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人生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个段子。有个农民给地主打工,地主说我给你每个月一石米。农民最近正好学习了复利的知识,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你第一天给我 1 颗米,第二天 2 颗,第三天 4 颗,第四天 8 颗,每过一天就翻一倍,怎么样?”
好像是个很老套的展开了,别着急,重点来了。
地主想这农民傻了吧,要这么少,然后就答应了。 后来农民坚持了七天终于饿死了……
时间是复利的朋友,但有时候时间也会是我们的敌人,因为我们不能永生。网上经常有各种关于理财的故事,比如每天存下 1 元钱,坚持 50 年,到时候就有多少多少。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另外一面——那个时候,我们都老了。
昨天给大伙推荐的《百万富翁快车道》里面有一张图,很精辟 👇 假设从 1 分钱开始每年翻倍
**复利是时间的朋友,但我们最好能把前面的几十年压缩在 10 年之内,**这才算是开挂的人生。
攒下财务自由本金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快,但怎么实现 ta 呢?
……
关于这本书的留言中,既有比较悲观的看法:
这本书之前很早就买过,作者着重强调的是找一条快车道(意指创业),看完后对比下自己如此普通平庸,只能在慢车道上了 😂
但也有小伙伴发现了问题:
按照作者的说法,你的(工资理财)财富自由之路是他并不推崇的慢车道。但显然你实现的速度比他书里的慢车道的速度快得多,为什么?
(书中慢车道是 50 年,快车道是 7 年,我自己的财务自由之路原计划是 10 年)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想到的快车道,第一个就是创业。慢车道,首当其冲就是上班攒钱。但仔细思考大伙会发现,作者并没有说过上班就一定是慢车道,创业就一定是快车道。
如作者所说,如果创业赚了很多钱,但业务越大,自己的自由时间反而越少,那这也是条慢车道。那反过来呢?
即使是上班攒钱,只要能在 10 年之内把钱积累下,只要越到后面自己的自由时间越多,那这不也是一条快车道吗?
平凡的上班、攒钱、年老退休被认为是慢车道,这是建立在一个习惯之上——每个月只拿 10% 的收入去交养老金,然后按照 5% 的收益积累等退休。
但平凡的事儿做到极致,也可以不平凡。
如果每个月不是存下 10% 的收入,而是存下一半、70% 甚至更多呢?如果我们不是每年仅仅 5% 的收益,而是得到年化收益 10% 的投资收益甚至更高呢?
那即使是上班,我们也能把漫漫的五十年历程压缩在十年之内,这还是慢车道吗。
……
表面看来,攒钱理财财务自由和快车道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但事实上他们背后的理念是一回事儿,快车道有 12 条行为准则,而每一条都可以一一对应 👇
早早开始攒钱积累本金不是为了花掉,而是为了后期形成被动收入,以此支付生活,获得自由,获得选择权(5、10)。在财务自由这条路上,我们投入越多,不但在金钱上更富足,而且自由时间会更充裕(9)。
关注投资带来的被动收入,而不是期望一夜暴富(6)。合理利用杠杆,如果投资收益能够超越负债利率,比如房贷,那负债就应该越晚还越好(1)。但要注意风险,优先关注现金流(7),而不是一味追求资产增值。能变现、能带来现金流的才叫资产,拒绝单纯的纸面财富。
但也不要在投资上浪费过多时间(2),而是寻求躺赚,留下时间专注主业、关注生活、不断成长(3)。
选择工作要关注收入,但更要关注时间和隐形成本,毕竟没花掉的钱才能变成我们的财富(8),最赚钱的职业其实很低调。
不要总去焦虑通胀、危机和可能的意外,因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新的躺赚方法永远不会缺席(4)。
不要太在乎别人在说什么,关注自己的梦想、关注自己的财富(12)。当别人都在找理由证明自己为什么攒不下钱、赚不到收益时,逆行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塑造自己的生活(11)。
这就是一条快车道。
快车道和慢车道的区别并不在于上班还是创业,开始钱多还是钱少,而是这条路最终通往何处。
我这么说可能有点王婆卖瓜了,毕竟自己就是坚定的财务自由践行者,但我只是在用行动为自己的观点投票。我真心认为这就是一条最贴近大众的开挂之路,谁说慢车就不能驶上快车道呢。
-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 抵御风险:7 月保险方案参考
-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四版)
赵小白2021-08-04 13:41:16
税后1W,在中国平均工资算在前边的吧,70%用于定投,年化10%。十年后是1445864.14 ,20年后是,5359878.37,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如果两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10年2891728.29,20年10719756.73看起来就还不错。所以核心是要找个收入差不多的对象?哈哈
费培培2021-08-04 13:16:34
我看了这个书,发现很难从里面学到东西,很多观点我已经知道了。不过你转述的东西,就感觉质量很高,比我自己去看效果好多了。我还是继续看你的文章吧[呲牙]
作者
这本书里面信息量挺大的,所以要常常停下来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应该怎么用,只是读的话就很容易错过或者误解。 比如全书讲不用区分工作日和休息日的部分,其实就 2 段话,但这两段话背后的意思我花了几个星期的实践才算是理解明白。
作者
再比如「复利不是致富的秘密,只是创造被动收入的工具,致富的核心还是在于劳动创收」,如果能联想到我们之前一直在说的——不要在投资上花太多时间,投资躺赚、中等收益就好,把时间专注在主业和生活上,也会理解更多。 如果一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 ta 一定也可以用在工作和生活上。
皮一下很开心2021-08-04 13:07:40
也大之前推荐的时候就去看了这本书,但误以为作者说的快车道就是创业,打工存钱就是慢车道。看来是我的理解水平不行
作者
换个视角就好了,每个人就是一家公司,管理公司的方法、创业的思路、商业上的案例,其实也一样都可以用来反思和改造自己的生活。而且这些观点往往比单纯写给个人的更可靠、更扎实,因为这些书的目标读者往往没那么好忽悠 [旺柴]
Joseph_L2021-08-04 13:49:35
歪个楼,首当其冲的意思是在某些不好的情况下首先遭受冲击,比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公司,在教育行业整改的政策下首当其冲。也大文中的用法不太对哦
PPZ2021-08-04 13:47:42
刚刚正读到他卖掉网站,心想我也不会写代码也不会做生意啊,可能我注定不能尽快退休了。这时你的文章来了,我也觉得继续看解读就好。[偷笑]
大彬2021-08-04 15:15:32
在也大推荐之前,偷偷去翻了这本书,把我给看焦虑了,现在也大一按摩,我又可以安心的慢慢搬砖了,国内大厂搬砖是累了点,好歹钱给的还行,搬几年也能达到我的计划目标了
2021-08-04 14:31:54
你的理解很透啊,我也是在你的推荐下把这本书看完,我觉得其实很多理财书无非就是在说开源和节流这两件事。很多财务自由书教我们怎么节流,理性消费,比如前段时间看的《有钱没钱看习惯》;李笑来说开源的三种方式:1一份时间赚一份收入,手停口停,就像我们普通上班族2一份时间赚多份收入,比如作家出书,自媒体博主出视频3钱生钱,比如理财。(具体原话不记得了,大概这个意思)我个人读完《百万富翁快车道》最大的感觉就是得尽快开源,赶紧找到自己的摇钱树,实现躺赚。
Jim2021-08-04 16:27:46
看最后一句脑海里闪过的第一画面:改装丰田和兰博基尼在高速路上飙车竞速 其实对比下来,FIRE比起快车道创业的上限低,下限高,对大部分人来说算是更稳妥的选择了。 上限来说,FIRE计划的目标一般也就在百万量级。而快车道创业的可能性在千万级甚至更高,这方面确实是比不上的。 但考虑到下限,FIRE就算10年存不下目标的500w,存下2-3百万也是大概率事件,只输时间不输计划。而快车道创业根据书中给出的参考,花费6年的成功率是约1/7,而万一失败有可能除了经验外一无所获,这个就比较可怕了。 其实也考虑过,把这两种不同风险级别的方法组合成杠铃策略或许不错,不过这样对时间精力的要求会高的吓人就是了。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