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hh,我可真是个人才,玩游戏玩出来的时间管理策略……
自从上个月莫名其妙地入坑开始玩游戏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上有个巨大的漏洞——我会用心地计划工作的时间,也会小心地安排休息的时间。但用来娱乐的时间却一直游离在两者之外,从来没有得到过正视。(也可能是我很少对某项娱乐长期上瘾吧,常常是热乎一阵就忘了,所以觉得自己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
但自从开始玩游戏以后我就开始频繁思考这个问题了——如何有效管理自己花在游戏上的时间和精力?如何避免游戏过度消耗精力,占用我们的休息时间?
最开始我想的是如何「控制」游戏的时间,但最后却发现,最好的方法也许不是控制游戏的时间(潜意识认为游戏是有害的),而是反过来利用游戏的时间来帮我们达成生活中更多的成就(用游戏改造生活)。
而我最新的成果之一,就是在这期间踩了无数坑悟出来的方法 —— 对称时间休息法。
昨天有小伙伴留言问我,平时会在知识星球写些什么内容?
其实今天这篇内容就是发布在我的知识星球的。但正好赶上好多小伙伴在问这个话题,又有小伙伴好奇平时知识星球会更新哪些内容,所以我把这篇贴到公众号上。
一方面是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到有过类似困惑的小伙伴们,另一方面也是给我自己打个广告
……
一说起管理娱乐时间,我最开始想法也是「控制」,我用了苹果系统自带的限制屏幕使用时间这个功能,把每天的游戏时间限制在 1.5 个小时以下。
苹果自带的使用时间限制但我发现这个方法并不好用,造成的麻烦比解决的问题还多。
1、当我们限制时间的时候,就会有种游戏玩一分钟、少一分钟的急迫感,陷入一种“稀缺心态”。
稀缺心态本来是用来分析贫穷的,为什么人越没钱,反而越会把钱花在一些外人看来明显是浪费甚至不可理喻的事情上。一项资源越稀缺,反而越难得到理性的支配和使用,参见《稀缺》这本书。
而且这样特别容易暴力反弹。可能开始几天用着还挺好的,结果某一天一下没忍住,这天会玩的特别久,甚至超过过去。
不仅仅是娱乐这样,消费开支也是如此,我之前给大伙分享过一位小伙伴的经历——做预算做得太紧,最后暴力反弹超支花掉更多的钱。后来预算宽松了,花的钱反而变少了。这也是稀缺心态带来的影响。
之前也有一种观点,说 A 股的涨跌停限制反而放大了市场的波动。本来一下就能搞定的事儿,因为涨跌停限制拖得太久反而会演绎到更加夸张的局面(未得到证实)
2、到了一天游戏的最后 5 分钟(手机会提醒),我明明都没事儿可做了,还不舍得退出游戏。就在那东看看、西看看,觉得退出就浪费了来之不易的 1.5 小时。
3、限制时长以后我常会有种心态——上午工作时间就想玩游戏,美其名曰“我先把 1.5 个小时用完,然后就能回来好好工作了”。然而,我并不会,我反而用了更多的余下时间来惦记游戏里的事儿。我还专门在 flomo 里面写了一篇笔记提醒自己这个陷阱 👇
所以我很快就放弃了控制时间的这个念头。
……
再后来我就一点点摸索出了这个「对称时间休息法」,方法超级简单——
玩多久游戏,就对称放下手机多长的时间。
比如我会在玩游戏的时候边上摆个实物计时器,正向计时。等做完几个任务,发现计时器走到了大约 15~30 分钟的时候,就放下手机,把计时器改成当前数字的倒数计时,等时间归零才能重新碰手机。
划个重点,非常重要,就是玩的时候一定要「正数计时」,不能是倒计时。因为倒计时响起的时候我们多半正在游戏任务中,根本停不下来,会一边按下计时器一边安慰自己“没事,就 5 分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正数计时,当我们留意到计时器的时间时,往往刚好就是空闲可以停得下来的状态。
方法简单,很有效。而且很棒的一点,我发现这个方法居然把之前这段时间的种种收获和感悟都打包利用起来了~
首先,对称时间休息法解决了稀缺心态。会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如果我想玩多久就能玩多久,没有硬性的时间限制。就像前面和大伙说的,预算宽松了,我们的心态解放了,反而花钱更少了。
也是因为这个心态的转变,我不会一大早就想着玩游戏,因为我知道我可能不会停下来,所以更小心了。
然后,我最喜欢这个方法的点,通过这个方法我把当初给大伙分享的、对我帮助很大的「假期戒网」变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戒网期间,我发现自己更容易关注到内心的想法,更容易关注到那些生活中长期而不紧急的事情,更有热情冥想、健身、陪家人聊天。
当初戒网过后我还在想,怎么把戒网这件事儿搬进日常生活。因为我们虽然理智上知道戒网能给生活带来改善,但现实中还是会有对“手机恋恋不舍”的感觉,不舍的把手机放下。
但把玩游戏和戒网两个放在一起,就特别和谐了,对称的休息时间就是一种天然的戒网。那些平时我们总说着要做,但却总被挤占时间没做成的事儿,非常适合用来填补这段时间。
我玩到了游戏,所以相应地作为补偿,我应该放下手机,这件事儿就变得理所当然。
而且之所以说这个方法是“娱乐专属”,也是因为这个思路只有放在娱乐上才行得通。戒网、放下手机对我们来说是一件不太容易做的事儿,所以对称的另一半就必须是娱乐、游戏这样能给我们带来特别大愉悦的活动,才能让我们心甘情愿的放下手机。
而且,这还没完。
当我们戒网放下手机时,暂时放下了外界的干扰,内心中重要的事儿常常会自行浮现
禅宗有个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智慧,却常常被外在噪音所掩盖。所以禅宗建议人们去闭关,闭关期间甚至不聊天、不读书,不获取任何外在信息,让内在智慧自行浮现。
放下手机以后我常常就会想到一些更重要、更值得我去做的事儿,游戏这件事儿可能就暂时放到一边了。不再是我们强行控制游戏时间,而是自己就自愿放下了。
通过这个方法,游戏或者其他娱乐就能反过来变成撬动那些更重要的事儿的入口。
……
一方面,这样比较简单、放松的时间管理方法更符合人性,更容易让我们理性安排游戏的时间(我的价值观之一:越是反人性的问题,越要通过顺人性的方法来解决)
而另一方面,就算我们某个时间真的特别想玩游戏,这样也能最大化减少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变成正向激励。因为我们玩得越多,反而创造了更多放下手机、给自己、给家人的时间~
之前也太在小红书上读到了一个女生讲为什么支持老公打游戏的帖子,也许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个方法的价值:
看我起床了,立刻跑过来亲亲我、抱抱我,然后出去给我买早餐。
家里有快递立刻扔下游戏跑去给我取快递。虽然不明白我买的是什么,依然在边上满是好奇地问这问那,听你安利。
看我无聊了,又会暂时放下游戏来陪我聊天说话。
这样我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玩游戏呢?我反而很愿意买游戏送给他,更何况他想要新游戏的时候一定是等到打折促销。
——一段中年夫妻的生活感悟
我当时听完也太讲的这个故事就默默把手机放下,给她接水去了
我觉得比“要不要游戏”、“要不要娱乐”这个问题本身更值得关注的点——当我们放下游戏回到现实生活时,我们如何看待眼前的世界。
是继续留恋沉迷游戏中的东西,还是带着游戏中收获的满足和心情更好地面对我们的生活。
(end)
最后具体回答一下小伙伴的问题,平时我会在知识星球写些什么内容?
知识星球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
- 日常的随笔和思考
- 回答大家的问题。不同于公众号留言,星球回答的问题会更加具体和系统,几百到几千字不等(当然,也有回答不了的
)
- 更加成体系的干货
第三点我展开说说~
平时在公众号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会更侧重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自己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思考,而在知识星球我会分享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如何得到这些感悟,以及如何应用。
比如昨天的文章,我给大家分享了从《游戏改变世界》中读到的最打动我的一句观点:
游戏不应该用来逃避现实,而是帮我们在游戏中发现真实的自己,再反过来以这些真心打动自己的游戏为蓝本,改造自己的生活。
今天在公众号贴的这篇,就是我在知识星球中分享的下一个系列内容的引子——
如何应用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来改造自己的生活。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的四个要素,目标、反馈、规则、自愿,我们如何用这些要素来改造自己的习惯,让自己在做的事儿和工作像游戏一样吸引人?
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来知识星球看看(这只是星球内容的一小部分)。知识星球提供 3 天无条件退款,下载 App 就可以在里面自助操作。
没想到一转眼已经写了快 3 年,近 2000 条内容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时间~
Jeremyoga2021-10-26 13:07:48
看看手机的屏幕时间统计,才知道一个个碎片时间凑起来将近一天的六分之一。。。
Jeremyoga
而且现在网游的设计太考验“人性”,层出不穷的活动,完成任务后又有即时奖励,一局游戏几分钟,所有设计就是为了让人一直玩
作者
假如把电脑也算上(Mac 的时间可以和手机自动合并),这个数字还能翻倍到 1/3 了 [捂脸]
作者
如果沉迷于游戏,那人性就成了我们的敌人。但如果学习游戏里面的机制反过来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人性就能成为生活的助力了~
白马儿不是白房子2021-10-26 13:20:33
不仅是游戏,看电视剧也一样。每到剧中的时候就会有关掉屏幕的机会,如果放弃,那只能到下集了。电视剧结尾的片段就像小视频一样,总会促使人打开下一集。观察了一下自己,如果我连续两三天只玩手机,那剩下对称的时间就不太想玩手机了,等过了对称的时间就又会拿起手机玩。所以同等时间段内分配给玩手机的时间是不变的,只不过有的人是每天玩一点,天天如此。有的人好几天不玩,一玩又玩好久好久。
作者
电视剧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要停一定要在中间,每集结尾是停不了的 [捂脸]
Pluto2021-10-26 13:12:02
对称时间发,这个思路不错,我一直都是使用稀缺心态,然后控制不住就暴力反弹了。简单改造一下看看怎么适合自己。[呲牙]
作者
一定要“顺毛捋”,比如倒计时就比较反人性,但正数计时就不一样了,我们常常会自己“良心发现”,哎呀,已经玩了这么久了,那休息一下吧~
天蓬2021-10-26 14:45:49
我今年减肥也是用的类似文中对称法:还想吃两口?游泳加500米。今天不想运动?这鲜汤就别喝了。目前效果良好,我觉得有助于长期坚持。
作者
这个扩展联想真的太棒了~
黄狒狒2021-10-26 13:20:08
写的很不错,听完就想实践起来了。 举的例子虽是打游戏这件事,但可以延伸到我喜欢刷手机看节目或者搞动搞西上来。玩的时间正向统计,放下手机时间等同玩的时间。 另外,感觉确实可以适当允许男朋友玩游戏,不耽误事情就可以,况且,我也觉得我男朋友每次玩游戏前或者玩游戏结束以后都异常活跃并且腻歪,可能他自己玩嗨了又或者是觉得刚刚没陪我而想好好表现一下补偿一下。哈哈
作者
是的,游戏只是个例子,但凡是有点上瘾的娱乐活动,这个思路都有效(你提醒了我,“游戏”这个关键词可能还是太偏了,假如今天标题改成“娱乐”应该会好不少 ??)
Mad2021-10-26 13:13:50
打算用正向计时试试提醒自己工作保持专注,然后一定时间起来走动一下,保持身体健康。
黎樂2021-10-26 13:34:24
下班吃完饭后,我就喜欢刷会儿短视频,一看时间还早,就跟自己说,看到7点我就不看了,结果没有哪一次是真正放下手机,又看到7:30,甚至是8点,才开始去运动,今天就回去试试对称时间休息法[666][666][666]
黑二鸟2021-10-26 13:13:09
[流泪]又一次被击中!跟上次买车讨论一样神奇…最近我也沉迷游戏,经常玩着玩着晚上时间就没了,有时候居家办公也控制不住自己…也大文总是这么及时雨~
马洪涛2021-10-26 16:22:49
游戏不应该用来逃避现实,而是帮我们在游戏中发现真实的自己,再反过来以这些真心打动自己的游戏为蓝本,改造自己的生活。 看了文章后,挺认可的。从平时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活动中也会有所感悟,准备找书来看看。
IMC洪2021-10-26 15:06:46
我当时听完也太讲的这个故事就默默把手机放下,给她接水去了……哈哈哈
姚。2021-10-26 14:06:19
我记得一本戒烟的书也有提到,强制限制每日吸烟数量反而使在抽的时候更加享受导致更难戒掉
静怡2021-10-26 14:00:56
正数计时,当我们留意到计时器的时间时,往往刚好就是空闲可以停得下来的状态。太妙了!当你抬头分散注意力时,其实也就是你累了想休息的时候。然而大家平时玩游戏看手机都会再勉强自己再玩一会再看一会。
一叶障目一叶知秋2021-10-26 16:35:06
以前背单词就是这样的,玩一局游戏背一部分单词,那个时候总能特别兴奋,但是没坚持下来,现在继续坚持了那就!!!
王瑞2021-10-26 13:51:47
我发现也大分享的某些方式、方法,用来教育孩子、跟孩子沟通也是很实用的[呲牙]
涛涛2021-10-26 13:40:56
看封面图的月亮,盲猜玩的是《原神》[旺柴]
作者
这个真没关系,就是巧合。不过听你一说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 潜意识在指引我?
WWWN2021-10-26 13:33:14
倒计时玩手机,然后铃声响了掐掉继续玩手机的就是我。。。我还尝试了到点直接锁手机的app,试了大约一个月,现在又开始疯狂玩手机(主要看电视)了。。。对称时间这个方法听起来有意思,赶快试试
云佳(急事电联)2021-10-26 15:05:09
也大分享的时间管理,都还不错,但是我感觉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节奏,给自己设置了45分钟的时间颗粒度,但是总是会忘记。在吃饭洗漱等等事情上感觉也会花好多时间,还有交通通勤,零零总总感觉“被偷走”的时间好多[撇嘴][撇嘴][撇嘴]
舞、舞、舞2021-10-26 13:49:52
原来你也玩原神。[呲牙]
郭洋洋2021-10-26 13:34:43
被种草了计时器是怎么回事[皱眉]
泓屹 (WHY)2021-10-27 19:02:49
方法很好用。 这其实也是内心两个"小人儿"谈判能达成的最公平的方案了,双方都没太多可以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