺节俭的人,但聊天时发现大家报的消费数字常常比我少很多,后来才发现,大家只报日常消费,旅游不算、意外不算、看病不算、买车不算,啥啥都不算,心理总有几套不同的账本 ??
作者
另外,很多小伙伴提醒你,现在身份证可以异地补办了,可以去问问~
猫猫姐2021-07-05 12:54:57
也大,对于攒钱小能手的我,最大的问题还是年化10%,今年尤其是年后行情和去年比感觉差好多,心里有点担心
作者
仔细算算账,去年很多基金大涨 50%,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就算今年、明年都没有收益,年化也在 10% 以上了,那还在担心什么? 投资就是这样的,一年的大涨兑现的是前后几年的收益,要学着接受。
黄上上2021-07-05 13:10:57
也大,对于一类攒钱攒到一段时间,突然萌生消费冲动且做出消费行为的人,把攒的钱都花光有治疗方法么?
作者
缺的应该是把存款变成收益的能力或者信心。如果找到了,钱攒越多、收入越高,很多小伙伴就会反过来不愿意花钱,不再惦记着把钱花完。 这就好比,如果你买了某个东西,老板就把你工资降薪一半;如果你不买 xx,老板还给你加薪,你会怎么选呢?
STORM.2021-07-05 13:15:35
所以能不能冒昧地问一下也大的工资是多少呢?我总觉得自己的工资好低,就算每个月攒50%也无法10年内财富自由,而且工资低的攒钱,意味着生活水平急剧下滑…我不是什么奢靡的人,也不买什么贵的东西,但是从一天吃一顿肉和三天才能吃一顿肉,总感觉心理落差很大[叹气]
作者
省钱的时候要注意,尤其不要省出「牺牲感」。类比之前一位小伙伴还债的经历——以前总想快点还完,节余全用来还债,但一直破功一直失败;后来想通了,还一半、剩下的存钱或者奖励自己,反而很快就还完了,生活需要平衡。 另一方面,就像前面留言说的,收入和储蓄同等重要,两个都不该忽视。
刘吉荣2021-07-05 13:23:36
两年前彻底还清了房贷,即便是当初已44岁了,在财务自由这条路上也依然坦然面对,在这不到两年时间里,不买车,不高消费,卯足了劲攒钱加投资账面超过了60万,还是那句话,不看盘,努力场外赚钱,也希望能在退休前完成500万资金。 很多年轻人可能也才24岁或者34岁,控制好日常消费,加强场外赚钱能力,相信财务自由迟早会到来。
徵繆2021-07-05 12:54:43
增加收入与控制支出在财务自由之路上同等重要的 可不能只盯着增量
作者
如果是想赚被动收入,控制支出和增加收入的意义相同,多赚 100 和少花 100 未来带来的被动收入是相当的,都是未来钱生钱的本金。
爱爱爱爱痛播2021-07-05 13:00:14
小时候卡上学年龄,大龄硕士毕业就比较亏。照也大算法,从0起,30岁也得有个300w,不知道这种属于人群中TOPx%
作者
财务自由是相对工资和开销而言的【倍数】,不是固定数字。收入开销变高,门槛也会变高。高收入还是一般收入,如果存钱比例、投资收益一致,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用 300 万只是举个具体例子,方便计算,但这只是我的目标。生活是你自己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盯着看别人在干什么
作者
对了,另外推荐你看财务自由实证的 #18 期(戳文末的标签可以跳转),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
匡媛2021-07-05 13:24:55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持10%的收益率。
作者
每个月月末的“十年之约”,我已经开始实证这个历程了,可以参考。
玉米2021-07-05 13:02:37
也大之前推荐的那个计算器,经常找出来算,每次算完心里都会稍微轻松点。 算过一次就知道,在财富累积的过程中,初始本金对财务自由影响并不大,这也让因贪婪导致被骗17w的自己,稍微少一点自我谴责。 本金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月投入的金额,以及收益率。我现在的问题在于除了指数基金,不知道买什么比较好,兴全已经在定投,大头资金都在其他基金上,而且买的时间比较早,收益率还可以,有心想整合,赎回的钱也不知该怎么分配。
一叶木兰2021-07-05 13:37:47
现在很多地方不是都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了吗?可以提醒下那个小哥看看能不能异地办理,可以省下3000元哦
朋克沙漏2021-07-05 13:07:37
从二三十万的时候开始学投资,几年下来确实嘉玲了,只不过靠的是搬砖再搬砖[捂脸]
M。2021-07-05 16:58:54
毕业后前两年想花钱…这两年只想攒钱…社会的毒打能治疗延迟满足!努力搬砖ing…![捂脸]部分绩效三个月发一次,发现存钱也存多了…话说记账复盘真的能节省开支!强烈推荐!
小马2021-07-05 12:58:12
特意用表格拉了一下,的确如此,本金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思一下,应该是达到可观金额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大家通常概念里都认为本金的重要性远超过月投金额。有点类似于“我努力了那么久,才这点钱”[偷笑]要突破这种心理哈,才能意识到。
Roy2021-07-05 15:47:11
也大,本文中计算器的链接可以发一下吗?
作者
文末链接里面都有,暴露了吧 [让我看看]
冰糖雪李2021-07-05 14:17:55
推算了一下发现原来不需要多大的本金7年后就可以有不错的被动收入,但关键还是要好好攒钱+实现年华收益10%
Shine.Jia2021-07-05 13:20:03
看了问年化的问题,我突然想到最好的开始就是当下。 月末做再平衡发现今年行情即使不太好也有了5%左右的收益了。 至少心态比之前好很多了。
国新月2021-07-05 13:07:39
按照我的收入来说,储蓄率50%是个努力后可实现的目标,但是我不咋有动力这么做[撇嘴] 不知道再过两年会不会后悔
张锡贤2021-07-07 21:27:24
刚毕业那 2 年天天浪,现在算算那会要是像现在这样努力储蓄都能攒下不少钱了[苦涩][苦涩]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