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评判
题图:布达拉宫 | 摄影:三疯这两天,有知有行的 App 发布了 0.29.0 版本。
在这个版本中,我们提供了更准确的账户收益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自己的投资结果,认清自己的投资能力。
下午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博,想推荐一下这个功能。
一位朋友给我发了一条评论,建议我们优化一下 App 的无障碍兼容性问题,他认为有一群视弱用户也在使用有知有行的产品。
他说:「其实友芝友行 APP 的问题也并不很严重。只要按照 iOS 官方无障碍指南中的方法进行一下简单处理就可以大大提升视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他提出的问题是存在的,我们确实没有专门针对视弱用户做足够的优化和测试。
但看到他的留言,我还是有些不爽:给我提了半天建议,却连我们产品的名字都写错了,还错了三个字。
于是,在回了一句:「收到,谢谢」后,我还是没忍住补了一句:「为什么四个字你写错了三个……」
过了一会儿,我收到这样一条回复:
「我们打字靠屏幕阅读器朗读出来打的内容。拼音输入法打的时候没注意听,请谅解。实际上还是偷懒,一般不是特别严肃的场合就不那么注意了。」
我很惭愧。
1
今年初,我读了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第三本自传《从头开始》。
与前两本自传不同,这本书讲的是舒尔茨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企业家、一个社区一员、一个儿子的另一面,而正是这些多侧面的素描,让我更加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做出那些选择,从而最终塑造了星巴克。
不过,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他对父亲的一段描写。
舒尔茨一直不喜欢自己的父亲,认为他既没有知识,又没有一技之长。从父亲的身上,他看到的都是自己非常讨厌的缺点:投机取巧、没有职业道德、寅吃卯粮、脾气暴躁。
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也影响了他和父亲的关系:
绝大多数时候的愤怒,和偶尔的同情。
2014 年,由于工作的原因,舒尔茨近距离地接触了军人,而这个经历也得以让他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自己的父亲。
他的眼中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年轻的弗雷德·舒尔茨(霍华德·舒尔茨的父亲)被抽签征募,派到千里之外的危险之地。一个毛头小子历经恐惧,目睹了很多战争惨况,带着这份经历和记忆退伍回家。
他也许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也许那些惨痛的战时经历激活了他内心的恶魔。
舒尔茨很惭愧。
2
前两天,我去上海出差,和我的好朋友,著名的网球记者张奔斗老师录了一期播客。
录完播客的一个额外的收获是,我俩更深地认识了彼此。
奔斗老师是这么说的:
「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是如此的不同。
你看,你的高考语文不及格,也才写了几年文字,就经常觉得自己写得不错。
我从小作文就是范文,上的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又写了 30 年的文字,还是经常不自信」
在节目中,他坦诚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
经常会从一件小事,逐渐升级,进而对自己发起概念性的全面攻击。
我习惯性地回应了一句:嗯,理解。
他说:不,你不会理解。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可以觉察到自己,以及别人很多细微的情绪和感受。
奔斗老师的五个字敲醒了我,其实,我根本不能理解,也无法感同身受。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自信、乐观和包容的人,也一直把这个特点当成是自己的天分,甚至是基因。
在和奔斗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我才明白,他的「不自信」甚至「自我攻击」和他从小的家庭环境,以及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而我所谓的天分和基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包容、有安全感的环境中。
这份礼物,很多人都不曾拥有。
3
我很喜欢一句话:
You don’t live their life, don’t judge.
你没有经历他们的生活,别轻易评判。
面对同样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反应。这些想法和行为的背后,是因为每一个「我」的不同,而这些「我」的背后,则是每个人过去的经历和生活。
请别误会,我当然不是说要去理解、共情,甚至讨好所有人。
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缺乏背景信息,没有一个人的过往深入了解,而又基于情绪去对他做出评判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并不准确,也并不公平。
上周,我和另一个朋友聊天。
我俩很久没怎么联系了,直到聊天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这一年,在她身上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而这些如狂风暴雨般袭来的事情,也让她处于一个很差的状态。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是默默地听着,没有再说「我理解」。
4
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战争。
Don’t Judge.
本周操作
=======
- 无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206 期,最新的资产是 7,827,641.17,基金净值是 1.5261,本周增长 -0.2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我是冥王你信吗2021-09-26 22:33:04
我是孟大提到的那位视障当事人。看见孟大的文章再来支持一下,同时简单说几句,也算是解答一下大家的疑惑吧。其实,我比孟大所说的情况更加严重,我并非视弱,儿是完全失明,也就是俗称的盲人。我周围很多小伙伴也都是这种情况。我们平时使用电脑和手机,都是依靠设备上搭载的辅助功能读屏程序来朗读出屏幕上的内容和自己输入的内容。打字时,读屏软件会朗读出我们打的每个字,并且会朗读这个字的解释。例如昨天出错的友芝友行,能看见的人其实一眼就能看出错误。儿当我们连续输入这几个字后,读屏软件大概是这样提示的“友芝友行,友好的友,芝麻的芝,友好的友,航列的杭,形维的陉”。如果我们耐心听完读屏软件朗读的每一个字,也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但问题就在于,平时聊天中,为了追求效率和及时性,我们很少仔细听软件朗读的解释,因为那样会大大降低输入和回复消息的效率。以我个人为例,输入法统计的我日常打字的平均速度大概在每分钟 150 个字以上,但如果要听每个字的解释,恐怕一分钟也就能打几十个字甚至更少了。但这只是日常交流,需要严肃的写一些文字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尽可能注意的。关于产品,我们完全使用读屏软件来听读手机和电脑上的内容,全城不依赖视觉,甚至显示器坏了都不知道。所以,如果一个应用没有做好无障碍支持,就会让我们的操作不那么顺畅,甚至完全无法使用。就好像给你们一个透明的,或者完全隐藏掉的按钮一样。
加油朱谊凡2021-09-27 13:51:33
提到了视障者群体,作为视障者的我也斗胆说两句哈。 1、 我觉得一个人做批评家是容易的、批评也是比较能给人带来快感与存在感的,因此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法官和批评家。 2、我经常与身边的朋友分享他们对我可以没有同理心、共情能力,但一定要有陪伴和包容的意识,因为共情与同理心那都是感性的产物,除了说我懂你偶尔掉几滴泪以外个人觉得没什么用,但陪伴和包容伴我越过无数凶险的高山。 3、对于他人的观点、看法、建议、我先学会包容去接受,抽空冷静下来思考,有用收下,无用一笑而过,当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作者
当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凄美的情数2021-09-26 20:06:14
我目睹了微博的对话。当他说到视障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为什么打出了友芝友行。 当你问的时候,我知道你没有get到。 当他解释的时候,我感受到你惭愧了。 我是这样敏感的人~我的感受不是每一次都对,但,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这么多。扑面而来。 笨豆老师在播客里有一句很轻松的「你不能理解,因为你不是这样的人」,他是笑着说的,那一句一下子听哭了我。他的人生阅历让他非常敏锐知道你不能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接纳这一点。在他的语气里,我感受到深深的了然和释然。 理解是相互的,我同样很难理解不能感受到这么细微和丰富的人。这一刻,和自己和世界都和解了。笨豆老师那样的阅历,也许我慢慢也会有,也许不,走着走着未来会知道。
ok肉猪暗魔凶兆2021-09-26 19:50:33
“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优势。”—菲茨杰拉德
不闻不问幻2021-09-26 20:02:35
是的。曾经有一名同事,她平时的反应好像总比别人慢半拍,比如某人说完一句话,大家都哄堂大笑完了,她才回过头,一副懵懂的样子。时间长了大家就都认为她反应慢,会也许并未恶意地笑她。后来,她要离开了,在更衣室里突然对我说起,大家对她的苛刻和不友好,和她认为的我对她的和善,说起她小时候因病导致听力受损,一直带助听器等等。那一刻,我惊呆了,也很自责。其实我没她想的那么好,也曾自以为没有恶意地笑过她…从那以后,我要求自己尽量不要先入为主地去看待和评价他人。真的,别人经历过什么,你都一无所知。
作者
[拥抱][拥抱][拥抱]
jxe695泼2021-09-26 19:50:59
我有个问题,孟老师。我明白不能去评判他人,但是如果对方影响到了自己,该如何选择或者怎么做呢?比如上文提到的舒尔茨,他的父亲和他有了争执,表现出来了偏执,短视,要求他怎么怎么做,那该怎么办呢
作者
很好的问题哦。我觉得答案在中间。我只是尽可能要求自己尽可能客观一些,避免短期的、情绪化的结论和决策。但无论如何,我们总会形成印象并因此行事。
我後悔叻确2021-09-26 20:05:43
Accessibility是否达标在国外软件产品发布中非常重要,我们好像并没有特殊的要求,毕竟残障人士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没达标,更别提软件产品了
作者
我们也会努力~
我後悔叻确
[鼓掌][鼓掌][强]
的没道理凸2021-09-26 20:00:50
日常感谢孟大分享。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无法感同身受,我们的习惯性的回应,只是出于礼貌。 但这并不代表对方不关心你,能礼貌回应“我理解”的人已然太少。 在遭受痛苦时,从外部和内部来讲,能做的有这些 1. 自我疏解,从经历过类似事件的人身上汲取力量 2. 找家人,知己倾诉衷肠,有一双耳朵耐心为你驻足倾听,诉完愁也消了一半。
作者
能找到自己愿意说,别人也愿意听的人,就已经很好了~
伟伟z3452021-09-26 19:57:03
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战争。 Don’t Judge.
阿狸爱小桃单2021-09-26 20:15:25
我就是一个从小就不自信的人,然后就拼命埋头努力,等到抬头看看时候发现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但还是习惯性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很苦恼这种情况
半岛弥音泊2021-09-26 19:57:57
当时正好在现场,心里突然隐隐作痛,愧为IT从业者[裂开]
作者
很抱歉……
不会敷衍尔琳2021-09-26 20:11:39
今天看微博注意到了这个关于无障碍的留言。我也注意到了三个错别字,当时有种感觉可能他也是一位视障用户。我也体会到了孟大问为什么三个错别字的情绪,也体会到了这位网友耐心回复的情绪。和印象中他们一样,也都很谦虚。 当时看完留言,觉得孟大可能没理解他们或者没接触过他们。现在在读起来孟大的文字,才明白了当时的心情。 感谢孟大的分享,不同的时空,同一种心情
作者
[拥抱][拥抱][拥抱]
穆洛落教2021-09-26 20:01:37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这个世上非常非常普通的独一无二的平凡人。[微笑]
爽朗的林林麟丿2021-09-26 19:54:35
“我试着理解”
怕不是的波富2021-09-27 00:40:35
最近各种琐碎的事,占用了我很多时间,所以我买了一个蓝牙耳机,骑电动车的时候,用一只耳朵听有知有行的内容PS:我是一个很喜欢读文字的人.我今天听的时候还想,如果是一个盲人,该怎么学习。今天就刚看了这个故事,这个世界果然还奇妙。希望小酒馆可以邀请这位同路人,想了解一个视觉障碍着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理财观念。因为就像您说的,投资的认知的背后,是这个人所处的环境。
郭冉夕四2021-09-26 21:58:48
见得越多,就愈发谦卑,因为自己懂得太少,知识是这样,情感也是这样。最后发现,放下自我的ego,才是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的没道理凸2021-09-26 19:58:03
不批判别人 不尝试改变他人
猎艳师邮2021-09-26 19:52:33
我看完原则一书的时候,列了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缺乏同理心,也是因为我经常以为我站在对方的视角看问题了,实际并不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经历带来的这种思维,所以后来我就先不做评论了,只是默默的想一下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说,但是我知道其实我不懂。
巨蟹正Qv5明22021-09-26 20:12:55
“不,你不会理解”我也不会理解。 世界经历了“除魅”之后建立了价值理性,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判断价值的根基和出发点;于是人们之间不可调和。直到哈贝马斯告诉我们可以追求除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之外的“交流理性”,通过交流人们可以建立对价值的某种共识。 然而,他也未必是持续的,那还能怎么办——那就放手吧……
作者
Let go
鞭轰儿sky2021-09-26 20:01:58
奔斗老师说的这些话,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话: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一个不幸的童年。他人是地狱,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而且人都有盲区,你看起来别人做错了,别人只是不知道而已。
我怀片冰心断2021-09-26 21:49:00
很多时候我选择沉默,因为我不确定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也害怕一个轻易的结论给别人带来困扰。 只不过,虚拟的网络很容易让人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 跑题了,只是突然被触动了
寻找天边的光2021-09-26 21:48:08
中庸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意即人和人天生之自性本就有很大差别,合于天性去生活就是合于道的,有人热情似火如成龙,有人天生高冷如王菲,有人天性直爽如李敖,天性不同看世界的角度自然也不同,所以也不用自我强求; 同时也可以理解和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何人都不能真的走进他人的世界,和别人打交道不过是你在与映射到你世界来的他人的信息互动。
作者
赞。和别人打交道不过是你在与映射到你世界来的他人的信息互动。
子千畅要2021-09-27 09:34:52
真的是要经历,人生来到某一个时刻才知道,一些自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并非是理所应当的,然后回忆过往,为自己的一些言行感到羞愧,又慢慢的消化、原谅了自己,同时,内心也生出了温柔和善良~ 我看起来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我知道我和之前不一样了。
小手菜菜萎2021-09-26 20:48:01
今天亲人患重病,心情低落极致,成年人欲哭为泪,躲在角落舔舐伤口。
作者
[拥抱][拥抱][拥抱]
陌以晨懂2021-09-26 19:55:59
其实也没有很懂这两个新的收益率应该如何去看,可以直接和沪深300和中证500比较?这两个指标和年化收益的侧重有何不同?
作者
先看看「知行陪伴」公众号的文章?我也许也会写一篇我的理解~
陌以晨懂
看了,但是没有很清晰的一个感觉。比如说到年化收益率,我们都知道公募到20%比较难,一般理财5%左右,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评判标准。
作者
简单说,就是一个是基金产品的收益率,一个是我们实际账户的收益率。
得我或失我笺2021-09-26 19:55:43
是的,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
图吧林射手2021-09-26 23:55:13
无意中看到这篇文,感觉作者心底里还是个很温暖的人,而且很懂得在前进的路上及时自省。虽然我连连有知有行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相信这样的人格,无论是做什么都会是有温度的。[强]同时也很敬佩那位视障的朋友,让我看到了一颗不过度敏感,自信而且也会自省的强大内心。[强]
莜冷雅葱2021-09-26 21:54:24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寒冬腊月你不在,来年开春你是谁?
倾世皇妃赵2021-09-26 21:53:17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评判他人。– 沃特惠特曼
321艾米5212021-09-27 14:47:44
这篇文章太暖了,把我都暖哭了。戳中我的点是您与笨豆老师的对话。“嗯,理解”“不,你不会理解”。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大多都是因为联想到自己。我一直也认为自己是很自信、乐观和包容的人,也曾以为是天生的。但长大以后,接触到更多的人,他们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与我如此不同,才逐渐意识到我早已拥有了世上最珍贵的礼物——从小到大一个充满爱的家。成长中感受的温暖、包容及安全感给了我内心的力量。
依旧沫儿叛2021-09-27 10:20:31
想到了《刀锋》里的一段话: “因为人不论男男女女,都不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也是自己出生的乡土,学步的农场或城市公寓,儿时玩的游戏,私下听来的山海经,吃的饭食,上的学校,关心的运动,吟哦的诗章,和信仰的上帝。这一切东西把他们造成现在这样,而这些东西都不是道听途说就可以了解的,你非得和那些人生活过。要了解这些,你就得是这些。” 这个世界大概没有什么真的感同身受。
旧岛找2021-09-27 09:31:14
未经他人苦,怎知他人难。我们常说自己可以共情可以理解他人,其实很难做到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分享快乐容易,诉说苦难就未必真得可以听进去,因为你未曾经历。那就静静守候默默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和温暖。
邪sJLuffy_abc2021-09-27 05:34:22
置顶下面那个评论,还一下子听哭了你。。。我确实不能理解
桐说桐有理昵2021-09-26 21:00:53
有句话很动容:你不能理解,因为你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怎么能轻易说我理解呢,更何况只是随口而出~善意可以理解,共情的很少…anyway ,竟然这样就跟自己和解,不要事事求理解,求意识同步
支离破碎函2021-09-26 20:34:10
文字写的舒服 经历过 然后变温柔
爱担柴的人fly2021-09-26 20:19:17
看了这篇文章,突然很有感触,比如原生家庭以及过去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人无完人,即使在别人眼中很完美很成功的人也总存在着对自己不那么自信或者接纳的部分,而完全理解和自己有着不同经历的别人更是难上加难,能理解的或许只是自己本身就具有的在对方身上投射的那部分,或许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理解自己或者别人的
儿童婊牛2021-09-26 20:11:08
孟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很深度。相对包容、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很多人都不曾拥有。很多不幸福,是历史造成,没有经历不会理解。也许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感恩,才能化解不幸
旧忆继2021-09-26 20:03:32
“不要评判”也许和“要自律”一样是个表面的现象,如果修得了真正的智慧和慈悲,那么就不会去想到“评判”这个事情。
新嘎件sky2021-09-26 19:56:35
哈哈哈,好巧刚好我最近也渐渐悟到这个道理[呲牙],不管是心理学上头脑的自我1,还是身体的自我2,还是秦小明在期货投资说的,放下自己的判断,试着去观察市场的方向。
青楼女伶乄2021-09-27 15:22:42
作为一个眼病患者,真心希望无障碍可以做的更好。
绮小络起2021-09-27 11:37:55
说一句可能非主流、不太温和与中听的话:“他也许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也许那些惨痛的战时经历激活了他内心的恶魔”——这些都不是一个人、一个父亲可以恣意“投机取巧、没有职业道德、寅吃卯粮、脾气暴躁”的理由和挡箭牌。每个口出恶言、犯下恶行的人基本都有过不为人知的过往与苦楚,做下恶言恶行与他们的经历或多或少都有些相关性,但这也并不能成为他们可以伤害别人的籍口。生活中需要保有同理心肯定是没错的,但对少数恶人的一味体谅、理解、“包容”、宽宥,则会成为恶人们怙恶不悛的保护伞、附身符,是一种对恶的包庇纵容了。
天津胖子02142021-09-27 10:24:21
不评判,是最大的慈悲为怀!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为自己懂,其实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的日月,而轻易的说,我理解,会让人觉得轻浮。
隐居在史前表2021-09-27 10:00:08
视障人士做投资,貌似不可思议,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关闭了一扇窗户,意外的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曾经看过台湾的一位著名投资人士的专访,也是从小视障,但长达几十年的收益率,没几个人做得到。他的专访几个小时的内容,中心思想就那么几句话,投资领域,长期来看少就是多,少说少听少看。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多,最重要的决策也不多。
曲平淡的歌话2021-09-27 09:59:39
有共情能力的人才会这样不断反思自己,孟老师是温柔的人
哭出个永恒砖2021-09-27 09:53:51
我常去盲人按摩店,跟一个很好的师傅比较熟。期间也有了解各种关于他们的工作生活之类的,他们情况又不完全相同,有的可能是天生,有的是后天,有的是全盲,有的是还能看。他们的职业选择受限,择偶受限,遇到一个好的老板(或是同事)很重要,有个店有一个视力正常的人非常热心帮他们(做饭,拿东西,提醒喝水之类的),有个店有一个视力正常的前台,可能就没那么热心。有时候听到店内师傅喃喃自语,外头这是公交车还是洒水车路过呀,我也不敢问xx,等会他又该说我事多了。 有了解过,就容易在遇到某些情况想到更多可能,没有了解过可能都不在脑海中的(归纳法则)池中,这大概就是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梁恳蛔盼诨犹2021-09-27 09:50:23
开头的小故事,看到"我很惭愧"四个字,顿时拉到最后给了赞赏点赞,因为我也很惭愧,光是看文字,我一开始就成了那个judge别人的人…… 第一次公众号赞赏给了孟大,希望有知有行越来越好!
黄洁娜步2021-09-26 23:15:25
也曾经以为自己共情且包容,后来发现自己两样都不够。现在希望能做到不理解但接受。
夜郎志大197912021-09-26 22:43:46
我们对别人的生活一无所知,所以不评论[Doge]
温柔女硬汉殤2021-09-26 21:52:24
是的,你不理解。我知道很多有成就的人根本不理解穷人的痛苦。但是你有一颗想理解的心,开头的事情,这种对话,让我泪下。我近几年,才理解父亲的性格,和自己问题的出处,才知道自己能走远一点,和我所能获取的信息渠道之广,远非他的的年代可比,但这不妨碍他的成就地位比我高,同时很难改变自身,仍然和大家脱离。我做一个不合格父母多年,不知道将来怎么弥补这十多年和老大形成的隔阂,也许要用余生了。最后,关注许久还没投资过,这一点点钱也挺想试试,对金融太不理解,或许每次文章里都有个链接会让自己某次突然放点钱进去吧…
暧昧扰人心吉2021-09-26 21:40:01
原来您前两天微博说的: 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战争,是这样一些故事。我发现我也开始习惯着不去Judge。 但真的在面对客户因为某些我认为很好理解的点,有点生气时,冷静下来总会去想想别人站的位置和角度截然不同。所以现在别人的立场这句话说似简单,常常遇到问题时真的没那么容易做到。需要心里的另外一个人去跳出来敲打一下
可爱的亚飞啊442021-09-26 21:37:28
先赞,慢慢看,连着很多精彩的留言一起学习
苏浅霖欺2021-09-26 21:19:36
没有分别心是说来容易,做到很难的功课,需要敏锐的觉察力,不加评判的觉察到真实是怎么样,而不是惯性的用一套评价体系去筛选真实而成为既有观念的重现,前者为活在当下,后者为活在执念
我系神经病偿2021-09-26 21:06:14
从来没有人能指责评说~哈哈,想起了《司藤》[旺柴]又到了语文不及格的梗,为啥现在写得这么好,嗯文以载道嘛
dpxjjjv金牛2021-09-26 21:02:40
华为手机应用商店,最新版本还是0.28.1,希望也能尽快更新哈
作者
收到
你素小三重2021-09-26 20:50:07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给我分享了他们一家人和突然变得不可理喻的母亲的相处经历,在几年间他们从包容、迁就慢慢变得失去耐心,甚至是厌烦,直到老母亲被查出其实是患了重度抑郁。 这个事情让他们几个孩子特别内疚。 其实我们除了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更要去探究一个不合理的事情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爱河桥下丶是我2021-09-26 20:30:31
当我和别人诉说什么,对方说「我理解」的时候,我知道他大概并没有理解,但也依然能体会他的确试图在理解。 人类的悲喜的确并不相通,但愿意互相去理解就足够了。
梦骚小师妹2021-09-26 20:22:33
在看到一半时就想到了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心灵之眼双狮882021-09-26 20:18:14
世界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年龄越大,越容易理解别人,不轻易下判断,也越容易跟自己和解。 可以理解为越来越偷懒了,也可以理解为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乄小时光四2021-09-26 20:13:53
对不要评判真的感受很深。 工作中曾经也有这样的问题,后来学会了试着接收更多的信息,让事情更客观一些。这样感觉很好。
婴儿飘落申2021-09-26 20:11:58
孟总,你们公司招程序猿吗
作者
你是 iOS 伙伴吗?招~
伟伟z3452021-09-26 20:03:04
未知全貌 不予置评,慢慢长大才学会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认可,但只要尊重就可以了。我们没有资格评判任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抹残败的笑帅2021-09-26 20:02:07
不论断人也是一个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技能。我们有太多的偏见和痛苦都来自于喜欢论断人,和被人论断。
陌上初华败2021-09-26 20:01:35
“不要冷漠的走入任何未经检验的生活。”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冷漠,而是无意,潜意识里预设了普遍性,而没考虑特殊性,除非形成了这种思维习惯。 投资也是如此,有些风险就存在于那些下意识的其实并不符合实际的“理所当然”之中。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屈服于快乐俏2021-09-26 20:00:25
无障碍兼容的那条微博刚好有看到你们的评论对话,但我觉得彼此的对谈和质疑都是很合理的。如果不去质疑,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我们不评判,但要去质疑,有质疑事情才会更好。
命运的伯爵宫2021-09-26 19:51:39
有些人行为上体现出的异样,可能真的是因为他生理上有异样,而并不是他主动想要做这样的事。
旧城失殇纬2021-09-27 14:42:25
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段: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奥特蔓变身贺2021-09-27 12:13:45
泪目。我就是这样成长在复杂的家庭氛围里,形成了高敏感性格的人。长期评判自己的过度共情和敏感,评判命运的不公,进而自我伤害。接纳曾经的养育环境就耗费了十年时间。看到孟大对无法共情的接纳,对个体差异的接纳很感动。联想到自己对过度共情的接纳,努力实现对生活的全然接纳。
神放倒众生馒2021-09-27 11:22:42
“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可以觉察到自己,以及别人很多细微的情绪和感受。”我也有过同样的感觉,感觉自己善解人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认真地接受一个事实:所谓的感同身受,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不会急着说“我理解”,不会急着扑上去给对方建议(尤其是与女儿相处的时候),而是尽量认真倾听,之后我发现这特别有助于改善我们和亲朋的关系。
月光剑下魂摩羯2021-09-27 11:09:05
看到这篇要哭了,感觉刚开始我的反应会跟孟大一样,但我可能会憋住不问[捂脸] 少见的一篇感性柔情的文字[偷笑]
小惜绪职2021-09-27 10:38:05
一个问题:如果给孟大一个机会创办一个公司,不需要考虑资金行业等等,除了投顾还会有其他选择吗?讲讲呢
作者
应该还是在做现在的事情吧
你若直在这色2021-09-27 09:59:58
无论是知行小酒馆还是保持通话等节目,我都很想认真听,但是,太好睡了[旺柴]
白墨汐鹅2021-09-27 09:37:32
很棒的文章!评论的质量也很高!
周芳宇枫2021-09-27 07:54:43
1说我理解是下意识,基于过去自以为的“同理心”,这个很多人都会犯,也很难改 2做视障优化的产品都是好产品,因为付出其实回报不大,即使付出的不多。
女汉子阿妤蜷2021-09-27 07:44:32
我不知道怎么去评判我的童年,也不确定里面有多少包容和被爱。但是确实童年的经历让我不自信。一边在经受社会的毒打要让自己改变,但是也一边边告诉自己:丫头,抱抱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白冥寒2021-09-27 07:25:31
我曾经一度非常讨厌别人说:我理解。我心里的独白就是:不,你根本就不理解。
宅宅宅大同女2021-09-26 23:43:41
让我想起了电影《一一》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看不到,那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只能看到一半的事情。好像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
漫长的等待佑2021-09-26 23:39:47
还没看完文章地铁就到站了,于是我踏着背景乐的节奏走路回家,欢快又愉悦~ 这,如果看作读后感,算不算「我不理解」呢?[偷笑]
陌小冉莉2021-09-26 23:33:21
嗯,最近闭关的我又一次成功被闪电 劈中,已哭,请查收。
作者
[拥抱]
和蔼的七血七2021-09-26 23:11:16
“你没有经历他们的生活,别轻易评判。 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战争。 Don’t Judge.” 每天都在告诫自己不要随便去评论他人,甚至是身边的亲人,哪怕看起来是为他好。是真的为他人好吗?其实深层还是夹杂着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的成分。真的很难,经常自己在和自己作斗争,告诫自己管住自己的嘴,耐着性子去倾听就好!
蓝莺至2021-09-26 22:39:25
1.评判是不是比较多的来至于耳闻目睹? 2.事物总有两面:大道通常抱阴负阳,如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大音希声,明道若昧,大智若愚,大象无形。 3.如何看到两面:心中有敬畏,就会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 4.如何驱动两面的正反馈:被忽视的点,大概率是否是成长机会?那么抓手是看着这面(站在别人的角度),找到另一面,去反脆弱,柔弱胜刚强,迂回战略。 5.我是不是跑题了?
earth老帝love2021-09-26 22:38:56
喜欢这期播客,也喜欢今天的文字[玫瑰] 想问下关于写作,会不会逼着自己写多了就会自然进入有东西想写的状态了呢?我也希望能常常写点什么,又总是觉得写不出来[苦涩]
沃素凹凸曼宰2021-09-26 22:05:49
是这样的,我们经常在听了对方的描述后会说,嗯,我能感同身受。实际上没有经历过对方说的经历,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铁石心肠级2021-09-26 21:42:32
所以,那位错了三个字的老兄,是盲人吗?这些词我听着熟,因为我侄儿是盲童。
作者
他的视力不好,打字方式和我们不同
惊梦念伊人旬2021-09-26 21:25:07
还以为本篇要讲冥想呢。冥想的时候,对于听见的声音,脑子里的思绪,都是不做评判的。这样就不会烦躁
苏苏苏苏乐岸2021-09-26 21:17:52
觉得有知有行的改进特别棒,很人性化,喜欢一家不断迭代的公司,已经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苏婴贪2021-09-26 21:14:57
下定论贴标签太容易了,然而理解就太难了,感同身受更是难上加难[呲牙]
puzenghong的家2021-09-26 21:08:23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很多事都无法用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评价。不给别人贴标签,遇事多观察不轻易下判断。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有时候一次错误的评价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无法做到共情,但我们可以保持乐观中立,保证尊重和倾听。不要让我们的言语成为伤人的利器。[闭嘴]
用卡绍2021-09-26 21:06:17
第一段末,眼圈一热。 关于理解他人,想到一句西方谚语:不要抱怨别人的路好走,直到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一里路。
沫木兮贵2021-09-26 21:00:49
看了文章,回头去看了微博孟大分享的故事,真的很令人意料之外
我祥最美吮2021-09-26 20:53:10
想知道有行里面何时会有批量导入数据的功能? 好像目前只有导出
作者
因为其他账本没有导出,我们想一想这件事
姽魂曲绯齐2021-09-26 20:52:38
你像拿着一面镜子,每每都能照到自己,让自己不断的学习成长。
初夏夜曲西2021-09-26 20:52:01
微博上的这句话“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别人一无所知的战争”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明白了。
凄美的情数2021-09-26 20:48:37
年岁增长,我也越来越体会到自己不配轻易评判任何人。对他人他事越来越多只默默看着。
各自天晴好泄2021-09-26 20:45:11
能说出“我理解”的时候大多不能感同身受, 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也许不需要说出我理解。
变成气球弑2021-09-26 20:38:21
冥想练习,可以先做到不对自己的想法评判,只做观察者。
景岛七音蹈2021-09-26 20:12:29
这两天在泛读《噪声》,偏差和噪声都会导致偏离目标: 误差2=偏差2+系统噪声2 系统噪声2=水平噪声2+模式噪声2 模式噪声2=稳定的模式噪声2+情景噪声2 这应该是个情景噪声,消除噪声和偏差都会提高准确性 其实没必要惭愧了,这也可能引起对方一个好的改变,嘿嘿
眼乏狼2021-09-26 20:10:53
学会倾听,做有同理心的人。心中有对他人的敬意,理解事件过程的复杂曲折,理解无数的过去对今时今日的影响,我们就不容易对着他人一顿输出、一顿评判了。
嗯很幼稚待2021-09-26 20:08:30
当自己没有经历过相同事情的时候,很难拥有一样感同身受的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夜晚的宁静o2021-09-26 20:08:12
哎,所以要有让人们发表不同立场的意见的土壤,是多么重要
虚情寡义未2021-09-26 20:06:24
很多时候,人只需要学会倾听。做个善良的人[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