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花了一整年,实现个小目标

去年 10 月有一本书对我的健康观念影响很大,《掌控》,当时我给大伙做了分享——如果我们是为了健康,而不是健美去运动,最应该关注的指标不是体重多少、有几块腹肌,而是有氧适能,指标是「最大摄氧量」

《掌控》把影响健康的几个指标按照优先级顺序做了排序:

  1. 心肺功能,也就是有氧适能,以最大摄氧量为衡量指标;
  2. 身体成分,比如体脂率;
  3. 柔韧性;
  4. 肌肉耐力;
  5. 肌肉力量。

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有氧适能,而我之前习惯性关注的肌肉,只是在最末的位置。

而且很巧的是,就在我开始关注这个指标不久,苹果自带的「健康」App 就专门加强了对有氧适能的关注,原话是这么写的:

/pic/1_WWTV13xwEicVRPjjCu9EDs5MZib1VQ.jpg和《掌控》这本书中的另一个数据正好相互吻合:

/pic/2_XibzeaV1DsjMXWzz3UvDm6qKXX0cyQ.jpg而且这次苹果的健康 App 还给出了更详细的有氧适能指标分组,有给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区分:

/pic/3_WxHylxIcW6jibbbpzXMQxMvhdFkibA.jpg我就很不开心,一直以为很健康的自己,居然处在同年龄段「低于平均」的位置。

虽然我也可以辩解一下,这个分组是每 10 岁一组,我刚好是 20 岁的尾巴,年龄天然吃亏。假如明年放到 30 岁那组,就妥妥躺赢高于平均了 ↓

/pic/4_Plv6rqWVZbTzA8K4Iia3H1xTEeOVBQ.jpg但这不符合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这张图更符合我的理念 ↓

/pic/6_ABQS3ca9wB6KHjU7Q3dTibCiawQBSQ.png所以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努力提升有氧适能,希望能达到 20 岁组「高于平均」的水平。花了一整年,我终于实现这个目标了 😆

/pic/7_cU4RwicO57EribLIvuB7VCfibsw8MA.jpg前两天的数据,终于超过了 48 大关 ↓ 年近 30 岁,看到这个 20 岁组的「高于平均」,我真的太有成就感了

/pic/8_IlstB73RWltdGyJ8Fg1J6yEMG5RicQ.jpg也跟大伙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运动心得(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哈,只能简单分享分享经验,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请大伙指正)

怎么测量有氧适能

有氧适能的衡量指标是「最大摄氧量 VOx」,需要用到能测心率的手表或者手环

我用的是苹果手表,当进行户外步行或者户外跑步,开启 GPS 和心率测量的情况下,运动后就能在系统中查到自己的有氧适能数据 ↓

/pic/9_5xbGuNLscgHmp83KC5WwHTlzkhOJ1g.jpg实话实说,限制还挺多的,需要有心率、需要有 GPS,而且好像还需要运动够一定次数才能有数据。但毕竟好用,忍了……

如何提升有氧适能

很多运动都能提升有氧适能,比如跑步、游泳、爬山、HIIT 之类的都有效,重点其实不在于什么运动,而在于坚持

我选的是跑步和 HIIT,因为随时都能练、容易坚持(还不用额外花钱 😂)

这里就要说到我读完《掌控》以后的第二个变化了——以前总觉得把自己累趴的运动才叫运动,但后来才知道有效的健身不一定要很累,要 95% 舒适度 + 5% 挑战即可

而太累的运动,一来不容易坚持,效果反而不好;二来还容易造成危险,强度过高。

《掌控》引用了《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建议的初期跑步心率区间:

(220 - 年龄 - 静息心率)×(59%〜74%)+ 静息心率

拿我举个例子,我的静息心率大约是 60,年龄是大约 30,适合的心率区间就是 137~156。

这个心率跑步完全不累,一直可以用鼻子呼吸,也能照常说话。没有心理负担,而且跑完以后心情也很好。

初期只靠慢跑,有氧适能提升就非常明显了。

《掌控》的作者张展晖教练还有另外一本书,《跑步治愈》,里面有完整的跑步计划建议,我跑了前面两个月的计划 ↓

/pic/10_3bDnAXVq7MUibfDUE1Uulltw26978A.jpg说起来也是有点惨,这 2 个月的计划我用了 4 倍的时间才完成,中间赶上了太多意外情况。

先是切皮肤上的痣,医生建议休息 2 周;然后是近视手术,医生又建议休息 2 周;后来赶上阑尾炎手术,又休息了一个多月;再然后出去旅行,节奏又乱了。所以我的有氧适能好长时间都在平台期。

/pic/11_c3PfFYx9DOBpcfTcw6StTLxg16icog.jpg我发现运动和记账有个地方很像。记账每个月都安慰自己,没事儿超支是因为意外开支,但下个月这笔意外开支是没有了,但又会有新的意外…… 有意外才叫正常,问题总比计划多。

第二阶段

但慢跑也不能无限提升有氧适能,所以这个跑步计划从第 3 个月开始安排一些间歇跑。

我自己不想去跑马拉松,所以就维持之间的跑步节奏没有继续加量,而是改加上自己练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我关注了两个健身博主,在家练。

一个博主是 Jordan Yeoh,特色是…… 长得贼像周杰伦 ↓

/pic/12_IZxiceVXYxAeFJkkwJckA7G0ymHptQ.jpg总感觉跟“周董”一起健身,好像就没那么累了。

另一个博主是 Pamela Reif

/pic/14_vOvIBia6SOjycyfoXG6wcxcjxSae7Q.png

同类博主网上有超级多,大家挑自己喜欢的就好。

说起来,以前经常幻想的不戴眼镜健身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动作,现在居然也真成了现实~

总结下来,初期上涨主要靠慢跑,轻松不累且有效,建立习惯。后期靠 HIIT 加量,继续提升有氧适能 ↓

/pic/15_tHpDdmZEljzxL5jCyH3Z0TBwfntjWQ.jpg花了一年时间终于完成这个小目标了,纪念一下~

不要浪费钱

一说起开始运动、培养新习惯,我以前第一个想法总是“那我得先买点装备”。而且还安慰自己,有了好装备才能更好坚持,激励自己。

结果习惯还是没养成,东西也闲置了。

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思路是错的,尤其是在读完《软技能》这本书中的观点以后。

现在我改变观念了——先尽可能利用手头已有的东西开始,然后给自己定下目标,比如“如果我能坚持到 2 个月,我就给自己买双跑鞋”。把买装备变成后置奖励,而不是事前就透支了这份快乐。

一来,如果没养成习惯装备就先买了,快乐提前获取,已经爽过了,对新习惯的热情反而就没了。事后奖励就没这个问题,还能进一步激励自己。

二来,装备对养成习惯的帮助很有限,真正重要的还是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我现在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到有氧适能提升,这比买装备带来的满足感多得多。而如果我们最终高估了自己,没能坚持下这个习惯,也就少了一笔浪费。

过去这一整年,我只为运动多花了两笔钱:

  • 跑步几个月以后给自己买了一双新跑鞋;
  • 买了一个泡沫轴用来放松。

其他的要么是用已有的东西,要么是渐渐发现以为必备的东西并不是必须的,就被精简掉了。

健康是个持久战

在关注有氧适能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有个变化——对运动的惰性变小了。

以前偷懒时总是安慰自己,没事儿,就这几天不运动不至于。但自从有了这个数据借口就失效了,因为,一段时间不运动有氧适能真的会掉回去的

运动不仅仅在于提升健康,保持同样重要。

以前我不知道苹果手表有这个数据,后来回看以前手表悄咪咪记录下的数据才发现,其实我不是第一次达到 48 这个数字,上一次是 2020 年。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实现目标,从 42 重新达到 48。而当年从 48 掉下来,只用了 4 个月

/pic/16_VUl2w1YzuzHUc5FfQpdL6aMmAibXMg.jpg数据在赤裸裸地告诉我——

改善健康很简单,一些日常的习惯就能带来明显的改变。但失去健康同样容易,只要稍一懈怠,ta 又会以更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溜走。

健康是个持久战。

说明: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哈,只能简单分享经验,大伙参考为主。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请指正。

王健2021-10-11 13:07:06

在博主文章下补充一句,运动一定注意姿势,不然宁可不练!我中午在公司健身房走一圈,发现80%的人动作姿势都是错误的,塌腰、膝盖内扣、耸肩…错误姿势下建议还是少训练、甚至不训练,以防膝盖损伤、关节损伤~健身小白最好去健身房接受真正教练的帮助,学会动作要领,再自己做~人体真的挺脆弱的,有些钱不要省,目前医院的运动损伤科都是年轻人,都是跟着网上瞎练的…一旦出现损伤,一辈子都不可逆…

作者

姿势要领确实要注意,不管是跑步还是健身姿势都比较重要。一方面是姿势,再一个就是加量要有计划,急于求成就很容易受伤。

Lisa2021-10-11 13:12:46

也大,您看书是买纸质版吗?还是用什么app呢?推荐一下[微笑]

作者

“微信读书”,值得拥有 [耶]

苏2021-10-11 13:12:22

再坚持两个月就给自己买iWatch 先坚持再激励 [得意]

作者

方法立马用起来,哈哈哈哈~

清风爱拆书2021-10-11 13:14:02

早起走神搜了下有氧适能,中午也大就推送了,这种宇宙向你走来的感觉是在太棒了,等我有氧适能到43(目前41.1),来买也大的知识星球作为奖励hh

作者

一看后半句我立马就来劲了 ??

昕昕子2021-10-11 13:13:26

同意一楼…最近一年因为膝盖受伤,去医院医生听说我练深蹲把我骂了一顿,并且告诉我因为练深蹲把膝盖练坏的姑娘有很多 现在膝盖有伤,跑、跳、上下楼都不能进行,不知道练什么增强心肺了[捂脸]

宋晓2021-10-11 13:04:19

这是一个宝藏公众号,跟着也大变有钱,变自律,内心更平和沉稳[爱心]

作者

??

A 分享幸福2021-10-11 14:47:39

没想到也大也跑步,我是跑步爱好者39岁,半专业,摄氧量夏天是66左右,最近掉了点,强度减了,62左右。冬天每天21公里有氧训练,跑三休一。今年再坚持一个冬天,明年破不了自己的记录(pb),明年冬天就减强度了,以后就是维持体能就可以了,不折腾了。(提示一下大家,初期跑步不要纠结跑姿,把跑量掌握好就可以了,跑姿是肌肉力量的体现,你刻意去改变跑姿,只会受伤,自媒体上的跑姿教学通通是商业行为)

欣口茹一2021-10-11 13:20:45

看了一楼说姿势很重要,准备去看看张展晖教练的书,里面有跑步姿势教学么?[皱眉]

作者

有,我还一起看了书里附带的各种视频链接。确实比我以前瞎跑经常膝盖疼改善很多。

想变成你2021-10-11 13:07:55

作者讲的很对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 天气渐冷 锻炼之前大家记得要充分热身 [嘿哈]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 平平安安 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Shay2021-10-11 13:06:02

帕姐简直是魔鬼[苦涩]

Even.J2021-10-11 13:14:01

认同博主 之前看个纪录片 里面一个设计师保持运动习惯 测血液质量 人六十血液是三十的水平 随行的导演是反的 血液循环是根本 我就很尴尬 膝盖不好 估计只能游自由泳 已经从说到现在有个把月了吧[流泪][流泪][流泪]

作者

很多健身博主的 HIIT 都会出 low impact 低冲击版本,就是对膝盖不太好的小伙伴。不过还是先看看医生,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栏、停叙2021-10-11 13:06:43

周杰伦?[裂开]

作者

真是越练感觉越像 [捂脸]

下加一线2021-10-11 13:28:59

为什么我用了一年watch,刚刚去看有氧适能居然显示无数据[衰]

作者

有没有在健康里设置好身体指标?身高、体重?

Jsx_穗2021-10-11 13:12:39

跑歪了,我就想知道皮肤上的痣有多大?手术过程可怕不?复发的几率大么?因为我脸上也有一颗,想让它消失。[苦涩]

作者

不知道你想问的美容祛痣还是防癌去痣,这是两个流程,美容祛痣貌似损伤很小吧(没经验),防癌的要用刀切,我的痣很小,所以一下就完事儿了,不可怕。人随着年纪变大色素沉着,痣就是会越来越多的。

沉默在燃烧2021-10-11 13:22:57

半月板撕裂,基本和跑步无缘了[苦涩]

yang2 2021-10-11 13:18:01

天,我B站也关注了Jordan,太巧了。感觉很适合普通人和有点经验的运动爱好者

.zZ2021-10-11 14:30:27

也大有考虑买健身环大冒险吗

作者

没预算,暂时买不起…… ??

Sophia Su2021-10-11 15:04:52

德国冬天都半年长,跑步怎么坚持得下来[尴尬]

作者

想跑步和不想跑步是一样的,都能找到各自无穷多的理由。想跑了,自然就有能跑的理由,雨天下雪都能跑 [捂脸]

Helena. B2021-10-11 13:58:07

也大切痣是在德国做的手术吗?最近在关注这个话题,看到文章介绍说痣的大小变化一定程度是和病变关联的?

作者

要切痣干预主要是防皮肤癌癌变,有一定关系

文海2021-10-11 13:31:34

感谢也大分享,我也要练起来了,现在44,低于平均[捂脸]

一颗薄荷糖2021-10-11 13:25:00

帕梅拉在国内超火的

若婧2021-10-11 16:33:37

再坚持两个月就给自己买iWatch,想问也大买的是哪个系列的呀~最基础的款应该也能支持有氧适能吧?

作者

也太用的是 Apple Watch 3,也能测出来。但是 3 的心率传感器不太稳定,4 代之后的貌似更好一些。

光影_青空2021-10-11 16:22: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缺一块watch[奸笑]

xiaoming2021-10-11 15:54:34

马来西亚周杰伦和魔鬼帕梅拉,都是我关注的博主,哈哈,我就是跟着帕老师瘦下来的。

哇~2021-10-11 14:16:18

今天看《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里面说到衰和老是两码事,老只是年龄大,而衰的本质是身体修复能力下降,比如:1.基因损伤(癌症)2.细胞功能异常(摄入的营养无法利用,高血压和糖尿病不一定是摄入多,而是细胞无法消化) 最后说到减缓衰老的方式:少吃,多运动[Facepalm]还是老生常谈

薰2021-10-11 14:10:39

每天15-20分钟HIIT,一周五六次的频率。只要坚持了第一个一百天,后面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一百天也没那么难。

苹果妈2021-10-11 15:22:00

两本书都读过,已跑步半年[愉快]

Even2021-10-11 20:39:34

已经买了辆动感单车在家,每天半小时,能做到月底加入知识星球哈哈哈

Ziggs2021-10-11 17:44:19

hah,看过「掌控」,很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