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新的旅程财务自由实证#29

目录

财务自由一直是我个人优先级最高的财务目标,从懵懵懂懂到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证实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这个阶段的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和我一起财务自由。这里还有两个资源对于大家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 根据资本市场的历史收益情况,这笔钱对我来说大致可以每年产生 50 万的“睡后收入”,足够支撑我选择自己想要但收入也许没那么稳定的理想生活。(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思考和感悟,但不一定要参考“我”的目标,找到“你”的目标)

新的开始

今天是个比较特别的日子,正正好 4 年前,2017 年 8 月 5 日,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学。那天我在公众号写下了第一篇当时看来的狂想——十年时间足够你财务自由

每个人都有实现财务自由的能力,只是因为没想到或没行动,追寻财务自由需要新的价值观和理财体系。

而 4 年后今天这篇,又正正好是公众号写下的第 600 篇推送 👇 之前是 599

/pic/”。

这一堆巧合甚至让我有点怀疑不是我找到了财务自由,而是冥冥中财务自由找到了我,借由我的文字,把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

……

我的实证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虽然距离当初 500 万的数字目标还有一步之遥,但财务自由路上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也让我发现理想生活并用不上这么多钱,自由达成了、房子买完了、消费玩乐也没耽误,结果发现需要的钱还不到当初构想的一半。

也算是自己验证了一下两年前的思考吧,“财务自由所需本金比你想得少”:

在这条路上研究得越多,越发现这么一个让人有点开心的事实,财务自由所需本金其实比预估的还要少。

工作日享受午餐,比晚餐和周末便宜得多。

非上下班高峰的交通费比高峰时段便宜得多。

非节假日旅行的开销比节假日便宜得多。

非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比一线城市便宜得多。

贵的可能不是自由,而是上班,所以不要带着工薪思维的局限来设置财务自由的目标。

所以在财务上已经完成了当初的构想,而且还加上了足够强韧的安全边际

但毕竟 500 万对我来说是个很有意义的数字,我还是会持续跟踪到里程碑达成的那一刻。这是最新的实证数据:

/pic/~)

投资上我没有什么变化,继续躺赚,持仓相比上个月变化忽略不计 👇

/pic/3_ePvjYLbsP9icjnT2FN1U8N81wa6snA.jpg……

过去这四年,我回答过很多问题,也用实践验证过不少猜想。

写过如何投资、如何攒钱、如何提高生产力、如何规划财务自由、如何买房,甚至还写过如何吵架 /pic/4_bWMEEInNjjKGK6TXCGQB9J73XmpIWA.png

但有个问题是我一直特别希望验证、经常被质疑、但条件限制又没法实践——

理论上钱永远花不完的财务自由,现实中到底能不能做到?

现在终于可以开始用生活验证这个问题了。

刚开始我发现这个问题比以为的要复杂得多:

账户有投资收益、也有工作收入,咋区分账户的变化是来自投资还是工作,怎么区分花的钱究竟从何而来?

我相信自己的本金一定会越来越多,再加上通胀的影响,开销一定也会上涨,那应该怎么根据通胀做预算?

而且光看通胀还不够,还得考虑 GDP。因为生活水平的进步速度如果落后于平均水平,也就是 GDP 增速(≈ 大家的加薪速度),我们还是可能焦虑。这也是为啥通胀不高,但房价却越来越贵的原因。

仿佛细节问题无穷无尽……

纠结了好久,后来可算是想明白了,不用陷入细节,回到原点思考。财务自由的目标其实就一句话——被动收入累计赚的钱超过家庭累计花的钱。所以只要统计两个数据就够了:

  1. 累计被动收入;
  2. 累计家庭开销。

而收入变化、通货膨胀、GDP 这些数字最后都会反应到这两个数字中。关注别人家的通胀、别人家的收入变化,不如全心全意关注自己的生活。

之前两年多的财务自由实证中,我用具体的数字验证了「工资储蓄 + 躺赚理财」加速积累财务自由本金的思路。

现在新的开始,我会加上两项,开始跟踪累积投资收益和累积家庭开支的变化,以此来验证——理论上钱永远花不完的财务自由,现实中应该如何落地,可能会遇上哪些挑战

也希望大伙能多提一些自己想知道、却还没找到答案的问题,帮我补全一下没有考虑到的角度。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下 N 个四年,继续一路同行~

橡皮2021-08-05 13:03:16

我关注多久了?

作者

18 年 9 月关注,快 3 年啦,比实证开始还早。已经 7 次赞赏了,这是第一次留言吧,谢谢小伙伴的默默支持~

欧阳fen2021-08-05 13:35:42

也大的执行力真的是超强的。有时候我会代入我自己,觉得坚持做财务规划也许可能做到,但坚持每天写公众号真的非常非常的难。

作者

我开始时是几个星期写一篇,后来是一星期写几篇,再后来才是尽量每天更的。尽量找到正反馈,当有十几万读者在等着我的内容、留言交流互动、相互鼓励支持时,这件事儿就不需要“坚持”了

PPZ2021-08-05 13:18:44

我想知道,有了娃,如何还能控制开销

作者

我现在一年花 20 万,常被说以后养娃不行。但是,1、不少家庭一年收入也才 20 万,他们的孩子不也茁壮成长了吗。我自己长大的家庭收入也并没到这个数呢,我现在同样很幸福,没有遗憾2、带着娃财务自由的案例非常多,去找最牛的人看看人家怎么做的。说明方法一定比困难多,只要你真想。

黄小静2021-08-05 13:04:45

想问下,这500万是您和您夫人资产加在一起的吗?

作者

是的,我们俩一起,不算个特别大的目标,但是很够用了。

A吉宏管线A 我思2021-08-05 13:14:52

也大,想问一下冥想有用吗?你是如何冥想的?网上看了一下冥想方面的介绍,也买过得到的课程,但无法分辨优劣真假。

作者

当家长责骂自己孩子时,ta 觉得自己怒不可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当 ta 接到老师电话时,又能立刻心平气和地好好说话。 冥想只是增加觉知,帮我们注意到自己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做到自己本来就能做到的事儿。最好还是能找到身边的人交流,一个人冥想确实挺难的。

刘卉2021-08-05 15:12:27

看完怎么像我自己攒到500万一样开心[捂脸]

吕梦一2021-08-05 13:04:15

厉害呀,从没开实证追着公众号看,不知不觉都到下一个阶段啦![鼓掌]

作者

确实各种变化都是一点点渐变的,我自己也是不知不觉往前走,感觉不是特别强烈。有时候回看以前的文章还会冒出一种感觉,仿佛当初写文章的人不是我似的,我只是个被指挥的人 [捂脸]

大象西西刘2021-08-05 13:21:38

也大,你能详细写下你永久组合的思路吗?

作者

永久组合看书就行了《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资组合》,我只是抄作业的 ??

Soyoger2021-08-05 13:19:33

每次看到也大的图,我都鼓励自己行情不好的时候,闭着眼睛买买买,最大限度的买,因为整个收益,我看是在后半段时间起来的,最难的是前期收益很低甚至浮亏的坚持!

作者

可以这么看,行情不好的时候回头看实证开头一年左右的历史文章,那段时间行情不佳,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解释“为啥投资还不如买银行理财”(可把我累坏了……)。等行情好的时候就看实证从 2020 年 6 月后面的半年,收获的时候到了 [让我看看]

YixinΞ2021-08-05 15:09:33

每次一提财务自由,真的好多人觉得一年24万甚至50万(纯用,税后,不用存钱)不够用,我也做过简单的计算,就按每月2万退休来说吧。上海双职工家庭,税前家庭年收入80万,很高了吧,税后64万,按月5万3。这个钱一般就是房贷2万,纯用2万,存1万3。提这个疑问前不如先揣摩一下自己身边有多少人年收入80万…

Miracle2021-08-05 13:24:00

恭喜也大呀!你是我的理财启蒙老师呀,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开心的来告诉你我财务自由了嘻嘻

作者

加油加油,我一直等着能在公众号分享大伙的财务自由故事呢 [加油]

邓 小2021-08-05 13:18:07

也大,现在已经花了一年后的钱,怎么实现财务自由

作者

认清现实,往前看呗。生活没有完美方案,只能是在当下生活已经给定的前提限制下寻找最优解,如果负债了就踏踏实实把债还清。

佩恩2021-08-05 14:47:43

也大,说来真巧,这几天都在反复琢磨你那篇“我将自由”,直到昨天晚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计划,准备开始实践,没想到今天你可发文了。按照你的指导,我准备把每个月的收入都放到投资组合里面,然后每个月给自己发工资,大概思路就是这样,细节还有待完善,等我摸索出来了再来这里向你汇报,最后真心的说声“感谢”。

Apla糖小私2021-08-05 15:52:11

也大执行力很厉害,我从关注你之后,把文章几乎看完了,再也不会问一些白痴问题了,难怪之前问的问题你都不回答,因为以往的文章里有。我现在每月定投8000,希望能快速的积累财富,早日财务自由。

作者

找到答案就好~ 其实也不是我有意不回答的,毕竟留言很多但时间有限,所以我会尽量多回答互动一些以前没有写到过的角度。以往的内容则会定期整理到“一文打包三年干货里面”(现在是 4 年了 [让我看看])

光影_青空2021-08-05 15:49:55

第一篇文章直接给我这个在办公室摸鱼的人当头一击,原来还有这种活法。那时候我也才刚毕业[666]

作者

2017 年 9 月关注,就比我开始公众号晚一个月,绝对是钻石级老粉啦 [玫瑰]

Aaron2021-08-05 14:56:56

厉害厉害!也大我想问下,风格为“进取”的主动基金,应该怎么样选取呢,我也打算在资产配置中放一部分主动基金,但是没有选择主动基金的标准或者说是没有关于选择主动基金的整体策略,关于这块您这边可以单独写一下吗[呲牙]

作者

后台回复“10%” 这个思路以前整理过

kirayamatotakuya2021-12-02 13:32:19

HiHi 也大,我看你的持仓都是权益类资产,请教下:这部分资产怎么获取被动收入?需要等这些基金分红吗?

作者

后台回复一下“被动收入”,我有梳理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