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基民也赚钱?
题图:A Better Self | 摄影:雨白这周,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三家基金公司联合制作并发布了《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他们极其真实地用三家基金公司的 129 只权益类基金,4682 万客户以及他们所进行的 5.65 亿笔交易记录,还原了基民(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的实际盈利情况(经授权,有知有行也转载了这篇报告,见阅读原文)。
这篇报告的结论很简单,也是公募基金行业大家一直在说的一句话:
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
仔细想想,这句话很有意思。其它行业,好像很少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说:
矿泉水好喝,但消费者觉得不好喝,甚至喝坏了肚子;
手机漂亮又好用,但消费者觉得不好用,甚至受了伤;
电影制作精良也很好看,但消费者觉得被骗了;
……
为什么基金就不一样,会出现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的情况呢?
1
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拆分,一个产品的体验由以下几个环节所组成:
生产商、销售商、最终消费者。
其中,
生产商负责创造、生产体验;
销售商负责把这些体验卖给消费者;
消费者付出金钱,获得并享受这些体验。
无论矿泉水还是手机,当生产商(矿泉水厂、手机厂商)创造并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后,他们需要把这些体验经过「直销」(自己卖)或者「分销」(超市或者电商平台)的方式卖给最终的消费者。
但是在从生产商,到销售商,再到消费者的链条中,产品体验损耗的幅度非常小。因此,消费者可以体验到最初生产商创造的大部分体验。
即使是在这些相对来说标准化的行业里,如果产品本身更看重服务和体验,有的企业也会坚决选择不做「分销」而只做「直销」,比如蔚来汽车,比如早期的星巴克,比如 Patagonia、lululemon, 等等等等。
原因很简单,生产厂商无法控制销售环节对于产品体验的破坏。
有知有行的老朋友南添老师有一句金句,我觉得说的很到位:
非直销,无服务。
2
回到基金行业,这个体验是如何传递的呢?
按照上面的定义,生产厂商是基金公司,销售商是银行、券商和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而消费者则是基民。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背后的道理很简单:
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产品很赚钱,按照这个报告中的数据,在过去 15 年中,主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高达 18%,总收益为 11 倍。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高的、堪比巴菲特的投资业绩。
基民的收益呢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三家基金公司成立满一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历史全部个人客户的平均收益率只有 15.44%。
请注意,这不是年化收益率,而是总收益率。
这说明生产厂商所创造的体验,被极大地损耗掉了。问题在哪里?
基民的体验,并不等于基金的收益率。
更大程度上,它是由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持有了多长时间而决定的。
从上面的公式来说:
基金经理也好,指数基金也好,它们创造的收益,在后两个环节,也就是销售环节和投资者自己的行为环节极大程度地抵消了。
按照这篇报告的结论,这个损耗程度高达 60%。
一瓶矿泉水、一部手机,如果它传递到消费者手上的时候,体验损耗了 60%,这个产品、这个公司、这个行业,还能存在吗?
3
作为一个基金行业的从业者,以及希望通过基金去获得收益的基民,我觉得我们都应该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们通过基金所赚的钱,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这是《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的目录,你看,我们一上来最先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太多人把投资理财当成了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而忘记了只要我们在做投资,我们就是把钱扔到一个非常真实的、希望用这笔钱创造更多财富的组织里。
比如很多人在买基金的时候,只会盯着收益看,觉得这是一个「投入 1 万块能返回 11000 块」的「理财产品」——但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神奇的机器,把钱扔进去一年之后就能返回 10% 的回报,而只有真实的、创造财富的公司、人与双手。
我们通过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根本上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企业的盈利,是企业家和员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真真实实创造出来的财富。
指数基金也好,主动型基金也罢,它们在用各自的投资方式,把由这些企业所创造的财富转化成一只只基金产品,和一条条净值曲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作为基金行业生产商的基金公司来说,他们已经做得不错了。
中国过去 10 多年的 GDP 大概在 6% ~ 8% 左右,这是所有财富的总盘子。公募基金,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 18% 的年化收益率,这还不够吗?
4
在这篇报告的最后,三家基金公司给出了一个公式:
基民投资收益 = 基金损益 + 基民行为损益。
这和有知有行经常在说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造成亏损的最重要原因」的结论是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如果我们想尽可能地降低 60% 的价值损耗,如果我们希望改善「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现状,更重要的环节在于「销售商」和「基民」。
在市场估值高企的情况下发行基金;
不停地让投资者卖掉老基金、申购新基金;
用迎合用户心理的创新比如「目标盈」来不断让用户买卖;
自以为是的择时、换基、波段;
根据听到的小道消息来操作;
……
所有的这些,都在损耗整个社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如果这些行为少一些,这些由企业创造出来的财富,就可以更好的通过公募基金产品,让基民最终体验到。
这可以是一个正和游戏。
5
行为的背后,是意识。
如何改变投资者行为?
降低产品(包括基金、FOF 以及策略)的波动率是整个行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从这篇报告所给出的数据统计来看,波动率的降低,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民的平均持有时间。而更长的持有时间,则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数据统计上,都对应着更高的平均盈利。
但我想说的是,这里有个度。
金融市场的根本逻辑是对风险用收益进行补偿。换句话说,不承担风险,不承受波动,而想获得收益,从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觉得用正确的投资逻辑和方式,比如大类资产配置、不同风格产品的分散等等,进行波动率的降低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为了「降低波动」而降低,用类似「目标盈」,「止盈止损」的方式来降低波动,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还有什么方式来改变投资者的行为呢?
发行「封闭期」产品的方式显然是可行的,这相当于捆住了基民的手,避免了他们的非理性行为。
类似美国 401 K 制度的个人养老金和税收递延账户,是更好的方式。这相当于用制度和产品的创新,助推「基民」和投资者来进行长期投资,最终达到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多赢。
还有一种更难的方式,是改变投资者行为背后的意识。
为什么追高入场?
为什么轻信别人的消息?
为什么过早止盈止损?
为什么频繁买卖、跟风追涨?
……
这些看起来「非理性行为」的背后,是驱动它们的意识。
也许有一种更难的方式,是在陪伴投资者长期投资的路上,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慢慢地陪着他们改变自己的「心」。
而投资中的这些道理,恰恰是普世的。
生活是这样,工作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最终,投资者收获的不仅仅是更好的投资收益和体验,也是更好的自己。
本周操作
=======
- 10 月 18 日:买入一份 5 万中证养老
- 10 月 22 日:买入一份 5 万中国海外互联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210 期,最新的资产是 7,714,264.93,资金加权收益率为 56.12**%**,本周增长 0.37%。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懂冷暖自知蔓2021-10-24 11:22:23
大部分基民们正在拼尽全力的阻碍原本属于自己的基金收益,频繁操作+追涨杀跌,而不是选择放手,信任自己选择的基金经理,相信他会管理好我们的资产。就像大部分人的人生一样,正在拼尽全力的阻碍生命奇迹的发生,而不是选择信任,臣服,相信宇宙会把最好的送到我们身边,却忘记了生命才是舞者,我们是舞步。顺应生命之流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者
[强][强][强] 喜欢你的留言
懂冷暖自知蔓
我也喜欢你孟岩大大[社会社会]
笑眸观2021-10-23 20:45:23
好吧,如果您觉得这样讲是没问题的。明白了。
作者
给您一个建议,好好说话,不用阴阳怪气,沟通效率会高很多。
尛雨爱迩寒2021-10-23 19:21:15
如果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基民是不是就更难赚到钱了?
作者
经济放缓,总的增长速度肯定是降低了。但是,很多国家的经验都说明,大家可能更容易能赚到钱了。这个话题未来可以聊聊。
昔年巅2021-10-23 20:25:44
按照这个报告中的数据,在过去 15 年中,主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高达 18%,总收益为 11 倍。——请孟总展示您的专业性,把这个营销用的虚假回报率纠正一下。谢谢。
作者
没看懂,虚假在哪里?另外不用加一句「展示专业性」,意义不大,浪费汉字。
穆穆影子伐2021-10-23 19:34:45
我昨天把这篇报告慢慢看了一遍,感触还是比较大,我也把这篇报告发给了我的一个初学者朋友,她的反应是:想要获胜,就这简单?我说,就这么简单,但是你做起来就发现不简单。
作者
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
谢娜姐姐南2021-10-23 22:02:09
“经济放缓,总的增长速度肯定是降低了。但是,很多国家的经验都说明,大家可能更容易能赚到钱了。这个话题未来可以聊聊。” 很想听听这个话题
作者
好
最爱日高九歌862021-10-23 21:17:12
其实为什么你有18%的数据而大家觉得不可能呢?因为这18%的数据完全是个别年份超越100%的收益拉起来的,大多数年份不怎么赚钱甚至赔钱?每个人都有那么长的时间放在里面等着这样的年份出现吗?未必,因为你中间可能需要用钱。所以这个问题,基本无解。而且国内基金公司真的是非常坑。
作者
资本市场的收益,80% 的收益就是 20% 的时间兑现的,这个中国和美国没有任何区别。 个人投资者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能真正长期投资的钱放到里面。
heart祁允祥2021-10-23 19:17:23
这周好早哇!
作者
从现在起,将是多么美好的周末~
go滴血的白菜头2021-10-23 20:45:59
孟大,安装了有知有行,没见到像且慢那种跟投的功能啊,这个app主要是讲解理财知识和记账吗[疑问]
作者
未来会有交易,未必叫「跟投」
惠小傻银2021-10-23 19:30:25
支持孟岩老师,且慢已卸载,有知有行已安装[社会社会]
作者
这个没必要哈~欢迎给我们提建议,谢谢
惠小傻银
有行的记账板块只有总资产这一个指标感觉太粗糙了,比如加个资产的转入转出、五日线(提醒用户注意资产波动情况)之类的。当然我的建议可能不太成熟,孟大仅供参考就行了[社会社会]
超级宛若翩然2021-10-23 20:40:14
主动型基金任意一个15年的整体年化平均收益率都没有去到18%那么高过,所以这是虚假营销之词。
作者
摘自原文,「过去十五年,主动股票方向基金业绩指数上涨1100.79%,年化收益率18.02%」。数据来源:银河证券,2006.01.04-2020.12.31。
末苛作2021-10-23 21:44:13
我对身边人有一个观察不一定对:有些人不愿意放弃频繁交易、追涨杀跌、听消息、过早止盈止损,是因为这是他们已经熟悉的路径,就连亏钱的痛苦也是确定的、熟悉的。而新的、正确的投资理念,是不熟悉的。 《也许你想找个人聊聊》里关于「改变」的两个说法我很喜欢: 1- 不确定性比痛苦更让人抗拒。「虽然有些感觉并不好,但至少不会有什么意外,因为你已经习以为常;但如果你踏入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像突然之间一切都是陌生的,你丧失了熟悉的心灵地标,没有了参照物,你所熟悉的那些可预见性都消失了。」 2- 改变需要漫长的过程和很多次尝试。「虽然在朋友或伴侣这些旁观者看来,这个像仓鼠跑轮一样的过程让人发疯,然而当事人就是需要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过程,重复的次数甚至会多到令人觉得荒谬,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最终准备好要去改变。」 所以投资者教育贵在耐心和理解,不要俯视,不要不耐烦。
孤为红颜醉__2021-10-23 21:03:04
当投资者不认为自己的基金投资行为有问题时,大家很难向内求索,通过提升自我认知,通过让自己变得更好来让未来的投资变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讲大道理、谈长期主义、谈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大船,他会觉得我这是一碗鸡汤。 接受投资大道,往往需要一定的机缘巧合。当投资者不再沉迷于打探牛基、预测市场行情、盲目羡慕暂时的领涨基金,能够有时间沉下心来反思自己过往的投资行为时,投资者才可能有自内向外的改变。
作者
嗯,亏损的时候,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还是市场、A股、别人,是未来能否盈利的分野。
褚雪月2021-10-23 19:40:21
爱情也是这样 [旺柴]
作者
[旺柴]
的年代华2021-10-23 19:21:25
在市场估值高企的情况下发行基金,不是基金公司干的吗
作者
嗯,是……
小螳螂饿了的家2021-10-23 19:15:16
孟大文章变化:净值 改为 资金加权收益率
作者
资金加权收益率能更好地统计基民的行为,欢迎大家来有知有行体验~
二愣子夯货忘2021-10-23 22:44:24
在看前面的时候,以为孟大要做生产者[阴险]
作者
未来
梦爱情生坠2021-10-23 20:56:06
我对未来10年经济大船没有把握,所以暂停了指数基金的定投[旺柴]。还请孟岩老师解惑。
作者
巴菲特给你解惑:投资就是赌国运。
梦爱情生坠
fair enough[旺柴]
梦爱情生坠
所以不懂不投了,或者分散国运分险吧
温柔控晤2021-10-23 20:19:21
孟大在无人知晓里说不太喜欢“投资者教育”这个词,有种一方认知更高、给另一方说教的意味,我也这么觉得; 我给别人推荐有知有行都是表达“我个人使用体验,我觉得有知有行是国内最好的投资者陪伴平台”。 投资者陪伴,大概就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企业和用户互相陪伴,用户不断获取新认知,逐步变得更好,用户自己有了「知」,才会主动有「行」有所不行,收获好的投资收益,收获更好的生活。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创造贡献用户价值、社会价值,相信商业价值大概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阳阳敲2021-10-23 19:50:39
孟总能不能聊聊怎么看待比特币和以太坊投资[悠闲]
作者
在学习哈哈
情侣太拥挤擦2021-10-23 19:36:17
孟大,温度计定投这块现在只有300和500,未来会发车其他的品种吗
作者
有可能
苏婆妄2021-10-24 09:23:30
孟大的数据说服那个留了3条言的兄弟了吗?估计很难,偏见是很难改变的。
作者
这有啥可说服的,每个人都只会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我也是。
天蝎盛安福2021-10-23 21:28:00
非直销,无服务,用来形容基金和消费者之间目前的状况,真是太贴切了。 孟岩说的,生产厂商是基金公司,销售商是银行、券商和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而消费者则是基民。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考,我们可以把基金公司看作是生产力,银行、券商和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是生产关系,正常的逻辑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金公司努力做出好的基金产品就会有好的收益,但现在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销售渠道什么基金卖的好,基金公司就会发行更多的相关基金,比如今年的新能源和资源类基金(仅举例,不是任何建议),如果消费者自身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逻辑有了误解,那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作者
[强]
小伍8774baby2021-10-23 20:34:40
咦,难不成今天是周日吗?[呲牙]
作者
嗯,明天要上班了哈哈
傻孩子韓凌杆2021-10-23 20:02:28
刘润老师说产品和服务是不同的东西~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个事,感觉和慕课网那些全球最优秀的课程完课率不高有共通之处,因为投资和教育一样,需要的不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是个性化的服务~
昔年巅2021-10-24 23:20:55
孟总的收益都比我本金+收益之和多,想问问孟总,对于普通工薪阶层,除了工资、理财、节流能积累本金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好的途径?
作者
我觉得投资自己是最重要的
用户12368earth2021-10-23 23:04:54
我在看那篇报告时也注意到他们说主动基金收益时强调的是年化收益,而分析基民们的收益时用的平均收益率。我都担心小白们会不会连这个都分不清[旺柴]
唯美小婷涂2021-10-23 22:53:32
有知有行的交易功能上线和兴全的投顾服务推出是我现在在理财方面最期待的两件事情[呲牙]
作者
[机智]
看透你也恨假2021-10-23 21:34:27
期待交易功能早点上线[可怜]
我爱热巴宝宝2021-10-23 19:16:45
基金除了定投和分批卖出以外,从来不做多余的动作[憨笑]
happy惘秧2021-10-25 00:41:03
没了孟大的且慢变了,大概半年前我就感觉且慢变味了,最近上线的幸福小约定不就是目标盈吗?而且最近偷偷下架了我跟投的某公司的一个组合也不通知了。孟大看自己培养长大的且慢变了味会感到惋惜吗?
作者
我不太去看她了。
happy惘秧
[拥抱]
叁日月宵宵2021-10-24 09:54:01
那个质疑年化18%的老哥,虽然说话方式不太礼貌,不过确实令人怀疑[捂脸] 但是我们普通人也没有那个能力去自己做统计,木办法。 不过有另一种可能,这只是三家公司的数据,也许这三家基金公司比较牛呢,whatever
作者
那个数据是银河证券的主动型基金指数的数据,包含的不只是此三家基金公司。
扇大脸的男人62021-10-24 07:08:58
孟大,你好,想知道您当初离开且慢的原因,哪里可以看到
作者
可以看看「再见了,且慢」这篇文章,未来,我也可以写写。
随心跳淋2021-10-23 22:33:09
本周买入了10万元,是新增资金吗?
作者
之前在账户里的货币基金
魔鬼驸马ok2021-10-23 22:23:12
而投资中的这些道理,恰恰是普世的。生活是这样,工作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张老师:爱情也是这样
新人归毙2021-10-23 21:46:05
啥时候能有交易版块[抠鼻]
乃丫头陈2021-10-23 21:14:57
这些看起来「非理性行为」的背后,是驱动它们的意识。对这句话感受深刻,这和史蒂夫科维提出的首先改变自己是同一个道理,也是长线思维的基础。 任何事要做好都是如此。
流血的骷髅材2021-10-23 20:37:25
生活是这样,工作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爱情也是这样。
作者
[旺柴]
其实我太傻欢2021-10-23 20:00:26
关键是提高自己对理财的认知,不轻信,不贪婪,修炼自己的耐心,最终才能获得成长
妮748新WJ2021-10-23 19:26:41
为什么听信别人的消息,中枪,昨天听了朋友一个消息,换以前立马操作,不过现在的我有进步了,回到家分析了一下,判断不该操作,安心睡觉
麦橙子嬉2021-10-23 19:25:44
乱花渐欲迷人眼。更多人,已经迷失了,尤其这个行业和钱沾边。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先改变我自己,加强自己的认知,然后用时间当最有效的说服力。改变我周围三五个人,然后慢慢散开。这也是人数的复利,只不过时间是五年 十年这样的维度。而有知有行,恰恰有一批这样的人。一开始很慢 很艰难,一旦时间到了一定的量级,就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S:话说今天周六
温柔朝死灵2021-10-24 10:20:05
所有评论都在回避基金销售机构的问题
作者
也不是回避,可能大家还是没有意识到吧。
heart祁允祥2021-10-23 22:36:10
孟大好!在且慢小账本记账三年多了,如何把数据全部导入有知有行?
作者
抱歉,得通过手工来导
昔年巅2021-10-23 21:56:33
道阻且长,但吾道不孤,总有人会和我们一起的[嘿哈]
只是忘不掉娶2021-10-23 21:35:17
林阳专门给我发了全文,我阅读了以后,发现自己这佛系投资心态反而具备些许长征精神呢!
纯粹纯粹等2021-10-23 20:45:50
恍惚以为是周日[捂脸]
7个汉字沙love2021-10-23 20:06:50
炒股变成炒基金而已。。。。 很多人连股份跟股票也分不清的,真的不适合来股权市场
大大我的大学2021-10-23 19:58:38
拿不住是不是因为自己还不是一个更好的人?今年行情不好,总想瞎折腾,也更深地了解了自己的软弱、恐惧、贪婪乃至金钱蓝图。知行合一真的太难了,以为自己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学了数遍,深以为然,懂了懂了。实际生活中知还是知,一顿瞎折腾地行。
度半房2021-10-23 19:36:21
啊,还有有知有行已经不招人了吗?我之前把简历发到邮箱里了。
作者
在招 https://youzhiyouxing.cn/join-us
不该滚粗苒2021-10-23 19:35:40
忘记是不是你讲的了,妈妈不信任你买的基金,中途有段时间亏了钱,然后你问她可不可以相信你,毕竟你以前也做出来成绩了,我记得那时候你和妈妈谈话的语调很有耐心。很值得我学习。
作者
嗯,之前写过这篇
晗气惜人i2021-10-24 15:15:23
您好,有两个问题不大懂,想请教一下。一是文中所说的“ 中国过去 10 多年的 GDP 大概在 6% ~ 8% 左右”,我记得以前都是两位数的增长率啊,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和GDP增长率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看应该是正相关的吧,文中所说的GDP增长率应该支撑不起过去15年来公募基金年化18%的收益率吧;二是看到楼上有人提问“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更难赚到钱了”,我觉得也是啊[大哭]我觉得以后的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肯定没有以前的数据那么高了,为什么还更容易赚到钱了呢
作者
下次专门来写
天将雄师百2021-10-24 11:36:10
【行为】由 【意识】+【条件】驱动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 投资意思 + 投资条件 投资的条件 = 投资者自生条件(现金流约束)+ 投资标的限制条件(买卖条件、封闭期) 目前的资管行业,都把重点放在了投资条件的设计上,而投资者意识的培养和纠正,却鲜有资管企业直接参与,望有知有行能在这片蓝海开拓一片天地
作者
[强]
姐我不需要休2021-10-24 09:47:48
孟岩老师 这个损耗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什么呢?是频繁买卖的手续费?
作者
手续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在于不恰当的市场进出的时机。
life紫衣在路上2021-10-24 09:12:31
从我自己来说为什么当初看到有知有行的理念非常认同的原因就是你们说的那些亏都吃过了,深知现在用户这一边的人的可贵。gradually, then suddenly。
方抱列2021-10-24 07:01:30
短期看运气成分会占主导地位。长期看是 你认知+你执行力=你真实收益
小空白课2021-10-24 06:27:21
孟大,以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成为一个长期持有者,不追涨杀跌,不频繁更换投资标的,是需要有一种机制来把投资者的手绑住的。同时,在市场出现波动,尤其是大的波动时,普通投资者是需要心理辅导的。你晒出的投资业绩已经证明了长期的力量,近1500天的数据也证明了其实普通投资者只要定投沪深300、中证500两只被动型指数基金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回报。每月定投一定数额的资金到这两支基金上是普通投资者最好的选择,而且操作极其简单,但简单并不容易,尤其对情绪的把控,真的是太难了,普通投资者需要心理辅导。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普通投资者不仅需要投资知识的教育,更需要教练手把手的指导,尤其是心理上的。建议您成立一个社群(一定要收费),和大家一起持有10年、20年,一起成为更好的人,一起慢慢变富[微笑]
凉人离心剂2021-10-24 00:00:55
请问什么叫资金加权收益率?
作者
https://youzhiyouxing.cn/n/materials/989
阮氏棠兮瑶2021-10-23 23:12:36
孟大这里最大的优点是真诚~理解了降低行为损耗的必要,不过那过去这被损失的60%的效率去了哪里呢。真诚和平等,如果有知有行也能保存这两大优点,那真是莫愁前路无知己了[让我看看]
空心守着人盖2021-10-23 22:46:27
请问老师:中证养老基金的代码是多少?
作者
可以看一下有知有行的黑板报栏目
摩羯朴尛落2021-10-23 21:39:53
可以展开说说普世价值观的事情的吗?
作者
什么意思?没懂~
摩羯朴尛落
这些看起来「非理性行为」的背后,是驱动它们的意识。 也许有一种更难的方式,是在陪伴投资者长期投资的路上,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慢慢地陪着他们改变自己的「心」。 而投资中的这些道理,恰恰是普世的。 生活是这样,工作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最终,投资者收获的不仅仅是更
作者
这些有知有行天天都在讲~
控暮色过2021-10-23 21:35:29
这句话好像从张老师口中说出的话哈哈哈
作者
哪句哈?
控暮色过
配图上的那句话,现在正在听 joyful song,看《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好棒的歌啊~
和蔼的七血七2021-10-23 20:47:54
也不能说基民不赚钱,基民赚钱比例还是挺高的。
和蔼的七血七2021-10-23 20:35:21
未来基民赚钱肯定越来越容易了,但赚大钱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了。
沉默在我们茶2021-10-23 20:24:22
题图看了三遍
半岛弥音泊2021-10-23 19:48:05
背景音乐好听
作者
[偷笑]
轻谈献2021-10-23 19:35:11
美股也经历过像A股这样的大起大落的历史,如今的成熟是机构化带来的,即使这样,疫情阶段美股也曾表现出大涨大跌的极端不理性行情,由此可见,情绪化是人的天性,但投资是反人性的,改变人性是最艰难的,人性不变故事永恒……
为你丢了笑华2021-10-23 19:34:13
有知有行,[强]加油[微笑]
命惑乔福2021-10-23 19:27:33
基民投资收益 = 基金损益 + 基民行为损益。加号变乘号好像也可以,如果行为上提前止损卖了,和后面的正收益也无关了。
笑逐秋风远希2021-10-23 19:22:46
改变投资者行为这件事,就像那句歌词,我没想改变全世界,能影响几个人,我就很满足了,觉得自己把这事做成了!
i199930115天蝎2021-10-23 19:17:17
你这是搬新办公室了?
作者
还没有,新办公室估计没有这么好的??
随心跳淋2021-11-03 13:44:08
进场的点不一样
小闹心皿2021-11-02 19:59:41
之前总觉得目标赢这个产品哪里不对,也一直没买,却总是说不出来。
丿跟我走吧灬2021-11-02 11:01:59
“也许有一种更难的方式”这句话太棒了,想起来南老师说的大意是,哪有什么竞争对手,放眼望去大道坦途没人走啊,因为太他特么难了,都不愿意走的。追随着孟大的脚步走下去[胜利]
朝上看园2021-11-01 19:31:14
非常看好有知有行以后会成为一家特别好的公司,因为价值观太正了!说不定正在见证着一家伟大的公司诞生呢~
我是猪他大舅012021-10-31 09:54:19
孟老师,请问一下近期您的操作还是在且慢进行吗?还是其他平台呀
作者
近期还在,拿出来的时候我会发文说明。
幾回兜轉钙2021-10-25 15:53:49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选择正确的基金经理,信任他。凭什么呢?这个人为什么适合自己?自己又追求怎样的回报?为什么他会正确?万一他短时间不正确,我要怎么办?过去正确也不保证未来正确。所以要更多了解,风险正在于此。
温存疯丫头败2021-10-25 11:15:44
放下焦虑,好好投资,首先得学会对自己诚实,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傲慢与偏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无知。然后才能坦然的踏上这条路,一点一点的学习、成长。
白杨88888888882021-10-25 10:19:47
很期待有知有行会以什么新方式来帮助我们普通基民赚到钱\(^o^)/
为你丢了笑华2021-10-25 10:00:05
“慢慢地陪着他们改变自己的「心」”真的是这样,假如他们不愿改变,就给他们一点时间,再给他们一点时间,慢慢改变[玫瑰]
处票祖黄2021-10-25 09:37:48
昨天跟着孩子看绘本,大致想表述的意义是“有时候慢就是好”。孩子让举例子,我给他讲做饭、学习,都是慢慢的反而好。感觉小朋友现在接受的教育,比我那个年代要更求内;与其说带孩子,反而是自我的二次成长吧。投资也是这吧,慢慢的可能就往前进步了
作者
[强]
水果部落閣枪2021-10-25 09:18:28
如果完全理想化来说,每个人都能正确的做投资,那最后的增长率也就和GDP一样了吧,那就赚不到超额增益了,这也是很多人频繁操作的原因:不愿只赚公司增长的钱,而是自作聪明的想赚取超额收益,人性使然。
的没道理凸2021-10-24 23:26:53
这和我们单位很像,国有银行,基本还是吃息差,明明利润已经产生了,非要自己卷出各种业务,各种指标,为了完成这些损害已有的
张萌萌最爱酥2021-10-24 20:31:06
好棒的照片~
韩汐汐愛2021-10-24 19:58:53
市场估值高的时候发行新基金为的不就是吸引人把钱投入股市吗,也就是通常说的韭菜
男人拥2021-10-24 13:22:44
买指数基金也有四年了,过山车做了几波,虽然很少操作,不代表心中无魔。 看了很多书,开始一直以为自己能冷血有耐心,其实真不是,人性难违呀,还在努力克服中,大家共勉。
雨酒儿home2021-10-24 13:14:44
1.基民的体验如果仅仅来至于收益,那么势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要不下牌桌,价值线总是会回归的,在江湖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味只在意得,那么大概率就是失去; 2.基民的体验除了收益,更重要的是影响价值观,世界观后收获的成长感。那么如果消费者教育在消费者投资阶段才开始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只适合一部分人。另一个角度来说,消费者投资教育不仅仅是投资机构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所以这是几代人的事情,是先让一部分人思想“致富”的事情; 3.从小培养才是投资教育的开端,相信“相信”的力量,《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不仅仅是学校教习这样的课程,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身体力行,所以这是几代人需要做的事情,有些事情急不来,慢就是快;
漠景言皮2021-10-24 13:01:47
基金赚钱给人的感觉就是速度太慢了,而股票呢则是亏钱太快了
苏夢靥恰2021-10-24 10:57:38
最近闲钱也偏爱投封闭基金,管住手。
耳朵想跳舞鼻2021-10-24 10:38:38
总结:选择合适的销售商,自己别胡搞,踏实一点。
王功升2021-10-24 02:10:13
投资者教育/陪伴当然重要,但渠道和平台问题很突出,例如搞短期的基金收益排行榜、在首页bannner重点宣传新基发售、让基民赎回老基买入新基等等,猜测也是KPI导致–多销售基金、基金换手率高,业绩才能更好赚更多钱,工具反而影响了行为,基民被暗示得追求短平快赚钱。我记得在哪本书看过美国有基金是根据基金的回报率来收取管理费,不知道如果应用在A股是不是会好点……
霜寒照2021-10-23 23:21:35
感觉评论区的留言也变得怪怪的了[捂脸]
万箭穿鑫2021-10-23 23:00:15
一种是冰箱类型的工具,开箱即用,一种是自行车或钢琴类型的工具,得学习,才能使用
shine屿蓝Jiu2021-10-23 22:57:52
已经两次看到孟总在文章中提到巴哥塔尼亚,必须整一件体验一把。[微笑][微笑]
穆穆影子伐2021-10-23 22:15:38
从零,开始学。
猜不透割2021-10-23 20:27:40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真实写照
夏末椅2021-10-23 19:53:48
很多时候的我们下手实操,总是会管不住手,总是一股脑热,哪里热门就往哪里转,谁知后面惨淡收场,静下心,理性点投资,跟着有知有行策略走,省心,省力,省时,提高收益还能有投资收获[玫瑰][玫瑰][玫瑰]
小怖時2021-10-23 19:41:04
一个粗浅的想法:产品设计初衷和产品使用者之间的鸿沟有时候会很大。比如同样是一把刀,在厨师手里和在婴儿手里可以发挥完全不同的作用。同样是智能手机,在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手里和一个老年人手里的价值常常也不一样。公募权益类基金可以看作是一个使用门槛有点高的产品,就像一把刀,要递到合适的人手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避免潜在的伤害。
褚雪月2021-10-23 19:24:51
居然这么早[发呆]