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快乐凭空产生”的思路了,是一筐~

“快乐凭空产生”这个系列的思考大伙一直很感兴趣,之前我分享过其中两个思路。一个是缓释胶囊药效更好,快乐缓释效果也一样;另一个是快乐不用通过花钱来兑现,省钱也可以。这样的思路还可以有更多,我找到了一个更系统的方法 /pic/1_9fQCNcqMo0vVr9Z9AnxibnRX2B8OMw.png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重读《反脆弱》,意外发现原来这些所有快乐凭空产生的方法背后有一个更加体系的思路——斯多葛主义。

不要去百度关键词,我试着搜了一下结果发现首页关于斯多葛主义的解释都玄之又玄,跟邪教似的……

斯多葛主义其实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概括——驯化情绪,而不是想着消除情绪;关注情绪的来源,而不是情绪本身。

给大伙举一个投资上应用斯多葛主义的典型案例:

就说之前的市场行情,看着新能源、芯片一路大涨,而我自己持有的基金走势却波澜不惊,完全感觉不到所谓的牛市,有时候会觉得很焦虑,希望做点什么。

但我也知道正确的选择其实很明确,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持有不动。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放下情绪,要长期持有,要屏蔽噪音。但这就很难,因为这是反人性的,从众和折腾是我们的人性,什么也不做常常会更加焦虑。

但如果我们把思路改成驯服情绪而不是消除情绪呢?

关注情绪的来源,而不是情绪本身。来源就是,别的基金、股票涨了,我却没赚到钱。

那要改变这一点,要么我也从上涨中分到一杯羹,要么你们也别涨了,“朕累了,一起毁灭吧”。

从这个角度出发,驯化情绪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带着买崩它们的心态把看着最不顺眼的基金、股票都买上一咪咪,按照可以买的最小额度来。以后如果:

  • 涨了,赚钱了,也就不再成天盼着人家跌了;
  • 跌了,成功买崩对方、歼灭敌人,焦虑源没了,欧耶 /pic/2_VJIRKJHARIIziaibibNcZ8wPgdrKZw.png

快乐凭空产生,涨跌都是胜利。

斯多葛主义强调的就是“顺毛捋”,驯化情绪而不是消除情绪,控制情绪的来源,而不是试图控制情绪本身。

有点内味了吧~

……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找到非常多:

借钱给别人的时候都默认这笔钱最后收不回来,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估这笔钱值不值得借。最后但凡能收回来一点,都会挺开心的。

或者同理,我在记账时会把买自住的房子作为一笔完全的消费而不是投资,从个人资产中减去。首付当做一次性意外开支,月供则视为房租。这样一来就算以后房价跌倒 0 也没啥,但凡能卖出点价格都会觉得自己赚了 /pic/3_Tx42BwmfHQ9atl5rFYuAbsjBYFibxg.png

这不仅仅只是心理上的安慰,也是在提醒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提前考虑到这些我们做选择时就会下意识地更加谨慎。所以才有一句话叫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好的情况反而水到渠成

再比如财务自由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很难,不完全是因为家人、买房、养娃这些现实问题。最难的也是人性,当我们走和身边人不一样的路时,我们本能会感到不确定、不安全。真正让我们焦虑的并不是教育、买房这些事儿本身,而是“别人都在做、我们怕落下”,人性希望我们和大家一样。

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寻找同路人。既然人性希望我们和身边人一样,那只要让自己置身于同路人的环境之中,从众反而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寻找顺人性的方法,帮我们达成逆人性的目标

消除情绪是非常困难的,但理解情绪,驯化情绪,为我所用,这件事儿就容易得多了。

PS:此处是不是应该顺便再安利几本心理学相关的书 /pic/4_ExQzednxzdUde4picBvo6I5ZabQXbQ.png 后台回复“书单”,我在里面有整理。

蜡笔小虫2021-08-17 13:19:19

跟父母一起住,很难财务自由的感觉。。他觉得我们每天无所事事,太懒了![抓狂]

作者

跟父母最好的距离应该是遇到急事帮得上忙,但同时日常小事又不一定看得到你,太近了问题会很多。 不管自己长多大,父母还是会本能地想要管教你。

西界2021-08-17 13:06:50

堵不如疏

小莲藕2021-08-17 13:21:23

这就是阿Q精神,我常常这么安慰自己。

作者

斯多葛主义是理解现实和人性,然后思考怎么顺应人性实现目标。 阿 Q 精神是否认人性、否认现实,“哈,不开心?不存在!”,甚至直接放弃目标。这区别还是挺大的吧 ??

Andy2021-08-17 13:18:24

市场如此分裂的情况还真是少见。 把资金分散到三傻,消费,互联网,医疗这些上面居然没有一个赚钱的,哈哈。

johnny2021-08-17 14:04:15

这几年精神高度紧张,花了很多精力和办法在调节,效果不明显。最近因缘际会挣了百来万,明显感觉人放松了一些,精神不在紧绷。看来大多数时候,压力大,焦虑,都是钱不够啊。

Robert2021-08-17 13:32:56

把新闻软件都删了,根本不清楚目前是熊市还是牛市,不知道也就不焦虑了

马拉松2021-08-17 14:23:15

哇哦,共鸣,我昨天也同样想在朋友圈中说,从百度搜索出来的关于斯多葛主义词条是误解,没有信息量,还让你产生错误的看法,会让你错失有价值的思想。 一口气写了三百多字,但没发。坦白说,斯多葛主义本身是一种简单但不容易的生活方式,明白了道理,未必能内化,能够践行的很好。而我自己如果不能明显变得更幸福,再去介绍斯多葛主义可能会有反效果。 另外,我也是从《反脆弱》那里看到斯多葛主义的,但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觉得,这思想太偏执了吧?有点反人性。并没有第一时间对这种哲学产生兴趣,甚至还有点排斥。不过,生活没花太多时间(一两年后)就教育了我是个愚蠢的傻逼,毕竟对于一个渴望成功和金钱的年轻人来说,生活能够提供太多教育人的机会了。而后相信塔勒布去阅读了塞内加的书,塞内加的书真的很精彩,翻译成中文的内容不多,很快就看没了。顺便再推荐一下这两天看的《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这本书,后面有一个阅读斯多葛主义书籍的清单。其中提到了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同学真的是个巨大的宝藏,他的哲学书并不晦涩,而且高产。

国新月2021-08-17 13:03:06

践行斯多葛好几年了,觉得斯多葛人性格特别适合买股票基金,躺的平,看得开

cc2021-08-17 13:57:22

让我联想到,自己平时做计划后,反而很容易拖延的情况。或许同样可以这样理解: 1.自己在做计划的时候,预期是这些事情都应该做完,所以导致自己没做完的时候很愧疚,完美主义与责任感驱使自己觉得不应该这样。但实际上反而因为这种情绪更加拖延。 2.但其实应该反过来想,我并不是被强迫做这些事,也不是理所当然应该做这些事,而是做了这些事我就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与成长。

木瓜芒果2021-08-17 13:18:34

成功买崩对方,我咋觉得像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呢

作者

解手痒账户的操作,或者买崩心态往往只买很有限的量(很多基金起购才 10 块钱),风险很小。调节一下情绪,帮助长期持有就行了,不是冲着收益去的。 如果觉得解手痒的思路不完美,那就想想没有这个账户的后果,很可能没忍住就拿主要账户操作了,到时候才是真的糟糕。

Bingo2021-08-17 15:02:10

给也大推荐一本书,《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斯多葛主义的来龙去脉,理论和实践。

沉默在燃烧2021-08-17 13:15:39

关注情绪的来源,而不是本身。情绪太复杂了,来源也会有多种,还得了解自己并分析的清楚

super Lisa2021-08-17 14:10:50

最近发现我喜欢看心理学类的书,正在看武志红的心理学套装,很受触动,慢慢应用到自己身上发生改变想想就很棒!

春暖花开2021-08-17 14:10:15

看完了,去买十块钱新能源[偷笑][偷笑]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