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到底啥叫“保证续保”10月保险最推荐

上周我给大伙分享了一篇学习笔记——百万医疗险很好,但有几个不能保障到的地方应该注意,又引起了大伙关于百万医疗「保证续保」这个问题的讨论。

记得很久以前我们也曾经讨论过一次保证续保,当时有很多小伙伴把不能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当做是能够保证续保来理解,大家争论了好久。

没想到时过境迁,现在情况反过来了。这次好多小伙伴反而觉得“没有能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有保证续保的也不放心了……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就是,大家的风险意识提高了,至少谨慎怀疑总比盲目信任要好。

所以在梳理这个月的保险清单之前先和大伙具体说说,医疗险的保证续保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判断。

首先我们得说说啥是「不保证续保」

关于不保证续保当初最明显的问题是,很多实际上不能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在宣传自己「可以续保到 99 岁」「自动续保」这样的特点时,给大家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这个保险可以一直续保。但实际上这些百万医疗险都会在条款中规定,如果产品停售是不能再续保的

我们买了这样的医疗险理论上可以一直续保到 99 岁。但如果哪天保险公司突然说这个保险停售不卖了,大家还是没东西可以续费了。

所以监管这几年一直在试图规范这类医疗险的宣传,保监会 2021 年 7 号文更清晰地规定,这些没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医疗险必须注明「不保证续保」条款,方便大家更清楚地辨别。

我来给大家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尊享 e 生 👈 大家从这个链接点进去,往下翻就能找到对应条款,然后再翻到第十二条就有清晰的注明「不保证续保」

/pic/1_A4ITMU5uWJhIk0ua4tBszQweWgz6jA.jpg而相比之下,能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就是那些即使产品停售了,大家在【保证续保期限内】依然可以照常续保的产品(但要注意,保障期限过后如何续保依然要看保险公司的具体规定)

这次再拿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6年) 举个例子,方法也和上面类似 👇 这里就注明了保证续保

/pic/2_WKic3pvHhlCu12t82YqZKTnaYZn6XA.jpg大家可以通过条款来区分一款百万医疗险是否是保证续保的。查条款这个方法虽然复杂,但却是最直接可靠的。

……

从最开始给大家分享关于保险的看法我就一直有强调保证续保这个条款,我很在意这个选项。曾经跟大伙主要提过的好医保长期医疗、超越保 2020、平安 e 生保都有保证续保条款。

也有例外,在给父母的医疗险参考中,比如好医保住院医疗、尊享 e 生则是「不能」保证续保的。主要是因为通常不能续保的医疗险健康告知会更宽松,父母如果上了年纪身体指标会有异常,这些医疗险更容易投保。保证续保虽好,但如果不能投保也没有意义了。

不过如果父母的身体状况良好,首先还是推荐参考一般成人的那个表格,买能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未来的风险会更小。

希望这次有给大伙把保证续保这个问题说清楚~

……

然后是这个月的推荐清单供大伙参考,相比于上一期没有调整(上次更新的部分依然标了红色)

/pic/3_gZyFCWYm3N26xs6dfK4HiaGtRxVZyw.jpg我建议的、给不同群体的配置顺序:

给自己:医疗险 → 重疾险 → 定期寿险 → 意外险。

给父母:医疗险 → 意外险(→ 定期寿险)。父母一般不需要投保定期寿险,如果依然在偿还贷款等负债,可以酌情考虑。年龄超过 50 岁,配置重疾险通常就不太划算了。

给孩子:医疗险 → 意外险 → 重疾险。

下面是具体说明

医疗险

医疗险的定位是医保的补充,用来补充医保覆盖不到的部分,比如更高额的医疗开支和更好的治疗手段。我一向建议所有小伙伴都优先考虑医疗险,因为着实想不到什么可以不需要医疗险的情况。

挑选的时候建议大家优先注意这几个要素:保证多少年续保、是否涵盖外购药和质子重离子,先确定保障足够然后才是考虑免赔额和具体保费。

/pic/4_Eh3CiaLjs3ibzb9MxYUaz955SO5byg.jpg

给父母的这个部分我再专门强调一下,以防大家看漏了。尊享 e 生是「不能」保证续保的。之所以选它主要是因为健康告知和年龄门槛更宽松,父母如果上了年纪身体指标会有异常,它更容易投保。保证续保虽好,但如果不能投保也没有意义了。

不过如果父母的身体状况良好,首先还是推荐参考一般成人的那个部分,买能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未来的风险会更小。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重疾险

医疗险可以保证医疗开支,让我们有钱治病。但罹患重疾治疗期间我们很可能无法继续工作,收入会因此中断,但生活开支像住房、餐饮却还要维持。重疾险的典型场景就是补偿中断的家庭收入,主要保障收入风险,而不是开支风险,这是重疾险和医疗险最大的区别。

有的小伙伴会问,那孩子没有工作收入,没有收入风险,还需要投保重疾险吗?实际上买给孩子的重疾险保障的是家长的工作收入,因为孩子如果生病需要照顾还是会影响家长的工作能力。

重疾险是罹患重疾直接赔付,所以挑选重疾险主要看保险的保额和保费,保额尽量高、保费尽量低

/pic/5_1JwruOXV2NmOgoUjHjrtz4A80nsa3Q.jpg红色为近期更新新加入清单的晴天保保 2 号保障比较全面,18 岁前赔付 150% 保额,特疾、罕见病都有额外赔付。而且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创新,父母双豁免,当父母其中一方确诊轻症、中症或重症后,会豁免孩子后面的重疾保费,是个比较人性化的选项,可以减轻负担。

不过如果父母自己已经有了重疾险,而且保额较高,那双豁免这个选项帮助就比较有限了。而且晴天保保不能保 20、30 年这样的定期,只能选保到 70 岁或者终身,缴费比妈咪保贝高了一倍。

所以我把 ta 放在备选的位置了,如果预算比较充足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达尔文荣耀版焕新版的详细对比可以看我之前的分享

因为健康告知没能投保重疾险的小伙伴们建议留意下达尔文易核版 2021。

重疾险配置稍微复杂些,这是我的建议:

  • 身故责任,不建议选,差价配定期寿险更实在;
  • 缴费期限,选最长的,减少现金流压力;
  • 建议选上 60 岁前额外赔付,正是重疾险最重要的年龄段;
  • 癌症额外赔付,有条件建议选,毕竟成年男生 50%、女生 80% 以上的重疾都是癌症;
  • 心血管二次,可选。这个不算普遍适用,但很适合高强度工作的伙伴们(达尔文 5 号荣耀版的心血管二次很厚道~)。
  • 保到 70 岁这个选项我很喜欢,年轻又有投资经验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一下之前分享的这个思路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保障的风险和重疾险一样,也是保障收入风险

典型场景,比如一个家庭有孩子、有房贷,如果一方意外离世,家庭收入会因此少了一大半,很难再维持正常家庭生活。再或者我们年轻人意外离世,那父母的养老应该怎么办?定期寿险解决的就是这个担忧。

定期寿险也属于一次性给付,同样重点关注保额和保费

/pic/6_vcMtDA6bB1TYLmla0X2dKw5cQRUqJA.jpgPS:我当初没娃、没房还是给自己投保了高额的定期寿险,一方面是担心父母,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也太。所以我给自己投保的保额基本就是按照当时距离实现财务自由目标相差的本金,供同在努力财务自由的小伙伴们参考~

意外险

虽然意外险名义是赔付意外身故和伤残,但用上意外险的场景却更多是这两个:

  1. 意外医疗,意外险通常有 1~2 万的意外医疗报销额度,刚好补充医疗险 1 万以下的免赔额;
  2. 用来取代飞机、火车出行的单次旅行意外险,性价比明显更高。

我个人建议大家优先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意外险,尤其是给孩子和老人。

/pic/7_MGh1l6nicfgl5y7DZmibuicsTQBoRw.jpg平安少儿综合意外险最近升级到了 2021 版本,保障范围有比之前扩大,意外医疗现在也涵盖了诊疗费和器械费。

之前推荐给父母的<a class=“weapp_text_link js_weapp_entry” data-miniprogram-appid=“wxe186f230ce102b30” data-miniprogram-nickname=“保险精品汇”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middle/middle?id=1049103&path=/product/product&planId=129041&productId=104323"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0” data-miniprogram-type=“text” href="" style=“font family: “Open Sans”, “Clear Sans”,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text-align: start;white-space: normal;">孝心安老年意外险也有更新,增加了不少贴心的责任:

  • 意外医疗社保范围内用药保险,报销比例从 90% 提升到了 100%
  • 可以报销意外救护车的费用,上限 1000 元;
  • 住院超过 7 天可以报销异地探亲的旅费,上限 3000 元。

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具体看看。

往期相关阅读:

每次都要重复一下:看重身故责任的小伙伴建议优先考虑定寿而不是意外险,统计数据来看意外身故大约只占身故的 20%,反而是定寿性价比更高。意外险更重要的关注点在于意外医疗、伤残赔付以及代替旅行中的交通意外。

储蓄型

主要满足有保本、保收益需求的小伙伴们。不同于传统银行理财可能暴雷,投资型保险是有刚性兑付保障的,这是投资型保险最大的优势。

/pic/8_Y1yHgIQaf0qO7xib0wInbw0WKj66Ow.jpg红色为近期更新之前推荐的光明一生更新成了最新的<a class=“weapp_text_link js_weapp_entry” data-miniprogram-appid=“wxe186f230ce102b30” data-miniprogram-nickname=“保险精品汇”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middle/middle?id=1049103&path=/product/product&planId=129049&productId=104329”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text” href="" style=“font family: “Open Sans”, “Clear Sans”,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text-align: start;white-space: normal;">光明慧选养老年金,收益率比之前略高一些。建议选择附带万能账户的,保底利率 3%,最新的结算利率是 4.85%。

<a class=“weapp_text_link js_weapp_entry” data-miniprogram-appid=“wxe186f230ce102b30” data-miniprogram-nickname=“保险精品汇”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middle/middle?id=1049103&path=/product/product&planId=129024&productId=104313”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text” href="" style=“font family: “Open Sans”, “Clear Sans”,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text-align: start;white-space: normal;">金满意足臻享版代表的增额终身寿则更像是一笔未来可以灵活支取的长期理财(注意,只适合长期,6 年内支取会损失部分本金)。另外,增额终身寿险也可以作为不能投保其他健康类保险的代替方案,出现意外可以提供一定的保障,没有用上自己的钱也在投资增值,可以参考这个思路给身体原因不容易投保的伙伴们写了一些建议

往期相关阅读:

……

以上就是这个月的值得买梳理,最后几个例行提醒:

  1. 小程序里面有整理汇总各个推荐保险(和上面二维码链接相同),可以查看具体的保险详情和投保入口,投保前一定要认真看健康告知
  2. 小程序里面也有保单管理和协助理赔的链接,可以收藏下,以备不时之需;
  3. 每次文章下面都会有小伙伴留言问身体有恙,不符合投保条件怎么办。7 月的那一期我有给大家分享完整的思路,希望能帮到大伙。
  4. 有不懂的或者比较私人的问题可以<a class=“weapp_text_link js_weapp_entry” data-miniprogram-appid=“wxe186f230ce102b30” data-miniprogram-nickname=“保险精品汇”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navigate/navigate?id=1049103&path=https%3A%2F%2Fcps.qixin18.com%2Fv3%2Fm%2Fzyl1049103%2Freservation”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 data-miniprogram-type=“text” href="" style=“font family: “Open Sans”, “Clear Sans”,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text-align: left;white-space: normal;">戳这里预约顾问,读健康告知时的问题也可以问。齐欣的顾问小伙伴们都非常靠谱,可以给大家详细解答(预约完记得接陌生号码电话哈)。我给大伙研究保险时的很多对比资料和保费数据也是齐欣小伙伴帮忙提供的,一起谢谢他们~

Mad2021-10-21 13:09:51

我个人对于成年人采购保险的顺序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医疗险、寿险、意外险、重疾险;为什么把重疾险放在如此后面呐?因为性价比实在太低,我的原则石用合适的钱解决尽可能多和大的问题。所以重疾被我排在后面。

作者

把重疾放在前面还是后面要看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重疾的一大作用是【收入补偿】。而如果家庭可以轻松拿出 50~100 万,而且就算不工作了家里经济也没有负担,那重疾险的位置确实可以稍微放后一些,可以风险自担。

作者

重疾的杠杆确实是这四类保险中最低的,因为它发生大额赔付的概率最高。但我不同意你说的,仅仅因为杠杆(你说的“性价比”),就把它放在最后。保险的先后顺序不是看性价比谁高就先买谁,而是我们生活中面对风险的排序。生活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游戏,而是追求痛苦最小化,追求利益最大反而可能通向痛苦

Mad

我强调这是我的个人排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的公司给我买了40w的重疾险,我是有兜底的。针对经济比较不宽裕的,我是建议加入互助计划,不要裸奔。

作者

公司给投保这么重要的前提你应该先说的 ?? 那这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了……

junzai2021-10-21 13:28:51

种草封面鞋子了,求链接哈哈哈哈

作者

[捂脸] 网上的无版权图,我刚刚还较真拿搜索引擎的照片识物功能实验了一下,未果……

李慢慢2021-10-21 13:04:27

有个问题一直没搞懂,我买了医疗险和寿险,没有买意外险,我觉得医疗险加寿险就是包括意外险,不知道这个感觉对不?

作者

意外险有两个地方是医疗险和寿险覆盖不到的: 1. 意外医疗,免赔额很低,用上的概率更大。而医疗险通常有 1 万的免赔额,这俩刚好相互补充 2. 意外伤残,会按照伤残等级赔付 10% ~ 100% 的保额 我觉得在有医疗险和寿险的情况下,意外险更多是补充的角色

樱桃大丸子2021-10-21 13:17:21

好详细,正需要,谢谢!

作者

谢谢,希望有帮到大伙~

林中水滴2021-10-21 16:59:11

也大,想问问保险,给房子保险的那种,比如火灾漏水那种,最好是租房也可以,有木有觉得还不错的[旺柴]

作者

可以看看家财险,能保障自己的房子和财产。但租来的房子貌似是保不了的。

作者

哦哦,对了补充一个观点,家财险最好选大公司的。因为赔付时要涉及到上门定损,不能线上搞定,大公司的服务会好很多。

2021-10-21 15:43:29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保险这一块的知识研究的七七八八了,也大的保险分享真的详细走心又有用!

作者

谢谢,希望有帮到你 [愉快]

CC2021-10-21 15:31:30

也大,请问你们有生娃计划吗?有养育资金理财计划吗?

作者

这个话题下次我专门开一篇写吧,计划和“攒钱”放在一起谈~

Ethan2021-10-21 14:15:00

北京普惠健康保 完胜 商业保险

作者

不要神化普惠健康保,它的赔付比例、免赔额、保障范围是不及商业医疗险的,就保障而言,商业医疗险更好。 普惠健康保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不限人群(普惠)、既往症也能赔付。 所以如果身体健康,第一选择我觉得还是商业医疗险,普惠健康保作为补充或者代替方案更合适。

飓风起降2021-10-21 14:38:13

去年订了慢病版的大病医疗险,今年就下架了,无语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