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问到“是不是应该把基金卖出再「立刻」买回来?”

这类问题隔三差五就会在留言区重复出现——我买的基金赚钱了,是不是应该卖出再重新买回来?虽然答案很简单,不要

可是这个问题出现的次数真的太多了,我也不禁犯嘀咕。虽然问题我看懂了,但一直没想明白这背后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明明卖出再重新买入,除了浪费一遍卖出 + 买入的手续费,结果不会有任何区别。

但既然大家这么频繁地问,就一定有什么非常细节的东西是我没有和大家解释清楚的。

直到最近又有一位小伙伴问到了这个问题,而且 ta 的问题更加具体:

我的基金买了一年多,现在收益 20%。我是不是应该卖了重新买,不然现在都是浮盈,不是本金。

我可算琢磨出了问题的关键,可以放心地来回答了。

想到了以前的银行定期存单。在银行存定期是按照「单利」计算收益的,比如我们存 10000,每年利息是 3%,那么:

  • 第一年,利息是 300;
  • 第二年,利息还是 300;
  • 第三年,利息依然是 300;

因为单利的利息不计入本金,所以人们会存款到期赶紧把钱取出来再重新存进去,这样一来本金就变多了。

很多人把这样的操作方式也带到了基金投资中。

……

但是,这个思路对于基金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基金是「复利」计算的。

假设我们买了 10000 元基金,为了方便对比讨论,还假设每年上涨 3%:

  • 第一年,收益是 300;
  • 第二年,收益是 309;
  • 第三年,收益是 318。

基金是复利计价,不需要卖出再买入来增加本金,今天的本金 + 收益就是明天的本金,所以到手的收益会越来越高。

我也是才发现还有很多人依然在按照从前银行存款的方式来买卖基金,总觉得赚了钱以后应该卖一下再买回来,本金就会变多了。

提醒一下,不要这么操作复利类型的投资,除了浪费手续费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一般越是习惯银行存款、越容易有这种误区,所以也建议大伙问问同在投资的爸妈,别有这个误区。

……

下面就是我自己对这件事儿的一点思考了。

有个概念可能不少小伙伴都知道——**隐性知识。**那些有经验的人都习以为常,所以想不起来解释,而新入门的人却恰恰都不知道。就像这次的基金是单利还是复利,这个问题很基础,以至于反而不容易被看到。

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特别简单、“低水平”的科普解释,总会心里忍不住嘀咕「就这谁不知道,还在这翻来覆去说」。所以网上不是有个梗:

看每个科普博主的内容都觉得好有道理,直到 ta 讲到我的专业领域时 /pic/1_9pCicRakpRmgcIaRXVBdklTTHn8Ukw.png

但我现在回头想想,这会不会常常就是隐性知识所在呢?

人生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越是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反而越应该能像新手一样考虑问题,不被既往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束缚住。“乔布斯能 1 秒变小白,马化腾 3 秒,张小龙 5 秒,我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PS:张小龙就是开发微信的那个

志鹏2021-07-20 13:16:10

今年合宜太拉跨了,有点怀疑兴全是不是真的站在客户一边,之前兴全的总经理也走了,不知道投资风格会不会发生变化。

作者

大涨了就高喊基金经理牛逼,不涨了就改转头质疑基金经理人品了,这样不好…… 倒不是说对基金经理不好,对你自己的钱包不好

祁伟2021-07-20 13:07:14

其实还有个问题,被动基金如果觉得短期涨幅过大,卖出一部分,等回调一二十个点再买回来。这种该不该?是不是因人而异

作者

前提是真的能以更低的价格接回来,现实中常常会演变成以更高的价格被打肿脸认错……

乌素淖尔2021-07-20 13:03:28

当年标准韭菜的我就是这么操作的,还想着我是在“落袋为安”[捂脸]

stj2021-07-20 13:16:57

也大最后这个PS就非常的隐性知识,可以说是课后马上举例示意了[旺柴]

作者

其实我还是一顿纠结,要不要把三个人都解释一遍 [捂脸]

沐春风2021-07-20 13:27:06

正准备这样操作的我及时的看到了也大这篇推送,太救命了!看来我还是韭菜,一直以为按照买入的份额进行单利计算呢。

作者

有帮到就好,帮到一个算一个~

冬2021-07-20 13:13:23

还有一种可能:卖出躲避回撤,等回撤得差不多了再买回来。可惜市场不可预测

作者

所以我在标题上特意加了「立刻」两个字,这和试图高抛低吸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Figod2021-07-20 13:01:32

我也是一直困惑是不是要把盈利部分卖了之后再换成份额呢?

作者

卖出再买入份额不会增加的,也不能“转换”成份额。卖出的过程减少了份额,再买回来份额反而少了,因为中间还要交手续费呢。对于基金来说,“盈利部分”和“本金部分”,其实没有任何区别,这和以前银行存款不一样。

村上春菜2021-07-20 13:17:30

我也有一个疑问想请教,如果每月末定投主动型基金,遇到大牛市,比如大盘指数涨到5000点这种情况,是不是要自己卖出呢?然后回调时再一次性买入?还是说可以不管,全部交给基金经理自己操作就好?因为一个是自己无法判断是否到高点了,自己操作可能会卖早了。另一个这个钱不急用,卖出后也是等回调下跌后再买入同一基金。觉得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行情做止盈操作,卖出股票转成银行存款。

作者

如果是你说的这种卖出以后还要再回到市场里的,我不会卖,之前回测过,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的概率很小,因为基金经理也有主动操作,我们等于帮倒忙。但如果是需要用钱,拿去消费或者生活的,逢高可以考虑卖一点。

Sherry Chan2021-07-20 13:54:50

原来这叫隐形知识 我也一直在摸索中发现一些东西 觉得这个东西如果早就讲出来我也不至于研究到现在 也许就是大家都懂觉得我也应该懂 然而我真的不懂 反过来自己明白后就特别想用自己最好的理解视角讲给别人听 觉得别人一定能听懂 很多领域确是如此

作者

是的,所以写给小朋友的理财读物《小狗钱钱》在成人中也特别受欢迎。儿童读物很少收到隐形知识的影响,会假设读者什么都不知道~

MiloShen2021-07-20 13:14:56

大部分人卖出再买入是想择时,永远享受盈利,避开下跌吧[偷笑]

作者

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解释问题都在往“不要高抛低吸”上来引导。直到这次我才发现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单利和复利的问题,还事先在知识星球问了一圈,结果发现有这个误解的小伙伴还不少,赶紧来补上一篇。

生如夏花2021-07-20 13:08:52

终于解惑了!!

梦秋2021-07-20 13:59:47

我之前就这么认为的

杨逸欢2021-07-20 13:08:07

高考结束,我妈准备把亲戚给的钱交给自己打理,之前只是在有知有行看过一点点,应该如何去学习呢?有什么推荐的书籍,论坛之类的吗

作者

后台回复“书单”,都有安排过(而且挺巧的,最近还被问到打算把攒的压岁钱全都给孩子,应该怎么教ta的,我看看最近再写一篇~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